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魏晉以來,中國開始信奉玄學。玄學又稱新道家,是道家的分支之一或者可以說是通過道家所改進的一種流派,它起源於《老子》一書中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在宋朝中葉時期衰敗,被宋理明學所取代。後來玄學被分為很多流派,分別是:山、醫、命、卜、相,統稱為玄學五術。
「山」則是指的仙學,包括煉丹、修典、築基、拳法、符咒,現在有很多此類型的影視劇。「醫」則是指傳統的中醫,它主要包括方劑、針灸還有靈療。「命」為命學,包含佔星術和幹支術,依靠星辰、神數還有八字來推理命運。「卜」則是指佔卜,它又分為式卜、雜卜、卦卜和易佔,古代很多的軍事家就習慣用佔卜,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諸葛亮。
「相」指的是相學,有人相、印相、名相、家相、墓相五種形式。人相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看手相、面相、摸骨等來推算人的旦夕禍福;印相就是通過看人的印章來推算命運的,這種一般很少見;名相是通過人的名字或者店鋪的名字來推測兇吉;家相指的是陽宅的風水,運用一定的方法推算住宅的吉兇;墓相和家相有一點相似,家相是看陽宅的風水,而墓相則是看陰宅的,一般用在人死後為其選擇墓地。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人死後大家都會找一個風水先生來看墓地,墓地選得好就寓意著後人今後發展的好。
雖說玄學在宋朝中葉時期衰敗,但在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在使用著。衰敗並不代表消失,所以也是很正常的。在古代,人們信奉玄學,玄學中的命和卜在當時運用極為廣泛,而且命和卜的意思極其相似,很多人都分不清兩者有何不同,其實很簡單。命主要指的是需要靠生辰八字推算命運,而卜則需要藉助外界事物的變化來推算。這樣解釋是不是就很好區別了。總而言之,玄學是一門探究萬事萬物以及萬物與人之間存在的邏輯關係和相互作用的學科。
既然說到萬事萬物,那就還得說說陰陽學。在上古時代就有陰陽崇拜,不過,陰陽學說具體是來自《易經》。陰陽學也是屬於道家,是道家的分支之一,是古代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有的人說陰陽學屬於玄學,有的人說玄學屬於陰陽學,還有的人說陰陽學就是玄學,可另外一部分人說他們都是獨立存在的。眾說紛紜,具體是怎樣我們也無從探究,畢竟流派不一樣,所以有爭議也是必然的。不過玄學五術中也蘊含著陰陽之說,它們之間應該有著某種聯繫。
言歸正傳,人們常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就是,最原始的混沌之氣,也就是太極運動,它分化出了陰陽,由陰陽產生四象,再由四象分化出八卦。陰陽學說認為宇宙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對立面的,當然也都是統一的,所以才有陰陽兩個方面。陽代表著事物是具有動的、活躍的、剛強的一面;陰則是陽的反義詞,代表著靜的、不活躍的、柔和的一面。當兩者發生一定聯繫的時候,便可分為陰陽。如:男為陽,女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天為陽,地為陰等等。
不過在近代,玄學與陰陽學被人們理解的越來越離譜,導致很多人都覺得它們是迷信,其實他們三個是有不同概念的,迷信是人們對尚未認識自然力量的恐懼。在社會動蕩的年代,人們就覺得開展迷信活動可以消災除難,祈求好運,通常都通過一些所謂的巫婆和算命先生來進行一系列的活動騙取錢財,這些巫婆和算命先生大多都是學藝不精和不靠譜的。關於玄學與陰陽學的概念在前文解釋的很清楚了。在古代,人們很相信迷信,因為相信迷信,所以也就誕生出了很多的俗語。比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何意?有什麼道理?
從字面意思講,「女怕午時生」就是女孩子最怕的是中午時候出生,「男怕子夜臨」也就是說男孩子最怕午夜時分出生。這麼說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中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前文說了,在陰陽學說裡,女孩子是代表著陰的,那在中午出生肯定就是不好的,畢竟萬事萬物相生相剋,陽克陰,陰克陽。古代的人覺得女孩子就應該柔柔弱弱的,那在中午正陽時刻出生就很有可能像個男孩子,大大咧咧的,在那個時候女孩子這樣是要被萬人唾棄的。同理,午夜時分陰氣最盛,男孩子本身就是陽氣之身,在午夜時分出生,那就會被強大的陰氣所吞噬,便會和女孩子沒什麼兩樣,但更多的其實是有可能會導致體弱多病。
當然還有種說法,女子為陰,男子為陽,如果沒有尊天命順天意,使得男子在極陰時刻出生,女子在極陽時刻出生,那麼對大人小孩都是不好的,輕則小孩大人體弱多病,重則小孩大人性命不保,因為這有違天意。不管兩種說法哪一種是對的,這都是不好的寓意,並且他們會覺得陰陽相剋,導致命格不好。
於是在那時,人們為了能改變這一切,便找一些所謂的算命先生卜卦,看看是好是壞,然後再來開壇做法或者找另外一些有違常理的方法改變孩子的命運。但這些都是迷信,無稽之談。不過站在當時的社會角度來想,父母這樣也是希望孩子有個好的未來。因為不管是在現在還是古代,孩子都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員,孩子對於父母來說非常重要,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父母就一直為孩子考慮,盼望著他有朝一日能夠有所作為,不至於碌碌無為一輩子,甚至為了他們能夠不惜一切代價。
不過在當時的社會,封建思想尤為厲害。畢竟那時候沒有科學,人們只尊天意聽天命,他們認為天是他們的神靈,災難都是因為人們的所作所為觸犯到了天神,天神的怪罪,所以他們只能把希望寄託給天。久而久之,他們越來越迷信,封建思想更加嚴重。也正是因為有這種封建思想的存在,古時候有很多的人都死在這種思想下,放到現在這個時代來講是很正常不過的事,但在那個時代便是萬萬不可的。
不光是古代,就算是現在也有這樣的封建思想,只是多數是出現在老一輩的人當中,這也有可能是和他們之前所生活的時代有關。正是因為有這種封建思想的存在,才使得現在的年輕人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經常和老一輩的人有衝突,因為時代在進步,人的思想也在進步。雖說新中國時期已經打擊迷信,但是這種刻在人骨子裡的東西怎麼可能是說消失就消失的。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也應該摒棄這種迷信思想,不要被它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