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腳下有許多古村,被稱為「江南第一村」,這個古村是東漢時代建造的,有1800多年的悠久歷史,康康村以前被稱為「龍溪」,村子從布局到建築計劃,把五行八卦結合在一起,遮風招氣,因此,「易經」的「陽」被命名為「呈」,「陰」被命名為「康康」,是有名的「八卦村」,這幾年來,「爸爸去哪裡?」
梁村周圍聳立著八座山,配合八卦的八方角,村內的「S」形的龍溪川,像八卦的陰陽分界線一樣流淌著,在村子裡借山水建造的二深圳三街九十九巷被池塘環繞,一到豐收季節,村口就曬滿了辣椒、玉米、豆角等收穫的農作物,小廣場鋪的嚴謹牢固,火紅的特別喜悅,周圍的青瓦和白牆也相當和諧,村民們自製了辣椒醬,一根看上去食慾倍增。
康康這種環山拱水、五星朝,背後抱陽八卦布局,與周圍自然山水、陰陽八卦風水學和儒雅淳厚徽派建築藝術進行完美結合在一起,讓人懷奇,進了彎彎曲曲的胡同,不小心就會迷路,當地人不帶我去的話,需要多長時間?位置閉塞,交通穩定,呈康康村才能避免戰火的入侵和破壞,留下了這樣完整的古建築群。
村裡大多數居民叫羅,他們是同族,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裡,就這樣,一個羅姓祠誕生了,其規模之大、建築規格之高、建築技術之美遠遠超過了所有其他民間家族的祠堂,被稱為江南第一祠。
這個祠堂始建於明嘉靖的第一年,是後人為了紀念宋末初的著名學者和詩人羅東舒,花費了前後87年,消費了45000兩以上的白銀,祠堂筆直的巨大柱子是金絲楠木,據說一瓶價值達三億人民幣。
參考山東曲阜孔廟的程式建造的羅東舒祠全部進入四院,比一進更高的意思是「節度更高」,最後進入的「寶綸閣」完全模仿紫禁城和太和殿,雕刻龍刻鳳,宣傳豪華,睡覺的臥室也可以說是明代古老建築的絕品,巧妙的結構、精緻的雕刻、絢麗的彩畫、古雅、偉、美融為一體,可惜有些文物還是被文革中破壞。
與大多數成為觀光景點的古老城鎮不同,康康基本保持著自然村的風貌,大部分村民也依然住在祖祖輩輩的舊房子裡,這裡賣的是當地特產和小綢巾,大部分的房子都是我家,請一定不要進去,打開幾扇門迎接客人,進入一些古老的房子,古老的家具和牆壁的照片讓人不禁感嘆歲月的無情,我給奶奶拍了照片,她能不能買自己做的飲料,3元的味道很好。
開放旅遊後,村民只能從門票收入中得到很少的一部分,於是有人出來,反對有人自己開始了小生意,這種矛盾可能到現在都沒能解決,但是,幸運的是大多數村民對遊客都很熱情,希望更多的外來人不要打擾他們安逸平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