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到2歲的寶寶能做什麼?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認同這句話,「一個2個歲孩子能做啥?但他能讓你啥都做不了」!2歲的孩子確實如「小惡魔」般的存在,所以很多家長總是抱著萬事自己做,千萬別讓兩歲寶寶撒潑打滾的心態,結果卻奪走了兩歲這個孩子學習「本領」的好時機,為之後的教育也會帶來很多麻煩事兒!
英國曼徹斯頓大學曾經對若干名幼兒園兒童的家長做了一個調查,主題是「孩子剛入園時家長最擔憂的事情」,結果發現,有56%的家長最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不能自理。
的確,如果我們走進幼兒園,會發現很多寶寶不會擦屁屁,很多寶寶喜歡尿褲子,許多家長也把這些當作正常現象。實際上2周歲的寶寶,其實已經該掌握了這3個「本領」:
一、生活自理
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大多是依賴家長的後果。研究表明,2歲左右的寶貝已經會完成提褲子的動作,無需大人幫助,會自己伸手套上一隻袖子;會自己脫衣服、鞋、襪,也會穿襪子和鞋,但這個時候還分不清左右和反正!2歲寶寶已經可以自己吃飯、洗手、收玩具這些能力。而培養這種自理能力,應該從一歲做起。
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用湯匙吃飯。雖然孩子拿湯匙的姿勢形形色色、與眾不同,但是具備這種意識後,就能很快學會獨立吃飯這個技能。最開始家長在食物的選擇上,儘量以泥狀為主,肉類儘量選擇魚類,這樣便於孩子用勺子盛。
我們常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麼就要從小著手。比如讓孩子自己整理玩具。很多家長總會因為孩子的一番玩耍,而累得腰酸背痛。這時,不如要孩子自己著手整理,既鍛鍊了動手能力又培養了衛生意識。當孩子完成了這些任務的時候,自身也會產生自豪感,利於培養孩子的信心。
如果家長覺得說教不管用,建議可以用行為引導繪本幫助孩子養成自立的習慣和本領。《0-3歲幼兒情商培養行為管理繪本》30冊很不錯,龍龍在3歲前,可是靠這個繪本幫了不少忙!這繪本裡能夠教孩子拉粑粑、吃飯、穿衣服、收玩具、刷牙、睡覺、洗手、穿鞋等等基本行為,可以說是神助攻!
二、進行簡單體育活動
家長總擔心幼兒會在活動中受傷,從身體發育來看2歲的寶貝雙腳並跳時,能雙腳同時離地和同時落地兩次以上;30個月的寶貝能雙腳向前連續跳1-2米遠;3歲的寶貝能雙腳向前連續跳3-4米遠,原地雙腳跳10-20次,能從20釐米高處跳下。但是由於孩子的踝關節較為柔軟,我們可以改變運動方法。球類運動是很好的選擇,比如軟皮球,或者小高爾夫球。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可以進行拍球或者踢球,進行短距離的奔跑,那麼一定要提出大大的表揚。
據國外一項新研究顯示,兒童每天進行7分鐘劇烈的體育運動就能保持健康,對於體育運動的訓練,可以以室內為主。拿一個小皮球來回拋擲,或者用木棍來回擊打小球。對孩子的腕關節和肩膀都有很好的鍛鍊。市面上有很多的沙土玩具,其實這也是一種運動。每一項體育活動都會面臨著失敗,要孩子在鍛鍊中直面失敗,也不可不是一種好辦法。事實上,孩子需要學會輸,他們必須知道自己不總是最好的,這樣他們才會更加努力,並成長為一個更頑強的人。當孩子的身心都得到發展的時候,幼兒園又怎麼會成為一種恐懼呢?
三、認識自我,控制情緒
孩子對自我的認識其實很早就出現了,2歲的寶貝已經有「你」「我」的概念,自我意識開始形成,隨後,寶貝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到33個月時已經有了性別的概念,能正確回答「我是男孩」或「我是女孩」。因為自我意識的萌芽期,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出現叛逆的情緒。此時父母讓孩子學會,了解情緒、控制情緒就顯得非常重要!
對待情緒非常善變的孩子,這個階段,可以利用《0-6歲兒童情緒管理圖畫書》進行孩子情緒引導!整套書一共6冊,通過有趣的小故事教孩子學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其中有不氣、不急、不慌、不哭、不怕、不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