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䴉一直被當作「吉祥」的象徵,被稱為「東方寶石」,不僅深受我國人民喜愛,就連隔壁的日本都對這種鳥推崇有加,日本皇室還把朱䴉當作是皇室的象徵。然而這種鳥在上個世紀時,一度被人類認為滅絕,只有日本倖存幾隻朱䴉,但這些朱䴉已經全部喪失繁殖能力,所以日本認為等這幾隻個體死亡後,朱䴉就會徹底滅絕。
但是我國科學家不信邪為了在我國能發現朱䴉,我國科學家驅車尋找了所有朱䴉可能會出現的地方,最終在陝西的一個農村裡發現了7隻朱䴉,其中4隻成年個體,3隻雛鳥。
朱䴉是怎麼被救助的?
在上個世紀80年代,鳥類科學家們已經有將近20年沒有看到過朱䴉個體了。為了尋找朱䴉的蹤跡,我國動物研究所的鳥類學家們組成考察隊,橫跨了整整9個省市區,行程大約5萬多公裡,最終在陝西省把姚家溝的一個山林中發現了7隻朱䴉。研究發現這7隻朱䴉一共是兩對夫婦在撫育3個孩子。科學家們對這一發現激動不已,這不僅說明朱䴉在野外還有存活的個體,而且它們還具有繁殖能力。
然而正當科學家們為發現的朱䴉幼體興奮不已時,悲劇的一幕發生了,其中一個幼鳥從巢穴中掉落了下來。原來,如果一個巢穴中有兩隻或者兩隻以上的個體,那麼體型較大的個體會想辦法獨佔父母的食物,甚至不惜將體型較小的擠下巢穴。幸好周圍有工作人員設置的防掉落網,雛鳥掉落在網中時被工作人員及時發現,並火速運到了北京動物園進行人工養育。
朱䴉在野外的天敵有很多,一些大型猛禽比如:鷹,雕等都是它們的個體,蛇類和貓等也是威脅雛鳥安全的個體之一。
為了保護朱䴉巢穴的安全,鳥類學者們在朱䴉巢穴周圍的樹上鋪上了塑料布,這是因為塑料布比較滑,使蛇和貓等無法攀爬到樹上。
為了保證它們的食物充足,鳥類學者們還會定期在周圍的水塘中投放它們的食物。也會向周圍農民科普朱䴉的重要性,提高人們對朱䴉的認識和保護。
還有一些學者,直接將家安置在這周圍,一住就是幾十年。但是朱䴉的數量始終沒有明顯上升,為了提高朱䴉的種群數量,科學家們選擇了就地保護和人工繁育兩種方式。
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之下,朱䴉的數量開始直線上升,數量由7隻恢復到了上百隻,甚至上千隻。在今年,我國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的朱䴉個體種樹超過了5000隻,其中我國境內有4400隻,朱䴉也由原來的極危生物降為瀕危生物。
朱䴉的野化
對於野生動物的救助不僅要拯救它們的個體數量,還要恢復它們在野外的能力。朱䴉的數量雖然提升了,但是大多數朱䴉是在人工基地繁殖長大的,為了恢復它們的野外生存能力,科學家們在當地進行了野外放飛訓練。
很多人會認為,動物天性具有野性,一旦它們脫離人工環境,它們就會很快適應大自然。其實並不然。
首先,大多數朱䴉屬於人工繁育的後代,它們生活的環境比較安全,幾乎沒有遇到過大型猛禽和蛇類,躲避天敵的能力較弱。
其次朱䴉對棲息地的環境要求非常高,它們喜歡在沒有施肥以及施加農藥的地方生存,而這種棲息環境非常少。
朱䴉的主要食物是小魚以及泥鰍,這些食物在野外的數量不是很多,考驗著它們在野外的生存能力。
為了照顧朱䴉,當地的工作人員會在朱䴉身上安裝定位系統,但在過去定位系統比較落後,有時信號無法傳達到基地,此時工作人員會走向野外,通過向當地農民打聽,以及科普朱䴉的長相等工作來尋找到朱䴉的蹤跡。
除了陝西當地的野化放飛之外,工作人員還在我國河南信陽放飛了一批朱䴉,這是因為信陽曾經也是朱䴉的棲息地,再者陝西當地的朱䴉密度較高,一旦當地發生流行疾病,很可能會導致人們辛辛苦苦培育的朱䴉全軍覆沒。
為了提高種族存活概率,人們在信陽也放飛了34隻朱䴉,而這些朱䴉也成功在野外生存並繁衍。不過,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努力。
比如:在這34隻朱䴉中,有一對朱䴉產下了兩枚蛋,但在孵化期間恰好遇到了清明節,當地的焚燒祭祖時不小心失火,失火地點就在朱䴉鳥巢200米處。幸好工作人員及時發現並撲滅了火,為了保障萬一,工作人員開闢了一條小路,讓村民繞道而行。
還有,信陽當地有很多蛇類,這些蛇也威脅著朱䴉幼鳥,工作人員在朱䴉孵化期間,不僅在樹下撒雄黃粉,包塑料紙,還動手驅逐蛇。
然而百密一疏的是,朱䴉的雛鳥仍然被蛇咬死了。工作人員為了讓朱䴉繼續野化訓練,在半小時內及時替換了一隻雛鳥。原來,只要在雛鳥死後24小時內替換雛鳥,朱䴉還是有可能會把替換後的雛鳥當作親生孩子。
就這樣,在工作人員的保護以及雛鳥的努力之下, 在信陽放飛的這批朱䴉成功在野外繁殖了第二代,這也標誌著信陽朱䴉野化成功。
總結
雖然朱䴉還沒有走出瀕危危機,但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之下,朱䴉的生活環境以及種群數量都有所提高,相信它們在未來某一天,會擺脫滅絕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