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是該系列五部電影中最符合大片標準的一部,劇力十足、演員出彩、導演用心外加多元化的動作設置使得這部波特電影從單純的兒童故事片蛻變成出色的大電影
錯的一方應該不在電影。想看兒童片做天真浪漫兒童夢的人大可選擇《大雄的恐龍》,這片也在公映著。鑑於波特小說系列的威名,即使沒看過《鳳凰社》小說的人都應該知道波特會在這部小說中變成有擔待負責任的小大人。既然有了這個認知基礎,那就可以靜下心來慢慢體會該片全體電影人的用心之處,這遠比無端找茬有意義。
風雲變色的開場鏡頭就已經將《鳳凰社》電影的黑暗風格顯示出來,波特小說自《火焰杯》開始就已經完全往這一方向發展,看過《火焰杯》的人都會明白這一點,然而導演大衛葉慈似乎有意將這個電影的風格完全暗黑化,從波特到達鳳凰社總部之後赫敏伸出雙手給波特一個熱情的擁抱拍成恐怖鏡頭這點就顯示出導演將這部電影完全按照驚悚片的方式來拍的決心。
從故事本身看,《鳳凰社》電影與小說相似度至少超過90%,130多分鐘的片長絕對不能將小說中的所有情節包容進去。《鳳凰社》理應進入精彩大片的行列。波特的成長讓其更有魅力,而波特在片中對友誼與愛的理解比起早期波特電影中單純的兒童冒險故事更具教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