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高校就業服務「不打烊」

2021-03-05 中國大學生就業

1月以來,全國高校開始陸續放寒假,對服務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教師們來說,工作卻並沒有停歇。

1月19日,放假第7天,北京科技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的辦公室裡依舊一派忙碌,老師們正在協助畢業生們領取報到證、籤三方協議。「寒假期間,我們除了國家法定過年的除夕到初六7天假期,其他時間每天都有老師在崗值班。」北京科技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陳建幫說。雖然已進入假期,但學校早已安排了專人值班,為畢業生持續提供諮詢、籤約、改派、報到證製作發放等服務。


在重慶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雲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就業部門發布的公告中,我們發現,同北京科技大學一樣,在假期期間都安排了教師值班,接待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等相關業務,有的高校還安排老師線上值班,為學生答疑解惑。

2020年12月31日,研究生考試結束一周後,江西財經大學在就業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抓住機遇 共赴前程——致2021屆考研同學的一封信」。信中,老師們對考研同學們的拼搏、努力表示肯定,也鼓勵每一位同學積極行動起來謀劃考研後的發展之路。江西財經大學大學生職業發展促進中心朱海琴老師表示,學校2021屆畢業生中有超過半數的學生報名參加研究生考試,考研後的學生是學校假期就業工作關注的重點群體。「通過一封信的形式,可以拉進與學生間的距離。特別對於那些考試不理想的同學,引導他們放下包袱,認清形勢,更好的投入到就業中來。」朱海琴說,針對這些同學們簡歷製作、面試等薄弱環節,學校安排教師開展簡歷檢查和修改。對考試不理想,有就業意願未落實單位的學生進行就業形勢與政策宣講,給予求職渠道和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同時也特別收集整理了求職面試的「大禮包」免費向同學們發送。「我們還將對春招企業進行了摸底排查,力爭做到早部署早動員早安排,應對新一年的就業變化。」朱海琴表示。

寒假前,陝西理工大學聯合省人社部門對718名2021屆家庭就業困難學生一次性發放了1000元求職補貼。寒假期間,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和各學院就業輔導員老師通過電話、微信、QQ等方式對學生進行了一對一進行調研。「我們對於同學們的就業技能和崗位匹配度進行了摸排,根據畢業生考研、考公、就業等不同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指導、職業推薦等服務,引導和動員畢業生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陝西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處長仝東峰說。學校依託就業信息網和陝西理工大學畢業生就業管理服務微平臺,不間斷地提供信息服務,幫助學生隨時隨地獲取企事業單位崗位需求。「我們將充分調動二級學院力量,共享兄弟院校資源,形成矩陣式的就業市場開拓模式,最大限度的達到崗位的互聯互通,擴展畢業生就業渠道。」仝東峰表示。

2020年12月末,東北大學下發《2021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方案》,啟動暖冬求職計劃,給在疫情下隆冬中求職的東大學子帶來了溫暖。學生指導服務中心整合就業實習基地資源,向學院部署寒假前就業實習動員工作,充分發揮校院兩級就業實習基地的作用。「企業通過預先與學生互動,更有機會獲得合適的人才。這也是為了即將到來的春招預熱。」東北大學學生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程宏說。針對考研不理想以及計劃回鄉就業的學生,學校重點發布了各地市招聘會的信息,鼓勵學生利用寒假的寶貴時間,豐富在相關領域的實踐經歷和求職經驗。「我們向學生推送了浪潮等重點企業的冬令營活動、冬季內推招聘信息,並加強對實習信息收集、實習經驗積累等的具體指導。希望藉此增強學生們的求職信心,提高學生求職就業的主動性,使他們提早制定實習就業計劃,拓寬就業思路,努力把握每一個就業機遇。」程宏表示。暖冬求職計劃引發了學生們的強烈關注。採訪中,學生們表示,求職計劃的開展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他們對求職的畏懼心理,讓他們勇敢地邁出求職的第一步。

作為春招前的最後一個假期,走訪調研成為了不少高校就業工作的重頭戲。

2021年,是華中師範大學開展「百名教師訪百家」活動的第14個年頭。根據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的活動鼓勵教師開展同城家訪或以電話、網絡方式開展線上家訪。重點了解家庭貧困、學業困難、少數民族學生等不同學生群體的情況和實際需求。

1月22日,學校化學學院老師李佳以班主任的身份首次通過QQ視頻線上家訪了卓越班公費師範生張婷婷。通過交流,她詳細地了解了張婷婷的家庭和生活情況。「我本來計劃去年就家訪張婷婷一家,但受疫情影響未能成行。這次交流中得知她的父親去年因為意外受傷正在家休養,一家四口僅依靠母親單薄的收入,生活十分艱難。但是張婷婷從未跟學校老師和同學提及這件事情,不想給學校添負擔。」李佳說,儘管隔著屏幕,但是與學生和家長的交流中卻能夠真切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對生活的態度和對學校的期許。「學校、老師和學生的距離更近了。」李佳說。同一天,她還家訪了蒙古族公費師範生奇娜爾。2月3日和5日,她又分別視頻連線了哈薩克族公費師範生阿孜依娜·保爾江、藏族公費師範生巴桑潘多,與學生和家長交流少數民族師範生面臨的通用語言教學等挑戰與機遇。從2015年8月在江西省宜春市慈化鎮慈化村大塘組開始的第一次家訪至今,李佳已經走訪了兩屆化學免費師範生班級的7戶困難學生家庭,他們分布於江西、安徽、貴州、雲南和湖南5個省,有的位於省會城市,有的則位於海拔800米的大山裡的少數民族族聚居地。每一次的走訪,她都是主動請纓。在李佳看來,新時代大學生在思想、學習、社會交往和就業等方面出現了和以往所不同的新問題,教師需要「走進田野」,從學生的成長環境與經歷去分析各類困難產生的原因,通過家校溝通,與家長、學生聯手解決班級學生在成長成才中的困難。「我們既要和家長學生一起面對困難,也要將家訪信息反饋給學院、學校,以便改進相關工作。」每一次的記錄中,李佳都清楚的記錄著每一個家訪的細節,原生家庭情況、幼年時的思想行為、培養母校、家人朋友的評價、家長對學校的意見……其中,更多的是她的走訪感受和針對學生進行的特點分析和意見建議。「在家訪中,我越發認識到學生的行為表現其實都是其內在信念的外在具體體現,所以要想解決好學業、理想信念、就業等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保障,立德與樹人並舉。」李佳說,她的目標是走遍每一位同學家中,實現班級全覆蓋。

在服務學生的同時,不少高校也利用這段時間對新一年的就業工作加緊布局。

1月9日,中國政法大學開啟寒假模式。按照此前的工作計劃,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也隨即啟動了第二批的就業創業工作室建設。早在2017年,學校就分別在法學院、商學院試點建設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室,現在已成立以輔導法學專業學生生涯發展、全面提升學生創新創業就業關鍵能力、引導學生存軍入伍等為特色的職引就業工作室、指南針「創.就業」工作室、法碩職問工作室、直通公考工作室、「戎•涯」工作室等5個特色鮮明的品牌工作室。今年學校進一步挖掘校、院兩級力量,形成各學院富有特色的工作室。

經過項目申報和審核,1月21日,刑事司法學院、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商學院等7所學院以聚焦技能提升、新媒體就業、留學規劃與申請等為主題的工作室正式立項。「我們計劃針對2021屆畢業生開展『百名專家實務講座、百場就業講座』活動推動畢業生順利就業。」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解廷民表示,學校將根據工作需要用兩到三年時間建設一批學院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室,並在政策、經費上予以一定支持。

為進一步確保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發揮就業課程引導作用,提升教師的授課水平,1月25日,東南大學召開2021年就業指導工作研討會暨就業導論課程集中備課會。研討會上,黨委學工部/武裝部部長、學生處處長秦霞結合《教育部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要求》提出了學校2021就業工作新目標。優秀教師代表張曉堅、王玲豔、羅磊、董燁做了主題分享。就業指導中心薛裕峰、張多良、顧青瑤、丁菡等老師分別結合自身工作介紹為就業指導課程提供的資源和政策保障。

老師們表示,在年初舉辦此次研討會和備課會,是學校就業工作開好局,起好步,謀新篇的重要一步,也進一步明確了學校就業工作引領方向。特別是彼此間的經驗分享,從不同緯度講述了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操作實務,同時就如何引導學生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就業技能的舉措也做了詳細的分享,讓大家受益匪淺。引發了對學校就業指導類課程現狀的更多思考,啟發了開展工作的思路,吸收先進教學方法和內容。今後將繼續充電,充實理論知識,提升專業水準,提高服務學生的本領,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相關焦點

  • 華東交大:就業服務不打烊 助力畢業生「穩就業」
    中新網江西新聞4月23日電 (記者 王劍)為最大限度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的影響,位於江西南昌的華東交通大學第一時間創新招聘形式
  • 線上服務保障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人社部門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就業服務
  • 烏魯木齊:線上服務保障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人社部門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就業服務,加大線上服務力度,助力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疫情發生後,人社部門主動適應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創新服務形式,通過「新疆人社」官方抖音、新疆人社廳門戶網站等服務平臺,面向社會廣泛發布就業政策、崗位信息、服務指南,幫助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時獲取就業相關信息。
  • 廣陵區為復工企業「補缺」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
    企業復工後,缺工成了「第一難題」,據不完全統計,各類用工缺口目前達到11000人。「面對復工企業的用工需求,我們組織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持續加大線上招聘力度,通過『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就業創業網站、微信公眾號、工作群等多種渠道收集發布企業用工信息,與缺工企業建立跟蹤對接機制,實現用工信息全域共享,動態發布崗位信息。」
  • 雲招聘,就業服務「不打烊」
    大學畢業生是每年求職大軍的主力,今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847萬人,針對大學生的各類雲招聘活動也不斷開展起來。 教育部大學生就業網(新職業網)聯合5家社會招聘網站舉辦了「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聯合網絡招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上線一周就已累計發布200多萬個校園招聘崗位信息。
  • 安陽:突出抓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就業服務
    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招聘平臺優勢,將線下求職場景搬到線上,將所有現場招聘改為網絡招聘,通過「安陽人力資源網」、「安陽公共就業微信平臺」和「就業e圖」等網絡平臺,進行遠程投遞簡歷,「不見面」求職招聘,著力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服務新模式。同時,開展「四辦服務」(即「電話辦、預約辦、郵寄辦、網上辦」),大面積收集信息和挖掘崗位。
  • 唐山市就業指導中心調整南湖代辦處「不打烊」實施方式
    唐山市就業指導中心關於調整南湖代辦處「不打烊」實施方式的通知  關於調整南湖代辦處「不打烊」實施方式的通知  唐山市就業指導中心(南湖代辦處)的參保人員:為貫徹落實河北省政府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推動全省政務服務
  • 服務!服務!還是服務!全省高校輔導員24小時在線幫助學生就業
    疫情期間,為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遼寧高校輔導員第一時間從「假期模式」轉入「戰鬥狀態」。5000多名高校輔導員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主動謀劃,精準施策,有效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畢業生就業服務、線上招聘不斷線,24小時在線,通過雲助力打通就業服務「最後一公裡」。
  • 網絡招聘不斷線、不打烊丨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全國前列
    ,全力保障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局穩定。發布就業信息300萬餘條共享的龍江就業網絡「大市場截至7月31日,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提前完成教育部「9月1日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於70%」的目標要求,位居全國前列。建立省、校兩級聯動大學生就業工作專班,建立定期例會、部門會商、省校聯動、日報告周通報月調度等工作機制。
  • 安陽為高校畢業生提供498家用工單位的8445個崗位,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工作
    、保居民就業新聞發布會獲悉,安陽市突出抓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就業服務,為安陽高校畢業生提供了498家用工單位的8445個崗位。安陽市勞動保障服務中心主任楊建旭介紹說,安陽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招聘平臺優勢,將線下求職場景搬到線上,將所有現場招聘改為網絡招聘,通過「安陽人力資源網」、「安陽公共就業微信平臺」和「就業e圖」等網絡平臺,進行遠程投遞簡歷,「不見面」求職招聘,著力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服務新模式。
  • 自治區舉辦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專場網絡招聘會
    來源:天山網天山網訊(記者馬蓓報導)「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本月起,2020自治區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專場網絡招聘會啟動。截至8月31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都可登錄中國新疆人才網(www.xjrc365.com),投遞簡歷求職。
  • 新疆開辦專場網絡招聘會 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史傳芝)截至8月31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登錄中國新疆人才網(www.xjrc365.com),投遞簡歷求職。  8月2日,記者從自治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了解到,為做好高校畢業生離校後就業服務的有序銜接,促進自治區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儘早、儘快就業,於8月份舉辦2020自治區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專場網絡招聘會。
  • 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作者:藺炳正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嚴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統一部署,創新思路、精準施策,深入拓展就業渠道,全面做好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切實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保駕護航。開展「雲端招聘」,組織訂單培訓,積極「牽線搭橋」。
  • 人社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不間斷常態化就業服務網站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9月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上線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網站,旨在聯通全國的就業服務資源,向高校畢業生提供不間斷常態化的就業服務。「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版塊中,畢業生們不僅可以登記自己的基本信息,還可以填寫求職意向和就業服務需求,從而得到更好的崗位、政策信息匹配。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疫情防控不放鬆 就業服務不打烊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面對今年上半年更加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果斷採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措施,確保畢業生就業工作整體穩步推進。校黨委將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中心工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教學、科研、推廣等工作的恢復,兩促進兩不誤;充分學習借鑑這次疫情防控的好經驗好做法,層層落實各級黨政組織的責任,落實一把手、分管領導、導師、輔導員、班主任責任,建立校院兩級促進就業工作指揮部,強化就業工作情況通報制度,確保信息公開透明,用「非常時期」的「特殊辦法」解決就業問題,全力保障2020屆畢業生滿意就業。
  • 【擴散】@丹東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可網上簽約
    記者從丹東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獲悉,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更好地為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
  • 權威發布:湖南大學生就業服務滿意度在94%以上
    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及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做好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工作,湖南省教育廳畢業生就業辦公室、湖南省大中專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於2020年3月2日至5月26日,面向全省普通高等學校2020屆畢業生,開展了微信實名認證及就業創業指導服務評價調研問卷工作
  • 駐馬店市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駐馬店日報訊(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陶哲)近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駐馬店市在努力做好「六穩」工作基礎上,落實「六保」任務,將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穩就業保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為高校畢業生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通過豐富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能力、突出創業帶動就業並舉,聚焦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 青海省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青海日報訊 (記者 陳晨) 記者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近日,青海省印發《關於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銜接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銜接和管理服務接續工作。為加強信息銜接,確保底數精準,青海省嚴格按照系統登記的實名信息,採取電話尋訪、戶籍比對和上門尋訪等措施,集中開展全面摸排,補充完善畢業生基本信息,就業需求和狀態等,做到人員信息底數精準、應登盡登。開展專項服務,確保政策落實。要求各市州對畢業生逐一進行聯繫,根據個人需求和意願,提供「一對一」服務,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崗位信息、政策諮詢、就業見習、職業等服務。
  • 我省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近日,我省印發《關於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銜接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銜接和管理服務接續工作。為加強信息銜接,確保底數精準,我省嚴格按照系統登記的實名信息,採取電話尋訪、戶籍比對和上門尋訪等措施,集中開展全面摸排,補充完善畢業生基本信息,就業需求和狀態等,做到人員信息底數精準、應登盡登。開展專項服務,確保政策落實。要求各市州對畢業生逐一進行聯繫,根據個人需求和意願,提供「一對一」服務,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崗位信息、政策諮詢、就業見習、職業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