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段視頻太扎心了。一個爸爸給孩子準備午餐便當時"順便"參考了一下別人家媽媽的做法,只見別人家的媽媽給孩子準備的主食是米飯,米飯上整齊地碼好裹著麵粉油炸出來的豬排,還在豬排上澆了一些豬排醬。
然後這位媽媽把煮好的毛豆放進餐盒,再把黃瓜切成花朵的樣子也放進餐盒。而這位爸爸呢,一邊盯著視頻做出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一邊很不走心地拿了一盒塑封快餐放進餐盒。
視頻中,媽媽表示今天給孩子準備的便當是綠色系的,所以有毛豆、黃瓜,還有牛油果。牛油果裡媽媽還特意添加了大蒜、番茄、洋蔥、香菜、萊姆汁和一些調味品,做成很好吃的水果醬。
與此同時,爸爸放了一罐可樂到便當盒。可能看見別人家孩子一份午餐有這麼的蔬菜,爸爸深受觸動,轉身拿了幾根芹菜放進便當盒。
當爸爸覺得一份午餐做成這樣已經是極限時,別人家的媽媽還寫了一張小紙條告訴孩子媽媽愛你,希望你開心。
兩個家長準備的便當差距太大,走不走心一目了然。而且這位爸爸全程驚訝表情太喜感了,尤其在深受觸動後,勉強掏了根芹菜塞進飯盒時,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網友表示這就是爸爸和媽媽的區別吧,媽媽要求營養均衡、食材精緻,而爸爸覺得活著就好。也有網友表示這就是路邊撿來的和親生的孩子的不同待遇吧。可是,評論區裡竟然有多數網友表示如果是自己,會選左邊爸爸準備的快餐加可樂,畢竟對於孩子來說什麼營養不營養的不重要,"活著嘛開心就好"。
其實網友的意見也是挺扎心的,因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真遇到不少孩子,爸爸媽媽為他們精心準備了好看又營養的飯菜時,人家根本看不上眼,當你換成快餐,換成那些缺乏營養的食物後,他反而兩眼放光,瞬間吃光光。確實是這樣,家長在乎營養,而孩子只在乎口感。因為多數快餐口味重,更能滿足孩子的味蕾,所以能讓他們大快朵頤。但這絕不是我們允許孩子經常吃快餐的理由,家長們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是很重要的。
《媽媽是超人》裡,咘咘就特別挑食,吃水餃只吃皮、不愛吃蔬菜,經常讓賈靜雯一個頭兩個大。對於女兒挑食,賈靜雯認為會影響身體發育,所以她對此態度很堅決。她非常堅定地告訴女兒,挑食在自己這裡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每次咘咘再不情願,最終和媽媽"博弈"的結果,都是把這些東西吃下去。
孩子挑食真是一個世紀難題,就連明星帶娃也免不了在這件事上傷腦筋。看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還需要早些"做功課"呢。
1、 從習慣入手
當孩子開始添加輔食時,家長就要注意幫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孩子可以獨坐,那麼吃輔食時給孩子安排一個固定的餐桌椅,保持周圍環境相對安靜,讓孩子吃飯時能專注於食物和吃本身,家長應儘量避免追著餵飯,一邊看電視一邊餵飯等不良習慣。
2、 形式多樣化
家長給孩子準備食物時,在避開易過敏食材的前提下,可以多讓孩子品嘗不同種類食材的本味。不建議過早添加調味料,比如一歲內孩子的食物應儘量避免加鹽、加糖。
另外,當孩子喜歡用手抓握食材時,家長可以根據孩子需求做一些適合他們自主餵食的食物,比如饅頭、包子、西蘭花等。家長可以根據食材搜尋烹飪方式,多變變花樣,一成不變的食物也會讓孩子厭倦。
3、 藉助繪本
對於孩子來說,繪本裡那些有趣的故事往往更能觸動他們、改變他們,當孩子挑食時,家長也可以選一些對應繪本輔助教育喲。
4、 父母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
如果父母自己吃飯時就喜歡邊看手機邊吃飯、飯前吃零食、挑食,那麼孩子也很難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家長在教育孩子要好好吃飯前,也需要先審視自己、改變自己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