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黏媽媽?家長不要以為是親近你,其中有不同暗示

2020-08-27 熊孩子育兒筆記

導語:記得鄰居家的小孩子特別黏他的媽媽,剛開始媽媽很開心,覺得是親近自己。後來孩子逐漸的長大,慢慢的感受到了苦惱。因為孩子不管是在媽媽上廁所、吃飯、做家務、休息都要時時刻刻黏著媽媽。

這樣導致媽媽沒有辦法安心的幹活,後來她才發現原來孩子黏著自己是因為她對孩子的太過於寵。孩子都三歲了該不會自己吃東西,還必須得讓人喂,於是她也非常的後悔。於是她就開始慢慢的不為孩子做太多的事,教給他吃飯穿衣,做各種可以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黏自己的媽媽,真的是那種黏到不行,他會讓媽媽什麼事情都做不了,覺得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就放心不下。而且孩子也會長大,他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媽媽的身邊。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家庭。

為什麼有些孩子比較喜歡黏媽媽呢?主要有這6種原因,含有不同暗示。

一、對媽媽的極度信任。

從懷孕到寶寶出生,媽媽就一開始就對孩子進行了多次的交流,所以說孩子對自己的媽媽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而且從出生之後,大部分時間是由媽媽在陪伴。所以讓孩子對媽媽的感情更加的深厚,更加的黏自己的媽媽。

比起其他的親屬,他們更會和自己最為信任的媽媽待在一起,這種也是孩子特別黏自己媽媽的一個原因。

二、孩子的天性。

很多家長都覺得兒子不應該黏著自己的媽媽,這樣會顯得像小女生,反而覺得那些女孩子應該黏著媽媽,因為那被大部分人所理解。但是從古至今,每一個孩子對於自己的媽媽都有一種黏著的天性,就像動物的幼崽也會親近自己的母親。

而且這種天性不能分性別的,孩子從小親近自己的媽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不用太過於擔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還是特別黏著自己的媽媽,而不能自己獨立的去做一件事。不能交到朋友,那麼就肯定得糾正,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三、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愛。

剛出生的嬰兒,他們還不會說話,但是他們能感知外面的世界,他知道是自己的媽媽一直在照顧自己,所以他們最喜歡的事情應該就是和媽媽待在一起。他們知道媽媽特別愛自己,所以他也想讓媽媽知道他也愛她,所以黏著媽媽就是一種特別直接的方式,也是對媽媽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四、缺乏獨立性。

不要覺得孩子黏著自己是好事,如果孩子在三四歲還是像寶寶時期那樣,天天黏著媽媽,那就不是一個好現象了。那麼當媽媽的肯定要思考一下,是否因為在日常生活照顧孩子時,為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才導致孩子太過於黏著自己了,孩子受到了太多的保護而失去了獨立性。所以他們對媽媽不是因為想黏著媽媽,而是因為自己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

所以說,三四歲的孩子如果發現還黏著自己的媽媽,一定不要覺得是好現象。因為過度的保護會導致他以後不能獨立,因為黏人是特別分年齡段的。過了這個年齡段還黏人就很不正常了,那樣會導致自己的孩子成為以後的&34;。

五、缺乏安全感。

老是黏著媽媽的話,家長們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也存在孩子缺乏安全感上,因為現在媽媽也有好多也是需要工作的,她們不可能天天陪著自己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由於很少的時間陪伴孩子,而且,總是在陪著孩子的時候也會因為工作被突然叫走。所以孩子老是思念自己的媽媽,並且怕媽媽離開,所以在和媽媽獨處的時候會黏著。

其實像這樣的家庭,媽媽可以慢慢來,要給孩子一種媽媽雖然會因為工作離開但是有時間一定會陪著他的思想。因為有些孩子覺得你離開可能就不會再回來了,這種所謂的黏著也算是一種討好,所以要給足他們安全感。

六、父親角色的缺失。

大部分家庭裡的爸爸都是忙忙碌碌,孩子和爸爸相處的時間特別的少,所以在孩子的思想中。爸爸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所以孩子會黏著自己的媽媽,所以爸爸們也要抽出時間來陪陪自己的孩子。

總結:孩子總是黏著自己的媽媽,說明了孩子對媽媽的喜愛和依賴。但是媽媽們也要注意,在三歲之前他們黏著自己是出於他們的喜愛。但是三歲以後就不僅僅是只有喜愛,還是因為媽媽從來不讓他做任何事,他做不到獨立。

這對孩子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孩子也是要成為大人,有些時候也是該放手,只有這樣他們才很會茁壯成長,有著更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當寶寶有這些「壞毛病」時,其實暗示與你更親近,家長別誤解他了
    導讀:當寶寶有這些「壞毛病」時,其實暗示與你更親近,家長別誤解他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寶寶有這些「壞毛病」時,其實暗示與你更親近,家長別誤解他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到晚上就特別黏媽媽?這兩種原因很溫暖,媽媽辛苦了
    小孩子在沒有出生時,就在媽媽的身體中,和媽媽有長達十個月的時間相處,和媽媽的感情是相當親近的。這樣親近的感情,也就導致了孩子出生後,也會更加依賴母親。這位寶媽的情況,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寶媽都經歷過,幾乎是一模一樣,白天還好,但是到了晚上孩子就會非常的黏媽媽,那麼為什麼孩子到了晚上就會非常的黏媽媽?這兩種原因很溫暖,媽媽們辛苦了。
  • 孩子太黏人,寶媽幾近崩潰潰,家長需正視孩子的黏人行為
    但其實,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從出生開始,媽媽就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可是突然有一天,媽媽不在自己的身邊,他們會覺得沒有安全感。等到再次見到媽媽的時候,當然希望和媽媽膩在一起。6歲之前,是寶寶和家長建立感情的最佳時期,所以這時的寶寶黏人是正常現象。他們喜歡跟在父母的身邊,告訴父母自己一天發生的事情,分享自己的情緒,也許很多時候父母會覺得煩人,但是如果錯過這個黃金時期,再想要和孩子培養感情就很難了。
  • 孩子太黏人!你有沒有了解過到底是什麼原因?
    可是自己給予孩子的關注已經非常多了,恨不得一天24個小時都和他在一塊兒,為什麼還會沒有安全感呢?每當孩子有任何成就時,家長都要對孩子表示讚賞,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在為他的成長感到高興,這樣就會更有自信。
  • 孩子太黏人!你有沒有了解過到底是什麼原因?
    雖然說小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但終究是個孩子,對於養育自己的爸爸媽媽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寶寶喜歡跟在爸媽身後,這是正常的本能需求,如果小小年紀就不和家長親近,反而才不正常。不過,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寶寶實在是太黏人了,只要媽媽在身邊,就什麼事也不想做,就想黏著媽媽。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依賴父母?黏人≠不獨立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依賴大人?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你有沒有經常因為這些問題困惑呢?有時候在小區玩的時候,也能看到一些孩子,特別黏家長,玩要拉著家長去,小手緊緊拽著家長的衣服或者手,不敢主動融入,看上去特別黏家長!無論家長如何鼓勵和引導孩子去玩,孩子都一個勁兒的搖頭,除非家長跟著一起去玩,才會特別開心放得開!
  • 孩子黏人、安全感缺失,家長該如何引導?
    2、為什麼這位寶寶會這麼黏人呢?皮哥認為可能有下面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小朋友認知和情感的發展,和家長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密切。另一方面,頻繁的更換照顧者導致了孩子安全感的缺乏。安全感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黏人?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媽媽們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擾,那就是自己的寶寶似乎非常喜歡黏著自己。不管自己去幹點兒什麼事,小寶寶都會緊跟其後。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在熟睡的時候,喜歡緊緊依偎著媽媽,如果媽媽起床離開,寶寶很快也會醒來,並且用哭聲尋找媽媽。那麼孩子這麼喜歡黏著媽媽,到底是一種正常現象,還是小寶寶有什麼特殊的心理需求?
  • 二胎家庭,為什麼大寶會更黏媽媽,缺乏歸屬感的孩子讓人心疼!
    包括晚上睡覺的時候,天天也總是纏著媽媽給他講故事,但是有時候天天媽媽照顧老二,對於天天,多少會有一些忽略。於是天天就變得更加黏人,還會在媽媽面前和老二相互爭寵。 1.對于大寶的關心不太夠 二胎之後,很多媽媽自然的就把重心放在了寶寶身上,因為二還比較小應該對他們更多的照顧,於是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忽略老大的感受,對老大就沒有像之前那樣足夠關心,雖然家長們覺得這些沒什麼,但是作為孩子,她們的內心非常敏感會覺得媽媽帶自己沒有從前那樣好,就會缺乏安全感。
  • 孩子為什麼愛「黏」媽媽?珍惜依戀期,一生一次不要錯過
    媽媽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慢慢的有所改變。從前特別「黏」自己的孩子,現在開始與自己「疏離」。她們會認為這是由於自己的疏忽,才讓孩子有這樣的反應,是孩子不愛自己的表現。其實,孩子的行為雖讓媽媽心裡失落,但這是他們正常的心理反應。
  • 寶寶太黏人?其實因為你不懂娃的心
    家長朋友常有的一個矛盾心態:孩子不親近了,自己受不了,孩子總撒嬌,又嫌孩子太粘人。孩子不親近,很好理解,不外乎跟孩子接觸少,給孩子的時間和關愛不夠,久而久之就生疏了。可是孩子愛粘人,愛撒嬌意味著孩子什麼心理動機?很多父母其實不太了解,簡單的以為是孩子求愛求關注。
  • 娃對媽媽黏黏膩膩,對爸爸愛搭不理?寶媽別驕傲,以下危害要知道
    導讀:娃對媽媽黏黏膩膩,對爸爸愛搭不理?寶媽別驕傲,以下危害要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對媽媽黏黏膩膩,對爸爸愛搭不理?寶媽別驕傲,以下危害要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誤以為是「壞毛病」,實則暗示孩子智商高的4種特點
    家長誤以為是「壞毛病」,實則暗示孩子智商高的4種特點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聰明智商高,對孩子們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所以,從寶媽的懷孕開始就補各種營養,比如DHA、魚油、水果等等,為了就是讓寶寶發育的更好。
  • 孩子喜歡粘著媽媽是什麼原因?那些背後的暗示,你讀懂了嗎?
    那會,我心裡感覺特別委屈,孩子依戀我有什麼錯誤嗎?為什麼家人都不理解呢?這樣的情景,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遇到過。一、孩子為什麼喜歡粘著媽媽呢?那孩子粘著媽媽,這樣是不是對的呢?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成長嗎?其實在孩子嬰幼兒時期,有這種粘人的現象是正常的,這中依戀關係會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也有利於孩子今後和他人建立一種親密信任關係。但是如果孩子過分依賴,這個就要引起家長重視了。
  • 「媽媽,為啥咱家窮」不同媽媽的回答,暗示了孩子未來格局的高低
    不少媽媽會聽到孩子這個問題「媽媽,為啥咱家窮?」面對孩子的突然發問,不同媽媽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孩子未來格局的高低。「媽媽,為啥咱家窮」不同媽媽的回答,對孩子產生不同影響,引人深思小雨放學回到家,看到媽媽就問,「媽媽,為什麼咱家這麼窮?」
  • 孩子不同的睡姿,暗示不同的"性格",這種睡姿的寶寶要恭喜你了
    文丨本文由媽媽學習屋原創,歡迎個人轉發、評論、分享。育兒路上你會發現,帶孩子還是有很多學問的。只要你用心探索、細心研究,在孩子的言行舉止中,你會發現很多相互關聯的小秘密。兒童心理學研究表示,通過孩子喜歡的顏色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其實,孩子的不同睡姿,也暗示了孩子不同的"性格"或者孩子最近心理的變化。
  • 孩子挨罵後是頂嘴還是沉默,暗示以後不同的人生,家長要重視
    有孩子後,就算自己想耐心,想溫柔,但孩子也不允許啊,調皮搗蛋的熊孩子分分鐘讓溫柔的媽媽化身河東獅。對孩子打和罵雖然很粗暴,但也不得不承認,有時很有效。對於一些過分調皮不聽話的孩子,打和罵確實會起一些震懾作用。
  • 三四歲的孩子黏媽媽怎麼辦?媽媽做好這三點,給孩子足夠安全感
    只要閨蜜在家,諾諾就誰也不要,只要她。「我上個廁所的時間,他都能在門外哭得鼻涕直流」閨蜜說,實在不知道之前那個獨立的乖寶是不是自己臆想出來的,還是說現在的場景只是自己在做噩夢。為什麼獨立的孩子突然變得黏媽媽?
  • 半夜閉著眼、都能找到媽媽的娃只是會聞嗎?黏媽媽不代表陪伴不夠
    」後,為什么半夜閉著眼都能找到媽媽?說起「黏黏蟲」寶寶,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孩子一見面高興地飛奔到媽媽懷抱,過一會之後不是哭鬧就是亂發脾氣,有些家有男娃難帶的情況,有很多父母懷疑是不是因為男孩頑劣的原因會比較難帶,實際上女娃撒潑打滾起來也不比男娃溫柔多少,記得我的兩個女寶寶不惹還好、一惹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 孩子特別黏人,媽媽該怎麼做?孩子年齡不同,做法也不同
    但是媽媽陪她散步的做法是不能讓她真正建立起歸屬感和自信心的。媽媽的妥協,反而在小姑娘面前建起了一堵「牆」,這堵「牆」阻擋了小姑娘獨立尋找自我價值。應對孩子「尋求過度關注」,我們要給他留出自我認可的空間和時間,不要給孩子過度的保護。所以,蕾蕾媽媽可以這樣做:蕾蕾喊她時,她可以只回應,但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