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後,白天裡雖然還會酷熱難耐,但早晚已漸涼。這涼介於熱與冷之間的溫度,朝著冷的方向去,更帶著一絲絲的清冷。六首寫秋涼的古詩詞,或寫天氣,或抒心境,都是千古絕唱的名句。
卻道天涼好個秋
語出宋代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而今識盡愁滋味。辛棄疾一生最大的愁就是不能收復中原,為何偏偏在秋天裡回顧前半生,抒發如此悽涼的感嘆呢?大概是心中的希望就像這滿目蕭瑟的秋色,讓人覺得「涼涼」吧!
誰念西風獨自涼
語出清代納蘭性德《浣溪沙》。心裡若是住著一個人,天涼的時候,就想著要囑咐他添衣加被,如今那個人已經離去,只能獨自站在在瑟瑟秋風中,面對殘陽,懷念賭書潑茶的往事。當時只覺得再尋常不過的事,如今已成奢望。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語出唐代杜牧《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她是天宮的仙女,她也羨慕牛郎織女金風玉露,哪怕一年只有一相逢,可她只能形影相隨撲螢火蟲玩。看著牛郎織女溫情脈脈,這涼如水的夜色,就如她的心一般冰涼啊。
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語出唐代詩人韓偓《已涼》:「碧闌幹外繡簾垂,猩血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龍鬚」即涼蓆,涼蓆配薄被,正是天初涼未寒時的標配。「八尺」是床的尺寸,也暗喻這是一大戶人家。整首詩通過電影鏡頭般對靜態景物的描寫、推移,給人一種時光靜靜流逝之感,或許也暗含著主人公深閨寂寞中對愛情的渴望。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語出魏晉曹丕《燕歌行》。秋風悽涼,草木凋零,白露為霜,這一幅蕭瑟之景特別適合寂寞懷人時吟誦。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語出唐代李白《折荷有贈》:「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佳人彩雲裡,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由賞秋玩荷巧妙過渡到「欲贈隔遠天」的相思苦中,把「愛此紅蕖鮮」到「相思無因見」的內心曲折揭示的一覽無餘。想你時你在天邊,也可立馬出現在你眼前,畢竟現在交通那麼發達了,不必再「悵望涼風前」!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語出唐代王昌齡《送狄宗亨》:「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人隨秋風去,空留離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