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聰明孩子,要從五方面激發孩子的腦部發展

2020-11-05 曦語時光

每個媽媽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就會開始注意很多很多的孩子養育問題。

我也是這樣,我從大女兒還在我肚子中開始,就執著於開始胎教這件事情,帶著孩子練瑜伽、聽莫扎特胎教音樂......試過很多很多的方法,想讓孩子儘早啟發智商。

現在,大女兒七歲半,就學習能力來說,相對還是優於周圍的孩子,學得比較快。但是,同時,我也看到和反省,養育聰明孩子,不僅僅是讓孩子智商提高,越往後發展比拼的越是綜合素質。

我們在培養孩子智商的同時,要讓孩子全方位發展,只有在青少年時期鍛鍊綜合能力,才是將來應對複雜環境的聰明之舉。

因此,我積極閱讀有關育兒的最新書籍,為培養一個能在將來聰明應對周邊環境的,並實現獨立、自主人生的孩子做準備。

關於孩子們大腦的形成,一般可以分為五個部分: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創意腦。針對五個大腦分區,我制定了相關的激發大腦發展的計劃。

一、智力腦

孩子的智力腦主要是前額葉功能, 已知的前額葉功能包括:記憶、判斷、分析、思考、操作。從腦前額葉的功能可以看出, 它對人的思維活動與行為表現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是與智力密切相關的重要腦區。

幾乎所有的天才,都是經過後天的刻意練習塑造出來的,比如郎朗, 郎朗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郎國任為了讓郎朗練琴不分心,甚至不讓母子相見,8年的刻苦練習才造就了郎朗的高水平琴技。

人的認知往往是有限的,刻意練習可以把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自動化,變成下意識的行為,給高層次的思考留出足夠空間。

然而,孩子的大腦前額葉皮層一般都要到20多歲才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就需要承擔一部分前額葉功能,幫孩子分析、判斷、規劃目標和整合信息。

只用給孩子制定計劃,時常突破舒適區,有目標、有方法地在學習區進行刻意練習,才會不斷地進步和成長。

二、情緒腦

我家大女兒開始上一年級,我發現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很多孩子,會不同程度的出現對自己外貌、控制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的不自信,比如他們經常會照鏡子時說發現自己長得好醜。

孩子情緒腦的發展往往比智力腦快,一般六七歲孩子的情緒腦已經發展得很突出了,但是,智力腦卻跟不上情緒腦的發展,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如果養育不當,就特別容易出現脾氣很大、暴躁任性等情況,他們也經常會採用一些比較極端的行為。

這時候,父母的做法就是要開始培養孩子的成長型心智,用正確的方法去表揚和批評孩子,在保護和支持之間尋找平衡,鼓勵孩子探索的同時,保護他們建立安全感。

父母通常對於孩子是容易寬容的,當這種寬容形成習慣以後,就容易變成過度養育,這就是中國為什麼會出很多巨嬰的原因。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心智時,不能一味的表揚,也不能一味的批評。

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不表揚聰明、結果、表現;批評孩子時,不要動不動給孩子貼標籤、發洩情緒,進行人身攻擊,而應該告訴他錯在哪裡?怎麼做才是對的?

在孩子出現融入社交困難時,教孩子練習如何應對困難所帶來的負面情緒,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找機會幫助孩子進入社交情景。

三,運動腦

經常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大腦結構的促進大有裨益,因為戶外活動能增加孩子接收光線的時間,促進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從而保證眼球的正常發育。

讓孩子從小多進行精細動作、粗大動作、有氧運動的鍛鍊,任何有加速度改變的運動都可以刺激前庭系統功能,比如:走路、跑步、蹦跳、前滾翻、側滾翻,包括一些玩具器械型的蹦床、羊角球、跳跳杆、滑滑梯、蕩鞦韆等,對前庭訓練的幫助都非常大。

四、語言腦

一歲以前的寶寶,可以經常頻繁地對著他講話,這些聲音的刺激,可以鍛鍊小寶寶的語言聽覺能力。大一點的孩子,要刺激孩子大腦的語言輸出,就要對孩子進行輸入練習,學外語、讀古詩、早閱讀都是有效的方法。

有研究表明外語學習經驗對腦和認知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習兩種語言對認知控制能力的促進作用早在嬰兒7個月時就已經出現,對學前、學齡、甚至老年人的研究一致性地表明會兩種語言的人在認知控制能力、認知靈活性上顯著優於只會一種語言的人。

孩子天生對有節奏韻律的東西,比如有節奏感的音樂、古詩、兒歌都是對孩子學習啟蒙的好幫手。所以,在孩子學習語言的時候,要注重練習一些在音素編寫、句子安排、音頭音尾等,有規律的句子和段落,使孩子能夠更愉快地掌握該語言的方法,古詩往往是經過詩人精心編排的文字,有著優美的韻律節奏感。

閱讀也是對孩子進行輸入的好辦法,尤其是親子閱讀,每天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堅持下來,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效果非常顯著。

五、創意腦

孩子天生是愛音樂的,最愛的還是用動作來表達音樂。當他們自然地隨著音樂搖擺、跳舞時,我們可以錄下來。不僅僅是記錄,也要一起回看。孩子看了自己的動作,一方面會更加有信心,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更多創造。

同時,還需要引導孩子,比如跟他討論:「這裡的低音像大象走路,我們慢慢地走,重重地跺腳。」「這一段歡快輕盈,我們踮起腳尖,伸出胳膊,像小精靈一樣旋轉。」

畫畫對孩子的思維發散和聯想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小時候,記憶力是強於理解力的,而畫畫可以增強孩子的理解能力。我們長大後,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不會畫畫了,其實一是因為缺乏勇氣,二是被思維所局限。

學畫畫是打開孩子創意的最佳方法,孩子從一歲左右就會開始有意識的塗鴉了,一支畫筆可以打開多種可能性。

我家裡兩個孩子,相差六歲,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我對兩個孩子的培養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在對待大娃時,我相對比較注重智力腦、運動腦、語言腦和創意腦的發展,但是對於情緒腦有些忽視,相信大多數家長也和我一樣,對孩子情緒的發展並沒有特別重視,所以導致孩子的情緒會出現一些問題。

其實,孩子的情緒發展是快於智力發展的。當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我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開始在孩子出現情緒失控的時候,充當她的前額葉功能,教他如何應對,現在孩子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比以前進步很多。

所以,在養育二娃的時候,我會把情緒腦的發展教育看得更重要,在孩子的智力腦還沒有發展完全的情況下,教她學習掌握自我控制。

從小培養她的成長型心智,而成長型心智一定是孩子聰明成長的基礎所在。

相關焦點

  • 孩子越早有這些表現,說明他腦部發育的越好,寶寶也越聰明
    小區裡圍了一圈寶媽,中間站著一個2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當著眾人的面正落落大方的背著古詩詞,所有人都誇讚孩子聰明,將來肯定有出息。誰都不能完全保證自己的孩子未來就很聰明,但是聰明的孩子還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果你家的寶貝也有這些特徵,那麼,恭喜你,你家孩子可能是個聰明娃,趕緊好好培養吧。
  • 促進孩子的腦部發展
    現代的小朋友競爭大,無論是學校功課還是興趣班,都要一較高下。不少家長在為孩子安排補習班和課外活動時,也會在他們的飲食上著手,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之餘,亦能把握這段時間,讓腦部得到最好的發育。而事實上,的確一些營養素能有助對孩子的腦部發育有正面的影響
  • 怎麼才能成為聰明孩子?家長要做到
    每一個人都喜歡聰明的孩子,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名的。但到底怎麼樣才是聰明呢?智力發展的程度高,則孩子很聰明;智力發展的程度低,那孩子就顯得很蠢笨。實際上,每個人的智力都是不一樣的。影響智力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兩個:其一:遺傳。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很聰明,那他們的 孩子也會很聰明。其二:後天培養。也就是說,成人有意識的對孩子進行各方面的培養,使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 那怎麼樣才能使孩子變聰明呢?
  • 如何養育一個聰明的孩子
    ,全面發展的孩子。我們都需要在保護我們的孩子和讓他們解決問題以向他們學習之間劃清界限。3.一定要讓你的孩子儘早參與學術活動(然後在他們長大後鼓勵他們獨立。研究表明,給孩子讀書和早期教他們數學可以極大地影響他們接下來的成就。然而,最好是在小學的晚些時候開始讓孩子停止做家庭作業,因為幫助孩子做家庭作業實際上會阻礙他們的發展。父母應該經常表達他們對孩子學習的興趣,但是鼓勵他們獨立地負責他們的工作。
  • 如何養育聰明寶寶?父母「對症下藥」用這些方法,孩子越養越聰明
    導讀:如何養育聰明寶寶?父母「對症下藥」用這些方法,孩子越養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何養育聰明寶寶?父母「對症下藥」用這些方法,孩子越養越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育聰明孩子是家長的心願,家庭教育中聰明家長可以這樣做
    很榮幸能參加也喜歡今日頭條對培養孩子的這個觀點:養育一個聰明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願,研究表明,一個孩子的智力發育狀況是先天因素和後天培育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個人認為聰明的孩子就是指,在孩子遇到問題或者困難時,首先有思維的靈活性,能獨立的思考問題,有自己好的想法和準確解決困難的邏輯思維,以及相對應的應變決策能力,來解決問題或困難的執行力。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2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別錯過,要抓住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2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別錯過,要抓住哈佛大學曾經對孩子的腦部發育進行了一項研究,通過研究表明孩子的腦部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這個潛能代表著聰明和智慧代表著智商的開發,可是如何才能進行潛能的開發,讓孩子更加聰明,成為了重中之重。
  • 研究表明:孩子10歲前,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要抓住
    家長想方設法地讓孩子能接受到最細心的照顧,最全面的教育,盼望著子女成龍成鳳。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許多父母會發現他們自己的努力似乎常常不能起到效果, 這是為什麼呢?
  • 聰明孩子養成記:別毀掉你原本聰明的孩子,把右腦還給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童年時期所受的教育以及生長環境對其一生的發展及其關鍵。在這一時期,是孩子個體生長發育最旺盛、心理變化最快、可塑性也是最大的。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程不時老先生在央視《開講啦》裡曾說過,要想辦法開發孩子的右腦,因為右腦開發以後,會激勵孩子的左腦,左右腦並進才能讓一個孩子更好地成長。
  • 吃核桃、豬腦讓孩子更聰明?這6個方法,才是養育聰明孩子的法寶
    導讀:吃核桃、豬腦讓孩子更聰明?這6個方法,才是養育聰明孩子的法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吃核桃、豬腦讓孩子更聰明?這6個方法,才是養育聰明孩子的法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育一個聰明的孩子,其實只需要陪他這樣「玩」,越早玩效果越好
    「聰明」的養育一個聰明的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願。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呢?很多父母可能會這樣認為:從小學習好,能讀會算就是聰明。如果一個孩子2歲就能算出兩位數的加減法,如果3歲的孩子能背出100多首古詩,這才是聰明嗎?這不僅僅是聰明,神童都不為過了,可「江郎才盡」的故事我們從小耳熟能詳。
  • 孩子總是不開竅?了解《全腦教養法》,幫孩子建立腦部學習機制
    >《全腦教養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在對於父母養育方式對兒童思維的影響父母寫下的一本書。書中寫道:父母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思維方式。在幼兒階段,孩子的右腦及其控制的情緒支配著邏輯化的左腦,一般來說,人類的左右腦各有側重,左腦決定人的邏輯思維,即理性的一面。而右腦則傾向於藝術思維,即感性的一面。
  • 0~3歲寶寶是大腦發育重要期,父母做好這些細節,養育出聰明孩子
    老師發現幾乎所有的媽媽寫了:「願我的孩子健康聰明!」這個美好願望。當了媽媽後,確實是這樣,除了身體健康,媽媽們最希望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孩子聰明。那麼,讓寶寶聰明的秘訣是什麼?了解寶寶大腦發育情況想養育出一個聰明的孩子,我們要首先來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0~3歲寶寶是大腦發育期。
  • 孩子需要怎樣的早教?弄清孩子早期腦部發展,告別又貴又亂早教班
    我一直堅信,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該被辜負。而要實現這一點,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一定要看見孩子,真正了解孩子,懂得如何引導孩子身心健康的快樂成長。不然的話,我們也不需要擔心標準化的學校體制教學不足以讓孩子得以最充分的開發和發展了。要實現因材施教,首先一定要幫助父母了解孩子,還要幫助父母懂得如何正確進行親子早教。
  • 怎樣的孩子最聰明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那麼,怎樣的孩子最聰明呢?第一,有的孩子生來就是神童,天生就聰明。有的孩子生下來就記憶力超群,或者具有某一方面的天才。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神童,一定得注意他的教育,如果教育出問題,讓孩子淪為平庸,那就太可惜了。第二,一些天才。有的人生來腦部就與普通人不同。比如愛因斯坦死後,有人研究了他的腦部,發現與普通人的腦部有很大的不同。
  • 孩子從「娘胎」裡就帶著聰明信號?此部位的靈活度,藏著發育秘密
    每一位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聰明一點,畢竟聰明的孩子學習會更輕鬆,將來的社會競爭力也會更強,更容易擁有相對幸福而又成功的生活。其實孩子聰不聰明,從他們剛出生的時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難以置信,但有的寶寶真的是從娘胎裡就自帶聰明信號,通過此部位的靈活度,媽媽們就能夠觀察判斷一二。
  • 烏鴉為什麼這麼聰明?因為父母養育的好
    超長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學習和創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那麼聰明,能夠掌握需要學習許多年才能掌握的技能。不過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超長童年的物種,大猿、大象、蝙蝠、鯨魚、海豚和某些鳥類也有。超長童年是否會給這些動物更高的智力?父母在此期間起了什麼作用?長期育兒的額外花銷是否值得?
  • 一個媽媽的反思:如果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
    本文來自一位家長的傾訴,孩子剛剛小學畢業,養育孩子一場,有很多遺憾,也有很多反思。如果你亦有同樣的思考,歡迎在文末留言探討。他提倡: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激發孩子的興趣,培植孩子的積極心態,激發孩子的自信心,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習慣,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各種知識。
  • 推薦5本育兒好書,養育聰明 高情商 聽話 合作 有責任心的孩子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養育孩子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作為一個媽媽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養環境。為此我讀了很多的育兒書籍。其中這五本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父母閱讀的育兒好書。這五本書都是育兒領域權威專家的代表作。從孩子出生前到5歲的大腦發育智商,孩子情商養成,到親子溝通,孩子合作,再到心理界限的培養。非常全面的介紹了以上這些內容。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是哪些書吧?
  • 讓孩子天賦自由:0~6歲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讓孩子天賦自由》提及的案例來源於作者林怡養育兒子22年、早教一線從業15年的實踐,在每一個案例當中,你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感受到自己育兒生活的現實場景,有共鳴,有啟發。 ·林怡是一位用一個普通的信封就可以與孩子玩上兩三個小時的專家,她在書中所講到的育兒方法簡單實用、易操作。父母看後可以馬上複製到自己的育兒實踐中,效果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