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就會開始注意很多很多的孩子養育問題。
我也是這樣,我從大女兒還在我肚子中開始,就執著於開始胎教這件事情,帶著孩子練瑜伽、聽莫扎特胎教音樂......試過很多很多的方法,想讓孩子儘早啟發智商。
現在,大女兒七歲半,就學習能力來說,相對還是優於周圍的孩子,學得比較快。但是,同時,我也看到和反省,養育聰明孩子,不僅僅是讓孩子智商提高,越往後發展比拼的越是綜合素質。
我們在培養孩子智商的同時,要讓孩子全方位發展,只有在青少年時期鍛鍊綜合能力,才是將來應對複雜環境的聰明之舉。
因此,我積極閱讀有關育兒的最新書籍,為培養一個能在將來聰明應對周邊環境的,並實現獨立、自主人生的孩子做準備。
關於孩子們大腦的形成,一般可以分為五個部分: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創意腦。針對五個大腦分區,我制定了相關的激發大腦發展的計劃。
一、智力腦
孩子的智力腦主要是前額葉功能, 已知的前額葉功能包括:記憶、判斷、分析、思考、操作。從腦前額葉的功能可以看出, 它對人的思維活動與行為表現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是與智力密切相關的重要腦區。
幾乎所有的天才,都是經過後天的刻意練習塑造出來的,比如郎朗, 郎朗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郎國任為了讓郎朗練琴不分心,甚至不讓母子相見,8年的刻苦練習才造就了郎朗的高水平琴技。
人的認知往往是有限的,刻意練習可以把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自動化,變成下意識的行為,給高層次的思考留出足夠空間。
然而,孩子的大腦前額葉皮層一般都要到20多歲才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就需要承擔一部分前額葉功能,幫孩子分析、判斷、規劃目標和整合信息。
只用給孩子制定計劃,時常突破舒適區,有目標、有方法地在學習區進行刻意練習,才會不斷地進步和成長。
二、情緒腦
我家大女兒開始上一年級,我發現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很多孩子,會不同程度的出現對自己外貌、控制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的不自信,比如他們經常會照鏡子時說發現自己長得好醜。
孩子情緒腦的發展往往比智力腦快,一般六七歲孩子的情緒腦已經發展得很突出了,但是,智力腦卻跟不上情緒腦的發展,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如果養育不當,就特別容易出現脾氣很大、暴躁任性等情況,他們也經常會採用一些比較極端的行為。
這時候,父母的做法就是要開始培養孩子的成長型心智,用正確的方法去表揚和批評孩子,在保護和支持之間尋找平衡,鼓勵孩子探索的同時,保護他們建立安全感。
父母通常對於孩子是容易寬容的,當這種寬容形成習慣以後,就容易變成過度養育,這就是中國為什麼會出很多巨嬰的原因。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心智時,不能一味的表揚,也不能一味的批評。
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不表揚聰明、結果、表現;批評孩子時,不要動不動給孩子貼標籤、發洩情緒,進行人身攻擊,而應該告訴他錯在哪裡?怎麼做才是對的?
在孩子出現融入社交困難時,教孩子練習如何應對困難所帶來的負面情緒,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找機會幫助孩子進入社交情景。
三,運動腦
經常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大腦結構的促進大有裨益,因為戶外活動能增加孩子接收光線的時間,促進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從而保證眼球的正常發育。
讓孩子從小多進行精細動作、粗大動作、有氧運動的鍛鍊,任何有加速度改變的運動都可以刺激前庭系統功能,比如:走路、跑步、蹦跳、前滾翻、側滾翻,包括一些玩具器械型的蹦床、羊角球、跳跳杆、滑滑梯、蕩鞦韆等,對前庭訓練的幫助都非常大。
四、語言腦
一歲以前的寶寶,可以經常頻繁地對著他講話,這些聲音的刺激,可以鍛鍊小寶寶的語言聽覺能力。大一點的孩子,要刺激孩子大腦的語言輸出,就要對孩子進行輸入練習,學外語、讀古詩、早閱讀都是有效的方法。
有研究表明外語學習經驗對腦和認知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習兩種語言對認知控制能力的促進作用早在嬰兒7個月時就已經出現,對學前、學齡、甚至老年人的研究一致性地表明會兩種語言的人在認知控制能力、認知靈活性上顯著優於只會一種語言的人。
孩子天生對有節奏韻律的東西,比如有節奏感的音樂、古詩、兒歌都是對孩子學習啟蒙的好幫手。所以,在孩子學習語言的時候,要注重練習一些在音素編寫、句子安排、音頭音尾等,有規律的句子和段落,使孩子能夠更愉快地掌握該語言的方法,古詩往往是經過詩人精心編排的文字,有著優美的韻律節奏感。
閱讀也是對孩子進行輸入的好辦法,尤其是親子閱讀,每天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堅持下來,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效果非常顯著。
五、創意腦
孩子天生是愛音樂的,最愛的還是用動作來表達音樂。當他們自然地隨著音樂搖擺、跳舞時,我們可以錄下來。不僅僅是記錄,也要一起回看。孩子看了自己的動作,一方面會更加有信心,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更多創造。
同時,還需要引導孩子,比如跟他討論:「這裡的低音像大象走路,我們慢慢地走,重重地跺腳。」「這一段歡快輕盈,我們踮起腳尖,伸出胳膊,像小精靈一樣旋轉。」
畫畫對孩子的思維發散和聯想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小時候,記憶力是強於理解力的,而畫畫可以增強孩子的理解能力。我們長大後,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不會畫畫了,其實一是因為缺乏勇氣,二是被思維所局限。
學畫畫是打開孩子創意的最佳方法,孩子從一歲左右就會開始有意識的塗鴉了,一支畫筆可以打開多種可能性。
我家裡兩個孩子,相差六歲,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我對兩個孩子的培養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在對待大娃時,我相對比較注重智力腦、運動腦、語言腦和創意腦的發展,但是對於情緒腦有些忽視,相信大多數家長也和我一樣,對孩子情緒的發展並沒有特別重視,所以導致孩子的情緒會出現一些問題。
其實,孩子的情緒發展是快於智力發展的。當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我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開始在孩子出現情緒失控的時候,充當她的前額葉功能,教他如何應對,現在孩子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比以前進步很多。
所以,在養育二娃的時候,我會把情緒腦的發展教育看得更重要,在孩子的智力腦還沒有發展完全的情況下,教她學習掌握自我控制。
從小培養她的成長型心智,而成長型心智一定是孩子聰明成長的基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