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歲的孩子黏媽媽怎麼辦?媽媽做好這三點,給孩子足夠安全感

2020-12-24 動媽育兒

閨蜜和動媽抱怨,四歲的諾諾突然從一個獨立的小男子漢化身成了黏人「媽寶男」。

動媽記憶裡的諾諾是那個很獨立的孩子,他三歲就能自己穿衣、穿襪和穿鞋,也能自己收拾玩具,整理自己的被褥和房間。

當然,更多的時候諾諾喜歡拽著閨蜜去找小朋友玩。

這樣的諾諾居然成了閨蜜口中的「粘人」、「媽寶」還是很讓動媽吃驚的。

到底怎麼回事呢?

四歲的諾諾上了幼兒園,閨蜜就覺得自己終於可以解放了,於是又開始重新找了工作,開始了自己早出晚歸的職場生活。

而諾諾的接送則由爺爺奶奶負責。

閨蜜說:「剛開始上班,很多事情都不太懂,加班就在所難免了,所以有時候諾諾睡著了我才回來。」

這就導致諾諾經常是一連幾天都見不到媽媽,一見到媽媽就「黏在」媽媽身上:

「媽媽,抱抱我」

「媽媽,陪我玩玩具」

「媽媽,我要拉臭臭」

「媽媽,我要喝水」

「媽媽,給我穿衣服」

......

只要閨蜜在家,諾諾就誰也不要,只要她。

「我上個廁所的時間,他都能在門外哭得鼻涕直流」閨蜜說,實在不知道之前那個獨立的乖寶是不是自己臆想出來的,還是說現在的場景只是自己在做噩夢。

為什麼獨立的孩子突然變得黏媽媽?

美國著名兒童精神分析專家塞爾瑪·弗雷伯格認為:從生命發展的意義上說,「黏人」是每個正常孩子都不可避免會出現的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從母體娩出那一刻起,就要經歷漫長的心理分娩期,大概從0歲一直到3歲。

在這段時期內,孩子在心理上對媽媽的依賴感需要經過一個過程才能變得獨立,而這個過程中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是正常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依戀」。

一般來說,孩子大概會有四個明顯的「依戀期」,分別出現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

孩子的第一個生理「依戀」期會出現在8月齡-12月齡左右。

這個階段的孩子以為自己看不見的東西就不存在了,所以會把媽媽的離開當成永遠消失。為了不讓媽媽消失,孩子會表現出「粘人」的特點,想盡一切辦法緊緊地跟著媽媽以此確認媽媽的存在。

另外三個很明顯的「依戀」期,則均是受外界因素刺激導致的,分別是媽媽重新上班、給孩子斷奶和孩子進入幼兒園這三個時期。

在這個三個時期裡,孩子不僅要面臨和媽媽在身體上的分離,還要面臨新的環境和新的人,因此而產生的分離焦慮是很明顯的。等到再和媽媽重聚時,孩子會想把失去的「愛」再補回來,因而更加黏媽媽。

所以,身為家長的我們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黏媽媽就是錯誤的行為,而是要分析一下孩子黏人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

以閨蜜為例,諾諾之所以突然變得黏她,什麼都要她做,很明顯的原因就是兩個:諾諾剛上幼兒園,而身為媽媽的閨蜜重新上班。

如此一來,四歲的諾諾既要面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又要面臨和媽媽的「分離」,安全感自然受到了衝擊。

這樣的諾諾急需通過黏媽媽來引起媽媽對他的關注,同時他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確定媽媽對他的疼愛。

可以說,孩子之所以黏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那麼,如果孩子出現了黏人的行為,作為媽媽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

接納和理解孩子,做好情緒安撫

我們之所以覺得黏人的孩子讓我們頭疼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常常哭鬧、發脾氣、幹什麼都必須媽媽陪。

這樣的孩子表面看起來不「乖」,實際上卻只是自己尋求和確認安全感的一種方式——他們通過不斷地挑戰媽媽的極限和底線的行為來獲得媽媽的關注,來證明自己是被愛著的。

所以,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黏人的行為時,先不要生氣或者煩躁,要先冷靜下來,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心平氣和的和他們溝通。

如果孩子小,大人說什麼他都聽不懂,那就儘可能允許孩子的黏人。同時要注意給孩子多多的陪伴,在陪伴的過程中,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要不失時機地讓孩子體會到媽媽對他們的愛意。

孩子只有確認了媽媽對他的愛是足夠的時候,他才能很自信地認為,媽媽就算是離開,也會回來陪伴他們的。

儘量創造穩定的成長環境

穩定的成長環境和看護人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很重要。

動媽身邊很多寶媽都是職場媽媽,孩子的看護基本都是由老人或者保姆來負責的。

這樣一來,這些媽媽們基本每天都要有一段時間和孩子是分離的,這種分離對於孩子慢慢克服對媽媽的「依戀」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媽媽們上班下班的時間要做到有規律可循,每天固定時間上班,固定時間下班,給孩子營造一種穩定的環境,讓寶寶心中有數。

切忌不要頻繁的更換保姆或者看護人,更不要打亂上下班的時間。

如果一定要更換看護人,也要給孩子一個適應期,在這個適應期內,最好孩子的父母有一方能夠陪伴孩子一起度過。

這裡動媽以自家為例——奶奶和姥姥有段時間會換著看護澤寶。

姥姥看護時,奶奶會時不時的和澤寶視頻,在姥姥要回老家前,奶奶會提前半個月來到家裡和姥姥一起看護澤寶。同時,動媽也會每天大部分時間都陪伴在澤寶身邊。

同理,姥姥接替奶奶的時候也會如此。

所以,儘管姥姥和奶奶如此「換班」,澤寶的安全感建立也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通過短暫分離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

當然,若孩子過於黏人時,恰好媽媽有事情需要處理,確實會比較令人崩潰,會有想要逃避或者一走了之的想法。

這種想法和行動都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和孩子先打好招呼,告訴他媽媽因為什麼要離開一會兒,什麼時候回來,回來再抱他。

千萬不要偷偷的離開,或者欺騙孩子。

如此一來,最初的時候孩子可能還是會哭鬧,但是經過幾次媽媽的「兌現承諾」,孩子就會知道媽媽是可以信任的,再遇到媽媽離開就不會哭鬧了。

當然,媽媽一定要重視承諾,及時歸來,且在回來後及時地給予孩子安慰,多擁抱孩子,陪伴孩子。

澤寶的安全感建立得很好,動媽覺得和這一點有著密切的聯繫。

從澤寶一歲半開始,我每天上午會全身心地投入著陪他玩到九點鐘,然後告訴他「媽媽要出去工作,午餐的時候就回來」。

剛開始他會哭會鬧,而我雖然不忍心卻也還是會堅決的離開家,到了中午再回來給他做豐盛的午餐。

大概四五次以後,澤寶就接受了這種短暫的分離,每天玩得差不多了他就會指著時鐘提醒我「上班」和我說「拜拜」,我中午回到家他會高興的迎接我,要「親親」。

現在的澤寶還有幾天就滿兩周歲了,只要我和他說,我去做什麼,什麼時候回來,他就能接受我的短暫離開。

當然,也正因如此,動媽才決定重返職場了——做孩子最好的榜樣,不僅是只會帶娃的媽媽。

寫在最後的話:

當媽媽的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帶娃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些崩潰的瞬間。

動媽也一樣會有崩潰的時候,只不過每次情緒要崩的時候,看著粘著自己的這個小娃娃,我都會提醒自己「他越來越大了,再過一年兩年,你想讓他黏你,他都不黏了!」

所以,珍惜自己帶娃的每一個瞬間吧,也珍惜這個還願意黏著我們的娃娃吧。終有一天,他們會長大並離我們越來越遠!

我是「動媽育兒」:既是一名寶媽,也是營養師、育兒師和多平臺主邀原創作者。寫文不易,歡迎大家多多關注和轉發。

相關焦點

  • 三四歲的孩子黏媽媽怎麼辦?媽媽做好這三點,帶給孩子足夠安全感
    閨蜜和動媽抱怨,四歲的諾諾突然從一個獨立的小男子漢化身成了黏人「媽寶男」。這是因為,孩子從母體娩出那一刻起,就要經歷漫長的心理分娩期,大概從0歲一直到3歲。在這段時期內,孩子在心理上對媽媽的依賴感需要經過一個過程才能變得獨立,而這個過程中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是正常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依戀」。一般來說,孩子大概會有四個明顯的「依戀期」,分別出現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
  • 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反而不乖?孩子的這點小心思,很多媽媽不知道
    她說:「女兒最近太黏人了,只要我在家她反而不乖,都不知怎麼辦好啦。」原來華姐家三歲多的女兒,平時都是奶奶帶,下班後就是自己帶,但是最近有點反常,每次她回家之後,女兒就一直黏著媽媽不撒手,還總是鬧著要抱。
  • 安全感是獨立自信的基礎,父母要做好三點,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的成長需要四種養料,那就是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會自信獨立,能夠積極面對各種挑戰,這是孩子獨立自主的關鍵,安全感主要源自父母和家庭,父母要做好這三點,給孩子內心足夠的安全感。
  • 這是我見過的最寵孩子的媽!3歲孩子太黏媽媽,媽媽卻很享受
    這是我見過的最寵孩子的媽!3歲孩子太黏媽媽,媽媽卻很享受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和自己親近,希望他和自己之間沒有距離,而每個孩子在小的時候也會比較黏媽媽,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當中,媽媽是陪伴他們時間最長的,但是今天我們的這位主人公,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他跟媽媽的關係卻太過親暱,使得媽媽不能離開他的視線半步,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孩子怕黑怎麼辦?聰明媽媽可以這麼做,給足「寶寶」安全感
    寶寶3歲之前都是情感需求的高發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安全感和情感的需求非常高,所以媽媽們也要多關注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二:孩子白天被嚇到再有就是孩子白天被嚇到,所以也容易多想,所以,這也要求父母儘量不要總是給孩子講一些讓人害怕的事情來嚇唬孩子。
  • 特別黏媽媽的孩子,可能存在這些問題!
    特別理解媽媽們都喜歡孩子黏著自己,認為孩子黏著自己,肯定是出於對自己特別深的愛,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我也喜歡孩子粘著我只不過要有度要看得見這特別黏的背後可能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所以,不能高興得太早。1)孩子缺乏獨立性,會對媽媽非常依戀孩子在三歲以前,普遍會出現黏人的情況,喜歡黏著媽媽也很正常。
  • 父母做到這三點,孩子黏人愛哭,也能輕鬆送入幼兒園
    父母做到這三點,孩子黏人愛哭,也能輕鬆送入幼兒園面對黏人的孩子 家庭中做好這三點,孩子黏人愛哭,也能輕鬆送入幼兒園!,也沒有出現大多數父母所擔心的孩子入園生病這樣的事,我女兒也非常黏媽媽,從小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沒有離開過一天,開始也擔心不好入園,萬一哭怎麼辦,萬一生病怎麼辦,但是沒想到送園一周,孩子每天開開心心的去上幼兒園,和老師問好,和我們揮手再見,回家問她今天開心嗎?
  • 孩子特別黏人,媽媽該怎麼做?孩子年齡不同,做法也不同
    蕾蕾四歲多了,是個黏人的孩子。上個周末,蕾蕾爸爸約了幾個同事去郊區釣魚,幾個人都帶上了家人,一起十幾個人,還有四個孩子,好不熱鬧。可是到了目的地,蕾蕾卻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而是在爸爸媽媽附近玩著石子兒。而且,她總是過一會兒就央求媽媽帶她去散步。她央求媽媽的時候,不是走到媽媽的身邊,而是在原地一次次地喊媽媽。媽媽一開始是建議她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看到她沒動,又一次次喊,只好無奈妥協,陪她散步。
  • 孩子黏人就是安全感不足嗎?
    孩子現在21個月,特別黏人。平時在家就一刻不能離開身邊,帶她去親戚家玩,幾乎全程都用後背緊緊的貼著我。別人不靠近還好點,靠近了就很抗拒,有個小姐姐拿了好多玩具想來逗她玩,她反而大哭大鬧,惹的姐姐都問「妹妹是不是不喜歡我啊?」搞得我和孩子爸爸都很尷尬。
  • 2歲寶寶特別黏人,缺乏安全感,如何讓孩子從小建立安全感
    總是要求抱抱,即使孩子在玩玩具,玩得正高興,一旦發現媽媽離開,她也會立刻追上來,她幾乎什麼事情都不能做,讓朋友感到挺為難,難道孩子所有的需求都應該滿足嗎? 其實在孩子三歲之前,可以滿足的儘量滿足,不能滿足的時候只能讓孩子學會接受。這麼大的孩子還不懂得用花招和心機讓媽媽抱抱,或被關注,孩子表達的完全是出自天然的需求。
  • 為什麼你的孩子入園就哭?想明白這三點,再也不錯怪孩子
    為什麼你家的孩子入園會哭?究其根本,還是家長平日的功課沒有做足。入園的心理調整不該是在臨近開學給孩子洗腦似的灌輸,而是在日常的的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培養,從這三方面思考,你能發現問題所在。1. 你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交友與成長空間?
  • 孩子沒有安全感?懂愛的父母做好這三點,讓孩子的童年不缺愛
    ,一定要給他在童年時期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在撫育過程中我應該怎麼回應孩子,才會讓她建立起安全感?這本書就可以解決父母們的疑惑,學到在日常養育過程中的具體方法——《童年不缺愛: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一歲以前的孩子,孩子表達需求的方式基本就是哭,我們通過不同的哭聲來判斷孩子到底是餓了還是想睡覺了。
  • 孩子更黏媽媽,未必就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媽媽們在這幾方面做錯了
    這幾方面原因,會導致孩子更黏媽媽①媽媽們總是毫無徵兆地離開,孩子心理上留下了陰影,導致其更黏媽媽。嫂子和堂哥是做生意的,總是隔三差五就要外出,而嫂子不想看到自己走的時候小侄女哭,就總是偷偷離開,就這樣,家裡小侄女總是突然間就見不到媽媽了。
  • 孩子太「黏媽媽」、慢熱,是先天性格還是後天養育問題?可以怎麼辦?
    作者介紹:王冰玉,波士頓大學學前教育碩士、多年中美幼兒園教學經驗,作者公眾號:萌娃心理研究所(wby_777)導讀一位寶媽留言說孩子快三歲了,但是非常「黏媽媽」,該怎麼辦?確實,會有一些孩子會在生活中表現得非常粘人。但是,還是要先給各位寶爸寶媽吃一顆定心丸。
  • 動物大聯盟小貼士|孩子太黏人怎麼辦?媽媽:我崩潰了
    可最近不知怎麼了,玥玥總是喜歡黏著媽媽,只要媽媽在家,她就會一直跟著媽媽,寸步不離。媽媽想要出去辦點事,玥玥鬧著也要去,弄得媽媽什麼也做不了,很頭痛不知怎麼辦才好。很多父母也跟我們私信提過類似的事情,寶寶愛黏人是一件令爸爸媽媽們很頭疼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有的寶寶很愛黏人呢?
  • 孩子三歲之前,媽媽要全程陪伴嗎?
    這個社會對女人的要求其實真的挺高的,教育專家建議孩子自己帶,不要隔代養育;社會現實又要要求媽媽經濟獨立、能給孩子樹立自信、經濟獨立的形象;丈夫又要要求妻子工作、家庭兩不誤,還要聽話、懂事。而唯獨忘了對男人提出要求,作為男人只需要賺錢養家就可以。
  • 為什麼孩子到晚上就特別黏媽媽?這兩種原因很溫暖,媽媽辛苦了
    這位寶媽的情況,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寶媽都經歷過,幾乎是一模一樣,白天還好,但是到了晚上孩子就會非常的黏媽媽,那麼為什麼孩子到了晚上就會非常的黏媽媽?這兩種原因很溫暖,媽媽們辛苦了。二、孩子需要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媽媽的身上有自己更加熟悉的味道,尤其是在孩子晚上睡覺之前,人少了,也安靜了,周圍的環境也變的更加黑暗了,這樣孩子的內心會更加害怕,這時的孩子是需要安全感的,她需要媽媽熟悉的聲音和味道,
  • 孩子為什麼會黏媽媽?家長不要以為是親近你,其中有不同暗示
    孩子都三歲了該不會自己吃東西,還必須得讓人喂,於是她也非常的後悔。於是她就開始慢慢的不為孩子做太多的事,教給他吃飯穿衣,做各種可以力所能及的事。主要有這6種原因,含有不同暗示。一、對媽媽的極度信任。從懷孕到寶寶出生,媽媽就一開始就對孩子進行了多次的交流,所以說孩子對自己的媽媽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而且從出生之後,大部分時間是由媽媽在陪伴。所以讓孩子對媽媽的感情更加的深厚,更加的黏自己的媽媽。
  • 小傢伙太黏媽媽,怎麼辦?這幾個妙招了解下
    每一個寶寶對於媽媽都會有情感依賴,對於媽媽的情感超越任何人。但是有些寶寶非常粘人,甚至一刻都離不了媽媽,這可怎麼辦?其實,每個寶寶都有一定的粘人期,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寶寶過了粘人期就好啦~同時,媽媽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寶寶會感受到你的不耐煩,也就容易心情不好。
  • 解鎖寶寶成長密碼:三-四歲孩子的特質和養育要點
    不用擔心,這些都是為了她們接近四歲後的更進一步發展積蓄能量。那麼三歲多的孩子到底有哪些特點?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又要注意不能做什麼呢?今天,貝貝媽媽來為您解鎖三歲孩子的成長密碼。四歲孩子的特點:三歲多快四歲的孩子在情緒情感方面往往容易緊張、焦慮,從而不願意跟人接觸;也很缺乏安全感,顯得膽怯;甚至缺乏定性,一會兒很害羞,一會兒又表現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