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黏人?試試這些培養獨立的方法

2020-12-12 七色堇育兒

朋友抱怨她家兩歲多的孩子超級粘人,只要在身邊就要抱抱,一定要她陪玩,吃飯要抱著坐在一個椅子上吃,就連看動畫片都要在她身上看,睡覺要陪睡,上廁所門要開著否則就會狂敲門,她覺得孩子過度粘人了,都快要抓狂了,有時候都忍不住對她說:「為什麼不能自己玩會兒呢,老是粘著媽媽,媽媽好煩啊!」她感覺一點自己的時間空間都沒有了,也擔心孩子這樣黏人長大了可怎麼辦,以後要怎麼獨立生活,她是不是要多出門不在家把孩子給老人帶,可能孩子就會變得獨立些不會這麼黏人?

你也曾有過那位媽媽的煩惱嗎?相信部分家長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方面的煩惱,一些家長甚至會因為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而去把孩子往外推,減少與孩子的接觸,怕孩子太過黏人,怕他以後不能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玩耍,不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實際上這存在一個誤區,怕孩子黏人而著急把他往外推,就會讓孩子無法確定媽媽是否愛自己,就會更加粘人,尋求更多關注,從而找到媽媽愛他的證明。

所以當孩子「黏」我們的時候,要去看,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麼?是不是在和我們確定我們的愛?

一、親密和獨立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

親密和獨立並不是對立的關係,對於孩子來說,親密關係的發展和獨立性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孩子初步的安全感是從媽媽給孩子提供穩定、可靠、及時的照料中建立起來的。因為媽媽能給到及時可靠的回應,所以嬰兒才會去信任母親。而只有嬰兒信任母親,把母親當作安全港灣,他們才會大膽的去探索世界。孩子都有好奇心,但如果他的HPA軸一直處在一種焦慮和驚嚇的心理狀態下,她就無法獨立去探索世界。因為大腦下達的首要任務是生存,只有感到安全的時候才會萌發出去探索環境的意願。所以儘量不要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去讓他獨立,不但破壞了親密關係的形成,而且還增加了孩子的焦慮,得不償失。

二、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方法

1)給予選擇權。當孩子開始有想自己做某些事情的願望時,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在小範圍內做出有限選擇。比如每天給到孩子幾套衣服,讓他選擇今天穿哪件,或者多做點菜式讓他自己決定想吃哪些,逐漸地給到孩子一些決定權。

2)能力感的培養。在家裡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忙大人拿東西,做飯幫忙擇菜,收拾自己的玩具等等,讓他意識到自己能做得到,從而慢慢發展出自信心,了解自己能力的邊界。即使遇到新的問題時,孩子也會願意去嘗試突破自己的能力邊界。

3)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可以讓他信任父母,把家庭當成自己的安全港灣。讓孩子知道,當他面臨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幫助他解決面對。讓孩子知道,我們尊重並且關心他的感受和想法。讓孩子知道,當他們害怕、恐懼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一直都在。孩子只有覺得父母是友善的,是可以信任的,才會覺得別人也是友善的,而不是危險的。只有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並且感覺到被接受、認可、尊重,孩子的獨立需要就會表現出來。孩子的獨立性才可以真正的發展起來。

關於這方面的雷我也曾踩過,記得大概孩子不到一歲的時候,我開始覺得她應該可以自己玩一會,但她時時刻刻都需要我陪著,當我開始把她放在一邊時她卻更加黏人了;那會兒進行親子閱讀也是會一直只要我給她讀繪本,完全不要爸爸,每天都要我讀很多書,每本書都要重複很多遍,還有每天晚上都要我陪著睡覺,其他人陪完全不可以,搞的我一點時間空間都沒有,因此很煩惱,也想過是不是要躲開一段時間讓爸爸來接手,但我也焦慮這樣推開她去讓她獨立真的對嗎?後來學習了這些關於獨立性的知識後,了解到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好了,自然就會獨立了。我就開始放下焦慮,全身心地在陪伴她。現在孩子兩歲多了,已經常常可以專心的玩拼圖玩玩具,自言自語看大半小時繪本。雖然仍要陪睡但已經感覺很輕鬆,很慶幸那個時候學習了。所以只要我們把基礎的條件準備好了,孩子就會慢慢建立起自主感,最終都會走向獨立。

你是否也曾為孩子黏人煩惱過,試試這些辦法吧~

#給孩子的新年禮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依賴父母?黏人≠不獨立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依賴大人?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你有沒有經常因為這些問題困惑呢?,我下意識的也是比較煩躁,1歲陪到2歲,2歲陪到3歲,想著孩子大了,上幼兒園了,老母親終於要解放了,結果發現,孩子比之前更黏人了!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獨立,自己的太黏人嗎?五個有效方法可助其改變
    這會讓那些特別黏自己的孩子的媽媽很羨慕,但孩子也不是一下子就獨立,需要家長的引導,五個有效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改變,你也試試看!,老人還可能覺得爸爸媽媽「太狠心」!孩子是你的,在育兒的道路上,為了孩子好,你和帶孩子的老人一定要統一戰線,不能讓老人拆臺。好了下面就來說說讓孩子獨立的5個方法。
  • 面對太黏人的寶寶,智慧媽媽用這些方法輕鬆搞定,網友大讚
    很多家長媽媽表示自家孩子太黏人了,跟狗皮膏藥黏身上了一樣,什麼都不能好好做,太煩人了。這個時候請家長考慮到一個問題:小孩子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最信任的人,所以在他黏著你的時候,不要急著把他推開,先找到孩子黏人的原因,才能讓孩子不受傷害的同時把問題解決了。試試下面幾種辦法,讓孩子實現相對獨立。
  • 孩子太黏人怎麼辦?培養獨立從"安全感"入手
    孩子總是纏著我。"好像她根本就不會自己玩一樣,搞得我連上廁所都提心弔膽。寶寶特別黏人,真的是性格原因導致的嗎?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幫他們學會自己玩耍,解放媽媽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這個問題。孩子的安全感,是在後天逐步建立的。因此,從嬰兒六個月開始,越小的孩子就越喜歡纏著爸爸媽媽,這是因為他們需要從照顧者身上獲得"內在安全感。"可以說安全感來自爸爸媽媽的陪伴方式,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耍,重要的恰恰是陪伴寶寶。然而,為什麼有些爸爸媽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寶寶卻依然黏人呢?
  • 孩子太過黏人,大多是缺乏安全感,家長4個方法讓他們擺脫依賴
    導語:很多家長都出現寶寶黏媽媽的事情,甚至孩子在家長旁邊一直轉悠。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喜歡媽媽,媽媽只要不出現在孩子的視野,孩子就會出現哭鬧,甚至還會打滾。造成孩子特別黏著媽媽,但是時間長媽媽也會嫌孩子太鬧了。
  • 孩子太過黏人,大多是缺乏安全感,家長4個方法讓他們擺脫依賴
    導語:很多家長都出現寶寶黏媽媽的事情,甚至孩子在家長旁邊一直轉悠。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喜歡媽媽,媽媽只要不出現在孩子的視野,孩子就會出現哭鬧,甚至還會打滾。造成孩子特別黏著媽媽,但是時間長媽媽也會嫌孩子太鬧了。
  • 孩子太黏人,父母怎麼辦?
    孩子黏人背後的真相孩子其實不是黏媽媽,而是在渴求安定的感覺。孩子出生後心理跟媽媽仍然是一體的,是共生的關係。隨著孩子逐漸地成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開始擺脫父母的束縛,獨自進行活動。孩子形成一種原始自我認知:我是不被喜歡的,我是被拋棄的。這種被拋棄感會一直伴隨著孩子,進而會導致孩子的自卑感及無助感,久而久之,這些感覺會逐漸讓孩子成為心理問題的高危群體。那麼,孩子「黏」媽媽是為了滿足生存需要嗎?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嬰幼兒一出生便開始學習與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人(媽媽)建立聯結。
  • 孩子太黏人怎麼辦?培養獨立從「安全感」入手
    讓孩子獨立玩耍先建立「安全感」 說起「安全感」這個詞,常年關育兒理念的爸爸媽媽一定都不陌生孩子的安全感,是在後天逐步建立的。因此,從嬰兒六個月開始,越小的孩子就越喜歡纏著爸爸媽媽,這是因為他們需要從照顧者身上獲得「內在安全感。」可以說安全感來自爸爸媽媽的陪伴方式,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耍,重要的恰恰是陪伴寶寶。 然而,為什麼有些爸爸媽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寶寶卻依然黏人呢?錯的並不是陪伴,而是陪伴的方法。
  • 日常恐嚇 孩子容易變黏人
    諮詢:我是一名寶媽,女兒今年2周歲多,這段時間特別愛黏人,除了睡覺,一刻都離不開我,像個「小尾巴」似的甩也甩不掉,一旦找不到我就開始哭鬧,家裡人怎麼哄都哄不好,感到非常苦惱,請教有什麼好方法能改變這種黏人情況。育兒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朱冬生:寶寶愛黏人,主要是由寶寶內心「不安全」的感覺所致,這多與平時的家庭照看方式有關。
  • 為什麼越想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越黏人?聽聽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媽媽十分苦惱,覺得孩子對她太依戀,後來又聽說了「安全感」一詞,十分不解地問我:「我白天晚上都跟孩子在一起,為什麼孩子還是這麼黏我?是不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呢?孩子這麼黏我,怎麼才能讓孩子獨立起來呢?」相信很多寶媽都有像這位媽媽一樣的情況吧?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孩子獨立能力?
    導語:幼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黃金期,最先應該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將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立能力。
  • 孩子黏人的原因不同,改善的方法也不同
    孩子黏人,你會怎麼對待,有人說,孩子太黏人說明他獨立性太差,大人越順著他,越會助長他的依賴感,所以家長必須學會拒絕他的黏膩。又有人說,孩子黏人不就是因為他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嘛,一旦滿足了,你想讓他黏你他還不黏你呢!但是要老嶽說,孩子黏人的原因很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黏人,家長也應該區別對待。
  • 獨立的孩子走得更遠,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3歲的家長問我,孩子太黏人怎麼辦?是不是孩子依賴性太強?要怎樣讓孩子獨立一點?媽媽們經歷過的孩子黏人的現象我都遇到過,當時我也很擔心醜醜以後會太過依賴我,但是還是跟隨自己的感覺走,在他需要的時候陪伴在身邊。
  • 孩子太黏媽媽了,看完這些知識,教你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長大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獨立的過程,如果冰冰一直在父母的庇護下,那麼他就不會真正地成長。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下孩子對於父母的依賴心理的那些事兒。一、培養孩子獨立性容易走入的誤區父母都知道自己養育孩子的終極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獨立,以至於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完成真正的獨立。
  • 如何培養孩子有責任心,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有責任心,不如試試以下方法:1、從小樹立責任觀念要想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首先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要讓孩子認識到什麼是責任,只有當他們真正了解了何為責任,在腦海裡形成了相關概念後,才能更好地更有意識地去培養和發展責任感。
  • 孩子總「黏人」?別輕易阻止,允許「適度依賴」孩子才會更獨立
    導讀:孩子總「黏人」?別輕易阻止,允許「適度依賴」孩子才會更獨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黏人」?別輕易阻止,允許「適度依賴」孩子才會更獨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太黏人說明安全感差
    媽媽擔心,孩子這麼黏人,會不會太嬌氣,不獨立?男孩丁丁4歲了,睡覺前還黏在媽媽的被窩裡,白天也頻繁地要媽媽抱。媽媽擔心,男孩會不會沒有男子氣概?其實,媽媽們的擔心沒必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清晰的自我意識,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並從媽媽那裡吸收安全感。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重要人物,而他們一般會選擇媽媽。寶寶與媽媽的情感連接,心理學上叫做「依戀關係」。
  • 這些方法教會孩子獨立思考,開闊思路,培養創造性思維!
    愛因斯坦的成功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想要成功,就應該善於思索,並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仔細研究我們周圍的成功人士,無一不是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他們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有一位哲人說:「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樂趣。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
  •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注意這5點,孩子早獨立,爸媽早開心
    導語:幼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黃金期,最先應該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將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立能力。
  • 不想孩子做跟屁蟲,試試以下3個方法,培養他成為獨立人格的人
    我想這也是家長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到底怎麼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既不做跟屁蟲,又不變成小霸王,在學校裡面做一個獨立的人,不依附,不攀比。這其實就是擁有獨立人格的人,這樣的人在學校,社會上才最受歡迎。二、什麼是獨立人格就是指人具有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能做到不依賴、不依附,也不會隨著外部的環境和評價變化而變化。擁有獨立人格的孩子不會像小霸王一樣霸道,也不會像跟屁蟲一樣順從,這樣的人日後在學校,生活中更能贏得老師、同學、同事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