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0月31日17時03分訊(記者 伊永軍)火鍋店、酒窖、納涼點、地下環道……和平時期,很多人防設施變身為經營實體和民生工程,繼續服務於民。今(31)日,由重慶華龍網集團攜手重慶市民防辦聯合開展的「人民防空為人民,融合發展譜新篇——重慶媒體走進人民防空」大型聯合採訪活動走進渝中區,帶你打探人防工程迎來哪些變化。
走近渝中民防 明年多個人防工程將迎改造
伴隨「重慶媒體走進人民防空」渝中區宣傳活動啟動,來自全市各區縣媒體的40多名記者參加了人民防空活動渝中區介紹會。市民防辦黨組書記、主任扈萬泰,渝中區委副書記、區長商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煥倫,副區長、黨組成員黃孝明,華龍網集團總裁、總編輯李春燕等出席了介紹會。會議由華龍網集團副總裁、執行總編輯周秋含主持。
據渝中區民防辦黨組書記、主任姚文勇介紹,近年來,渝中區民防工作緊密堅持「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工作方針,為建設「美麗半島、幸福渝中」而努力奮鬥,先後獲得了「全國人民防空先進單位」「全國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市百日納涼送爽工作一等獎」等數十項榮譽,2名專業技術人員被國家人防辦表彰為「六能」技術骨幹。
到目前為止,渝中區已建成「兩防一體化」市級示範社區7個和合格社區4個。針對現代救援和渝中區特殊地理位置等特點,渝中民防率先組建了心理防護醫療專業隊伍和軌道交通集團新型陸上交通運輸隊伍,並立足實際情況,完成了渝中區人防工程建設滾動預算計劃的制定和《渝中區人防建設專項規劃》,為將來一個時期渝中區人防工程的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
近期,渝中民防完成了危巖危房治理工程、排危改造工程、地下商場改建停車庫等項目的建設,2018年將對多個人防工程進行改造加固。
平戰結合 人防設施變身火鍋店酒窖
今年3月,解放碑地下環道正式開通,以此緩解解放碑地區行車難、停車難問題。其實,這項民心工程就是在老舊人防工程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加固、新建的,為該地區的基礎交通設施建設作出了貢獻。
在渝中區,越來越多的人防工程正在發揮新作用。今日,參加「重慶媒體走進人民防空」活動的記者們就參觀了德法酒窖、洞亭火鍋,親身感受了這些人防工程在和平時期是如何提供便民服務的。
據介紹,目前渝中區有大量各級各類人防工程,主要分為市管工程、區管工程、單位工程和招商引資工程。渝中區先後通過多種方式對這些人防工程進行了新建和改建,將其投入到平戰結合的利用中。
通過合理引導,精心布局,渝中區打造形成了李子壩紅酒一條街、南區路貨架廣告一條街等獨具人防特色的平戰結合項目,很多人防工程變身酒窖、火鍋等,實現人防工程的戰備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
夏日納涼好去處 為近500萬人次提供天然冷氣
每年夏天,不少市民習慣到防空洞裡納涼避暑。自2005年以來,渝中區利用人防工程冬暖夏涼的特點,在夏季高溫時節將部分符合條件的人防工程向市民免費開放,提供休閒納涼服務,開放時間為100天,因此稱為「百日納涼送爽工程」。
除了可以享受天然冷氣,所有納涼點還安裝了有線電視信號和無線WiFi,配置安全飲水裝置、各種防暑降溫物品藥品,設置閱讀角,免費提供訂閱報刊和書籍等,為市民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為了豐富納涼生活,渝中民防不定期在各納涼點組織開展各種活動,比如開展電影周,組建圖書漂流站,舉行棋類比賽,舉辦綠色環保廢舊物品換綠、居家生活小妙招傳授等。此外,還邀請專家在納涼點舉行以家居防火安全為主要內容的消防知識講座。
這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受到了廣大市民歡迎。據介紹,活動歷年來共投入經費數百萬,累計接待納涼群眾近5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