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的是。想辭職是一回事,而真正下定決心辭職又是另外一回事。大多時候,我們這只不過是想想罷了,沒有那個勇氣。
之所以有夥伴兒考公上岸後1-2年想要辭職,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身處異地,沒有歸屬感。我在考公上岸不到一年也想過辭職的事情,身處異地,沒有歸屬感,雖然離家只有1-2小時的車程,但是大多時候還是覺得很無助,尤其是遇到問題,搬家,租房等等一系列事情都是需要自己去安排。我們單位有幾個外地的夥伴兒,他們都打算等服務期滿後還是回到家鄉,如果不能回,那就繼續考其他的試,然後辭職。
2.朝九晚六,996成常態,工作枯燥無味。公務員體制內的工作時間非常固定,每天打四次卡,而且如果專門負責某幾種工作,基本上變化不大,時間久了,工作就形成了一種常態化,難免缺乏一些創新性和挑戰性,人也變得沒有幹勁和闖勁了。還記得當初我們考公面試時要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卻變成了在辦公室成天碼字寫材料髮際線越來越高的寫稿人,心裡落差太大。尤其是鄉鎮公務員,周末加班是常態,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好多夥伴兒也會動起了辭職的念頭。
3.人際關係緊張,無法融於環境。考公上岸,有時候不是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完事兒了,越大的單位,還要面臨複雜的人際關係,一言不合可能哪個方面就會造成同事間的矛盾,尤其是同一家單位,抬頭不見低頭見,難免會尷尬和心裡不舒服,或者特別討厭某個領導或者同事的處事作風,適應不了環境,也會想要辭職。
4.未來發展有限,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進入公務員體制內1-2年,我們不難看出體制內的晉升有多難,發展空間多有限,有的同事幹了一輩子還是科員,還有的過幾年就要退休了,而副科的身份還懸而未定,記得前兩天還在和一位在一起公考考公培訓同年上岸的夥伴兒吐槽,就說年終評先評優這事兒吧,一般都會給一些有資歷,人緣好的老同志,而年輕夥伴兒幾乎是沒有這個機會的。所以今年三年工作期滿,好多人選擇參加遴選,想要換個環境,爭取更多的可能性。
5.理想與現實落差,薪資不高,滿足不了自身需求。簡單算筆帳,三線小城剛入職公務員每個月薪資3000+,一般如果背著房貸的話,一萬多一平方,買個100多平。背負30年房貸,每個月要還貸款2000多,有的還有車貸,基本上所剩無幾。對於一些對薪資有要求,或者經濟壓力比較大的夥伴兒,就更想去尋求高薪職業。我們單位有個夥伴兒就是從單位辭職後,到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工作,薪資可觀,比公務員高很多。
不過我們當地在試用期內是允許辭職的,超過試用期,想要辭職還是很難的。我有個前同事,是在試用期內報考了公務員選調考試,當年沒有工作年限限制,最終他選擇試用期內辭職了。但是這畢竟是小概率事件。好像工作就是這樣邊懷疑,邊相信著,畢竟辭職後,再想考公務員,又能順利上岸,充滿了未知,畢竟有時候機會就只有那麼一次。
剛剛進入公務員的夥伴兒感到不適應或者心裡不舒服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實在不喜歡當下的環境,也不要著急辭職,可以繼續努力等待機會考遴選,或者尋找契機提出申請換個崗位,體制內平行調動還是比較容易的。另外就是保持一個好的心態了,暫時改變不了環境,那就努力適應環境,提高專業能力和工作水平,要在工作中找到價值和意義呀。這樣我們也會不再迷茫啦。加油!
作者/來源:一起公考
#選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