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一個平凡的日子,校園裡的學習、生活一切如舊。然而,這一天因為臺灣楠梓高中師生代表團的來訪,在校園裡激起不小的漣漪。期待、激動、興奮……,成為這一天的主旋律,正合了孔子所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一大早,上海市涇南中學趙春芳校長帶領著行政團隊以及學生代表,在校門口熱情迎接遠道而來的臺灣師生。臺灣高雄楠梓高級中學師生代表團一行共17人,4位老師和13位學生,孩子們穿著整齊的校服,乾淨利落。涇南中學的學生也著整齊的校服,微笑陪同臺灣師生,引領他們來到圓廳會議室。兩校師生齊聚於此,進行了一個簡短而溫馨的歡迎儀式。
雙方校長的學校工作簡介開啟了本次兩岸文化交流的歷程。趙春芳校長從我校的狀況、學生的培養、教師的發展和學校取得的成績等方面向臺灣是師生介紹了我校的辦學理念:在「忠信篤敬」校訓引領下,踐行「立規育美、協作進取」的校風,打造一支「愛生樂耕」的教師隊伍,培養「勤學善思」的涇南學子,建設文明幸福的健康家園。
通過楠梓高中許文宗校長的介紹,我們也得知這是高雄唯一一所公立的綜合高中。學生在高一時一起學習,高二進行分流。經過學生申請,校方同意,部分學生繼續學習文化參加高一級考試,部分學生嘗試職業方面的專業學習。楠梓高中最讓他們驕傲的是體育特色,有自由車、跆拳道、田徑等,同行的湯金蘭老師曾是臺灣奧運會代表團的射箭總教練教練,曾獲奧運會銀牌,更令我們師生連聲叫絕。
隨後雙方學校校長互贈禮物,希望把我們的友誼傳遞下去。
兩岸師生之間的交流,歡快又融洽。音樂是世界的語言,和樂則同。我校學生呂行嘉表演的二胡獨奏《萬馬奔騰》,嫻熟的技巧和激情的演繹,喚起了全場師生的共鳴,贏得陣陣掌聲。
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的我校音樂教師袁翬老師帶來了一曲「泣泣私語訴衷腸」的琵琶曲《琵琶語》。淡淡憂傷的琴弦聲把現場帶入一種纏綿悱惻、欲說還休的境界,讓人沉醉其中。專業級的演出,掌聲雷動。
楠梓高中學生也帶來了精彩的表演。扯鈴表演讓人目不轉睛,一下子震懾了全場,而歌曲《我們正青春》則把全場師生都帶動了起來,一起載歌載舞,氣氛十分輕鬆融洽。
輪到學生們自己互相交流的時間了,他們有竊竊私語的,也有互贈禮物的,還有亟不可待加微信留聯繫方式的,那種歡快,都洋溢在孩子們的笑臉上。雙方的老師們都是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之後,楠梓高中的學生還走進我校的特色課堂,觀摩、參與了手工藝品製作、美術連環畫創作和化學研究性學習實驗等教學,體驗上海教育改革之下的課堂教學,感受中華傳統工藝的魅力。
手工藝品製作教室裡,多才多藝的袁翬老師帶領著初中的學生們,現場展示著燈籠串珠的製作。櫥窗裡精美的串珠作品吸引了臺灣師生的駐足欣賞,他們也收到了自己喜歡的串珠禮物,欣喜不已。有的學生還親自體驗了串珠的製作,興趣滿滿。
美術專用教室裡濃濃的藝術氛圍深深地感染了臺灣師生,收到我校美術特色教室童雪俊老師創作出版的連環畫《鬥法破高廉》更是愛不釋手,紛紛排隊要求籤名留念。美術教室裡儼然成了一場小小的籤名會。
化學實驗室中,在鄭小山老師的指導下,我校的高中學生正在演示「水果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的實驗操作,展示了我校在高考新政下的研究性學習。
操場上熱力四射的啦啦操表演將整個交流活動帶向了高潮。至此,臺灣高雄楠梓高級中學來我校參觀交流活動圓滿成功!
臺灣楠梓高中師生代表團的來訪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天時間,但它開啟了我校海峽兩岸校際交流的新模式,也為海峽兩岸青少年增進感情提供了新思路。
兩岸學校的辦學宗旨都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雖然學校的性質不一樣,辦學的特色有不同,培養學生的機制也有差異,但這正是雙方可以相互學習、參照的地方,以更好地有利於學生和學校的發展。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教育界也要秉著開放則強,交流則贏的精神,走出去、請進來,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才能把學校辦得更好。
文章來源:上海市涇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