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長久拍視頻博客最關鍵的是: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視頻博客拍攝第三天後,又摸出了些規律。雖然表面看是拍了三個視頻,實際背後可能來回折騰了很多次,比如有的視頻來回拍攝十多次。今早一氣呵成拍了很滿意的視頻,不過讓人惱火的是,最後十幾秒沒有聲音了。原因可能是手機內存滿了。跟心理沙盤日記相比,視頻博客費周折多了。
《不被表象迷惑》已經做了三個主題,這次是「人類大腦潛能只使用了10%」。以後也只錄一次,不用反覆修改。修改只能是徒增煩惱。不過慢慢地好像用這種方式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
某位朋友問,拍視頻是否會影響正常工作?我想,所謂的正常工作應該是以前熟悉的、成流程的工作,對我來說就是心理沙盤方面的工作,比如心理沙盤與3D心理沙盤日記寫作、工作安排(售前售後)與監督。視頻拍攝跟心理沙盤不搭界,甚至完全沒有關係,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視頻博客最大的作用是標籤塑造,標籤塑造的背後是信任打造,而不是直接賣貨。如果這一點明白了,表面看似影響「正常工作」,實際會怎樣?只能是加持而不是削減。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後,你會看到,跟心理沙盤日記一樣,視頻博客不過是一個工具,一個加長的手臂而已。
能堅持寫日記的人,如果找到便捷的通道或熟悉的流程,對視頻博客的拍攝應該也不難。畢竟兩者背後都是類似於神經症式的堅持。
做母嬰食材的鄧老師說,專注自己的領域,將時間拉長。
是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通過博客放大出去,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心理沙盤李守龍博文日記總第934篇,20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