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孩子,哪裡就有問題:智慧的父母,懂得悄無聲息地化解問題

2020-08-15 蜂虻君


文 / 源源


有人抱怨說:「養娃以後,生活似乎進入了打地鼠遊戲模式,問題和地鼠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往外冒,讓人應接不暇。」

但是,矛盾的普遍性告訴我們:「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時時有矛盾(矛盾貫穿於每一件事物發展的始終)。」

這一哲學原理同樣適用於養育孩子:哪裡有孩子,哪裡就有問題。

01

是孩子,就會有問題

美劇《小謝爾頓》是一部充滿了愛與溫情的喜劇片。劇中講述了一個9歲的智商過人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他熱愛學習,喜歡思考,並且智商過人,年僅9歲就跳級到高中就讀。

按理說,這樣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一定會讓父母非常省心,但事實卻是,小謝爾頓的成長過程也是問題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上學第一天,小謝爾頓就直言不諱他所看到的所有人的問題,這個女生穿的衣服太透,以致於她的內衣都能被看見;那個男生頭髮太長,不符合儀容儀表的要求;甚至是本來準備誇獎他的女老師,也被他當眾指出嘴唇上有小鬍子沒有刮乾淨!

種種種種,讓人難堪不已。

老師們都無法忍受這個常常在教室裡讓自己出洋相的孩子,他們甚至要求小謝爾頓的父母把他轉到其他學校。小謝爾頓的父母經受了很大的壓力,才得以讓小謝爾頓繼續留在這裡。

之後,小謝爾頓不斷出現各種新的問題,父母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面對新的挑戰。這,其實也是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正在經歷的育兒生活。雖然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但父母和父母所面臨的苦惱,卻是一樣多的。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出問題的孩子,這是為人父母首先要有的覺悟。

02

換一種方式看待問題,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父母的格局》一書中,作者黃靜潔分享了她兒子伊恩的一段成長經歷。

伊恩14歲的時候,離開上海獨自去美國的寄宿高中。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他,突然完全脫離了父母的管束,於是,他瘋狂地迷戀上了打遊戲,整個周末都通宵打遊戲,以至於周一根本起不來床。

老師通知作者的時候,作者非常著急,她和學校的監護老師溝通,希望老師能強行禁止兒子打遊戲。事實上,中國的很多學校都是這樣做的。

然而,監護老師卻回覆說:「他們不會禁止孩子打遊戲,因為學校的規定是上課和自習時間不能打遊戲,沒有說休息時間不能打遊戲。」

但是老師並沒有什麼事情都不做,他對伊恩提出了三點要求:

第一,玩遊戲之前,必須先把作業寫完;

第二,必須要遵守晚上11點熄燈的規定;

第三,要學會自我控制。

伊恩的老師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希望學生能自己發現錯誤,靠自己的力量去糾正錯誤,而不是依靠老師的強制行為。

而伊恩最終也管住了自己,沒有遊戲上癮。

在這個事例裡,伊恩的老師並沒有把問題當作洪水猛獸,而是把它當作一次培養自我控制、自我調整能力的機會。

對於孩子來說,在不受父母控制的前提下發展出來的,才是真正的自控力,而在父母控制下發展出來的「自控力」,其實是內心的恐懼和制約。

當孩子出了問題,我們要做的,不是強行幹預或制止,而是從問題中看到機會,進行適當的幫助,並給予孩子自我調整的時間和空間。

03

大驚小怪,可能會讓孩子的問題更加頑固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在一篇文章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一個5歲的小女孩忽然尿床了。

父母為此驚訝不已,並訓斥孩子:「你2歲起就不尿床了,現在都5歲了,怎麼反而越活越倒退了!這麼大孩子了還尿床,曬到外面讓別人看到,真是丟人!」

父母的話,讓孩子感到非常羞愧。她的思想壓力很大,第二天晚上翻來覆去,生怕自己會再次尿床,可是,當她再次醒來時,還是發現自己尿床了。

父母為此更加生氣了,他們更加嚴厲的斥責孩子,孩子也因此背負了更加沉重的思想負擔。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可怕的惡性循環:尿床——被斥責——背負思想負擔——再次尿床——再次被斥責……

就這樣,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小女孩長大成人,尿床這件事,像魔咒一樣,幾乎毀了她的一生。

孩子有問題,最難受的首先是父母,因為他們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不正常」。於是,他們很容易採取一些強制措施來糾正孩子,這種糾正,是缺乏體諒的,與其說是在幫助孩子,不如說是想減輕自己的焦慮。

尿床,原本是一件小事,如果父母能輕鬆應對,問題可能自然而然就化解了。恰恰是父母大驚小怪、如臨大敵,給孩子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也強化了問題的存在。問題,因此更加難以解決。

04

智慧的父母,懂得悄無聲息地化解問題

我朋友的女兒沒有上過學前班,也沒有上過任何形式的幼小銜接,更沒有提前在家教過孩子寫字。結果去年上了小學一年級之後,一下子暴露出一個很大的問題:她的字,寫得實在是太醜了,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老師把孩子的課堂寫字練習拍成圖片發給她,又發了另外一個字寫得好的孩子的作業圖片給她。意思是,孩子的字寫得太差,做家長的,要引起注意。

很多家長這個時候很可能就不能淡定了,同樣是6歲,同樣是小學一年級,為什麼我的孩子,字就寫得那麼差?

我的朋友也很著急,但是,她沒有把這種著急帶來的壓力轉化給女兒。通過閱讀,她了解到,小孩子字寫得不好,有時候並不是態度問題。孩子的小臂肌肉沒有發育好,會導致孩子寫字慢。

而感官神經系統沒有發育好,又會導致孩子寫字控制不好用筆的力度,所以寫出來的字自然歪歪扭扭,大小不一。

於是,對於女兒寫字不好這件事,她選擇了「視若無睹」。但同時,她又買回一本小學教材的配套字帖,放在女兒書桌上。

經過一段小學校園生活,女兒慢慢意識到寫字好的重要,老師的鼓勵引導,同伴的榜樣示範,都讓她萌發了寫好字的強烈願望。漸漸地,她回家會主動拿起那本字帖練習寫字,幾乎每天都不間斷。

在這個過程中,朋友一邊暗自高興,一邊對女兒的每一點進步都表現了極為誇張的「讚揚」:「哇,字寫得越來越好了,尤其是這個字,比媽媽寫得還要好!你長大以後都可以當書法家了!」

等到女兒上小學二年級時,已經可以寫出一筆規範整潔的字,曾經讓人頭疼的寫字問題,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化解了。

面對孩子的問題,一個人的反應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應其真實的修養。如何去衡量這種修養呢?標準有很多,但有一條肯定是:好父母,會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而壞父母,會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最糟糕的母親,就是那種特別著急的母親。」她們著急這個,操心那個,卻忽略了最基本的一點:是孩子,就會有問題。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問題,那還叫孩子嗎?


責任編輯x圓滾滾 值班編輯x擰發條鳥

相關焦點

  • 農村有很多老人,有的老人在家裡悄無聲息去世了,為何都沒人知道
    文/隨風飄散農村有很多老人,有的老人在家裡悄無聲息去世了,為何都沒人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有很多人的壽命都變得非常長,有的老人都可以活到一百多歲,就像小編姥姥家附近的一位老人不過這位老人的子女非常孝順,所以老人的生活是非常好,吃喝都不愁,但是有的老人沒有妻子,也沒有孩子,他們的生活就非常慘了,對於這些老人,國家也出臺了非常多的惠民惠農政策,很多老人都享受到了照顧,可是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一些老人的生活非常不好,有些老人即使歲數是非常大了,但是他們還要為自己的生活出門打工,看起來是非常的心酸。
  • 孩子產生焦慮,問題出在哪裡?
    在群裡經常看到很多媽媽抱怨:為什麼我把最好的都給孩子了,孩子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有時還把我氣個半死平時,我們已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為什麼孩子身上還是存在那麼多問題?孩子這麼小為什麼就已經有了焦慮,它的焦慮是怎麼造成的?
  • 愛情的溫度,我從未放棄過愛你,只是從濃烈變得悄無聲息
    愛情的溫度,我從未放棄過愛你,只是從濃烈變得悄無聲息1:人有時候也是可憐,喜歡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不珍惜,在一起的懷疑,失去的懷念,懷念的想相見,相見的恨晚,終其一生,都滿是遺憾。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從容面對;無論獲得還是失去,都要平靜地接受3:為值得的人赴湯蹈火,對閒雜的人別在乎太多。如此,你的善良才顯得矜貴4:真心喜歡過的人沒法做朋友。因為再多看幾眼,都還是想擁有。好喜歡你,知不知道,從未放棄過愛你,只是從濃烈變得悄無聲息;如果當初我勇敢,結局是不是不一樣。
  • 好看的煙花悄無聲息
    有時候平淡的人生不盡人意,有時候好看的煙花悄無聲息,不經意間的一個午後網上搜書,讓我與《哭泣的房子》這本書相遇相信許多愛讀書的人或多或少想過這個問題。擊中人心辭藻驚人的文字,箭在弦上扣人心弦的情節,讓人慾罷不能通宵閱讀的故事,或許這就是好書的一種標準。
  • 永州實惠的問題孩子管教學校在哪裡_快樂成長學校有口皆碑
    永州實惠的問題孩子管教學校在哪裡,快樂成長學校有口皆碑,2008年我校榮獲第十三屆「朱䴉杯」全國教育系列一等獎;2009年中央電視臺《道德與法》欄目播放了我校學員小超的轉變,並對我校的教育模式給予高度評價;2010年中南大學湘雅醫學研究生、博士生把我校作為「青少年心理研究基地」,成功的完成了多項科研項目。
  • 星沙問題少年管教所哪裡有
    星沙問題少年管教所哪裡有,長沙南鈺圖華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在湖南衛視、青海衛視、雲南衛視、長沙政法頻道、天擇傳媒等各大媒體的聯合協助和支持下,於2006年,經長沙市望城區教育局、民政局、衛生局、物價局等部門聯合審批的問題青少年教育、叛逆孩子教育的基地。 南圖教育排名 全封閉式教育親生母親去世,自殺母親失聲多年。
  • 我從未放棄過愛你,只是從濃烈變得悄無聲息
    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只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用平和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要有足夠的勇氣去追隨自己的內心,因為那裡有你真正想要成為的樣子!最難過的,莫過於遇見一個特別的人,卻明白不會在一起,或遲或早,不得不放棄,真正喜歡過的人是沒法做朋友的,哪怕再看一眼,都還是想擁有。我從未放棄過愛你,只是從濃烈變得悄無聲息。
  • 時間都是在不經意間悄無聲息地溜走了
    但是,我們是否能夠充分地使用這二十四小時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很多的青少年仗著自己年輕,有本錢,而任意的揮霍著自己的時間,卻殊不知很多小小的影響力已經慢慢的開始發揮,在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是相同的,沒有花不完的本錢,當本錢花的差不多時,你的整個人生也已經形成了無可彌補的影響!
  • 「問題孩子」身上的問題到底從哪裡來
    無論是在生活中,新聞裡、或者身邊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孩子。總會出現跟自己的父母對著幹,跟老師反著來,從不吃飯、不聽話、逃學、校園欺凌、網吧生活、發展到抑鬱自殘甚至自殺。那麼這些問題孩子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然而是人就會出現錯誤,有錯誤就會發生爭執,為人父母的責任就得給孩子指正錯誤。引導孩子行走到正確的路上,不過就是指正錯誤這一點很多時候會把孩子帶到歪路上。女兒的表哥今年進入初二,受疫情影響孩子們都呆在家裡。學校者統一安排老師給孩子們上網課,孩子要上網課就得用到網絡,電腦端不行就得安裝APP在手機上面進行。
  • 血管堵塞悄無聲息?若身體有3處異常,或是血管堵了,別不當回事
    血管堵塞悄無聲息?若有這3種異常,或是血管堵了,別不當回事1、頭暈頭疼血管被堵之後,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到達腦部的速度也就會減慢,不能滿足大腦的需求,就會時不時的出現頭暈頭疼的現象。如果發現腿腳經常有麻木的現象時,建議儘快檢查,因為治療不及時的話,隨著血管堵塞的加重,會有癱瘓的風險。養護血管健康,要做好這3件事1、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
  •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面對孩子稀奇古怪的問題,父母該如何回答?
    文丨合格父母導語小孩子在生活當中會在各式各樣奇怪的問題,有的問題讓家長們覺得哭笑不得,也有的問題讓家長們特別的尷尬。那麼面對孩子們五花八門的問題,家長們應該怎麼對答如流呢?這個問題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基本都會追問家長要答案。對於人到底是哪裡來的這個問題一般正常的孩子都會思考。所以當孩子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先恭喜你,說明你的孩子的智力已經達到了正常的水平。他已經會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探索了,在他不知道答案的時候,他第一時間第一反應就是來父母這找答案。
  • 當你家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聰明的父母都是這樣說的
    當了父母以後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用他奶聲奶氣的聲音問你: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呀?有的父母被問得特別尷尬,不知道怎麼回答。還有一些會說「你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甚至還有父母直接告訴孩子「你是充話費送的」!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孩子處於認知發展階段,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大方地回復。不用不好意思,更不要隨便編造誤導孩子。在這複雜的社會裡,性侵案時有發生,這也是早點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 父母的底線在哪裡,孩子未來的高度就在哪裡!
    更讓人吃驚的是,在後續處理時,這個孩子的父親稱老師被打的原因是太靠近孩子了。意思是老師被打的後果必須自負,理由奇葩的簡直能逆天。現在有些父母為孩子操碎了心,不管他犯了什麼錯,都堅定的認為他們是對的,他們有不得已而為之的理由。
  • 人和人的距離會因為金錢、時間、三觀而悄無聲息地慢慢發生著改變
    人和人的距離會因為金錢、時間、三觀而悄無聲息地改變著。當你發現,你和父母不愛拉家常了,和朋友見面後無話可說了,和愛人沒有分享生活點滴的欲望了,那麼距離也就拉開了。也許你認為適當的距離會產生美,但是當你發現你和最親密的人開始有距離了,更多的還是會難過、心酸。接下來君奮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個網友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從他的故事中,你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總是吼完孩子又自責?化解「死循環」,家長要懂得做「情緒覺察」
    不知道父母是否有這樣的經歷,與孩子說著說著,就突然開始責怪孩子、大聲訓斥孩子。這便是父母忍不住向孩子發火的現象。比如說,在做作業的時候,孩子做了很久的作業,卻還是沒有寫完。父母坐在旁邊看著孩子寫作業,看到孩子一直盯著某一道題目,以為孩子在發呆;或者孩子一直在詢問父母問題。
  • 父母的底線在哪裡,孩子未來的高度就在哪裡
    南寧市良慶區的一位老師在上課時,一名學生突然因為椅子倒地坐在了地上。於是,老師從講臺前走過去,拉起這個學生的胳膊,想讓他坐回位置。然而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這個學生拾起地上的雨傘就往老師的頭部打了過去,頭部、耳朵當場就出了血。
  • 父母如果不學習愛的智慧,你看到的永遠都是有問題的孩子
    父母如果不學習愛的智慧,你看到的永遠都是有問題的孩子。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所有的問題,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想要改變複印件上的內容,必須先從原件改起,育兒先育己。好習慣才有好未來,父母的首要責任,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1.養成早睡的習慣。拼命讓孩子早睡,不如讓孩子早起,每天讓孩子早起來半小時,他就會早睡半個小時。生命的本能就是:餓了就會吃,困了就會睡。
  • 「媽媽,我從哪裡來?」這位媽媽的回答太有智慧了,讓人佩服
    「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爸爸媽媽們經常被問到,孩子們也好奇。不過,中國人一貫傳統含蓄,在面對這個問題時,99%的父母都難以啟齒。我們經常會避而不答,或者用哄騙的方式來回答孩子。就像樂樂的外婆一樣,要麼回答「你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要麼「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 孩子的問題怎麼從家長哪裡來的?
    如不照辦,就認為是孩子不聽話。仔細一想,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習慣不行嗎?家長認為是很重要的事,孩子卻覺得無關重要的小事呢?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是不是家長對孩子沒有包容之心呢?同理,孩子在與人相處時,也按自己的想法與標準去衡量別人,自己無法容忍的事,在別人眼裡根本就是吹毛求疵,誰會願意跟一個處處都覺得不對路的人相處呢?孩子人際關係搞不好是不是意識上的問題呢?
  • 解決孩子出現的問題,智慧父母切莫走彎路
    在大量的諮詢中,總是收到來自父母的各式各樣對孩子的控訴,比如說我的孩子很懶,不負責任,很難自律,只對於遊戲和手機非常的感興趣,還早戀了,有的時候他會跟老師或者家長進行對抗,甚至孩子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問題,但是我們總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哪裡不順,不是那麼回事,有點彆扭。絕大多數的家庭的亞健康狀態都存在著,因為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那麼艱難的幾年,孩子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