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胎兒引產後發出哭聲,父母狀告醫院,終審維持原判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胡女士孕檢期間發現腹中胎兒有先天性畸形,在懷孕34周時到醫院做引產手術。萬萬沒想到的是,被引產出的胎兒竟然還活著,並在遺體告別時發出了哭聲。胡女士和丈夫以醫院存在過錯為由,索賠122萬餘元。不過,司法鑑定意見認為,醫院存在告知不足,但與患兒出生無關。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近日公布了此案的一、二審判決書,歷時兩年多,經過兩審訴訟,夫婦倆最終獲賠5萬元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王晨瑀 製圖

案情

「遺體」發出哭聲 父母告醫院索賠122萬

這三年多以來,胡女士和丈夫付出很大心血撫養著殘疾的女兒。在女兒出生前,他們就知道,孩子患有先天缺陷,他們原本也沒打算讓她來到這個世上。可誰也沒想到,這個小生命卻頑強地活了下來。

胡女士是在懷孕26周做B超檢查時,發現腹中胎兒可能存在小腦蚓部部分缺失的。為了求證,在此後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胡女士又去了幾家知名大醫院檢查,醫生都認為胎兒可能存在小腦畸形-Joubert症候群。在已經明確孩子患有先天畸形的情況下,胡女士和丈夫從優生優育的角度考慮,無奈選擇放棄孩子。

2016年3月,懷孕34周的胡女士住進醫院做引產手術,醫院選擇的方案是羊膜腔注射利凡諾引產——這是一種中晚期妊娠引產的主要方法。確定了手術方案後,胡女士夫婦表示,屍體交醫院處理,也不用屍檢。

注射藥物兩天後,胡女士接受了引產手術。醫院的病歷記載,在分娩前10分鐘,胎心無。女嬰娩出後,聽診有微弱心率,1分鐘後消失,出生後1分鐘、5分鐘、10分鐘的阿氏評分均為0分。

與孩子就要生死兩別了,家屬提出看看遺體。醫院同意了,將遺體交給家屬。就在家屬進行遺體告別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遺體」竟然發出了呱呱啼哭!這個有先天缺陷,還被注射藥物引產的孩子竟然還活著!

可以想像,當時的場景對家屬是多麼大的刺激。這哭聲就好像是孩子對親人的呼喚。

但是,孩子本身就有畸形,還為引產注射了藥物,如果孩子存活,會有肝腎功能損害、腦癱等不可預估的後遺症。院方病歷記載,醫生將這些後果都向家屬做了提示。

面對這個頑強的生命,家屬最終還是籤字將孩子抱回了家。

出生三個月後,孩子被送到醫院進行了專門檢查,結果顯示確實存在Joubert畸形。

鑑定:

醫院告知不足 與患兒出生無關

2017年7月,胡女士和丈夫將醫院告上法院。他們認為醫院不負責任,醫療行為存在明顯過錯,致使本不該出生的先天性缺陷胎兒出生,侵犯了他們夫婦的優生優育權,讓他們不得不撫養一個殘疾孩子,生活蒙受巨大災難。夫婦倆要求醫院賠償醫療費、護理費、特殊撫養費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122萬餘元。

醫院在法庭上表示,終止妊娠的操作程序是按照醫療常規進行的,醫院不存在過錯。

可是,一個已經被確定引產的胎兒,在注射了引產藥物後,怎麼還會是個活胎呢?

胡女士夫婦質疑,醫院注射的藥物劑量不足,是引產胎兒存活的原因。在訴訟過程中,胡女士和丈夫申請進行司法鑑定,探究醫院的診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而這份司法鑑定,也多少解釋了一些引產胎兒活下來的原因。

鑑定意見首先確認,患方對畸形胎兒選擇終止妊娠,醫院進行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引產不違反診療常規。而且,給藥劑量也是常規劑量,並不存在劑量不足的情況。

司法鑑定認為醫院的過錯在於「關於妊娠晚期利凡諾藥物引產術後畸形兒可能存活的情形未予告知,視為不足。」

由此評價可以看出,在妊娠晚期,即便注射了利凡諾引產,仍然有生下活胎的可能。而胡女士接受引產手術時,已經接近足月了。醫院卻並沒有將醫學上的這個可能性明確告知患者及家屬。

根據病歷記載,在引產前,醫院檢測胎兒的胎心已經為0,而且女嬰出生後阿氏評分也都是0分,過了一陣子,孩子又出現微弱哭聲。對於這種奇事,司法鑑定也表示「少見」,考慮與患兒本身生命體徵微弱及現有檢測手段局限有關。

最終,司法鑑定意見是,醫院的告知存在不足,但與患兒出生無關。

也就是說,醫院沒有將藥物引產後胎兒會存活的可能告知患者和家屬,這算是個過錯,但醫院的引產操作沒問題,孩子活下來並不賴醫院。

一審:

醫院被判賠5萬元精神撫慰金

對於司法鑑定的結論,夫婦倆無法認同,申請重新進行鑑定。法院認為,夫婦倆未能提供充分、有效的反駁證據,證明鑑定結論存在明顯依據不足,因此沒有批准重新鑑定。這一司法鑑定意見也成為了法院認定事實的重要依據。

一審法院認為,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醫務人員未盡到這一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而司法鑑定中認定醫院的過錯就是告知不足,法院據此認為醫院侵犯了患者合法的知情權。根據醫院的診療過程及過錯程度,判決醫院賠償胡女士及其丈夫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但因為這一過錯與患兒出生無關,因此,夫婦倆的其他訴訟請求,都沒有得到支持。

5萬元精神撫慰金的判決結果與胡女士夫婦的訴求相去甚遠,他們更在意的是,在引產胎兒存活的這一問題上,司法鑑定和法院判決都沒有確定醫方的責任。夫婦倆隨即提出上訴。

終審

夫婦質疑被駁回 法院維持原判

在二審訴訟中,他們又提出了一連串的質疑。

「醫院的病歷在嬰兒出生前的一天時間裡,未發現任何檢查和治療,沒有做心電監測、胎心監護等。在注射藥物後,也沒有評估藥物使用效果。」夫婦倆認為,這才是導致嬰兒活體出生的重要原因。

顯然,對於孩子的存活,夫婦倆仍然糾結於醫院沒有事先檢查出來。而事實上,手術前胎心監測已經是0,孩子出生後的阿氏評分也是0,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又活了,連司法鑑定都說少見。

提到阿氏評分,夫婦倆也有質疑:「孩子出生後明明有生命體徵,阿氏評分卻是0;病歷記載家屬著急抱走新生兒,反覆勸說無效,因此未予進一步檢查,不符合常識和事實。」他們由此認為,醫院存在偽造、篡改病歷記錄以及隱匿和拒絕提供病歷資料等問題。

醫院一方解釋說,胡女士做引產手術,本就是不打算讓胎兒正常出生的,所以醫院也就沒有按照正常新生兒去處理。當新生兒出現生命跡象後,家屬要求帶走,醫院才補做處理,做了病歷的補充記錄。這是正常的補記,沒有篡改或偽造病歷。至於孩子出生後的阿氏評分,則是有專業標準的,由臨床醫生判斷,司法鑑定也沒有認為醫院記載的評分有矛盾。

經過審理之後,二審法院認為,醫院在胎兒生產過程中沒有按照正常新生兒出生流程進行處理和記錄,符合雙方診療目的,雖事後補記相關記錄,但這些病歷資料在一審訴訟質證時,雙方當事人都沒有提出異議,夫婦倆提出醫院偽造、篡改病歷理由不充分,也沒有提供充分證據予以證明。在糾紛發生後,醫院協助家屬複製病歷資料並予以封存,一審法院在雙方當事人見證下,拆封提供給鑑定機構,夫婦倆認為醫院隱匿和拒絕提供病歷資料與事實不符。

最終,二審法院終審駁回了胡女士及其丈夫的上訴,維持原判。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孫瑩

 

相關焦點

  • 畸形胎兒引產後發出哭聲,父母狀告醫院,為何司法鑑定都說少見?
    胡女士孕檢期間發現腹中胎兒有先天性畸形,在懷孕34周時到醫院做引產手術。萬萬沒想到的是,被引產出的胎兒竟然還活著,並在遺體告別時發出了哭聲。胡女士和丈夫以醫院存在過錯為由,索賠122萬餘元。不過,司法鑑定意見認為,醫院存在告知不足,但與患兒出生無關。
  • 畸形胎兒被引產後仍存活 父母上訴獲賠5萬元
    畸形胎兒引產後存活 父母獲賠5萬撫慰金  司法鑑定為何說這事兒「少見」  胡女士孕檢期間發現腹中胎兒有先天性畸形,在懷孕34周時到醫院做引產手術。萬萬沒想到的是,被引產出的胎兒竟然還活著,並在遺體告別時發出了哭聲。胡女士和丈夫以醫院存在過錯為由,索賠122萬餘元。不過,司法鑑定意見認為,醫院存在告知不足,但與患兒出生無關。
  • 畸形胎兒引產後存活 父母獲賠5萬撫慰金
    胡女士孕檢期間發現腹中胎兒有先天性畸形,在懷孕34周時到醫院做引產手術。萬萬沒想到的是,被引產出的胎兒竟然還活著,並在遺體告別時發出了哭聲。胡女士和丈夫以醫院存在過錯為由,索賠122萬餘元。不過,司法鑑定意見認為,醫院存在告知不足,但與患兒出生無關。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近日公布了此案的一、二審判決書,歷時兩年多,經過兩審訴訟,夫婦倆最終獲賠5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案情】「遺體」發出哭聲 父母告醫院索賠122萬  這三年多來,胡女士和丈夫付出很大心血撫養著殘疾女兒。
  • 先天畸形胎兒被引產,卻在遺體告別時發出哭聲,法院如何判決?
    胡女士孕檢期間發現腹中胎兒有先天性畸形,在懷孕35周時到醫院做引產手術。萬萬沒想到的是,被引產出的胎兒竟然還活著,在遺體告別時發出了哭聲。胡女士和丈夫以醫院存在過錯為由,索賠122萬餘元。不過,司法鑑定意見為,醫院存在告知不足,但與患兒出生無關。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今日公布了此案的一、二審判決書,歷經兩年,經過兩審訴訟,夫婦倆最終獲賠5萬元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 引產手術後,胎兒死而復生,超過6個月,為什麼最好別引產?
    在此後近兩個月裡,她又去了幾家知名大醫院檢查,醫生都認為胎兒可能存在小腦畸形——Joubert症候群。Joubert症候群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兒年齡很小即可出現症狀,表現為肌張力減低,共濟失調,運動及智力發育落後,間歇性呼吸深快及眼球運動異常。在懷孕34周的時候,孕婦住進醫院做引產手術,確定手術方案後,孕婦和家屬表示,屍體交醫院處理,也不用屍檢。
  • 正給引產胎兒做告別,沒成想「遺體」突然哭起來
    胡女士孕檢期間發現腹中胎兒有先天性畸形,在懷孕35周時到醫院做引產手術。遺體告別的時候,被引產出的胎兒竟然還活著,在遺體告別時發出了哭聲。胡女士和丈夫以醫院存在過錯為由,索賠122萬餘元。不過,司法鑑定意見為,醫院存在告知不足,但與患兒出生無關。
  • 哪些胎兒畸形,可以治療保胎,又有哪些胎兒畸形,必須引產?
    在我們產房,有時會遇到一些孕婦,在產檢時,當看到B超結果胎兒出現異常時,就會驚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對於這些孕媽,我的建議是,如果B超結果有異常,一定要再複查一次,也可以換家醫院再照一個B超。排除胎兒畸形的方法主要有三維彩超、四維彩超、無創DNA、羊水穿刺等,要配合醫生進行相關的排畸檢查。
  • 胎兒雙側足內翻被引產 專家:沒必要!一些胎兒畸形是可治療的
    紅網時刻4月30日訊(通訊員 王岸莊)近期,中信湘雅遺傳諮詢門診先後接診2例檢查發現胎兒為單純雙側足內翻,孕婦在外院引產後來中信湘雅醫院做遺傳諮詢的病例(胎兒未發現同時伴有其它異常)。不僅僅是對雙足內翻,醫生們查閱大量文獻和資料,收集更多胎兒畸形疾病信息;向知名醫院的醫生了解疾病的治療情況;及時在院內建立起一體化管理服務的流程,加強對所有孕婦的隨訪,一旦發現胎兒畸形,及時預約遺傳門診諮詢;進一步整合外院醫療資源,延伸對輕度或可治療畸胎的管理。
  • 引產胎兒被護士救活送人,生母事後索賠百萬?!
    看起來似乎已經結束了,但是這事情還沒有完,引產的胎兒被救活了……引產前,護士梁曉華給麗麗做了檢查,因為之前有大月齡寶寶引產活下來的例子,所以她判斷胎兒可能會存活下來。於是在麗麗進產房前,他給自己的表哥溫某打電話:如果想要孩子,就趕緊來赤峰。對此,溫某事後交代:「我和妻子結婚多年沒有小孩,一直想抱個孩子,也和表妹提過。」
  •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醫院堅決不讓孕婦引產,這是為啥?
    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母胎醫學會診中心負責人鈕慧遠告訴交匯點記者,母胎門診就是用來解決孕婦的一些疑難雜症,況且,是否引產,怎麼引產也不是全部由孕婦說了算。胎兒先天性心臟病,醫院不同意引產?理由是,胎兒已32周,即便引產,也有可能是活的胎兒,況且,胎兒雖然是先天性心臟病,但只是心臟病中比較輕微的一種:室間隔缺損0.24釐米,胎兒出生後,可以自己長好,即便長不好,也可以做小手術,而且,孕婦已懷孕32周,已超過國家規定的28周孕婦自主優生選擇權。
  • 胎兒查出畸形,孕媽引產被批心狠,畸形寶寶該「留」還是「流」?
    導讀:胎兒查出畸形,孕媽引產被批心狠,畸形寶寶該「留」還是「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胎兒查出畸形,孕媽引產被批心狠,畸形寶寶該「留」還是「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護士救活引產嬰兒為善,送養嬰兒為惡,善不能抵消惡,獲刑兩年
    一女子放棄腹中胎兒進行引產手術,護士救活引產後無氣息的嬰兒,送養給愛心人士後被判刑。這個世界總是有兩個極端,有的父母因為身體原因對子女求而不得,有的父母卻選擇放棄腹中健康胎兒。內蒙古的一女子張某甲,即是放棄腹中胎兒的一員,如果她僅僅是做了引產手術,還不至於可恨,畢竟可能在生活中有難言之隱。可恨的是她在知道引產後的嬰兒活了下來,仍然拒絕接受孩子。
  • 孕婦被建議引產後胎兒活著 家長棄在醫院不顧(圖)
    孕婦被建議引產後胎兒活著 家長棄在醫院不顧(圖) 2015-01-31 15:51:00,醫院建議她引產,不料引產出的胎兒活著。家長因嬰兒健康問題,與醫院發生糾紛,將孩子留在醫院,院方隨後將孩子代為撫養了40多天。時至昨日,家屬還未將孩子抱走,醫院擬將小夫妻告上法庭。  引產嬰兒的父親鄒某是崇陽縣石城鎮人,母親米某系該縣白霓鎮人。據鄒某的父親介紹,去年10月,兒媳懷孕六個月時,到縣婦幼保健院檢查,發現胎兒腹部有腫塊,次日到兩家醫院檢查,兩家醫院建議,待孩子再長大一些,看看腫塊能否消。
  • 五個月胎兒查出畸形,孕媽引產被批心狠,預防畸形別忘了這些事
    五個月胎兒被查出畸形,孕媽執意引產被批心狠小曼婚後好不容易才懷孕,對於這個來之不易的寶寶,小曼格外珍惜,從得知懷孕開始,就辭掉了工作,安心在家養胎,一直以來都小心翼翼的,可是在懷孕五個月做四維彩超的時候,被醫生告知,從彩超結果來看寶寶是唇顎裂的可能性很大,讓媽媽自行考慮是「留」還是「流」。
  • 孕婦被建議引產後胎兒活著 家長將其棄醫院不顧(圖)
    圖為:護士們照看小米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周鵬 實習生張庭松 龔柳穎)崇陽一名孕婦在孕檢時發現胎兒腹部有腫塊,醫院建議她引產,不料引產出的胎兒活著。家長因嬰兒健康問題,與醫院發生糾紛,將孩子留在醫院,院方隨後將孩子代為撫養了40多天。時至昨日,家屬還未將孩子抱走,醫院擬將小夫妻告上法庭。  引產嬰兒的父親鄒某是崇陽縣石城鎮人,母親米某系該縣白霓鎮人。據鄒某的父親介紹,去年10月,兒媳懷孕六個月時,到縣婦幼保健院檢查,發現胎兒腹部有腫塊,次日到兩家醫院檢查,兩家醫院建議,待孩子再長大一些,看看腫塊能否消。
  • 懷孕13周孕媽忍痛引產「雙身共心」畸形連體嬰
    原標題:連體嬰"雙身共心"先天畸形 懷孕13周孕媽忍痛引產懷上雙胞胎,全家人都樂開了花,可還沒高興多久,29歲的張女士在產檢時被查出腹中的「雙胞胎」竟是連體嬰,兩個孩子共用一個心臟,由於胎兒的存活率很低,最後不得不忍痛引產。
  • 女子做完引產手術,男嬰被護士救活後送人!生母知情後索賠百萬!更想不到的是…
    得到真相後孩子生母不但討不回孩子,找當地衛生局、計生委和公安局也均碰壁。2013年4月,家在內蒙古赤峰、剛滿18歲的女孩麗麗(化名),發現自己懷孕了。因為年幼無知,直到2013年11月5日,她已經懷孕35周多後,才在哥哥的陪同下,到赤峰生殖健康專科醫院產科做引產手術。
  • 長葛一起涉黑案件終審宣判:駁回上訴 維持原判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黃金輝)近日,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長葛市人民法院審理的被告人郭某等3人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尋釁滋事、強迫交易等犯罪一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05年5月,被告人史某被許昌市建安區人民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刑後,又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逐漸形成了以被告人史某為組織、領導者,被告人郭某等人為積極參與者,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組織,恃強凌弱、強佔民利,有組織地實施暴力犯罪和經濟犯罪活動,還通過多次開設賭場獲取非法經濟利益,嚴重破壞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生活秩序
  • 1.1米袖珍女懷孕後曾稱「寶寶畸形就引產」, 今順利產子
    一般袖珍人懷孕,胎兒有可能會出現四肢短小、大腿彎曲的情況,生下來長不高。這也是很多袖珍人孕婦左右為難的事:不生,可能會失去當媽媽的機會;如果生了,若是孩子發育畸形,將會生活在嘲笑聲中。小宇也一樣,去年5月她被查出懷孕時曾說過「如果寶寶畸形就引產」,如今,她不僅順利產子,孩子也沒有遺傳任何疾病。
  • 全國首個胎兒心臟病門診安貞醫院開診,可避免盲目引產
    再比如自家免疫性疾病,主要是通過胎盤抗體陽性作用於胎兒心臟。目前,北京安貞醫院現已針對自家免疫性疾病,與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建立了聯盟。具體來說,當醫生發現已經影響胎兒心臟發育的自家免疫性疾病後,醫生可以通過治療、管理孕婦的抗體水平,在其孕期逆轉胎兒的心臟問題,完全有希望生出一個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