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下滑帳面缺錢仍密集擴產 鴻利智匯被問詢後「矢志不移」

2021-01-07 網易

  

  《投資者網》謝瑩潔

  鴻利智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鴻利智匯」,300219.SZ)今年依然未從營收下滑的泥淖中走出來,甚至其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還在沿歷史軌跡持續下滑。但在其公告中,卻是一副供不應求的景象——

  6月17日以及12月9日、17日公司接連宣布擴產,鴻利智匯預估新增產值合計達到58億元,而自其2011年上市以來,營收最高的一年也僅為40億元。

  深交所隨後下發問詢函,指出公司收入持續下滑,2019年淨利潤虧損8.76億元,對項目必要性、資金來源等提出疑問,並問是否誇大陳述。

  鴻利智匯對此振振有詞:「不儘快擴產存在丟失客戶的可能。」

  擴產計劃與現狀背離

  看上去,Mini-LED進入爆發期。LED封裝企業鴻利智匯最近不斷拋出擴產計劃。

  12月17日公司披露,子公司鴻利顯示擬投資建設LED新型背光顯示二期項目,投資規模約20億元,預計建設周期18個月,完全達產後年產值約40億元。

  一周前,公司剛宣布子公司擬成立新項目公司,投資建設LED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投資約12億元一期產值約8億元;6月17日鴻利智匯與廣州市花都區籤訂協議,投資建設鴻利光電LED新型背光顯示項目。一期投資1.5億元,達產後年產值約6億元。

  據鴻利智匯預估的產值計算,其將擁有新增產值高達58億元。

  2011年至2019年,鴻利智匯營收複合增長率26.4%,營收最高的一年剛好為40億元;歸母淨利潤從07.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09億元,2019年虧損8.76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1億元,同比下降21.6%,在半導體產品89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30位;歸母淨利潤為6324.61萬元,同比增108.7%,排名第49位。

  以往投資紛紛折戟

  但情況會這麼樂觀嗎?時間倒回至7個月前,深交所還在對鴻利智匯業績下滑、存貨難以消化等問題抱以擔憂。

  「2017年至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5.38、4.14和3.55,存貨周轉率分別為8.18、7.26和7.01,持續下滑。公司2019年存貨為4.56億元,其中發出商品1.58億元,佔比較大。說明上述情況的原因及合理性。」

  除此之外,深交所還針對公司2019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8.48億元等14個問題一一展開問詢。

  彼時鴻利智匯淨利潤巨虧8.76億元,其中網際網路營銷子公司速易網絡「貢獻」了7.18億元。2016年年末,鴻利智匯耗資9億元收購該公司,切入汽車後服務市場,最終以「受金融監管趨嚴的影響,網絡信貸規模收縮」收尾。

  相似的情形也撞上了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因參股P2P公司開曼網利業績不佳,公司於2019年確認投資損失6900萬元。

  主營業務相關投資也並不完全順暢。

  早在2018年2月9日,鴻利智匯便與與產業基金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加碼汽車LED照明,布局LED車燈行業。如今這項合作已無下文,深交所在最新問詢函中問及進展。公司表示,2018年7月19日與相關資本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之終止協議》。

  以往多個投資均以失敗告終,本次又如何保證不會重蹈覆轍呢?

  12月21日晚,深交所下發關注函,對前述項目必要性、資金來源等提出疑問,並問是否誇大陳述;結合鴻利顯示的資產規模、融資能力、投資資金來源等說明其未來開展20億元投資的可行性。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鴻利智匯帳上貨幣資金僅有2.52億元,無法覆蓋2.73億元的短期借款;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分別為1.26倍、0.92倍,低於2與1的正常指數。

  但鴻利智匯並不重視這一問題:「截止2020年11月底集團公司貨幣資金存量餘額2.72億元,公司銀行授信額度18億元,公司有息負債3.02億元,有息負債率為16%,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率47.5%。同時,未來公司盈利也會增加資金來源。」

  「不存在產能過剩」?

  早在擴產之前,公司就在蓋樓和增加設備方面未雨綢繆。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有22條在建工程,其中大部分為廠房或研發大樓建設。

  而與公告所營造的供不應求相悖,鴻利智匯營收已連續六個季度下滑,從2019年第二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跌幅在7%至38%之間不等。

  不僅如此,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存貨周轉率與應收帳款周轉率相比去年同期進一步減少,分別為3.66倍、2.35倍。

  高管的減持動作似乎也從側面反映了真實局面。Wind數據統計,今年公司高管劉信華、馬德福、李俊東、馬成章合計減持135萬股,約合市值1324萬元。

  最新問詢函要求,結合現有產能利用情況、其他在建或規劃產能、在手訂單或意向性訂單、客戶需求增長情況等補充說明二期項目的可行性、必要性;是否存在產能過剩風險、投資資金不足風險,是否會導致公司面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及財務風險。

  此外還有,該項合作的具體內容、合作目的、當前具體進展、已達成的經濟效益或合作成果等,項目進度及收益與原計劃是否存在較大差異。

  鴻利智匯對此回答稱:「2020年11月子公司斯邁得及廣州分公司產能利用率已接近滿產,現有產能已經不能滿足客戶訂單需求,訂單也創歷史新高,交貨期平均延遲到半月至1月以上。Mini一期已順利投產。不儘快擴產存在丟失客戶的可能,擴產勢在必行,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流動性風險不僅源於擴產。

  天眼查數據顯示,鴻利智匯今年有48條對外擔保信息,關聯擔保達到1.91億元,佔淨資產約10%。

  此外,公司投資的鑫詮光電今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失信,並被限制高消費,珠航校車去年也被列為失信公司。那麼公司有無對這些公司提供擔保?《投資者網》近期就相關問題致電並電郵鴻利智匯方面,等待一周仍未獲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資計劃披露的第二個交易,鴻利智匯大漲14.61%。此後仍在波動

  深交所問及,是否存在利用內幕信息交易的情形;持股5%以上股東、董監高人員未來一個月是否存在減持計劃,公司是否存在故意披露利好信息配合相關人員減持的情形。

  鴻利智匯表述,高管不存在違規減持,未來一個月亦無減持計劃。(思維財經出品)■

  公司減持利潤鴻利智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鴻利智匯、利亞德前三季業績預告出爐 穩健增長的業績靠的是什麼?
    打開APP 鴻利智匯、利亞德前三季業績預告出爐 穩健增長的業績靠的是什麼? 鴻利智匯表示,公司業務規模持續發展,主營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毛利率上升是前三季度淨利提升的主要原因。 在LED封裝業務方面,鴻利智匯表示,公司一直著重於加強內部精益生產管理,江西LED 封裝生產基地產能規模和產能利用率與上年同期相比不斷提升。同時,公司對產品結構進行了戰略性調整,不斷推出新產品,提升毛利水平較高的產品比重。 此外,鴻利智匯還觸及汽車照明業務及網際網路車主服務。
  • 鴻利智匯(300219.SZ):子公司將在南昌臨空經濟區內成立新項目公司...
    鴻利智匯(300219.SZ):子公司將在南昌臨空經濟區內成立新項目公司 投建LED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
  • IPO募資僅使用4.4%又欲定增 優刻得急於擴產遭「問詢」冤不冤?
    2020年前三季度,在以價換量、租賃設備以節省費用等策略下,公司營收達到16.38億元,同比增長53%;而與此同時,淨利潤虧損-1.79億元,同比下滑1765.7%。為了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優刻得決定不再租賃設備,而是自建數據中心。今年10月末,公司宣布擬募資不超過20億元,用於該項目建設。
  • 巨虧33億後勝利精密最新動作惹爭議,資本擔憂丨公司匯
    《投資時報》研究員梳理過往公告了解到,建設3D蓋板玻璃研發生產項目的相關議案,繫於2017年7月17日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項目主要面向手機面板、筆記本電腦等,其中安徽智勝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蓋板玻璃項目擴產,安徽勝利精密製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勝利)進行精密金屬結構件項目、觸控螢幕項目、液晶顯示模組項目擴產。
  • 金博股份IPO疑案追聲:研發不配科創板 擴產已陷迷局
    此外,市場還對公司的這次IPO的擴產產生疑問:擴產沒有必要,IPO還有他圖。投研減少 專利已空《電鰻快報》據招股書,金博股份獨家或以第一起草單位身份牽頭制定了5項國家行業標準,擁有「碳/碳複合材料低成本製備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66項。
  • 鴻海續擴臺伺服器產能,鴻佰增設蘆竹南青廠為第二生產基地
    芯科技消息(文/李泰宏),應對貿易戰,鴻海宣布,集團將持續在臺增強伺服器產能,由旗下子公司鴻佰科技(Ingrasys Technology Inc.)在桃園蘆竹新增南青廠,這也是鴻佰科技繼大園廠後,第二個伺服器生產基地,預計將擴大原有產能一倍以上。
  • 利亞德主業下滑欲求第二增長點 帳面資金超21億仍定增募資
    上市後的六年內,公司營收、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分別超80%、60%。這樣的狂飆突進到了2018年戛然而止,彼時公司營收、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9%、4.5%。2019年,因夜遊經濟收入受到政策影響,公司對該業務計提商譽減值3.36 億元。利亞德營收同比增17.5%至90.5億元,僅完成目標的約六成;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44.33%至7.04億元。
  • 不安好心,臺積電到大陸擴產!
    臺積電等企業將在大陸擴產 根據臺灣《經濟日報》最近的報導,在美國制裁中芯後,臺積電、三星和聯電都紛紛在尋找新的出路,為了滿足更多的需求,近期它們都將啟動大陸工廠的
  • 深挖「帳面富人」宜華生活:借貸維持現金流
    最近五年來,宜華生活帳面一直有數十億元現金。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9月底,公司帳面的貨幣資金餘額分別達到34.3億元、35.5億元、42.3億元、33.9億元、26.6億元。擁有充裕的自有資金,卻未進行任何現金管理,這種情況引起了監管注意。
  • 孚能科技閒置產能上升繼續擴產 行業動蕩下前景不明
    來源:新浪財經   10月最後一天,孚能科技發布上市後的首份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8億元,同比下降64.94%,歸母淨利潤-2.93億元,從去年同期盈利8300多萬元大幅轉虧。  受年初疫情影響,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市場呈現「前低後高」走勢。
  • 古井貢酒淨利下滑兩成 白酒業五年最大定增疑點重重
    次高端白酒的消費升級之戰古井貢酒披露的年報及一季報顯示,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04.17億元,同比上升19.93%;淨利潤20.98億元,同比上升23.73%;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32.81億元,同比下滑10.55%;淨利潤6.37億元,同比下滑18.71%。
  • 業績連續三年下滑遭問詢 「愛生活」的拉芳能否扭轉頹勢?
    在2017年、2018年連續出現營收、利潤下滑後,2019年,拉芳家化淨利潤再度大降六成。近日,拉芳家化的這一業績變化迎來了監管部門的問詢函,問詢內容包括生產經營情況、財務數據等。5月27日晚間,就上述問詢函,拉芳家化披露了相關回復。
  • 雪龍股份下遊「遇冷」 募投項目逆勢擴產或為「明日黃花」
    一、下遊行業「趨冷」,產銷量雙雙下滑2018年,國內汽車市場正面臨轉型,對於車企來說並不好過。在經歷了20多年的高增長後,國內汽車市場開始進入微增長時代,進入了調整期。2018年,雪龍股份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反觀其身後,雪龍股份多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業績紛紛「跳水」。
  • 正特股份營收下滑淨利增長 密集註銷子公司引監管關注
    營收下滑淨利潤增長 原材料價格波動成業績隱患根據招股說明書,2014年 - 2017年上半年,正特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62060.01萬元、60155.90萬元、68616.90萬元、51682.67萬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則分別為1821.10萬元、6655.25萬元、8472.82萬元、7411.60萬元。
  • 新三板保險中介中考放榜:四家營收淨利雙下滑 新一站虧損擴大
    四家營收淨利雙下滑已披露半年報的21家保險中介機構中,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者有10家,升高者有11家,類似兩極分化的情況還出現在淨利潤方面,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統計顯示,上半年21家保險中介機構合計獲得營業收入25.30億元,同比上升1.53%。具體來看,盛大在線、誠安達、民太安位列前三。其中,盛大在線居榜首,上半年營業收入為8.10億元。
  • 黑芝麻「糊」了:業績下滑、債臺高築 主營產品老化
    11月3日,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黑芝麻」)回復了深交所在10月22日下發的半年報問詢函。這已經是黑芝麻自去年6月起,收到的第三封問詢函。數次問詢函中,黑芝麻躲不開巨額欠款、業績下滑等問題。
  • 豪美新材擬募資超8億擴產高端鋁型材
    11月23日,時隔半年,公司再次籌劃募資不超過8.24億元主要用於高端工業鋁型材擴產項目,將應用範圍擴展至5G基站、特高壓等新基建領域和裝配式建築。在不斷研發攻克下,豪美新材已開始將多項核心技術應用在光伏支架、汽車輕量化、裝配式建築等領域,上述兩次募資項目中,合計7.71億元將用於加碼公司新領域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