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機票訂單全是英文 消費者吃了啞巴虧

2020-12-17 民航新聞

  60多歲的陳女士日前通過旅行社訂兩張廣州經香港到加拿大多倫多探親的國際機票,豈料由於訂票員在訂票單上寫的全是英文,陳女士看不懂英文糊塗籤字確認,事後才發現訂票員將月份寫錯,使她損失了6000多元。對此旅行社卻表示,國際機票訂單用英文填寫是規矩,陳女士已籤字確認,因此不負責賠償其損失。  

投訴:訂單用英文標日期

  陳女士說,訂票時向旅行社訂票員說明了要2005年1月19日的票,訂票員在訂票單上寫了一些英文後就叫她籤字,當時她看到表格上寫著「19DEC」(意為2004年12月19日),因不懂英文,她理所當然地以為寫的是2005年1月19日的意思,就籤了字。「取票時訂票員還說這是兩張1月19日的機票,叫我核對。我就放心地交了錢拿了票。然而出發前一查才知道,票居然是2004年12月19日的,早已經過期了!訂票員就強調說,我已經籤字確認了,並說票已經過期,只能作退票處理。要扣25%的費用,重新買機票要加6000多元。」結果,陳女士只得又交了6000多元購買了1月19日的機票。  

旅行社:買票者應懂英文

  事後,陳女士向廣州市消委會投訴,要求旅行社賠付損失。但旅行社方面只願意象徵性補償1000元,遭到了陳女士的拒絕。記者在該旅行社出具的書面答覆上看到其理由是:「國際航班機票按規定應全部使用英文,其銷售對象市進出各國國境的客人群體,應有相當英語能力(或輔助手段)方可應付有關事宜。與之相適應,本社的《訂購機票表格》也是用英文填寫。(如全用中文填寫包括客人姓名等內容是不可能的,而且容易出差錯。」旅行社還表示,如果陳女士不懂英文,可以要求訂票員在訂票單上用中文填寫說明,但陳女士沒有提出。  

消委會:應尊重文字習慣

  廣州市消委會人士表示,旅行社應該承擔賠償責任。我國的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法中都明確規定,商家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應有相應中文說明,因此如果訂票員用規範的中文來填寫,錯誤完全可以避免。「旅行社應該尊重中國人的文字習慣,陳女士是一名60多歲的老人,旅行社用英文填寫單據對消費者不公平,是產生糾紛的源頭。」

  陳女士表示,近日將會採取法律手段要求旅行社賠償損失。  

編後:買機票別忘帶上翻譯

  不久前一條新聞報導稱,一位旅客因為不懂英文,結果錯買了寫著「CHD」(兒童的英文縮寫)的兒童票,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

  看到這些「慘痛的教訓」,我就心裡慶幸自己好歹學過幾年英文,知道DEC不是1月的縮寫而是代表12月。不過慶幸的同時又覺得很不解,因為該旅行社的書面答覆竟稱:「國際航班機票按規定應全部使用英文,其銷售對象是進出各國國境的客人群體,應有相當英語能力(或輔助手段)方可應付有關事宜。與之相適應,本社的《訂購機票表格》也是用英文填寫。」原來買機票時還要求英語「過級」。

  記得剛剛改革開放時,不少外國貨湧入國內市場,上面的各種外文標誌讓人頭大得很。於是國家出臺了法規,要求各種外國產品配以相應的中文說明。而機票及一些相關業務遲遲雷打不動,不肯照顧國人的語言習慣。不知是「國際慣例」使然,還是什麼不足為外人道的優越心態使然?

  在這兒奉勸各位不懂英文的國人:在中文說明加上以前,您買機票時別忘帶上翻譯,要不就千萬別買,以免吃啞巴虧。

0薦聞榜

(《信息時報》,

相關焦點

  • 機票訂單用英文消費者吃啞巴虧
    60多歲的陳女士日前通過旅行社訂兩張廣州經香港到加拿大多倫多探親的國際機票,豈料由於訂票員在訂票單上寫的全是英文,陳女士看不懂英文糊塗籤字確認,事後才發現訂票員將月份寫錯,使她損失了6000多元。對此旅行社卻表示,國際機票訂單用英文填寫是規矩,陳女士已籤字確認,因此不負責賠償其損失。
  • 英文機票讓消費者一頭霧水 消協呼籲機票加中文
    英文機票讓消費者一頭霧水 消協呼籲機票加中文   問題:英文機票讓消費者一頭霧水  今年暑假期間,重慶71歲的魏女士帶著9歲的外孫女到丹麥、法國等歐洲五國旅遊,他們在歐洲一家航空公司駐北京辦事處訂了兩張從北京到丹麥的往返機票。沒想到拿到手的機票竟然連一個中文也沒有。
  • 德國遊12人集體被拒籤:旅行社提供假機票信息
    法制晚報訊(記者 石愛華)吳女士等12名遊客打算到歐洲旅行,委託旅行社辦手續卻遭遇12人集體被德國大使館拒籤。事後吳女士等人從德國大使館獲悉,被拒籤的原因竟是旅行社提供了假的機票信息。12名遊客為此將旅行社告上了法庭索賠,昨天,該案在東城法院開庭。  被告旅行社表示,原告集體被拒籤,是因一名遊客在填寫出入境記錄時,未如實填寫曾去過申根國導致。
  • 疫情期間,馬蜂窩逆勢而為,消費者不能取消酒店訂單不能退款
    「機票+酒店」旅遊產品。不過最近依然有不少消費者反映,雖然在疫情期間取消了出行計劃,但是到目前為止,機票、酒店等訂單還是沒能退訂成功。疫情期間酒店訂單退訂未果簡女士在馬蜂窩網站上訂購了2月10日的馬來西亞沙巴太平洋絲綢酒店三間海景房一晚。
  • 為啥內行人買車都選擇「付全款」?聽完分析車主拜服:吃了啞巴虧
    為啥內行人買車都選擇「付全款」?聽完分析車主拜服:吃了啞巴虧由於大家的經濟水平在不斷提升,再加上汽車價格剛和以往相比有所降低,因此現在買車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些人由於手上資金有限,便在買車時選擇了貸款的方式,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不給經濟造成過多壓力的前提下,開上心儀的汽車;為啥內行人買車都選擇「付全款」?聽完分析車主拜服:吃了啞巴虧!
  • 全英文機票要帶我飛到哪裡?
    不僅國外航空公司在中國出售的機票如此,國內航空公司銷售的機票同樣不同程度地存在類似問題。在一張從三亞飛往合肥的機票上,「始發地/目的地」欄上寫著「SYX/HFE」,「日期」欄是「06DEC」,而在中間的「承運人、航班號、座位等級、時間、客票級別客票類型」欄上也是全英文標註,分別寫著「HU、7025VOID、M、815、Y70」等。
  • 萬元訂單,取消只退千元,「發現旅行」消費者不幹了
    但考慮到消費者的情況,通過特殊申請可以退款1200元」。通過囡囡提供的訂單截圖,記者在「發現旅行」公眾號搜索「廣州到峴港的同款行程」發現,在產品詳情頁中,退改政策處標有「此產品為爆款產品,確認後不接受任何退改變更」字樣。
  • 雙十一搶特價機票遭悔票,飛豬出票保障形同虛設?
    據旅行信息提供平臺「旅行雷達」的消息,11月11日凌晨,在阿里巴巴旗下旅行平臺飛豬上,「雙十一」搶購正式開始後的兩分鐘內,由於代理「遠達國際航服」的系統錯誤,湧入約5000個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特價機票」訂單,均已錯誤價格成交。
  • 網購機票遇貓膩,消費者如何維權
    法治日報 2020-09-23  □ 李雨晨  「十一」黃金周就要到了,不少人開始關注各大訂票網站的機票信息。網購機票固然方便快捷,但也暗藏著不少貓膩。消費者在網購機票時掉入陷阱後,應該如何應對?  小韓在某訂票平臺上購買了一張大理到昆明的機票,訂單載明單程機票,票價為870元(不含稅)。小韓向航空公司查詢時卻發現,這張機票是聯程機票,包括大理至昆明以及昆明至麗江兩個航段,總票價為840元(不含稅)。
  • 訂單烏龍揭馬蜂窩境外服務短板
    在繳納了658元的房費後,該平臺顯示訂單預訂成功。然而,當該網友到達海參崴後,酒店前臺卻告知沒有接到訂單,而且在其出示了訂單截圖後,酒店明確表示沒有和馬蜂窩開展過合作。  隨後,「二村不停」立即與馬蜂窩客服溝通此事。對此,馬蜂窩客服表示自己並非與酒店直接合作的關係,而是通過境外供應商預訂酒店。
  • 亞航「12:05am」竟是凌晨 消費者4張機票全買錯
    最近,四川成都消費者廖女士就因此買錯了4張飛機票,面臨3000多元的損失。日前,廖女士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以下簡稱亞洲航空公司)售票系統時間標註混亂,導致她誤購機票,要求航空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 疫情下的3.15無望等候的消費者:在線旅遊亂象不止
    戛然而止的旅行 存在不可抗力離春節還有一個禮拜,王林(化名)早早做好了帶著一家人出遊的計劃,買好了機票。不料,就在出行的前幾天,疫情進入爆發期,文旅部暫停旅遊企業活動的緊急通知很快發布,全國旅行社團隊遊、出境遊紛紛被取消。
  • 護照被盜無法回國 旅西華人退訂機票遭旅行社扣稅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西班牙歐浪網報導,僑居巴塞隆納的孫先生於今年3月20日在當地某旅行社訂購了4月28日從德國轉機返回中國的機票,準備帶著愛人和孩子一起返回中國探親度假。  然而在訂購機票不久後,孫先生的錢包、居留證以及護照在一次出行時被盜。孫先生前往警察局報警,隨後到領事館補辦護照。  考慮到護照補辦需要時間,加上沒有護照無法返回國內。孫先生便在機票尚未過期時撥打旅行社電話,要求旅行社辦理退票手續。但對方聲稱孫先生購買的是廉價機票,全額退票是不允許的,只能夠辦理退稅手續,金額差不多是機票的一半。
  • 【以案釋法】網購機票遇貓膩,消費者如何維權
    □ 李雨晨「十一」黃金周就要到了,不少人開始關注各大訂票網站的機票信息。網購機票固然方便快捷,但也暗藏著不少貓膩。消費者在網購機票時掉入陷阱後,應該如何應對?小韓在某訂票平臺上購買了一張大理到昆明的機票,訂單載明單程機票,票價為870元(不含稅)。
  • 機票退改籤費用高,全讓乘客承擔不公平
    網絡配圖特價機票價格誘人,但是完全不能退改籤;即便不是特價,即便提前很早改籤,仍被要求收取高額費用,甚至有可能超過機票價格本身……這些航空公司或者代理銷售者制定的「霸王條款」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據報導,《江蘇省消費者飛機票退改籤情況調查報告》顯示:30.7%的消費者遇到過提前很早改籤但仍然被要求收取高額改籤費用的情況;23.5%的消費者遇到過退票費用比機票價格高的情況;22.7%的消費者遇到過代訂機票網站收取的退票費高於航空公司官網的退票費的情況。雖然這只是一個省的調查,但是經常坐飛機的人都知道,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
  • 買機票後發現「被降艙」 商家違規被罰
    乘客:4650元買了3200元的票周先生提供的購票行程單郵件顯示,2018年4月17日,自己於飛豬機票預訂平臺上,購買了4月25日北京飛往大阪以及5月3日東京飛往北京,兩張全日空航空公司的經濟艙機票。票面價格為4650元,加上稅費438元,訂單總金額為5088元。
  • 旅行社優惠多 機票價格「跳水」 錯峰出遊正當時
    機票價格「跳水」 錯峰出遊正當時   長假過去不久,隨著出行人數的減少,各熱門旅遊目的地機票、酒店等資源的緊張情況得到緩解,旅遊產品價格回落。10月19日,記者從各大線上訂票平臺了解到,一些熱門旅遊線路價格普遍下跌,市民錯峰出遊正當時。
  • 雙11特價機票卻出票失敗,消費者無法接受,「出票保障」成擺設?
    在剛剛過去的飛豬網「雙11特價機票搶購」中,有近2000人搶購了飛日本的特價機票。可「雙十一」剛過,消費者紛紛被告知無法出票,飛豬網的回覆是「商家系統出問題,只能退款、賠償500元",這讓很多已經定好行程的消費者無法接受。
  • 消費者的訂單一再被取消 民宿預訂平臺愛彼迎的契約精神何在?
    最近,有消費者吐槽:在愛彼迎網站上的日本民宿訂單一再被取消。《天天315》本期聚焦:消費者的訂單一再被取消,愛彼迎的契約精神何在?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消費者吳先生通過愛彼迎網站預訂了一家日本民宿,入住時間為2020年8月5日到10日。由於這個時間正處於東京奧運會期間,吳先生特意在下單前與房東進行溝通,確認沒有問題後才付了9000多元人民幣的全款。
  • 英國老牌旅行社破產 維護遊客權益可借鑑ATOL制度
    消費者又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9月23日,已有178年歷史的英國鼻祖級旅行社託馬斯·庫克(Thomas Cook Group plc)宣布,已向英國法院申請強制清算,將停止一切交易,包括與消費者籤署的旅遊產品類合同。由於合同終止,大約超過15萬滯留海外的英國遊客面臨遣返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