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只和這三類人親近,很難更改,媽媽都未必在其中

2020-10-05 芸芸育兒經

前幾天聽朋友抱怨:自己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的孩子,現在居然不和自己親近,太讓人心痛了!

原來朋友生完孩子後,因為工作太忙就把孩子交給了奶奶帶,只有周末她才有時間去看孩子,趕上加班每次探望還都急匆匆的。現在孩子兩歲了,能讓奶奶抱就絕對不讓媽媽抱,弄得寶媽很心酸:雖然自己沒能陪伴孩子,但那是無奈的選擇啊,誰不希望能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呢?

可孩子並不會想那麼多,在他眼中,最親近的只有這三類人:

一、經常陪在身邊的人

三歲前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關鍵期,也是他依戀感最強的階段。誰經常陪伴在他身邊、讓他感受到充足的愛,那孩子就會愛誰,也會更黏著誰。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在最熟悉的人身上獲得到安全感,所以會寸步不離的跟著那個人。

二、陪他做遊戲的人

除了經常陪伴孩子的人會讓他獲得安全感,陪他度過快樂時光的人也會讓孩子樂於親近。哪怕家長不能經常陪伴孩子,但只要每次見面做到高質量陪伴,認真的陪孩子玩耍,帶他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那孩子也會很樂於和你親近的!

三、照顧他飲食起居的人

小孩子還不具備自理能力,對於照顧他飲食起居的人,他會產生十分親切的感覺,十分願意和那個人親近。有些家庭父母忙於事業,會請保姆照顧孩子,孩子往往會對保姆產生深厚的感情,就是這個道理。

有些寶媽擔心孩子小時候不和自己親近,長大後會不會也不和自己親?並不是如此。大部分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會自然而然的與媽媽親近,所以寶媽無需太著急。平常多抽空見見孩子,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會越來越愛你的。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年底帶孩子回家,儘量別讓三類人親近寶寶,安全比面子重要百倍
    不要讓這三類人有三類人再親近也不能親吻寶寶,媽媽們千萬別因為顧及面子,把寶寶的安全置於危險當中。大人們喜歡孩子,總是忍不住去和寶寶親近,但是這三類人最好別親近寶寶,真的會帶來危險。剛抽過煙的人就更加危險了,呼吸之間都是揮散不去的煙味,可別再出來害寶寶了。
  • 孩子最親近的是這三類人,看看你是嗎?
    第一類:經常和孩子一起睡覺的人。小時候,孩子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恐懼。這時,孩子不能沒有大人的陪伴,尤其是在晚上,孩子一個人孤單自然會依賴陪伴他晚上睡覺的人,無論這個人是誰,他在孩子心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
  • 有這3種特徵的媽媽,女兒長大後很難和你親近,很現實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女兒和媽媽最親,但是這句話放到我們小區黃阿姨的身上,那真是一點都不合適。黃阿姨前幾年剛剛退休,家裡有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女兒,就在我們本市上班,可黃阿姨的女兒寧願在外租房,也不願意住到家裡,原因就是她從小就和黃阿姨不親近。
  • 寶寶誰抱得多就和誰親?錯過了這3個階段,寶寶很難和媽媽更親近
    很多父母會產生一種疑問,那是不是誰抱寶寶更多一些,寶寶就會和誰更加親近一些呢?表面上看的確如此,寶寶會和平時照顧自己更多的人更親近。寶寶很難和媽媽更親近◆ 8個月前,誰照顧寶寶,寶寶和誰親寶寶在出生後的一段時間裡,都需要媽媽進行母乳餵養,所以媽媽每天都會和寶寶親密接觸,所以當寶寶餓了,就會第一時間想到媽媽。
  • 孩子不親近媽媽怎麼辦
    在嬰兒時期,小孩子出於本能會非常依賴和他最親近的人所以這個時候儘量每天都抽出時間來陪孩子,每天下班的時候堅持照顧孩子,特別是給孩子餵奶,更容易讓孩子親近媽媽。在幼兒時期,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這個時候媽媽儘量不要長時間和孩子分開,要多陪孩子玩耍,雖然孩子不能天天跟媽媽在一起,但是他們能感受到玩耍時的快樂,他們會更容易親近媽媽。
  • 新生兒更親近媽媽,兩個月後就只認媽媽,其中原因很溫暖
    老人們都會說「三月認母」,三個月以後寶寶就會認識媽媽,媽媽在身邊寶寶就會特別有安全感。其實從寶寶剛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會對媽媽有莫名的好感,會特別親近媽媽,在媽媽懷裡的時候就特別的安靜。老人們都說這是「母子連心!」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非常努力的去認識媽媽了。那寶寶是怎麼認識媽媽的呢?
  • 孩子只親近媽媽,不親近爸爸,見到別人總是喜歡躲身後
    女兒在7月中旬由媽媽帶著回姥姥家居住了2個月,當時女兒還不到她去姥姥家之前,是比較親近我的,雖然不如跟她媽媽親近,畢竟老婆是全職帶孩子,幾乎24小時的陪伴,遠遠不是我所能比的。女兒的姥姥家人數比較多,屬於多子女家庭,她舅舅年齡也還不大,還在上小學,所以女兒回到姥姥家以後,特別喜歡舅舅。也是因為家裡比較熱鬧,所以她們很少出門,我想這大概是女兒現在比較怕生人的原因之一吧。
  • 孩子為什麼會黏媽媽?家長不要以為是親近你,其中有不同暗示
    導語:記得鄰居家的小孩子特別黏他的媽媽,剛開始媽媽很開心,覺得是親近自己。後來孩子逐漸的長大,慢慢的感受到了苦惱。因為孩子不管是在媽媽上廁所、吃飯、做家務、休息都要時時刻刻黏著媽媽。這樣導致媽媽沒有辦法安心的幹活,後來她才發現原來孩子黏著自己是因為她對孩子的太過於寵。
  • 過年帶娃回家,不要讓這三類人親寶寶,別放不下面子,安全更重要
    眼下又快要過年了,寶媽們帶孩子回家,不怕路上的陌生人,最怕的反而是熱情好客的親戚朋友們,保護寶寶的安全,媽媽們責無旁貸。不要讓這三類人親寶寶,別放不下面子,安全更重要淑琴最近特別鬱悶,一直在為過年帶孩子回老家的事情發愁。
  • 寶寶對媽媽格外親近,到底媽媽有什麼神奇的魔力?
    寶寶對媽媽格外親近,到底媽媽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寶寶出生後,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媽咪在帶他,但很多時候,爸爸和爺爺奶奶也會帶他。但是小傢伙卻只會對媽媽笑,哭泣的時候媽媽一抱就馬上乖了,這個現象真的很神奇,是媽媽身上有神奇的魔力嗎?
  • 對於小孩子來說,未必是好事兒
    對於小孩子來說,未必是好事兒你是否聽聞過,一對美國夫妻,崇尚素食主義,因此,寶寶出生後,就只給孩子吃蔬果,結果卻因為孩子長期營養不良,最終釀成悲劇的事情呢?如今有些人是素質主義者,認為不吃肉,只吃素,更有利於身體健康,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這樣也沒什麼不好,還減少了對動物的殺戮。
  • 大學宿舍這三類人很難相處,被孤立是小事,就怕你自己都住不下去
    ,想必大家之前都聽過在一個宿舍8個人,卻有7個小群的事情吧,足以可見大學宿舍的關係有多麼的難相處,其實也沒有那麼多的麻煩,往往只要自己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想必多半能夠在大學宿舍中處到好朋友,但是對於一些比較棘手的同學,那就不一定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大學宿舍中這三類人很難相處,被孤立都是小事,就怕你自己都住不下去首先來說第一類同學,自以為是,跟室友相處都從利益出發的人
  • 這三類孩子看似成績優異,實則是「假聰明」,長大後很難成為學霸
    學校班主任老師直言:這三類孩子看似成績很優異,但長大以後很難成為學霸對於老師們來說,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都被她們看在眼裡,從這些孩子們的學習習慣中,很容易就能看出以後會不會成為學霸。這其中有三類很典型的孩子,他們雖然成績看似不錯,但實則是「假聰明」,在日後並不能成為真正的學霸,如果教學知識稍微跨度大一些就會跟不上節奏,從而在排名上「掉隊」。第一類:書呆子,不懂得變通的孩子這些孩子就像學習機器一般,一心只想拿個好成績,對待學習也從不講究方法,十分刻板。
  • 三類孕媽想長妊娠紋都長不了,令人羨慕,你在其中嗎?
    導讀:三類孕媽想長妊娠紋都長不了,令人羨慕,你在其中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男孩只和媽媽親近,易把男孩養成「女孩樣」。李玫瑾:養兒有三忌
    再加上當時夫妻兩人的工作都很忙,朋友不忍心忽視孩子的情感和教育,把孩子丟給父母照顧。朋友全職以來,兒子被養育得很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習慣被培養得很好,各方面能力也都發展得不錯,身體健康,懂禮貌,性格開朗,擅長社交,上幼兒園後,也一直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和老師的誇獎,活脫脫一個小暖男。唯獨有一點,讓朋友非常有挫敗感。
  • 「三月認母」並不誇張,寶寶剛出生就更親近媽媽,其中原因真暖心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我們總說「三月認母」,寶寶到了三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分辨出媽媽,這並不誇張,其實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更願意親近媽媽,在媽媽懷裡就會特別安靜。「三月認母」並不誇張,寶寶剛出生就更親近媽媽小雪是一位新手媽媽,寶寶剛剛兩個月,平時都是小雪自己照顧寶寶,寶寶平時也特別膩媽媽,只要小雪離開一會,寶寶就開始鬧人。
  • 清華教授:這三類大學生在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你有沒有中招呢?
    清華教授:這三類大學生在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你有沒有中招呢?新一年的畢業季又來臨了,很多大四學生都在做著最後的畢業準備,大批的學生又即將踏入社會中去,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失業,一位清華教授就從歷年的畢業生中發現一個規律,有這麼三類大學生畢業後的失業率很高,你是不是其中一類呢?
  • 哥哥親近妹妹,襁褓中的妹妹就莫名哭泣,媽媽打開包被臉色大變
    不過,也有些家庭很反對生二胎,因為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時候,父母難免會忽視其中一個,甚至有寶媽親口說「自己做不到一碗水端平」,這樣現實的問題,想想還是很扎心的。當二寶出生後,很多父母自然對二寶更上心,畢竟孩子還小,需要照顧,尤其身邊離不開人。
  • 心理學:為什麼向你潑冷水的,往往都是身邊最親近的人?
    為什麼身邊越是親近自己的人,越是不信任、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潑冷水的,往往都是身邊最親近的人?這一切都源於愛,愛是感性的事情,是感性的事情就會容易犯錯誤。理性也會犯錯,但是理性犯錯的概率要遠遠小於感性。愛具有兩面性,有時候優點也會變成缺點。
  • 小來英才:媽媽越操心,孩子成績越差?這三類媽媽需要注意
    從十月懷胎開始,媽媽就比爸爸更早進入了為人父母的角色。不管是母性使然,還是為母則剛,媽媽們都在傾盡全力地學著去愛自己的孩子。然而,愛有兩極。有些媽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孩子培養得品學兼優。有些媽媽,明明耗盡了心力,卻吃力不討好,損兵又折將。而這三類媽媽,恰恰最容易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