文:劉小咩
回想了一下這些年我在英語這個小妖精身上摔過的跟頭,那可全是慘痛的教訓!其實嚴格意義上講我不算是學渣,從小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唯一渣的就是這個英語。
由於初中學校的特殊性,剛開始有英語課的時候,我的很多同學都接觸過英語,而我是個連good morning都不會的純小白。老師講的特別快,我一下子就被落下了。
我還記得第一次英語測驗的時候,我大部分題都是抄同桌的,那可是我第一次作弊,嚇的我呦。。。可是我90%的題都不會,當時就覺得這個東西對我來說太難了。
因為一開始的學習積極性就被打擊了,雖然後面我也換了學校換了老師,也在英語上下了很多功夫,可是英語就是怎麼都學不好了,我一看見那些個英文單詞就犯暈。
英語也就成了我逢考必怕,成績單上永遠在拖後腿的小婊砸!
就這麼在和英語「百戰總敗」的過程中一路到了工作崗位。工作以後,總算是擺脫我最怕的英語考試了吧,可我為什麼卻下了決心要學英語了呢?
有兩件事情對我的打擊很大
1.一次學習
有一次是公派去美國跟同行交流學習,因為英語太爛,我全程躲在後面。參觀的時候,我都不敢跟人家並排走,生怕人家老外跟我搭話,我聽不懂。。。然後看著同事跟老外談笑風生,特別羨慕。
那一次出差,真的是讓我覺得非常丟人。
2. 一次聚餐
還有一次,一位國外的教授來我們單位進行學術交流,領導讓我去接教授吃個簡單的晚飯,我聽說還有一位中國教授陪同,欣然前往。
結果晚飯就五個人,兩個教授和我,還有我的直屬領導以及我直屬領導的直屬領導。大家為了表示尊重,晚飯全程都用英語交流,我整晚說的話沒超過5句。
那個場面有多尷尬大家一定能想像吧,悔的我直想抽自己大嘴巴。。。
回去以後我就把刺激源列印出來貼在了牆上,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英語搞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啊!
於是乎,就開始了我的掉坑之路。
最開始的幾年我的英語學習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盲目跟風」+「耳根子軟」。聽到別人說閱讀好,就去買了一套書蟲;聽別人推薦看美劇,就腦子一熱買了一套老友記的劇本。
就這麼東一棒槌西一榔頭的,沒有一個可以堅持超過一周。
這些是我從箱底翻出來的一部分英語學習材料,幾乎都是全新的(為了拍照我特地搽乾淨了灰塵,你中槍了嗎)。。。
就這麼在和英語「百戰總敗」的過程中一路到了工作崗位。工作以後,總算是擺脫我最怕的英語考試了吧,可我為什麼卻下了決心要學英語了呢?
我仔細反思了自己掉坑的經歷,思考了為什麼自己無法長期堅持的原因,總結出幾條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情。
1、明確你的學習目的
做事情總要有個目標的,我以前也下過幾次狠心想要把英語學好,前面我也提到了是因為受了刺激。可是受刺激並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動力。
首先它是不持久的,刺激麼,頂多持續個幾天,心大一點睡個覺就忘了。
其次,它是負面的情緒,不應該成為目標。
吸引力法則裡不是有這麼一條麼,想你「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另外,」把英語學好「這幾個字也不是目標,目標得是具體的。
所以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能做一場單位內部英文會議的翻譯(不是同聲傳譯,這個對翻譯的專業性也不是特別高)。然後我把同事翻譯的一次會議的照片列印出來貼在牆上鼓勵自己。
2、堅持會形成一種持續的正向力量
我以往用過的那些方法,都失敗了,並不是說方法本身都有問題,根本原因是我無法堅持。
大部分的方法是隻言片語聽來的、拍腦門想的,所以我執行過程中對我的目標實現路徑始終是懷疑的。加上意志力不夠強大,沒有同伴,沒有人監督,沒有及時的正反饋,失敗是必然結果。
中間我也曾經嘗試著組建了一個打卡群,可是由於打卡目的不一致、沒有學習上的具體交流、人太少無法建立獎懲機制等等原因,導致後期效果太差,不得已放棄了。
3、不容小覷的社群力量
改變是從去年9月份開始的,我無意中加入了KK英語。到現在7期,140天全勤,沒請過假,沒補過卡,3期的優秀學員。
雖然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可是對我自己來說確實是一件從沒做過的事情,堅持的最大成果是給我帶來了很大的信心和成就感。
我仔細想了一下,為什麼這次能成呢?
一是有花花給我們作指導,明確了目標實現的方法和路徑。
二是有社群監督。這裡不僅有同行的小夥伴,還都是特別優秀的小夥伴。
另外社群規模也是不大不小剛剛好,每個人都可以被看到,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榜樣。
三、還有同桌機制和獎懲機制,更加強了社群的歸屬感和監督力。要知道,我中間兩次想要放棄可都是被我同桌給拉回來的~
要不怎麼說,我們花花真是高明,兩相比較立見高下啊~
當你堅持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持續積累正向的能量。
舉個例子,自從兩期全勤以後,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標準:不可以補卡。那《人民的名義》裡不是都說了麼,只有不貪和大貪,這個口子不可以撕開。
所以後面我即使休假旅行,暴走了3萬多步回來累的睜不開眼,還是會趴在酒店的床上把作業寫完。
雖然萬裡長徵只是開始了第一步,但是學到目前為止改變也是很明顯的。一是心態上的改變,敢說了。不管對不對,敢瞎說也算是一種進步吧,遇到老外也不一個勁的躲了。
有的時候一個人開著車就會在車上不自覺的往外蹦英語,瞎說胡說的有的連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意思。
二是閱讀上也比以前有信心了,遇到什麼英文說明書和電腦英文報錯信息也會試著去讀一讀,有的居然也能讀懂了。
就這麼在和英語「百戰總敗」的過程中一路到了工作崗位。工作以後,總算是擺脫我最怕的英語考試了吧,可我為什麼卻下了決心要學英語了呢?
最後,跟大家分享幾點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建議。
1、每天三件事
既然要做,那麼就把英語列入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如果可以,把作業的時間放在早上
我是個起床困難症晚期患者,因為單位上班不用打卡,我早上常常睡到8點半,然後急匆匆趕去單位還要擔心會碰到領導。
晚上如果有活動,一般只能睡前急急忙忙的寫作業,感覺整個生活節奏十分混亂。而且你們想,這種急急忙忙的狀態怎麼可能很認真呢,肯定都是敷衍了事的。
後來我一咬牙加入了no zuo no die 早起小分隊(KK英語特色小組),雖然起床的十幾分鐘很痛苦,但是一天的精神反倒是好了。
而且早晨上班前就把英語作業完成,晚上安排任何活動都不會有心理負擔,浪到再晚也不怕,回來直接就可以躺倒睡覺,幸福指數直線飆升~
2、千萬別掉進細節裡
就比如說英語閱讀吧,千萬不要每個不認識的單詞都去查,這個花花老師也說過很多次了。
我的建議是從頭到尾先讀一遍,不認識的單詞劃出來,結合上下文意思先猜,有的時候後面一段理解了,前面的內容也就懂了。既然大概懂了,就不必去糾結個別生詞了,畢竟我們英語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看懂原文從中獲取知識嘛。
通讀一遍以後,也不用每個劃出來的詞都去看什麼意思,挑那些特別影響理解的核心詞彙和你特別好奇想知道什麼意思的詞去對照花花的筆記。
這樣既可以加強記憶,也避免了大量生詞帶來的心裡負擔,要知道,每個生詞挨個看一遍是什麼意思,回頭還是會忘的。大家都知道斷舍離吧,用在這裡也是一樣的,果斷捨棄那些長難詞和看著不順眼的詞。
3、有時間可以多看點美劇
看美劇的過程中哪怕沒有刻意學習,也會對語感很有幫助的。
我就有這樣一個體會,連著追一部美劇,一個禮拜以後,就會不自覺的想說英文,尿急了也會跟自己說「I want to go to toilet.」說完自己都沒意識到。你試試看,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最後特別要感謝一下花花和這個集體,我的同桌yan娘娘,各期辛勤的班長和點評官們以及一起成長的小夥伴~擦浪嘿呦~
轉:KK英語大爆炸。 懶人學英語找花花,讓你的英語大爆炸。
英語每日充電
一個輕鬆好玩,利用碎片時間學英語的好地方
長按二維碼關注哦~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