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教猶如春日,生長一切善法根苗
善知識教猶如滿月,凡所照及皆使清涼
善知識教如夏雪山,能除一切諸獸熱渴
善知識教如芳池日,能開一切善心蓮華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1.七世章嘉活佛簡介
七世章嘉名羅桑班第達丹畢蓉梅,光緒十六年(1890)出生於青海省一藏族家庭,父親名格爾瑪林沁,母親名蘇木基德。光緒二十五年(1899),8歲的章嘉奉詔晉京,駐錫嵩祝寺,光緒帝在內廷召見了他,受封繼位為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賞乘黃輿,頒賜金印,次年授為札薩克大喇嘛,(札薩克,蒙古語音譯,為執政之意。清代首先將內蒙古24部劃為49旗,每旗設札薩克一人,由王公中選拔擔任,如詔封世襲罔替,則可世襲。札薩克為一旗之首,綜管全旗軍事、行政、司法等事務,受理藩院和將軍、都統節制。)命其長駐北京,繼承前世所有封號。章嘉活佛教化的區域有內蒙古49旗、青海29旗的廣大信眾。他所管轄的寺廟,在蒙旗達300多所。此外,在西藏、青海、內蒙、遼寧及北京、五臺山等地,各有其主管的寺廟。總計有為數十萬喇嘛皆是其出家弟子。章嘉大師每年巡化蒙旗,每次應供,向其頂禮者,日有數萬人,每到一地即成為蒙旗人民信仰的中心。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到五臺山駐錫鎮海寺,朝拜各寺,誦經拜佛。同年夏天到多倫,駐錫匯宗寺,按前世慣例,以統管內蒙古藏傳佛教札薩克大喇嘛身份,視察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情況。1904年9月,由內蒙古回北京。清朝政府命他依前世例,管理京城及內蒙古藏傳佛教,並頒給「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印綬和敕書。次年德宗賜貂皮坐褥、九龍傘。1911年(宣統三年),七世章嘉赴五臺山住鎮海寺,坐禪誦經。
1912年清帝退位,民國成立。同年8月,七世章嘉從五臺山回京,發表聲明,擁護民國政府,開始讃助共和活動。同年10月,民國大總統加封七世章嘉為「宏濟光明大國師」尊號,加給年俸銀一萬元。再封七世章嘉父為「輔國公」,母封「公夫人」,其弟被授予三等嘉禾章,其師達齊扎木蘇授予「穆爾根堪布」尊號。1916年1月加封「昭因闡化」四字名號,冊封為「大總統高等顧問」「 灌頂普善廣慈宏濟光明昭因闡化綜持黃教大國師」,發給金冊,7月,加年薪1000元,並由陸軍撥一支警衛馬隊,隨身護衛。
1947年,在南京召開中國佛教會首屆會員代表大會,七世章嘉大師當選為理事長;1949年前夕,七世章嘉大師申請回青海家鄉探親,未獲允準,隨之到了臺灣;1950年5月,七世章嘉大師在臺灣被「總統府」聘為資政、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952年,在臺北召開第二次「中國佛教會」代表大會,七世章嘉大師再次被推舉為理事長;同年9月,他率領佛教代表團赴日本東京參加第二次世界佛教徒大會;1952年12 月,《菩提樹》雜誌創刊於臺灣,七世章嘉大師任名譽社長;1953年3月,臺灣「中佛會」在日月潭建成玄奘寺,安置由七世章嘉大師等從日本索還的玄奘法師頂骨。同年,他隨「中佛會」在寶島弘教。
七世章嘉大師晚年在臺灣常常思念大陸蒙藏同胞,思念青海故鄉,但是,由於海峽隔絕,唯能寄情於無限的回憶之中。1957年3月4日,七世章嘉大師歷經68載滄桑歲月,在臺北臺大醫院安詳圓寂,遽歸大化。臺灣當局為他舉行了葬禮。靈龕在北投荼毗時,原適陰雨濛濛,日輪無光。不意隨後火焰騰升雲層,一時頓現蓮花形,光彩耀目,異香氤氳十裡之外,信眾嘆為觀止。舍利多達6000餘粒。並呈「金剛寶」、「六字輪」等瑞相。
歷世章嘉活佛舍利塔昔日多存於山西五臺山鎮海寺,七世章嘉大師舍利塔建於荼毗原址——臺北市北投區奇巖路151號中和祥寺後山。大師舍利塔前鐫刻有印順大師撰寫的《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舍利塔碑記》,銘讃七世章嘉大師為「唯唐之玄奘差堪比擬!」
七世章嘉大師一生儉樸勤修,戒行圓滿,過午不食,博學多聞。筆者在閱讀當代高僧淨空法師的著作時,看到淨公多次憶及曾隨七世章嘉活佛學佛三年的點點滴滴,大師風範躍然紙上,感慨良多,使餘不禁為之潸然;章嘉大師還曾與臺灣著名大善知識東初老人(1907~1977)一起影印《大正大藏經》。七世章嘉大師終生愛國愛教,弘法利生,他鞠躬盡瘁,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弘揚佛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隨著七世章嘉大師的圓寂,其轉世系統完結,但是,大師一生風範,永遠值得後人景仰和懷念。
(本文作者王博斐,中國旅遊文化學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
於我滅後。傳示末法
遍令眾生。開悟斯義
無令天魔。得其方便
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楞嚴經》
鄭重聲明◎平臺承諾:不募款、不化緣、不謗國主、不做國賊、不漏國稅、不犯國治、不存世俗利益,所選用佛經、祖師大德開示,真實不改動,依此原則來弘揚如來正法。
◎篇幅所限,每日擇取高僧大德部分精華開示,供養有緣善知識,切勿斷章取義!系統聞思修行,推薦登陸官網:淨宗學院;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站;智悲佛網
◎正在連載宏琳法師《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一書,普願眾生,共沾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