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4彈(教師版)

2020-09-10 老謝語文堂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4彈(教師版)


ROUND 1 高考常見近義成語辨析

1.開誠布公: 開誠:敞開胸懷;表示誠意;布公: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指坦白無私、誠懇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見解。

推心置腹: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

【辨析】「開誠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誠心待人的意思。但「開誠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無私;「推心置腹」偏重形容兩人的交情很深厚。

披肝瀝膽: 露出肝臟;滴出膽汁。比喻真心對待;傾吐心裡話。也形容十分忠誠。

「披肝瀝膽」和「肝膽相照」;都形容對人忠誠。但「肝膽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對人」或「相互之間」;而「披肝瀝膽」無「相」字;可用於表示個人對集體、對人民、對黨、對祖國的忠誠。

2.煙消雲散:比喻事物消失淨盡。

銷聲匿跡 :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偏重於隱藏

偃旗息鼓: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偏重於「隱秘」;多用於戰事。後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風流雲散:比喻經常在一起的人,一時間四下分離,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軼。多用於指朋友、同事及親人由相聚到分散。

3.電光石火像閃電的光;燧石的火那樣一閃即過。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極快。

曇花一現: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過眼煙雲:如同煙雲在眼前飄過。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辨析】「曇花一現」和「過眼煙雲」;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曇花一現「多比喻好的或稀有的人或事物很快消失;但「過眼煙雲」只用於事物。

4.曾幾何時:曾:曾經;幾何:多少;時:時間。才過了多少時間。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不期而遇:事先沒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逢。形容人意外相遇。

如期而至:比喻按照計劃或者規律,按時到來。

5.耳濡目染: 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辨析] 「耳濡目染」和「耳聞目睹」都有耳朵聽見眼睛看見的意思。不同在於「耳濡目染」強調經常聽到看到;並不知不覺受到深刻影響;「耳聞目睹」強調親自聽到看到;受沒受到影響不管。

相濡以沫:水幹了;魚互相以吐沫沾溼;以維持生命。現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潛移默化:指人思想、性格在長期的外界影響下;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

6.一諾千金: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一言九鼎:一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麼重。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

一字千金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指對文章稍加改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或用來稱讚詩文精妙。

7.栩栩如生多用來形容雕塑或文學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樣。

出神入化:多用來形容文學藝術或技藝達到了絕妙、神奇的境界。

【辨析】「出神入化」和「爐火純青」;都指「達到的境界很高」。不同在於:「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藝高超、神妙;「爐火純青」還可以用於學術修養方面。

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摹仿得非常逼真、傳神。

【辨析】「惟妙惟肖」和「活靈活現」都含有非常逼真的意思。但「惟妙惟肖」偏重於非常傳神逼真;也可用於日常生活;「活靈活現」常用於口語。

繪聲繪色:形容講述或描寫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動、逼真。

【辨析】「繪聲繪色」和「有聲有色」;都形容講述;描繪十分生動。但「繪聲繪色」一般只表示所敘述、描繪的事或物生動逼真;而「有聲有色」除包含此意外;還可表示敘述人表現得很出色。

活靈活現: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ROUND 2 文言文精短翻譯

《及之而後知》

之而後知,履之而後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嶽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①;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賈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③。 (選自《魏源集》)

【注釋】 ①一足:走一步。②客:此指來往於海上的商人。③一啜(chuò):嘗一口。

【文言知識】「及」是個會意字,本指後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觸到」、「達到」、「夠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後知」中的「及」,就解為「接觸」,句意為接觸它之後才能知道(它的情況)。成語「望塵莫及」,意為看著車後捲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比喻比不上別人。科舉考試中的「及第」,從字面上解釋是指達到名次,意為及格、錄取。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烏_____②披___

2.「五嶽」是指___、___、___、___、___五座高山。3.翻譯:①履之而後艱______;

②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_______

4.理解: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

【參考答案】1.①哪②翻閱 2.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嵩山 3.①走了之後才知道艱難;②通曉各種佳餚的菜譜,還不如廚師的嘗一口。4.實踐第一。

管仲破厚葬》

齊國好厚葬,布帛①盡於衣裘②,材木盡於棺槨齊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於是下令曰:「棺槨過度者戮③其屍,罪夫當喪者。」未久,厚葬之風休矣。 (選自《韓非子》)

【注釋】 ①布帛:泛指織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著。③戮:侮辱。

【文化常識】 「棺槨」及其他。上文有「材木盡於棺槨」,意為優質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槨上了。「棺」即棺材,裝斂死人的器具;「槨」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說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貴族,生前富貴榮華,極盡奢侈,死後也希望不朽,且能無窮享受,因此十分講究喪葬。屍體穿綾羅綢緞,甚至金縷玉衣。棺之外要加槨,棺與槨之間存放金銀財寶及生前用具,可惜這些都成了日後盜墓者的目標。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無以___ ②對___ ③為___

2.翻譯:①齊桓公患之___;②禁之奈何?____;

③非名之則利之也_____

3.比較上文的兩個「夫」:

①「夫凡人之有為也」中的「夫」,應理解為___;②「罪夫當喪者」中的「夫」,應理解為___

4.理解:齊國人為什麼好厚葬?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參考答案】1.①沒有什麼用……②回答③作為、行動 2.①齊桓公為這事而擔憂;②用什麼辦法禁止?③不是為了名譽就是為了有利可圖。3.①句首語氣詞,無義;②那些 4.非名之則利之也。

ROUND 3 寫作素材積累

《菜根譚》妙語(卷12)

131.親近善人須知機杜讒

剷除惡人應保密防禍善人未能急親不宜預揚,恐來讒譖之奸;惡人未能輕去不宜先發,恐遭媒櫱之禍。

【大意】要想結交一個有修養的好人,不必急著跟他接近,也不必在事先稱讚他,為的是避免引起壞人的嫉妒而在背後說壞話;假如想擺脫一個心地險惡的壞人,絕對不可以草率行事,隨便把他打發走,尤其不可以打草驚蛇先讓他知道,以免遭受這種壞人的報復或陷害等災禍。

132.節義來自暗室不欺,經綸繰出臨深履薄

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屋漏室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繰出

【大意】大凡一種光明磊落的偉大人格和節操,都是在篷門敞戶的艱苦環境中磨練出來的;凡是一種足可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韜略,都是從小心謹慎的做事態度中磨練出來的。

133.倫常本乎天性,不可認德懷恩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縱作到極處俱是當如此,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頭。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大意】父母對子女的慈祥,子女對父母的孝順,兄姐對弟妹的愛護,弟妹對兄姐的尊敬等等,即便拿出最大愛心作到最完美境界,也都是骨肉至親之間所應這樣做的;因為這完全都是出於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彼此之間絕對不可以存有一點感激的想法。假如父母的養育子女,兄姐的友愛弟妹,個個都懷著一顆思恩圖報的觀念;以及子女對父母的孝順,弟妹對兄姐的尊敬,也都懷著感恩報答的心理,那就等於把骨肉至親變成了路上陌生的人,而且也把出自真誠的骨肉之情變成了一種市井交易。

134.不誇妍好潔,無醜汙之辱

有妍必有醜為之對,我不誇妍,誰能醜我?有潔必有汙為之仇,我不好潔,誰能汙我?

【大意】大凡人間的事情,有美好的就有醜陋的來作對比,假如我不自誇其德說自己美好,又有誰會諷刺我醜陋呢?大凡世上的東西,有潔淨的就有骯髒的,假如我不自贊潔淨,有誰能髒汙我呢?

135.富貴多炎涼,骨肉多妒忌

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

【大意】人情高低、冷暖、厚薄的變化,在富貴之家比在窮困人家顯得更鮮明,而嫉妒、妒恨、猜忌的心理,在兄弟姐妹骨肉至親之間比跟陌生人顯得更厲害。一個人在這種地方如不能用冷靜態度來應付這種人情上的變化,或者不能用理智來壓抑自己不平的情緒,那就很少有人不陷於有如日坐愁城中的煩惱狀態。

136.功過不可少混,恩仇不可過明

功過不容少混,混則人懷惰墮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則人起攜貳之志。

【大意】長官對於部屬的功勞和過失,不可有一點的模糊不清,假如功過不明就會使部下心灰意懶而不肯努力工作;一個人對於恩惠和仇恨,不可以表現得太鮮明,假如對恩仇太鮮明就容易使部下產生疑心而發生背叛事件。

137.位盛危至,德高謗興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來。

【大意】一個人的爵祿官位不可以太高,如果太高就會使自己陷於危險狀態;一個人的才幹本身不可以一下子都發揮出來,如果都發揮出來就會由於江郎才盡而陷於沒落狀態;一個人的品德行為不可以標榜太高,如果太高就會遭到無緣無故的毀謗和中傷。

138.陰惡禍深,陽善功小

惡忌陰,善忌陽,故惡之顯者禍淺,而隱者禍深;善之顯者功小,而隱者功大。

【大意】一個人做了壞事最可怕的是掩蓋它,做了好事最忌諱的是自己宣揚出去。所以做壞事如果能及早被人發現那災禍就會小,反之如果掩蓋它那災禍就會大;如果一個人做了好事而自己宣揚出去那功德就會小,只有在暗中默默行善功德才會大。

139.應以德御才,勿恃才敗德

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事矣,幾何不魍魍猖狂。

【大意】一個人的品德是才學才幹的主人,而才學才幹只不過是品德的奴隸而已。一個人假如只有才學才幹而沒有品德修養,就等於一個家庭沒有主人而由奴隸當家,這樣哪有不中遭受精靈鬼怪肆意禍害之理?

140.窮寇勿追,投鼠忌器

鋤奸杜幸,要放他一條去路。若使之一無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盡,則一切好物俱咬破矣。【大意】剷除邪惡之徒,杜絕投機取巧專走後門的小人,有時也要斟酌實情給他們留一條改過自新的途徑。反之,如果逼得他們走投無路,毫無立足之地,那就等於為了消滅一個老鼠而就堵死一切鼠洞,固然把老鼠的一切逃路都堵死了,可是一切好東西卻也都被老鼠咬壞了。

相關焦點

  • 高中語文周周練第41彈(教師版)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1彈(教師版)翻譯:祁黃羊答道:「解狐適合(補這個缺)。」平公說:「解狐不是你是的仇人嗎?」原文: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翻譯:(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原文:平公曰:「善。」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37彈(教師版)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37彈(與「縱橫馳騁」矛盾。)12、望其項背——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於否定形式。〖錯例〗成都五牛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財力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13、望塵莫及——形容遠遠落後。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5彈(教師版)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5彈ROUND 1 常用成語積累1、因人成事(貶)——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與「獲得……成果」相矛盾。)3、芸芸眾生——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後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錯例〗對於我們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眾生來說,生命的光輝也許不輝煌,但同樣可以閃光。4、嚴陣以待——指做好充分戰鬥準備,等待著敵人。〖錯例〗人代會下午3時開幕,不到2時,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就站滿了嚴陣以待的記者。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0彈(教師版)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0彈ROUND 1 常用成語積累1、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改為「瞭然於胸」。)8、胸無城府——城府,比喻待人處事很有心機。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錯例〗現實中,有許多人身居要職,卻胸無城府,思想頑固不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撓改革。9、下裡巴人——戰國時代楚國的民間歌曲,後來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跟「陽春白雪」對舉。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6彈(教師版)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6彈ROUND 1 常用成語積累1、糟糠之妻——不是指長得醜陋的妻子,而是指共過患難的妻子。6、炙手可熱(貶)——意思是剛一挨近就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使人不敢接近。〖錯例〗家用電器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本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錯例〗近幾年,「知識經濟」成了炙手可熱的話題。7、眾口鑠金——鑠:shuò,熔化。原形容輿論的威力大。後用來形容人多口雜,可以混淆是非。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5彈(教師版)
    高中語文周周練彈ROUND 1 高考常見近義成語辨析8.圖窮匕見: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殫;竭:用盡;慮:心思)。_____【參考答案】1.①往後的某一天②抓起來 2.①範氏是富貴人家,何不放棄(這門親事)!②你為什麼不替我(這門親事)!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為什麼要我替你求情呢?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1彈(教師版)
    —吳承恩《西遊記》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1彈ROUND 1 教材成語積累(必修3)1.【謹小慎微】:過分小心謹慎,縮手縮腳,不敢放手去做。2.【寄人籬下】:依附於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3.【小家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美麗的年輕女子。4.【入不敷出】:收入不夠支出。5.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6彈(教師版)
    高中語文周周練第56彈ROUND 13.①ROUND 3 寫作素材積累 《菜根譚》妙語(卷14)151.雲去而本覺之月觀,塵拂而真如之鏡明水不波則自定,鑑不翳則自明。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8練(教師版)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8彈ROUND 1 常用成語積累1、罪不容誅——罪大惡極,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罪行,是非殺不可。不要理解為犯的罪還沒有到殺的程度。9、坐而論道(貶)——坐著空談大道理。坐下來談論各項事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10、至當不易——至:極;當:恰當;易:改變。形容極為恰當,不能改變。〖錯例〗近年來,很多漢語工具書有從俗從誤的傾向,使很多字音字形所謂的「規範」很不規範,讓語文教師講解起來非常困難,至當不易。11、至人人殊——殊:不同。說的話個個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見。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38彈(教師版)
    錢金玉奮勇指揮戰鬥,浴血奮戰幾個小時,左臂中了三彈,卻毫不後退。原文:其近卒泣陳:「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謝曰:「焉有食國之祿而逃其難者乎?幸勿為吾母慮也!」翻譯:他身邊的士兵哭著說:「您有老母親在,不能死。」錢金玉笑著辭謝說:「哪裡有享受國家俸祿卻在國家有難時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為我母親擔心。」原文:未幾,一彈來,中左乳,遂僕。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34彈(教師版)
    翻譯:範式字巨卿,山陽金張(今山東金山縣)人。年輕時在太學求學,成為眾多求學者之一,與汝南張劭是同窗好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離開太學返鄉原文:式謂元伯曰:「後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剋期日。翻譯:範式對張劭說,二年後我將到你家拜見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於是約好了日期。原文: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7彈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7彈ROUND 1 常用成語積累1、作繭自縛——縛:fù,束縛。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或自己束縛自己。2、在劫難逃(貶)——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災禍,想逃也逃不了。現在有時借指不可避免的災害。〖錯例〗「網上追逃」使那些潛逃犯在劫難逃,紛紛落入法網。3、責無旁貸——責:責任。貸: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別人。4、沾沾自喜——沾沾:輕浮的樣子。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表現出一種輕浮的樣子。5、正本清源——正:使之正,整頓。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9彈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9彈54.假公濟私:含有貶義。表示利用職務和權力的方便來謀得個人的權利。營私舞弊: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含貶義。多用於比喻玩弄手段觸犯法律的人。徇私舞弊: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係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2彈(教師版)
    【餓殍(piǎo)遍野】:餓死的人到處都是。【義憤填膺】(yīnɡ):發於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惻(cè)隱之心】:形容對人寄予同情。54.(選自《宋史·范鎮傳》)【注釋】 ①範鎮:宋朝人。②綰(wǎn):留。③帥客:此指太守的賓客。④偉人:不平常的人。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35彈(教師版)
    3、危言危行(褒)——「危」是指正直,表示正直的言行。〖錯例〗美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危言危行,勢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棄。4、文不加點——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寫成。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點,塗上一點,表示刪去。不能理解為加標點。〖錯例〗經過王老師的大力幫助,我終於改正了文不加點的毛病。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8彈
    高中語文周周練第58彈(鬼斧神工既可用以形容自然界之景,也可形容人類之物。與巧奪天工屬近義詞,不過巧奪天工只能形容人類的技藝等。)35.抱殘守缺:用於人有守舊觀念;不肯接受新事物。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機械地搬用(別人的理論、經驗方法等)。囫圇吞棗:把棗兒整個兒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45. 爾虞我詐:我騙你,你騙我,互相欺騙。鈎心鬥角:原指建築結構的交錯、精巧;後指各用心計,互相鬥爭。貶義。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39彈 (教師版)
    (改「興致勃勃」為宜)8、信誓旦旦——旦旦:誠實的樣子。形容誓言極其誠摯可信。9、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豐富,不必多尋思,就能寫出來。原文:勣(Jī)曰:「豈為無人耶!顧今姊年老,勣亦年老,雖欲久為姊粥,復可得乎?」翻譯:李回答說:「難道真的是沒有人嗎?我是想姐姐現在年紀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長久地為姐姐燒火煮粥,又怎麼可能呢?」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57彈
    高中語文周周練>第57彈ROUND 1 高考常見近義成語辨析26.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船隻等來往頻繁;連續不斷。(為:認為;是:對;正確)。一意孤行:不接受人家的勸告;頑固地堅持自己的主觀意見去做(行:行動;做)。含貶義。自行其是:自己認為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含貶義。獨斷專行:獨自作出決定;自己想怎樣做就怎樣做。形容行事不民主。用作貶義。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60彈(教師版)
    與「患難與共(共同承擔危險和困難。形容彼此之間關係密切,利害一致)」相同。【辨析】「休戚相關」和「休戚與共」:都有「利害一致」的意思。「休戚相關」重在憂喜禍福的相互關聯;「休戚與共」重在憂喜禍福共同承受。息息相關:呼吸也相互關連。形容非常密切【辨析】①「休戚相關」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
  • 高中語文周周練 第49彈 (教師版)
    ROUND 1 教材成語積累(必修1)1.【崢嶸歲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2.【風華正茂】:正是風採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翻譯:子奇十六歲的時候,齊國的國君派(他)去治理阿縣。不久,齊君反悔了,派人追趕。原文: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必能治阿矣!」翻譯:追趕的人回來說:「子奇一定能夠治理好阿縣的,同車的人都是白髮老人。那麼憑藉老人的智慧,憑著年輕的人的決策,一定能治理好阿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