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一個非常強硬的朝代,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就算是兵臨城下也沒有遷都,最後縊死於煤山,但是明朝十七位君王中有個性的皇帝特別多,開國太祖是要飯當和尚出身,成祖和自己的侄兒爭奪帝位,還有神宗二十多年不上朝,自封大將軍還開酒樓賣豬肉的武宗及喜愛木工活的熹宗朱由校,下面我給大家說一說這個熹宗的木工活水平怎麼樣。
熹宗為什麼喜愛木工活?
如果朱由校生在現代肯定是一個建築學家,奈何生錯了時代。朱由校的老爹是太子,但是這個太子不受皇帝喜愛,地位非常不穩固,而朱由校的母親王氏是一個才人,不受太子喜愛,在朱由校小時候王氏就逝世了,朱由校被李選侍代為撫養,在成長過程中,他被紫禁城裡的精雕細琢所吸引,就這樣朱由校走上了木匠這條不歸路,萬曆帝駕崩後,朱由校的老爹繼位,但是他老爹登基十天就重病不起,登基二十九天後就駕鶴歸西,這件事就是「紅丸案」,在此暫且不表。老子死了理所應當的由兒子繼位,就這樣朱由校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成為了皇帝。
熹宗有多喜愛木工活?
剛繼位的朱由校已經非常沉迷於木工活了,他的木工水平已經超出他的文化水平太多,他登基後和別的皇帝不一樣,別的皇帝早起後就開始準備早朝,但是這位皇帝早起後卻幹木工活,為了有充足的時間來幹木工活,這位皇帝把朝政大權交給了備受信任的乳母客氏,而客氏與魏忠賢是對食(宮女和太監結為掛名夫妻),因此二人狼狽為奸開始禍害朝野。魏忠賢為了更好地掌權,特意將一些大事放在朱由校幹木工活的時候說,而朱由校為了趕緊打發魏忠賢,便會讓魏忠賢自己看著辦,就這樣魏忠賢在朱由校在位七年間掌握大權,而朱由校也在這七年中醉心於木工活。
熹宗木工水平如何?
朱由校沒事就愛和宮裡的木匠交流,一旦有了靈感來臨,他就立刻開始動手,如果做得不滿意則會銷毀重做,可以說朱由校不光有興趣還非常努力還有木匠「老師」教他,這就讓朱由校的木匠水平非常高深,無論是花草鳥獸還是各種人物他都可以雕刻的惟妙惟肖,朱由校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鵲爭梅圖》就可以展現他的木工活水平。並且為了檢驗自己的水平如何,朱由校讓太監將自己做的家具匿名拍賣,在當時可是賣出數萬兩白銀的天價,當太監把錢拿回來後,朱由校心裡可是樂開了花。
不僅如此,朱由校還非常喜愛發明一些新鮮玩意,某天他覺得自己睡的床太過笨重,於是二話不說,親自設計發明整出來一個疊床,不僅輕便,而且還可以拆卸摺疊,這在當時可是巧奪天工的存在。夏天炎熱時,他靈機一動發明出了噴泉,當太監宮女和妃子們看到後,都非常驚嘆。冬天時,他發明出來了拖床,也就是豪華版的冰橇,這拖床背面打磨的十分光滑,正面有一頂帳篷,四周用紅綢緞圍住,並且前後掛繩,可以說有了這拖床,冬天也不會非常無聊了。
不僅喜歡木工活還想做建築師
小物件做多了就想做大的,當時的朱由校想親自設計製造一座大宮殿,但是一座宮殿建造起來非常勞民傷財,朝廷眾臣根本不會同意他這個請求的,於是他只得做模型來過癮,他仿照乾清宮的樣式,做出來了一座微縮模型宮殿,這宮殿高不過三四尺,非常小巧玲瓏。雖然做出來了小模型來過癮但是做大宮殿的念頭還是在他心裡揮之不去。
終於在1625年,朝廷要決定重修紫禁城的三座主殿,朱由校毫不意外的成為了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從宏觀樣式到細節裝飾,他親自設計,並且在施工現場,朱由校還脫掉了龍袍,親自和工匠們一起幹的,當時的朱由校可以說是廢寢忘食的幹著這個項目。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朱由校絕對算不上是一位好皇帝,甚至有些人會覺得他非常荒唐,但是在如果從藝術的角度看,那麼朱由校絕對是個雕刻大師、木器大師,可以說他這一生都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讓人非常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