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依賴父母?黏人≠不獨立

2020-10-17 思琦的8小時生活雜談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依賴大人?

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你有沒有經常因為這些問題困惑呢?

就拿我自己來說,每天早上起床去上班,兵荒馬亂一陣忙,收拾洗漱完自己,要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孩子和愛人的早餐,還要督促孩子吃飯出門去幼兒園!

每天早上,最頭疼的不是時間有多緊,而是孩子這個「攔路虎」總是要求我給她穿衣服,自己不穿,偶爾我特別忙想讓愛人送女兒去幼兒園,偏偏孩子不同意,非要我送她去!

而晚上一進家門,「攔路虎」像個「跟屁蟲」又跟在身後,「媽媽,你陪我玩嘛」,「我就要你陪我玩」!

我做了一張圖,看看孩子經常黏人的口頭禪,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其實,最開始發現孩子特別黏我的時候,我下意識的也是比較煩躁,1歲陪到2歲,2歲陪到3歲,想著孩子大了,上幼兒園了,老母親終於要解放了,結果發現,孩子比之前更黏人了!


有時候在小區玩的時候,也能看到一些孩子,特別黏家長,玩要拉著家長去,小手緊緊拽著家長的衣服或者手,不敢主動融入,看上去特別黏家長!無論家長如何鼓勵和引導孩子去玩,孩子都一個勁兒的搖頭,除非家長跟著一起去玩,才會特別開心放得開!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性格太內向了,不會交朋友,太黏人了!

也有家長擔心孩子缺乏獨立性,長大以後在社會上吃不開!

還有家長擔心如果是男孩子這麼黏人,以後是媽寶男怎麼辦?


誰都想看到孩子大大方方的玩,開開心心的樂,又獨立又自強,讓父母放心,儼然別人家的孩子!但是當事與願違的時候,作為家長,被孩子消磨了耐性之外,你有正確看待孩子依賴自己的問題嗎?孩子依賴家長,與培養獨立性有怎樣的聯繫?

黏人≠不獨立


兒科專家格迪·辛格博士,邀請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 200 多位嬰兒,進行了一場最有開創性的嬰兒腦科學研究。BBC 並將這些研究影像拍成了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 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 )。

在《北鼻異想世界》中提到,請容許孩子依賴,寶寶天生離不開父母的關注,我們總以為孩子太依賴父母,會成為社會巨嬰。但事實上,卻恰好相反。研究員格迪博士表示,成長為快樂與自信的人,需要親密關係與溫暖。

也就是說,允許孩子在一定年齡段與你親密,依賴你,反而有助於培養孩子獨立性,因為他們需要從父母身上獲取安全感,心理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激發更多探索世界的欲望!


孩子黏人其實是獨立的一種表現,當父母要上班,孩子表現出黏人的時候,是他們走向獨立之前的第一個人生挑戰,他們更加希望得到家長的回應與關注,而不是家長快速的逃脫,被迫接受父母會離開的現實,保持情感連接,正視孩子的黏人,逐漸尋找合適的方式方法幫助孩子適應你的短暫離別,孩子黏人的情況反而會好!


孩子黏人也是愛父母的表現,的確,大多數時候孩子不分情況的黏人,讓媽媽們焦頭爛額,哄也哄不走,說又說不通,但反過來想想,孩子並不能理解爸爸媽媽口中的忙,在孩子的眼裡,爸爸媽媽每天都是早上出門,晚上天黑了回家,而此刻的他們正是安全感建立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工作有多辛苦,就想多親近父母,所以顯得很任性!


孩子終會長大,總有一天他們不會再黏父母,也不再分享心思給父母,父母之於孩子,終將漸行漸遠,想想未來到來的那一天,此刻孩子黏你、依賴你,就不如當作是甜蜜的負擔吧!


一位媽媽因為拿的行李太多抱不起3歲多的女兒,女兒在街頭大哭,媽媽在一旁無奈教育,「媽媽拿的東西多,太累了,抱不起你」,於是等了很久,哭過的女孩拉著媽媽一起回家了。


隔幾天,走在同樣的道路上,女兒問媽媽,「媽媽,你累嗎?」,媽媽疑惑地說,「不累呀」,女兒一臉開心,「媽媽,那你能抱我嗎?」,媽媽恍然大悟,抱起了女兒!


你們看,孩子的心思多單純、多善良,痛過一次雖然不知道什麼是累,但是媽媽說累不能抱,那不累了就能了吧!可愛到你都不忍拒絕!


所以,家長們,拿出足夠的耐心,陪過孩子度過這一階段,其實只有短短的幾年甚至是一小階段的時間,孩子只是無法表達對你的依戀,也只是想從你身上確定愛!你願意給孩子更多的愛嗎?

相關焦點

  • 孩子總「黏人」?別輕易阻止,允許「適度依賴」孩子才會更獨立
    導讀:孩子總「黏人」?別輕易阻止,允許「適度依賴」孩子才會更獨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黏人」?別輕易阻止,允許「適度依賴」孩子才會更獨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
  •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甚至叛逆,家長應該知道的3點原因
    今天給大家討論的是,讓父母又擔心又生氣的一個現象,就是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甚至叛逆。比如你讓孩子去收拾一個東西 ,好像一副都不關他的事一樣,一動也不動。問他一個問題,孩子有時也不理會。這些現象真的讓爸媽很生氣而且苦惱。那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長大不是應該更懂事嗎?我們來看一下以下3個原因。
  • 為什麼越想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越黏人?聽聽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媽媽十分苦惱,覺得孩子對她太依戀,後來又聽說了「安全感」一詞,十分不解地問我:「我白天晚上都跟孩子在一起,為什麼孩子還是這麼黏我?是不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呢?孩子這麼黏我,怎麼才能讓孩子獨立起來呢?」相信很多寶媽都有像這位媽媽一樣的情況吧?
  •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父母該怎麼辦?
    前不久,朋友跟我打電話說,孩子經常被老師投訴不寫作業,上課愛說話帶壞同桌,還打架。越大越管不了,說不過,打不得,已經無能為力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只能說,有其因必有其果。因為他弱小打不過跑不掉,不就範肯定是自己吃虧,輕則挨罵,重則受皮肉之苦。可是,孩子總會長大,而父母則是越來越老,如果從小因為怕而屈服,在他身體越來越強大時,自然就有膽量說不,有能力去反抗。這時候最容易起衝突,就是人們常說的,越大越不聽話,叛逆。
  • 孩子黏人?是有求必應,還是延遲滿足?如何應對孩子的依賴行為
    在生活中, 我們會發現,某些孩子可以自如地表現攻擊行為,卻無法表現出依賴行為。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小嬰兒特別需要人時反而會轉開視線。而大一點的孩子雖然已經能夠設計打仗的遊戲,卻永遠不會有體現親密關係的遊戲。他們可能幾乎從不撒嬌,也不會讓人幫忙。你需要耐心地讓孩子知道你一直在她身邊。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跟父母溝通?優秀的父母都看了這篇文章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願意跟父母溝通?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問題,就是孩子在成長變化,而父母的教育思維,觀念和方式仍停留在孩子小時候教育的層面上。於是就出現了兩者的不匹配,溝通交流自然就會不順暢。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慢慢就有了獨立自主意識和對事物的判斷和看法。進入青春期後,他們這種獨立感就更加的強烈,就會希望擺脫父母的管教。所以就會有孩子越大越不願和父母溝通的現象。
  • 孩子太黏人,父母怎麼辦?
    孩子黏人背後的真相孩子其實不是黏媽媽,而是在渴求安定的感覺。孩子出生後心理跟媽媽仍然是一體的,是共生的關係。隨著孩子逐漸地成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開始擺脫父母的束縛,獨自進行活動。孩子形成一種原始自我認知:我是不被喜歡的,我是被拋棄的。這種被拋棄感會一直伴隨著孩子,進而會導致孩子的自卑感及無助感,久而久之,這些感覺會逐漸讓孩子成為心理問題的高危群體。那麼,孩子「黏」媽媽是為了滿足生存需要嗎?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嬰幼兒一出生便開始學習與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人(媽媽)建立聯結。
  • 為什麼娃越大越不愛走親戚?聽聽孩子們怎麼說,爸媽別錯怪他們
    導讀:為什麼娃越大越不愛走親戚?聽聽孩子們怎麼說,爸媽別錯怪他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娃越大越不愛走親戚?聽聽孩子們怎麼說,爸媽別錯怪他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貓咪為什麼不黏人?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喜歡貓咪,貓咪喵喵的叫聲,和舒服的呼嚕聲,都會讓人感覺到舒服和心情愉悅,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樣,託託每次失眠的時候,抱著我家貓擼一會兒,就感覺到困了,但是我家貓從來都不黏我。每次擼它都是抱一會兒,它就要跑。
  • 兒子越大媽媽越要遠離,爸爸越要親近,弄錯影響孩子一輩子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作用不容忽視。這個孩子在結婚前生活並組建了一個小家庭的家庭叫做本地家庭。從心理學上講,在很大程度上,原住民家庭是如何影響孩子未來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作為原始家庭的重要成員,父母是影響孩子最大的兩個人。雖然男孩和女孩是家中最小的成員,但他們的撫養方式是不同的。心理學家發現,兒子越大,母親離得越遠,而父親離得越近,弄錯了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孩子太黏人?試試這些培養獨立的方法
    她感覺一點自己的時間空間都沒有了,也擔心孩子這樣黏人長大了可怎麼辦,以後要怎麼獨立生活,她是不是要多出門不在家把孩子給老人帶,可能孩子就會變得獨立些不會這麼黏人?你也曾有過那位媽媽的煩惱嗎?相信部分家長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方面的煩惱,一些家長甚至會因為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而去把孩子往外推,減少與孩子的接觸,怕孩子太過黏人,怕他以後不能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玩耍,不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實際上這存在一個誤區,怕孩子黏人而著急把他往外推,就會讓孩子無法確定媽媽是否愛自己,就會更加粘人,尋求更多關注,從而找到媽媽愛他的證明。
  • 孩子特別依賴父母,不做事情也怕事,怎麼讓孩子學會獨立?
    以上的孩子都是對爸爸媽媽太過於依賴導致的,那怎麼讓孩子不要那麼依賴父母,獨立自主一些呢?1.父母有很強的控制欲,其實小孩子一出生都是一張白紙,後來性格成為什麼樣子,和父母或者身邊最親近的人有很大的關係,有些父母太過保護自己的孩子,感覺孩子不在眼皮子底下就會焦慮不安,很想要掌控孩子的一切。或者通過掌控孩子來展示自己的權利和威嚴等等。
  • 為什麼學歷越高越不孝順?孩子見過世面後,才懂得父母是否愚昧
    當今社會,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似乎越來越不孝順了。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讀的書越多,孩子仿佛與家長開始有了更多的隔閡。很多家長都痛心疾首的說道:「像養了白眼狼一樣,你將辛苦養育大了,他讀了書飛黃騰達了,開始不孝順你了,仿佛已經忘記了自己。」
  • 孩子太過依賴父母,爸爸媽媽們不知道怎麼辦的進來看看
    爸爸媽媽大概是孩子們最依賴的人了,試想一下有個軟萌軟萌的小寶寶黏著你也是一件超級幸福的事。但是有些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太重,甚至無法完成一些自理的小事,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應該怎麼辦呢?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試著去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那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應該讓他獨立去完成,如穿衣、吃飯、睡覺等,哪怕完不成,也不是選擇替他去做,而是鼓勵他,直到他可以獨立完成為止。2.父母應該適當放手,儘量不要過度幹預孩子很多孩子太過依賴父母大多是因為父母管的太多,為孩子準備好了一切,其實這個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 孩子喜歡依賴父母,與家庭教育有關,可用四招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作為大人,我們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去面對,別人是幫不上忙的。因此,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讓孩子糾正依賴父母的習慣,變得獨立起來。四種方法讓孩子變獨立如果孩子在生活中,習慣了依賴父母;在工作中習慣依賴同事和領導,那麼,即使他在某個方面比較突出,那麼,他也很難獲得成功的,因為他沒有獨當一面的魄力。
  • 孩子膽小、黏人還怕生?其實這都不叫事兒,父母真正要重視的是它
    黏人小孩子喜歡黏人(大多是黏媽媽),特別是在3歲以前,孩子黏人的程度會更為嚴重,以至於讓寶媽為此感到窒息的同時又憂心忡忡:「這孩子,獨立性太差了吧;真沒出息……」可人家還是個孩子,還沒有獨立的能力,這時依賴依賴媽媽又有什麼錯呢?就連剛出生的小動物,不也是總愛掛在媽媽的身上嘛!
  • 孩子黏人的原因不同,改善的方法也不同
    孩子黏人,你會怎麼對待,有人說,孩子太黏人說明他獨立性太差,大人越順著他,越會助長他的依賴感,所以家長必須學會拒絕他的黏膩。又有人說,孩子黏人不就是因為他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嘛,一旦滿足了,你想讓他黏你他還不黏你呢!但是要老嶽說,孩子黏人的原因很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黏人,家長也應該區別對待。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獨立,自己的太黏人嗎?五個有效方法可助其改變
    這會讓那些特別黏自己的孩子的媽媽很羨慕,但孩子也不是一下子就獨立,需要家長的引導,五個有效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改變,你也試試看!獨立的她上幼兒園後的適應能力也很好,吃飯、喝水、睡覺等都是小菜了,也沒有出現入園焦慮,包括小託班轉小班,完全不受影響,老師說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爸爸說孩子沒心沒肺,哈哈,不哭還不好嗎?
  • 適度依賴孩子才能健康成長!依賴與獨立的平衡,需要父母掌握
    與之相反的還有另外一部分人,他們總是習慣性的依賴他人,通過尋求各種類型的關係讓自己的內心得到安定。因為關係越多,在他們看來自己做事的成功性就會更大,哪怕這些關係的根基根本都不牢靠,哪怕自己在這段關係中並不快樂,但是對他們而言,依然是支撐自己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