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不讓看就不好好吃飯。這是很多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怎樣才能幫助孩子糾正邊吃邊看手機或玩的不良習慣呢?美盈達早教育兒顧問這樣說。
孩子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個體,從出生到3歲是他們身體發育、智力開發和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他們主要的生活環境是家庭,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和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孩子。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感興趣。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他們認為任何時間都可以玩,吃飯的時候也不例外。尤其是家裡爺爺奶奶,溺愛孩子,總擔心孩子餓著,便追著孩子一口、一口地去餵飯,殊不知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更為不利。
戶外課
邊吃邊看手機的危害
不利於消化吸收
孩子在看手機的時候,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機裡的畫面,他們的視覺、味覺、嗅覺都沒有關注在食物上,這樣,他們的胃腸系統不會分泌足夠的消化液,長此以往會造成寶寶的胃腸功能紊亂,帶來厭食的不良後果,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
不利於培養餐桌規矩
孩子年齡還小,不能分辨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家長默許了他們邊吃邊看手機或玩的行為,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用餐習慣。
容易養成做事不專心的習慣
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玩,既不能專注於吃飯、也不能專注玩耍,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他們做事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
美食課
如何糾正孩子邊吃邊玩的不良習慣?
督促孩子飯前收好玩具
家長要給孩子立好規矩,督促他們在吃飯前收拾起玩具,而且玩具不能帶到飯桌上,否則全家都不能開始吃飯。如果孩子這時玩趣正濃,家長也要設法將寶寶對玩耍的注意力轉移到飯桌上來,比如,給孩子介紹一下今天的飯菜:我們今天要吃紅黃相間的雞蛋炒西紅柿、清爽的香菇青菜、醇香的清蒸三文魚和清淡可口的蝦皮絲瓜湯。
營造良好的家庭用餐環境
吃飯前家裡要關掉電視,手機調為靜音,全家人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寶寶收拾起玩具,一起洗手,各就各位,讓寶寶坐在自己的餐椅上,準備吃飯。
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示範
吃飯時,家人在餐桌上不說與吃飯無關的話題,只說現在很餓了,今天的飯菜很好吃。這樣做,不僅增加了我們自己的食慾,也在語言上給寶寶做了正面的引導,調動寶寶的視覺、嗅覺和味覺。視覺、嗅覺、味覺的活躍,能夠刺激胃液、腸道液和消化酶的分泌,增加腸蠕動,促進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給寶寶身體增加正能量。
餓孩子一頓
有些寶寶在該吃飯的時間,就是不肯放下玩具,經過家長再三「做工作」仍然無效,還堅持要玩。這時,家長就不去管了,告訴孩子過了吃飯的時間你就沒有飯吃了。如果孩子仍然不聽勸阻,家長就要「狠」下心來,讓孩子餓一頓。
這樣能逐漸讓孩子明白,錯過了全家的吃飯點,飯菜全都被吃完了,即使後來餓了也要等下一餐再吃。當然,此時每日的餐間加餐還是應該給孩子吃的,但是加餐的量基本上是與平時一樣的,否則加餐的量增加了,又會影響到他們下一餐的食慾。家長不要心疼孩子沒有吃到這頓飯會對他們的身體帶來多大的傷害,養成按時就餐的好習慣比讓他們餓一頓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