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執行題是公務員申論考試中常見重點題型,多以應用文(少數公文)來呈現作答內容。該類題型在評分中主要分為格式分和要點分。但多數同學容易在原本很容易解決的格式上出差錯,導致與原本唾手可得的分數失之交臂。中公教育專家根據多年研究經驗為大家總結出貫徹執行的三種格式及其常用文種,以幫助大家避免格式丟分。
一、全要素格式
眾所周知,一篇規範的應用文的格式要素包括五個部分,即標題+發文對象+正文+發文主體+發文日期。在現實寫作過程中的具體格式如下:
標題
發文對象:
正文……
發文主體
發文日期
而這種格式情況多在倡議書、公開信、考察報告、公文(如通知、指導意見)、建議書等文種中使用。
二、標題+對象+正文式
該種格式相較於全要素格式缺少「發文主體」和「發文日期」兩類要素,在作答時主要呈現如下形式:
標題
發文對象:
正文……
該種格式主要運用於發言(稿)、講話(稿)類文種,或是倡議書、公開信、公文(如通知、指導意見)、建議書等文種要求「不寫落款」(發文主體+發文日期)時使用。
三、標題+正文式
該種格式是目前國考或地方公務員申論考試貫徹執行類題目中使用較多的格式,作答時主要呈現標題+正文部分,如下所示:
標題
正文……
該種格式多在報導、宣傳稿、短評、材料、導言、產品推介書以及題幹中出現「提綱」、「提要」、「摘要」「要點」等詞時使用。
上述三種格式,主要是從申論考試題目中總結而來,中公教育專家希望大家多與真題相結合,加強認識理解,避免考試遇到時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