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宣布徹底滅絕的朱䴉,是怎樣被我國科學家繁衍到5000隻?

2020-12-18 騰訊網

朱䴉一直被當作「吉祥」的象徵,被稱為「東方寶石」,不僅深受我國人民喜愛,就連隔壁的日本都對這種鳥推崇有加,日本皇室還把朱䴉當作是皇室的象徵。然而這種鳥在上個世紀時,一度被人類認為滅絕,只有日本倖存幾隻朱䴉,但這些朱䴉已經全部喪失繁殖能力,所以日本認為等這幾隻個體死亡後,朱䴉就會徹底滅絕。

但是我國科學家不信邪為了在我國能發現朱䴉,我國科學家驅車尋找了所有朱䴉可能會出現的地方,最終在陝西的一個農村裡發現了7隻朱䴉,其中4隻成年個體,3隻雛鳥。

朱䴉是怎麼被救助的?

在上個世紀80年代,鳥類科學家們已經有將近20年沒有看到過朱䴉個體了。為了尋找朱䴉的蹤跡,我國動物研究所的鳥類學家們組成考察隊,橫跨了整整9個省市區,行程大約5萬多公裡,最終在陝西省把姚家溝的一個山林中發現了7隻朱䴉。研究發現這7隻朱䴉一共是兩對夫婦在撫育3個孩子。科學家們對這一發現激動不已,這不僅說明朱䴉在野外還有存活的個體,而且它們還具有繁殖能力。

然而正當科學家們為發現的朱䴉幼體興奮不已時,悲劇的一幕發生了,其中一個幼鳥從巢穴中掉落了下來。原來,如果一個巢穴中有兩隻或者兩隻以上的個體,那麼體型較大的個體會想辦法獨佔父母的食物,甚至不惜將體型較小的擠下巢穴。幸好周圍有工作人員設置的防掉落網,雛鳥掉落在網中時被工作人員及時發現,並火速運到了北京動物園進行人工養育。

朱䴉在野外的天敵有很多,一些大型猛禽比如:鷹,雕等都是它們的個體,蛇類和貓等也是威脅雛鳥安全的個體之一。

為了保護朱䴉巢穴的安全,鳥類學者們在朱䴉巢穴周圍的樹上鋪上了塑料布,這是因為塑料布比較滑,使蛇和貓等無法攀爬到樹上。

為了保證它們的食物充足,鳥類學者們還會定期在周圍的水塘中投放它們的食物。也會向周圍農民科普朱䴉的重要性,提高人們對朱䴉的認識和保護。

還有一些學者,直接將家安置在這周圍,一住就是幾十年。但是朱䴉的數量始終沒有明顯上升,為了提高朱䴉的種群數量,科學家們選擇了就地保護和人工繁育兩種方式。

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之下,朱䴉的數量開始直線上升,數量由7隻恢復到了上百隻,甚至上千隻。在今年,我國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的朱䴉個體種樹超過了5000隻,其中我國境內有4400隻,朱䴉也由原來的極危生物降為瀕危生物。

朱䴉的野化

對於野生動物的救助不僅要拯救它們的個體數量,還要恢復它們在野外的能力。朱䴉的數量雖然提升了,但是大多數朱䴉是在人工基地繁殖長大的,為了恢復它們的野外生存能力,科學家們在當地進行了野外放飛訓練。

很多人會認為,動物天性具有野性,一旦它們脫離人工環境,它們就會很快適應大自然。其實並不然。

首先,大多數朱䴉屬於人工繁育的後代,它們生活的環境比較安全,幾乎沒有遇到過大型猛禽和蛇類,躲避天敵的能力較弱。

其次朱䴉對棲息地的環境要求非常高,它們喜歡在沒有施肥以及施加農藥的地方生存,而這種棲息環境非常少。

朱䴉的主要食物是小魚以及泥鰍,這些食物在野外的數量不是很多,考驗著它們在野外的生存能力。

為了照顧朱䴉,當地的工作人員會在朱䴉身上安裝定位系統,但在過去定位系統比較落後,有時信號無法傳達到基地,此時工作人員會走向野外,通過向當地農民打聽,以及科普朱䴉的長相等工作來尋找到朱䴉的蹤跡。

除了陝西當地的野化放飛之外,工作人員還在我國河南信陽放飛了一批朱䴉,這是因為信陽曾經也是朱䴉的棲息地,再者陝西當地的朱䴉密度較高,一旦當地發生流行疾病,很可能會導致人們辛辛苦苦培育的朱䴉全軍覆沒。

為了提高種族存活概率,人們在信陽也放飛了34隻朱䴉,而這些朱䴉也成功在野外生存並繁衍。不過,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努力。

比如:在這34隻朱䴉中,有一對朱䴉產下了兩枚蛋,但在孵化期間恰好遇到了清明節,當地的焚燒祭祖時不小心失火,失火地點就在朱䴉鳥巢200米處。幸好工作人員及時發現並撲滅了火,為了保障萬一,工作人員開闢了一條小路,讓村民繞道而行。

還有,信陽當地有很多蛇類,這些蛇也威脅著朱䴉幼鳥,工作人員在朱䴉孵化期間,不僅在樹下撒雄黃粉,包塑料紙,還動手驅逐蛇。

然而百密一疏的是,朱䴉的雛鳥仍然被蛇咬死了。工作人員為了讓朱䴉繼續野化訓練,在半小時內及時替換了一隻雛鳥。原來,只要在雛鳥死後24小時內替換雛鳥,朱䴉還是有可能會把替換後的雛鳥當作親生孩子。

就這樣,在工作人員的保護以及雛鳥的努力之下, 在信陽放飛的這批朱䴉成功在野外繁殖了第二代,這也標誌著信陽朱䴉野化成功。

總結

雖然朱䴉還沒有走出瀕危危機,但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之下,朱䴉的生活環境以及種群數量都有所提高,相信它們在未來某一天,會擺脫滅絕危機。

相關焦點

  • 3種被認為滅絕,但實際上還活著的動物,如今怎麼樣了?
    曾經人們以為斑鱉已經滅絕,然而後來科學家在野外找到了斑鱉的個體,但只找到了三個,我國蘇州一個,越南同莫湖一個,越南宣漢湖一個,這三個之中只有我國的是雌性。去年4月份,伴隨著最後一隻斑鱉雌性死亡,斑鱉已經基本被宣布滅絕。但是,一些科學家仍然沒有放棄斑鱉,他們不停地在野外尋找斑鱉的蹤跡,渴望奇蹟的出現。
  • 國寶級愛情鳥,從瀕臨滅絕到現有兩千多隻
    朱䴉的生存環境非常脆弱,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曾經主要分布於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由於環境惡化等因素,朱䴉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瀕臨滅絕。上世紀六十年代,俄羅斯境內的朱䴉滅絕;八十年代,朝鮮半島的朱䴉滅絕;2003年,日本境內的最後一隻朱䴉死亡。
  • ​朱䴉快滅絕時,人類對它仍一無所知
    朱䴉快滅絕時,人類對它仍一無所知文 / 曾雅雯《朱䴉的遺言》封面上的鳥兒,有著夕陽一般顏色的雙翅;封面上的文字,預示了它當年如同夕陽一般的處境。想讓朱䴉繼續存在於日本這個國度,這是僅憑人類的意志就可以決定的嗎?我們不能否認日本民眾為了保護這個物種所做的一切努力。熱心民眾的野外觀察保護,和政府主張的人工養育繁殖,都不失為是挽救這個瀕危物種的一種方式。日本本土朱䴉的消失,不能說是因為哪一方行為的絕對錯誤,面對它的消逝,人們永遠是遺憾而心痛的。但為何,我們總讓自己不得不去面對這樣一種遺憾?
  • 10隻朱䴉入住上海野生動物園(圖)
    此次10隻朱䴉來滬,使上海野生動物園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大熊貓、金絲猴、金毛羚牛、朱䴉「四大國寶」動物種群展出的野生動物園。為了喚起更多的人關注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加入到朱䴉的保護行列中來,3月31日上午10時18分,由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陝西省林業廳、上海市林業局主辦,上海野生動物園、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承辦的「保護朱䴉,我們在行動上海野生動物園歡迎朱䴉來滬」儀式也在上海野生動物園大熊貓廣場舉行。
  • 「東方寶石」朱䴉
    朱䴉被譽為「東方寶石」,它也被人們稱為愛情鳥、吉祥鳥、和平鳥。巍峨的大秦嶺是它們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園。這一期我們請陝西省動物研究所所長金學林帶我們了解秦嶺精靈朱䴉。朱䴉在繁殖期,無論是雌鳥還是雄鳥,羽毛都會轉變成黑褐色。羽色的轉變是朱䴉求偶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每到性成熟期,朱䴉的臉頰部位的小孔,就會分泌一種黑褐色的黏稠液體。它們把這些能染色的黏稠液體塗抹到身上,最後白色羽體,就會出現青褐色的羽斑,好像身著了一件花衣裳。朱䴉可是浪漫的「戀愛高手」。
  • 中國時隔11年再送朱䴉,日本人究竟有多愛朱䴉?
    撰文 | 董鑫5月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見記者時宣布,此次訪問期間,中方將向日方新提供1對朱䴉種鳥,以體現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友誼。這是中國時隔11年再次向日本提供朱䴉。朱䴉曾廣泛分布在東亞各地。䴉科鳥類生活在距今6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是一枚難得的「活化石」。一對朱䴉,為什麼可以體現中日友誼?
  • 亞洲獅增長到近700隻,滅絕6500萬年、13.6萬年生物為何重現?
    當然亞洲獅本身來說也是在人類的影響之下才發展這麼壯大的,在1908年的時候,其實亞洲獅只剩下最後13隻,為了不讓它們徹底走向滅絕,人們把它們全部捕捉進行人工飼養。截止至2008年底,亞洲獅雖繁殖有350多隻,所以才緩慢的發展出來了。不過人類的參與也引發了後續的問題,雖然說人工繁衍出來的亞洲獅是13隻具有傳統血液的後代,但是他們已經形成了種族退化,也就是說已經發生了轉變,所以野外收集的13隻亞洲獅可能全部滅絕,但是如今它們的後代起來了,也算是保護的成功。
  • 因為瀕危的神鳥朱䴉,95歲的日本老人,村本義雄和中國結下的情誼
    5年前,莊苗苗到日本新潟縣參加國際交流活動,特意拜訪了村本,從此兩人保持書信和電話聯繫。莊苗苗還把村本的著作贈送給國內的大學。信中寫道「祝您95歲生日快樂!您那邊的櫻花都開了嗎?」隨著疫情趨於穩定,目前西安的民眾已經逐漸恢復了正常生活,也祝願身體健康。
  • 【策劃】永遠飄蕩在日本列島上空的動物幽靈
    【前言】當今日本以環境優美、整潔乾淨著稱,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很強。在日本的社會生活中,人們更多能看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的一面。 但殊不知,即便在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土地上,也有不少動植物永遠從這裡滅絕消失了。
  • 《朱䴉》明晚再「振翅」,這部「東方《天鵝湖》」上演超過250場的...
    圖說:舞劇《朱䴉》劇照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陳飛華回憶採風過程中最觸動他的,是1981年在秦嶺上中國科學家和當地的農民發現了7隻野生的朱䴉,然後經過中國科學院和陝西省所有科研人員的精心培育、孵化、飼養,直到如今已有4000多隻朱䴉放飛天空,「要知道,追溯最早的文獻記載,朱䴉可是有2000多年歷史的物種,可就是這樣漂亮的生物
  •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迎來10隻朱䴉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杜楠)涼爽金秋,10隻國家一級保護珍稀鳥類朱䴉落戶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朱䴉館,給港城市民帶來無限欣喜和期待。9月9日上午,筆者在觀察室內隔著窗戶欣賞了朱䴉的美麗。被譽為鳥中「東方寶石」的朱䴉白羽紅冠、黑嘴長腳、身姿優美,它們剛享用了飼養員餵食的活泥鰍,正在草地上悠閒活動。為迎接國寶,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投資300多萬元新建了設計科學、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朱䴉館。飼養員曲宏利提前到陝西洋縣保護區學習朱䴉管理與飼養,動物園派出帶有特製運輸箱的車輛,在9月1日下午將朱䴉運輸回來。
  • 人類如何滅絕?科學家從老鼠身上看到了答案!
    致使人類走向滅絕的原因有很多,行星撞擊、核戰爭、地球環境惡化,這些都有可能使人類走向滅絕,但除了這些因素外,科學家竟然從老鼠的身上看到了人類滅亡的另一種原因。科學家的老鼠實驗這位科學家叫做約翰卡爾霍恩,他在1947年的時候就開始對老鼠進行試驗研究。
  • 被宣布滅絕30年的生物都出現了,野生華南虎會重新被發現嗎?
    有很多被科學家認為已經滅絕的生物一再出現,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最好的解釋就是這些生物其實是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滅絕,少數的它們生活在更隱蔽的、人類找不到的地方。歷史上曾經有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第六次或許正在發生,但是我們卻「只緣身在此山中」,科學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數量在過去的35年裡翻了一倍,但是蝴蝶、蜘蛛等無脊椎動物的數量已經減少了45%。非常多生物被人們擠到了瀕臨滅絕的角落,華南虎是其中一種,既然有的已經被宣布滅絕的生物,又一次出現了,野生華南虎還有可能會出現嗎?
  • 秦嶺,「吉祥鳥」朱䴉來了
    近日,三隻被譽為「東方寶石」的珍禽朱䴉初到秦嶺佛坪,它們不懼嚴寒,粉紅色的羽翼在潺潺溪水下,顯得格外美麗。在佛坪縣城椒溪河城區段,三隻朱䴉正在河道的灘涂地覓食,它們那長而彎曲的喙不斷插入泥土和水中去探索,一旦發現食物,立即啄而食之。
  • 13.6萬年前滅絕動物再現,野外滅絕的華南虎可能出現嗎?
    一般情況而言,對於滅絕的生物來說,就不可能再次出現的情況,但是最近關於一種被宣布滅絕十幾萬的生物突然出現了。 早在13.6萬年前滅絕就已經宣布滅絕了,所以這個特殊的例子值得科學家們分析,該鳥名叫「白喉秧雞」。
  • 日媒:日本向中國歸還4隻朱䴉 落戶上海野生動物園
    日媒稱,將2014年和2015年在佐渡朱䴉保護中心(位於新潟縣佐渡市)出生的4隻朱䴉歸還中國的籤字儀式9日在新潟機場舉行。日中兩國約10名相關人士出席。  據日本共同社網站3月9日報導,根據日中交換的備忘錄,2000年和2007年中方向日本提供的朱䴉產下的幼鳥中半數要歸還中國。
  • 有機產業讓朱䴉故鄉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工廠外,群山青翠,幾隻朱䴉在水邊、在天空中覓食、飛翔。位於秦嶺南麓的陝西省漢中市洋縣被稱為「朱䴉故鄉」。上世紀80年代,在世界多國宣布野生朱䴉滅絕的背景下,中國科學家歷時3年,走遍大半個中國,終於在洋縣姚家溝發現7隻野生朱䴉孤羽,使拯救這些「東方寶石」有了一線希望。
  • 人類的未來是怎樣的?科學家進行老鼠實驗,結果或能說明一切!
    很多人也對人類的未來感到好奇,按照如今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的人類究竟是怎樣的呢?其實科學家也對人類的未來作過研究,它們也選用了小白鼠進行實驗,實驗結果便預示著人類的未來。老鼠實驗這是一位叫做約翰卡爾霍恩的科學家在1968年所作的試驗。
  • 國內5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你都知道哪幾個呢?
    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全國野生大熊貓數量為1864隻,圈養大熊貓375隻。NO.2 野駱駝歷史上曾經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存在著野駱駝,但是由於人們對於環境的破壞,到了21世紀以後,全世界仍在野外生存的野駱駝,僅在我國西北一帶和內蒙古西部阿塔山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