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國防大學師生中引發熱議

202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鼓樂盈耳,歌聲激揚。5月27日晚,紅山腳下,由北京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傾力打造的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走進國防大學,為千餘名師生奉獻了一場雄渾激昂的視聽盛宴,在軍地高級幹部學員中引發熱議。大家倍感振奮,稱讚這是一部蕩滌靈魂的紅色音樂史詩,是一次別開生面的黨性教育。

    追憶歷史:我們從哪裡來,向哪裡去

    「這是一部近些年不多見的藝術精品,把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很好地統一起來了。」演出結束後,國防大學師生久久回味。

    「偉大的時代呼喚精品力作。」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任天佑說,《西柏坡組歌》能夠引起廣泛關注,就在於它有直指現實的觀照性和直逼靈魂的叩問。演出恢宏大氣,視野深廣,思想深透,令人動容。這種以文藝的形式觸摸黨史,讓黨員幹部接受黨性洗禮,無疑會起到震撼心靈、淨化靈魂和升華境界的效果。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班學員、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守剛認為,《西柏坡組歌》揭示了一個重大的時代主題:我們黨從哪裡來,帶領人民向哪裡去,也就是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是什麼,要完成什麼使命,保持什麼樣的精神狀態。

    「主題宏大,表演精湛,鮮活生動,不愧為弘揚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國防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班學員、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金成談到,讓歷史告訴未來,《西柏坡組歌》通過對歷史的重溫,藝術地展現西柏坡精神,對於推動「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時代拷問:我們為了誰,依靠誰

    「《西柏坡組歌》跨越時空、情景交融,劇中的小山村、發報機、民俗畫等,既讓我們回味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也叩擊著我們黨員幹部的心靈。」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班學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感慨地說,如何始終保持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我們為了誰,依靠誰,這是重大時代課題。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班學員、河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童建明告訴記者,他每年都要參加省檢察院舉行的「趕考日」活動,先後8次到西柏坡參觀見學。他說,進入新世紀,黨群幹群關係面臨嚴峻考驗,特別是腐敗現象蔓延、「四風」問題突出,對黨群幹群關係是一種撕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習主席領導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支持,黨的事業朝氣蓬勃,更加充滿希望。

    「力量從哪裡來,為了什麼依靠什麼。」這都是我們黨始終堅持和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國防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班學員、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守剛接過話題,他說,《西柏坡組歌》用多樣的藝術形式,帶給我們多方面的啟示,其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來自人民群眾,只有贏得人民群眾,黨的事業才會朝氣蓬勃,始終充滿希望。

    蕩滌靈魂:行得正才能走得遠,踏得實才能留深印

    「我來的時候,你傾其所有。你盼的時候,我在哪裡?你望眼欲穿的時候,我用什麼來報答你?」採訪中大家說,歌曲《天下鄉親》的歌詞最打動人,也最能引人思考,特別是對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引導黨員幹部勤政廉政、一心為民,始終保持政治本色和優良作風,有非常深刻的啟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說,《西柏坡組歌》是一部反映黨史和革命史題材的力作,其豐厚翔實的史料、撼人心魄的思想,充分體現了演創人員對重大題材的敏銳感和責任意識。堅守信仰高地,不僅要學會往前看,更要善於回望來路,以歷史為鏡,始終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班學員、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權談到,《西柏坡組歌》藝術地再現了我黨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深耕人民的赤子情懷和艱苦奮鬥精神,建議擴大軍地巡演範圍,組織黨員領導幹部觀看,重溫西柏坡精神,為進一步下大力解決「四風」和不嚴不實、為官不為等突出問題,夯實思想基礎,立起做人為官幹事的標杆。

    《西柏坡組歌》是思想的金庫,更是精神的富礦。國防大學師生紛紛表示,觀看《西柏坡組歌》,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文化與藝術的時代高度,更有精神與追求的滿滿正能量。

    催徵號角:趕考永遠在路上,人間正道是滄桑

    「一道考題叩問三百年,怎樣交出合格答卷?《西柏坡組歌》第四樂章《趕考》一開始就吹響催徵號角,提出歷史思考。」國防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班一位學員對記者說。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駐隊跟班教學的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曾多次來到西柏坡現地教學,每次都是懷著敬仰之心去,帶著思考走。他說,組歌是一部立意高遠、面向未來的國運興衰啟示錄。蕩滌作風的汙垢,割除腐敗的毒瘤,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攸關黨和軍隊的前途命運和生死存亡。與當年相比,我們現在的「考場」依然充滿挑戰。只要我們保持戰略清醒,不忘本、不迷途,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營養,就能無往而不勝。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班學員、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世英談到,歌曲《永遠在路上》,如刀刻斧鑿般地鐫刻在所有黨員幹部的心上,今天,我們黨面臨的挑戰考驗前所未有,需要我們大力弘揚西柏坡精神,就像歌中唱的那樣,永遠在路上,把百姓當作考官,把萬裡徵程視為考場,把民富國強視為考題,把人民滿意視為考量。

    精神火炬,穿越時空;新的徵程,任重道遠。採訪中,國防大學師生表示,今天,我們重整行裝再出發,面對的是新的關頭,迎接的是新的大考。一定要珍視和用好這些革命「傳家寶」,讓「兩個務必」永駐心間,讓「兩個永不」常繞耳畔,在「趕考」的路上與黨同心同德,高舉先輩的旗幟,完成民族復興的偉業。


[責任編輯:梁捷]

相關焦點

  • 西柏坡組歌:國防大學裡的視聽盛宴
    ——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國防大學師生中引發熱議■黃選軍 張 瀟 本報記者 褚振江鼓樂盈耳,歌聲激揚。5月27日晚,紅山腳下,由北京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傾力打造的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走進國防大學,為千餘名師生奉獻了一場雄渾激昂的視聽盛宴,在軍地高級幹部學員中引發熱議。大家倍感振奮,稱讚這是一部蕩滌靈魂的紅色音樂史詩,是一次別開生面的黨性教育。
  • 黃志忠|人間正道是滄桑
    在學校,他的演技受師生稱道,可在劇組試戲,卻被導演否定,這讓他深受打擊。黃志忠舊照「不管在學校裡怎麼樣,哪怕你相對優秀,出來到社會,整個人就要被重新衡量,是要重新建立概念的。」明白這個道理後,黃志忠決定從小角色演起。
  • 宣言:人間正道是滄桑
    9月26日,新華社播發署名為「宣言」的文章,題為《人間正道是滄桑》。
  • "人間正道是滄桑"正解:人間正在說"世界變了"
    最近出了一部電視專題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很明顯,這個題目是從「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句詩中簡化出來的。那麼,「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句詩應該如何解釋?  百度給提供的解釋是:「人間正道,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滄桑,滄海變為桑田。」看來這個解釋已經被公認是正確的了。
  • 真假虛實之間的故事,《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人物
    老周摘要:2009年上映的《人間正道是滄桑》是當年最火的電視劇,即便今天的重播,依然還有不少粉絲。這部電視劇不但情節設計緊密結合歷史事件,而且尤其是人物設定以及演員的表現都很見功底。圖1:《人間正道是滄桑》海報匠心獨具的設計《人間正道是滄桑》以瞿楊兩家從1925年大革命到1949
  • 人間正道是滄桑:「滄桑」是什麼意思?主席詩詞的高明就在這裡
    人間正道是滄桑,「滄桑」是什麼意思?「滄桑」本意是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就是巨變,翻天覆地的變化。主席作此詩,為何會在末句感嘆人間正道是滄桑呢?理解一首詩,先了解時代背景。《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人間正道是滄桑與家國情懷
    初看到《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部電視劇的名字時,是沒有點進去看的欲望的,總以為是一部政治正確的抗戰片。後來,2年前的某個無聊時間,翻看到了這部電視劇的視頻片段,感覺挺有意思。於是乎打開電視,一本正經從頭看起。第一遍看下來,一時間驚為天人,感覺挖掘了新大陸。
  • 國慶70周年「宣言」:人間正道是滄桑
    9月26日,新華社播發署名為「宣言」的文章,題為《人間正道是滄桑》。這篇五千多字的文章,系統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經過實踐檢驗的人間正道,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文章指出:人間正道是滄桑宣  言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9月12日專程來到北京香山,瞻仰雙清別墅、來青軒等革命舊址。
  • 想當年|《人間正道是滄桑》:楊家二十四代,中國二十四史
    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張恆飾演楊立華、黃志忠飾演楊立仁、孫紅雷飾演楊立青在可見的歷史中,這是這家人最後一次齊聚,很快他們就要再一次分道揚鑣、兵戈相向,然後兩岸永隔。這時楊廷鶴老爺子拿出了幾本冊子,分給了他的子孫們,這是楊家的家譜。楊老爺子說:「國有正史,民有家譜。『家』這個字,大得很吶。
  • 《我愛你,中國·人間正道是滄桑》:禮讚新時代奮鬥者
    由芒果TV、湖南都市頻道、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合出品,求是網特別支持的主旋律紀錄片《我愛你,中國》第三季《人間正道是滄桑》將於3月3日起,每天上午10點在芒果TV全網獨播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表達了什麼意思?
    前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主席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其中第四聯的出句,借用了中唐詩人李賀名篇《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成句,對句是詩人的原創。
  • 人性信念: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性的信念,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人生要有「人」的活法,就得有對人性的學思自覺,堅定而矢志不渝地實踐。先哲的「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思想,實則就是要釐定人性的信念,亦即旨在建立道德主體能為的信仰。堅定人性的信念,既是人生自信的根源,又是勇擔道義的根基。
  • 人間正道是滄桑,農場人的故事
    世界之大,每個人都要走正道,腳底泡,是自己走出來的,人間正道是滄桑。
  • 人間正道是滄桑,星光不問趕路人,功夫不負有心人
    每天在抖音還有各種媒體中看到還債正能量,雖然每天都在為還債發愁,但道路已被修正。再也不用擔心繼續走下坡路了,每天都在一點點進步。就像一個出水管和進水管,只要關掉出水管只進不出就會慢慢灌滿的。人間正道是滄桑,星光不問趕路人,功夫不負有心人。想去創業,但不知道也不敢走出這一步,太難了。害怕放棄這份工作,自己又能去幹些什麼,對於一個體力、腦力、情商都不高的自己怎麼去創業,創業幹點什麼,做小吃還是幹什麼。以前在賭的時候,一分錢都要去充進去賭,最無恥的時候,身上一分錢也沒有,連在外面吃一頓飯都支付不起。
  • 人間正道是滄桑不是原始答案
    不少人都以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是「人間正道是滄桑」,其實這樣一種說法也不能算是錯的。
  • 還記得士兵突擊裡的張譯、人間正道是滄桑裡的育良書記嗎?他們才是...
    毫不誇張地說,除了年輕的女配關曉彤,其他的幾位幾乎承包了我的高中末年大學初年。可以說我是看著他們的劇長大的(仿佛哪裡不對)。今天我們就來安利一下今年白玉蘭幾位得主過往的作品。由於這幾位的作品我好多都是八,九年前看的,後來也沒有重溫,有可能有些記憶不夠準確,見諒。最佳男主角張譯,我第一次認識這個人是因為當年的《士兵突擊》。
  • 冷門卻好看的電視劇,《青島往事》《人間正道是滄桑》你看過嗎?
    中戲版《白鹿原》為2010級表演班畢業大戲,改編自陳忠實同名小說的話劇,由張超人、菅韌姿、趙韓櫻子等中戲新生代演員主演,導演高景文系中戲教授,曾培養出了姜文、鞏俐等一大批學生。中戲版《白鹿原》於2013年12月18日公演以來,贏得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中戲版《白鹿原》在白鹿兩家和時代大背景下,著重表現了田小娥與白靈兩個女性的情感經歷和悲慘命運,看後令人唏噓。
  • 上海音樂學院復排《長徵組歌》師生期盼「重走長徵路」
    新華社上海9月9日電(許曉青、王婧媛)我國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搖籃——上海音樂學院8日宣布復排《長徵組歌》。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介紹,這是一次「舉全院之力」的大工程,計劃2020年10月公演,2021年實現「重走長徵路」的沿途巡演。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1965年首次公演就引發轟動,是半個多世紀來我國音樂界的紅色經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