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專碩僅收保研生!保研和考研的區別?為什麼從大一準備起

2020-09-04 人人升學徐老師


2020年是充滿變化的一年。從2020考研迎來線上複試開始,2021年考研也迎來諸多變革,尤其是近期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只接受推免生的消息惹人關注,對考研的同學來說,這會成為一種趨勢嗎?

01

「非全日制」研究生政策頻頻調整


8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官網發布《關於我院新聞與傳播專碩招生調整的公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根據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統考階段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



公告意即:新聞與傳播專業專碩取消全日制統考,只接受推免生,把專碩的統考名額都留給了非全日制。這個公告主要是針對專碩的變動,學碩的招生暫時沒有變化。


02

還有哪些學校傳來推免消息?


中國政法大學:我校2021年各專業接收推免生招生計劃全部為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計劃,不接收申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推免生


青島大學:所有學術學位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點均接受推免生


杭州師範大學:學碩和專碩均接收推免生,名額不超過招生人數的50%



很多同學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就已經有考研的打算了,從近年研究生錄取結果來看,而保研數量逐年增高,留給考研的名額越來越少,考研的競爭愈發白熱化,


保研和考研有哪些區別?和考研相比,保研有哪些優勢呢?為什麼說要從大一開始準備呢?帶大家了解一下!文末還為大家整理了全國366所保研高校最全名單!


03

什麼是保研?


第一次接觸保研的同學或家長,可能還不了解保研。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保研的含義。


保研全稱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顧名思義,就是挑選一些本科成績優異的大四應屆畢業生,按照比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


這裡的免試是指免除初試的過程,直接進入專家考核,這是目前國內越來越流行的讀研的一種途徑。


保研從1985年開始試點,一般每年 9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在大四學生中進行篩選,規則制訂和操作權由各校掌握,因此學校不同,保研情況也各有不同。


而考研,要經過兩個階段,即初試和複試,初試成績合格者進入複試,複試按照 1:1.2或者 1:1.5(有些熱門學校熱門專業會達到 1:2的比例)的比例最終錄取。


04

保研比例


教育部規定:設立研究生院的 211 高校保研比例可達15%,未設立研究生院的211高校比例為5%,非211高校更少,只有2%,具體到每個專業也不一樣,一般熱門專業保研比例低,冷門專業保研比例高



一般來說,越是厲害的大學,保研比例越高:比如北京大學保研比例突破 53%,南開大學全日制推免生佔比58%,北航 48%、中科大、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都突破30%。


2020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擬計劃招收約5500 名各類學歷碩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學習方式約3700名,非全日制學習方式約1800 名。其中,全日制擬接收校內外推薦免試生約1800名,佔比接近50%


名校的保研率是越來越高,雖然教育部規定有研究生源的保研比例控制在15%,但也就對普通高校有作用。甚至越來越多的普通高校也在不斷突破這個限制,比如:河北工業大學作為211院校保研比例將近10%燕山大學河北大學達到7%,顯然已經嚴重超過了教育部規定的比例(非211院校2%,211院校5%)。


非211高校的推免比例很低,基本上一個專業也就5%左右,假如一個專業100 人,只有5個保研名額。



保研和考研的區別


下面具體來說一說保研和考研的區別:


1、保送研究生需要滿足一定的規則和標準。


保研一般要求在本科期間成績優異,然後再加上一些課外活動,參加的科研競賽等方面的加分,最終進行一個排序,確定保研的名單。


211大學的學生前三學年成績排名位次在前10%左右,985院校學生排名在前30%左右,基地班前50%一般就能獲得保研資格。


大多數的學校保研都是以學習成績為基準,前百分之多少的學生可以有保研名額。也就是班級前幾名可能會獲得保研資格。


保研名額數量要看本專業的招生人數和學校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如果是班裡前幾名,一般會獲得保研資格。


所以大學裡的每一次考試都要慎重對待,它決定了你能否獲得保研名額。


保研有兩步,一是獲得本科學校的推免資格,二是目標院校願意接收。為了獲得目標院校的接收資格,可以通過參加目標院校的考研夏令營、九月預推免及推免服務系統(正式推免)的方式,通過複試後即可獲得入學資格。


2、保研和考研準備時間不一樣、準備內容不一樣。


保研在大四上學期開學初進行,一般是九月份、十月份就完成了招生,考研學生要大四下學期的4月份才能錄取完畢。


保研看的是大學前三年的成績,這要求大學前三年要一直優秀,排在專業前列。考研一般考四門,大部分考生是數學、英語、政治和一門專業課,準備時間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


很多推免生在推免完之後,大四下半學期都會到相應導師那裡去學習,這樣推免生又多了半年學習時間,再次佔得先機!


在大三下學期學生開始申請各大高校的夏令營,如果夏令營通過了,本科院校也同意自己保外校,即可獲得目標院校的錄取通知書。


獲得保研資格後,就需要去聯繫學校,可以向學長學姐取經,他們當初是去的哪個學校?哪個學校對你的本科學校沒有歧視······確定了學校之後,開始申請學校保研資格,面試合格後,基本就沒問題了。


4、保研更容易上名校學碩的熱門專業。


學碩和專碩的含金量其實沒有太大差別,但推免生大部分都選擇學碩,這就使得留給統考生的學碩名額太少,考取難度極大!


比如,北大有十幾個專業只招收推免生,也就意味著統考生沒有絲毫機會。南開人工智慧、計算機、網絡空間安全和軟體留給統考生的學碩名額只有可憐的兩三個。因為專業熱門,專碩名額也不多,使得通過考研途徑上名校熱門專業的概率很低,難度極大,不乏報錄比幾十比一的現象!


5、從成功率上來講,保研可以報考很多學校,考研只有一次機會。


因為保研是提前決定的,所以它的成功率要比考研高得多。大多數獲得保研資格的同學都能夠順利拿到心儀學校的 offer。而考研的同學要經過緊張的複習考試,然後面試複試等等,現在一般都是差額錄取,也就意味著在最後面試階段你也很可能會被刷掉,然後又要考慮調劑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由於各個高校和導師都喜歡推免生,導致了現在推免生名額不斷增多,雖然總體上推免生所佔比例不高,但是頂尖高校的熱門專業基本全招的是推免生。想通過考研去頂尖高校的熱門專業非常困難,比如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錄取推免生計劃佔招生計劃的 96%,只給考研的學生留了一個名額。



根據 2014 年《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推免新政策,其中兩點很重要:


⑴、保研分為外保和內保,外保就是可以去自己學校以外的任意高校,只要有高校願意接收你,你就可以去。內保就是只能讀自己所在的大學的研究生。不過,現在很多學校都不劃分內保和外保了,只要你是保送生,都可以去外面申請,實在是申請不到其他學校,也可以回到本校,尤其是一些雙非院校,鼓勵自己的學生出去讀研。


⑵、專碩還是學碩可自由選擇。


這樣就造成了以下不同之處:

①、選擇保送的學生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不再局限於本校讀研。因不同高校間的推薦免試時間有間隔,因此保送研究生可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申請不同的高校。而選擇讀研的同學只能填報一個學校一個志願,一旦成績不理想,沒過國家線的話都沒辦法調劑。


②、保研的同學在選擇導師時有更大的優勢。保研的同學會比考研的同學先和導師接觸,可以優先選擇導師,選擇範圍更大。而準備考研的同學只有在知道分數後,才開始聯繫導師。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③、選擇保研的同學一般在大四上學期就確定了讀研高校,剩下大半年的時間可以自己安排。讀研的同學一般複試結束後只剩兩三個月就要畢業,只能抓緊時間寫畢業論文,準備畢業事宜。


6、保研相比考研更穩


如果你目標不是頂尖院校的話,保研去個普通985高校並不難,也更穩定。因為有些高校的推免生都招不滿,比如2019 年重慶大學土木工程推免生預計招生75人,最後只收了60人,而對考研生而言,且不說你是否能過筆試線,即使過了複試比例也是 3:1,也就是 3 個過線生當中只能錄取 1 個,由此可見考研競爭之激烈。



7、對學生心理來講,保研和考研差距甚大。


保研的同學選擇更多,沒太大壓力。而考研的同學,大多都有非常大的心理壓力。


8、認可程度的差別。


一般來說,保研的同學整個大學期間總體成績優秀,專業素養不錯,學校認可度高,從培養方式上看,保研和考研的學生沒什麼區別,但是保研學生全部是一等獎學金,而考研的學生只會有一少部分拿一等獎學金。而且,大多數導師更重視保研的學生。


有部分同學可能只是考研成績出色,但專業基礎不一定強,所以各大高校推免生佔比不斷提高。


對老師來講也傾向於錄取保研的學生,原因有二:第一能夠保研的同學,首先可以保證學習成績優異,證明他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或者說老師以後會比較省心,學生的自主能力很強。


第二在於名額和以後的未知性。如果學校一般,導師能力一般,他無法確定是否會有考研的同學會考他的研究生,又是否能考上,如果沒人報,他可能面臨著招不到學生的情況。所以保險起見,有保研的同學和導師聯繫的話,大多會錄取。


另外要說的是,在畢業後找工作時,單位也一般青睞保研的學生,學歷鄙視鏈,滲透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05

保研的幾種渠道


保研通行的做法是學校劃定基本學習成績要求(主要考察學分績點),按照一定名額比例下發到各院系,由院系所結合其他方面情況,上報名單,學校審批。


特長生免試直推:有些學校為了招徠或留住特長人才,往往給予特別優惠,免試推薦就讀研究生。常見的是體育類和文藝類特長生,但名額少,要求很嚴。


校際間免試直推:教育主管部門為了鼓勵高校間學術交流,減少學術近親繁殖,近幾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試推薦優秀畢業生。


免試推薦、保留入學資格:這類保送生不是馬上就去讀研,而是保留入學資格一、兩年,先按照學校安排去有關部門工作(如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或作為教育部門選派人員去邊遠地區支教。


申請推薦免試研究生一般有如下幾個階段:


1、6 月-8 月具備招收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高校陸續發布保研辦法或者保研簡章。


2、6-9 月考生按高校要求準備申請材料在規定期限內寄送給高校。


3、9-10 月院校組織筆試、面試。院校對考生的申請材料進行初審之後,將通知符合條件者體檢、複試的時間及複試內容和要求。複試一般包括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


4、10 月院校發布預錄取通知。院校根據複試成績擇優確定申請人的錄取資格。


5、10-11 月被預錄取者參加考研報名。取得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錄取資格者,須在教育部規定的研究生統考報名時間內(網報為10月1-30 日,現場確認為 11 月10-14 日)履行正式報名手續,未辦理正式報名手續者不能被錄取。一般在第二年的 6 月,院校會寄送正式錄取通知書。


全國366所推免資格高校完整名單


從上表這 366 所具備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的高校可以看出,此前,全國 2740 所高校中僅有312所高校具備推薦免試資格,這些高校多數是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代表的 985、211 重點高校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屬重點大學。


2017年新增了54所具備推免資格的高校,除了一些新成立的實力派高校,如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還有特色鮮明的地方重點大學。


06

做好規劃


對於很多即將或剛步入大學的新生來說,提前了解保研和考研是怎麼一回事,對其做好大學學習、實習規划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一建議並非是空穴來風,讀過大學的過來人都了解,我國高中「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很多步入大學的新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在「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拼搏意識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領路人」,則會出現現實的笑話,「同專業其他同學大四獲得保研資格時候,自己才知道什麼是保研,才去了解獲取保研資格的具體條件」。


目前全國只有366所高校可以保研。想要拿到保研資格,你先得是這366所高校裡的學生,其次你還要達到學校的保研資格要求,比如大學前三年專業成績排名要前三名,要考一些專業相關證書,要參加科研,參加社會實踐,要參加相關競賽並且有獲獎證書,要過英語四六級等,這些條件就是你保研時的主要競爭層面。


提醒一下,往年也有一些學生只注重專業成績,而忽略考取專業證書、參加大型競賽,即便是專業成績第一,也最終沒能進入保研名單,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規劃,提前準備,綜合發展才是關鍵。

相關焦點

  • 多所高校專碩僅收保研生!保研和考研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從大一...
    「非全日制」研究生政策頻頻調整 8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官網發布《關於我院新聞與傳播專碩招生調整的公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根據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統考階段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
  • 22考研:多所高校專碩僅收保研生!保研和考研有什麼區別?
    前幾天遼小都講過人大最近有了新的改革方案,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根據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統考階段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也就是說取消全日制統考,只接受推免生,把專碩的統考名額都留給了非全日制。這個公告主要是針對專碩的變動,學碩的招生暫時沒有變化。
  • 保研與考研有區別?200所高校保研數據出爐,推免率最高56%
    一、保研與考研的定義: 保研:1985年試行開始,高校組織優秀應屆本科生免試錄取碩士研究生,一般是在9-10月份組織,各種規則和流程是由本校掌控,這個免試只省去初試,可進入專家考核,這種讀研的方式將越來越流行。
  • 保研與考研有什麼區別?200所高校保研數據出爐,推免率最高56%
    一、保研與考研的定義:保研:1985年試行開始,高校組織優秀應屆本科生免試錄取碩士研究生,一般是在9-10月份組織,各種規則和流程是由本校掌控,這個免試只省去初試,可進入專家考核,這種讀研的方式將越來越流行。
  • 考研生與保研生,導師更青睞保研生,是因為他們所具備的能力
    可是這並不說明二者之間的對比沒有意義,因為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高校和導師一般更青睞於保研生。顧名思義,考研與保研是通向研究生道路的兩種方法,方法不同導致考核的要素有所區別,所以考研生與保研生的素養存在差別也是十分正常的。那麼這二者之間哪一種更容易受到青睞呢?從各個名校增加保研名額的行為中就可見一二了。
  • 考研生和保研生,導師更喜歡誰?考研難還是保研難?
    日後考研人數鐵定只增不減,但推免、保研也是考研路上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那麼,考研和保研生到底有什麼區別?導師會更喜歡誰?哪一個難度更大?今天學姐就好好說一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話題。 考研生和保研生導師更喜歡誰? 一般來說答案是:保研>考研 本校>外校。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
  • 僅收保研的考生!研究生真的不簡單
    >我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根據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統考階段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20年8月2016年,教育部下發了《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高校紛紛響應,
  • 考研生和保研生,這些說法值得一看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考研生和保研生有什麼區別?導師會更喜歡誰?考研難還是保研難研/考研生和保研生導師更喜歡誰?為什麼老師們喜歡保研的呢?這事實上就是對考研製度的抗議,老師們認為保研能夠選出更理想的研究生人選。這要從保研與考研的方式說起,考研分成兩部分:初試和複試。問題就出在初試上。在實踐過程中,導師們發現初試成績非常高的許多考生,入學之後,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研究能力都達不到標準,這讓導師們不得不想辦法找對策。
  • 為什麼很多優秀保研生,研究生階段卻排名墊底?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然而,全國各大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數每年卻沒有明顯的增加,這意味著考研黨的競爭壓力在逐年增大。某種程度上,考研的競爭壓力已經絲毫不亞於高考、公務員等大型考試。面對與日俱增的考研壓力,越來越多的本科生開始提早準備,試圖走保研這條更加穩妥的道路。
  • 保研經驗:她以綜測第1成績,獲保研名校資格,很有用,建議收藏!
    ,也許很多保研成功的學長學姐是從大一就立下了「保研」的理想目標,而我所擁有的這一切卻像是幸運女神對我的「眷顧」和「垂憐」。當進入大三大四面臨求學、考公、考研等多重選擇時,也許你已經開始暗暗悔恨那些年的英語課、高數課、專業課為什麼沒有好好聽,以及那麼多的專業競賽為什麼不去積極參加了。誠然,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店家,所以在歡愉時刻,及時調整自己,去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我大一上學期的專業成績並不好,一共62人,我考了21名。
  • 保研生和考研生,哪一種更受導師的歡迎?這些區別對待很常見
    一般而言,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是本校保研生,在老師的心中,喜歡學生的順序可以這樣排列:1.本校保研2.外校保研3.本校考研4.外校考研其實,大多數的老師都認為保研的學生更優秀,在做科研的時候更容易達到自己的要求,這可是有依據的,保研的學生在本科時期都是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這類學生一直以來成績都不錯,在讀研究生期間也有較強的科研能力。
  • 大學新生小課堂:保研與考研的區別
    關於考研的事早點規劃,比大三大四急急忙忙準備好。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講保研和考研究竟有什麼區別?一、保研不需初試保研又名推薦免試研究生,指的是各高校選出一定比例的優秀畢業生,他們不需要參加初試,直接參加目標院校的複試,複試通過後可以直接得到研究生入學資格。
  • 第一屆研究生入學40周年, 保研和考研現狀如何?
    2018年8月,隨著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2017年新增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普通高等學校予以備案的通知》,具有保研資格的大學已經從312所增加到了366所,其中遼寧,北京,山東數量增加最多,三省綜合達到13所。現有保研高校中,分布在北京的數量最多,達到45所。其次是遼寧25所、江蘇25所、上海19所。
  • 考研鄙視鏈!保研生>考研生,看導師怎麼說
    考研鄙視鏈大家都應該聽過,那就是:保研>考研;本校>外校。可能大家都以為導師之所以喜歡保研生和本校生是因為學習成績,但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其實還真的不是。導師為什麼「不喜歡」考研生!而這,也是考研生和保研生真實存在的差距!
  • 多所高校專碩僅收推免生,另有近50所高校推免信息匯總
    多所高校專碩僅收推免生,另有近50所高校推免信息匯總 2020-08-25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10所高校保研率排行榜出爐!2021考研人數422萬?
    保研和考研有哪些區別?和考研相比,保研有哪些優勢呢?為什麼說要從大一開始準備呢?帶大家了解一下! 什麼是保研? 第一次接觸保研的同學或家長,可能還不了解保研。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保研的含義。
  • 研究生導師喜歡保研生還是考研生?
    最近各大高校研究生院陸續開學,保研夏令營也一一結束。很多被錄取的同學們在B站,知乎,微信公眾號上,分享了自己的開學見聞or保研心得。研究生導師,是給同學們指明前沿研究方向或者重要科研價值方向的人,同時也是給同學們科研生涯提供平臺和資金支持的人,更是帶同學們了解所學專業領域專家,並提供幫助和建議的人。
  • 多所「雙一流」高校「搶」優質生源:啟動保研夏令營和推免生預申請
    除了復旦大學,另一所「雙一流」高校,蘭州大學也將在本月25日開通推薦免試研究生預報名工作。除了提前開通預報名,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多所「雙一流」高校還推出了保研夏令營,提前選拔優秀學生。其實,按照慣例,距離推薦免試研究生正式報名還有4個月的時間,但是高校為何提前打響了研究生生源的爭奪戰?
  • 導師「差別對待」保研生和考研生!真相是什麼?應該怎麼辦?
    讀研有兩種方式,考研和保研!一、導師更喜歡考研生還是保研生?一般來說答案是:保研>考研/本校>外校雖然這是個殘酷的事實,但是你了解原因後,你就會理解導師的偏愛。保研是學生通過大一到大三甚至到大四的努力,老師也經過長時間的考查選出來的優質生源
  • 怎樣才能能夠獲得保研資格?雙非高校能夠保研到985高校嗎?
    近幾年考研報考人數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了考研的隊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認識到碩士研究生學歷的重要性,只是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方式除了參加全國性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還可以參加高校研究生推薦優秀畢業生到目標高校攻讀碩士研究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保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