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讀日
一朝金榜題名時
越來越多的寒門學子
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人生逆襲
考入了國內最高學府
對於他們而言
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高分女生報考北大考古系成「團寵」
今年高考
鍾芳蓉考出了676高分
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
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
報志願時
鍾芳蓉選擇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引發網友熱議
當時各地博物館、考古機構
和工作者紛紛發聲支持
為她送上「考古豪華大禮包」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
給留守女生送去口述自傳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一書
並寫信鼓勵她
「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
靜下心來好好念書」
8月20日,鍾芳蓉收到了
9家考古所、博物館寄來的禮物
9個包裹將近50斤重
堆滿了整個桌子
50斤的包裹裡
有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贈送的
《早期秦文化系列考古報告之二:清水劉坪》
《西戎逸珍:馬家塬戰國墓地出土文物》
湖北省博物館贈送的
方勤館長籤名本《曾侯乙》圖錄一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贈送的
《黃淮七省考古新發現2011-2017》
《考古河南》+定製標尺1套,手鏟1把
……
鍾芳蓉著實體驗了一把
開箱的快樂
「團寵」收到「愛的禮物」
這一開箱視頻
讓網友們直呼羨慕 :
「考古圈的團寵
郭襄過生日也不過如此」
「太棒了!這麼多人支持她的夢想」
......
農村雙胞胎考上清華北大
在湖南慈利縣的一個小鄉村有一對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在今年高考中,兩兄弟分別取得了687分以及685分的高分,彼此之間僅有2分的分差。其中哥哥趙稞略勝一籌,分數要高一些。值得高興的是,這兩兄弟都被國內頂尖高校錄取,其中哥哥趙稞被被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錄取,而弟弟趙棣則被北京大學工科實驗班錄取。
兩兄弟的家庭並不富裕,父母在家務農,父親也只有初中文化。所以對於孩子的學習也幫不上多大的忙。兩兄弟上小學時父親還能指點一下,等上了初中,很多知識父親也遺忘了,就只能靠自己。
弟弟趙棣說自己「偶像」就是哥哥趙稞。「我一直以他為榜樣,他也是一直帶動著我,當我考試考砸了就不停的鼓勵我,考好了也為我感到高興,他就這麼一直扶持著我,我們倆就一直走到了今天。」弟弟趙棣說自己「偶像」就是哥哥趙稞,兩人的愛好就是學習。
兄弟倆有今天的成績,既離不開與生俱來的學習天賦,更離不開自己的辛勤努力。
「把知識點都集中在一個本子上面,就可以找個時間集中翻看一個本子就可以了,不用找東找西的節約時間,而且看的話也效率高。」哥哥趙稞表示。「自己邊寫的時候,自己的大腦就邊思考這些知識點,就開始將這些知識點理清,這種過程就像一種潛移默化式的,不知不覺中就將這些複雜的知識點理清了。」弟弟趙棣說。
兄弟倆還有一個高效學習的小秘訣,就是遠離電子產品,不用手機、不玩網遊。除了學習,兄弟沒有太多的興趣愛好,但在短暫的課餘之間,打桌球成為了兄弟倆緩解壓力,放鬆心情的唯一方式。
趙忠其告訴記者,大山裡的孩子沒有別的出路,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兩個孩子在剛進一中的時候,經常會打電話跟我說壓力大,作業做不完,自己就跟他們說,挺住,這三年你必須挺住,挺住就過去了。
三年裡,每個周末趙忠其都會從農村趕到縣城,在校園裡與自己的兩個孩子談談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其中,一次因為大雪封路,沒了班車,父親沒法見到兒子,便讓老師發來了孩子在教室自習的視頻後,才安了心。
趙稞、趙棣告訴記者,父親的陪伴,是他們這三年的動力,雖然父親不能在學習上給予任何指導,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瓶頸,只要有父親在,他們便感覺身後有了依靠。
趙忠其說:" 現在我的壓力變小了,孩子們的壓力變大了,壓力除了要去和更多優秀的人才競爭以外,還背負著社會對他們期待。他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要繼續不斷地去學習,紮實基礎,學有所成,不要辜負了社會、學校和家庭對他們的期望。
祝所有學子學業有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