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購機票遇貓膩,消費者如何維權
法治日報 2020-09-23 □ 李雨晨 「十一」黃金周就要到了,不少人開始關注各大訂票網站的機票信息。網購機票固然方便快捷,但也暗藏著不少貓膩。消費者在網購機票時掉入陷阱後,應該如何應對? 法院經審理認為,小韓作為消費者有權了解其所購機票包含航段信息的真實情況,且第二個航段並非小韓所需,而平臺作為訂票服務的提供方卻沒有告知該機票其實包含兩個航段。實際生活中,的確存在聯程機票價格低於單程直飛機票價格的情況,被告為小韓預訂符合其出行需求且價格更低的聯程機票後,應當如實告知小韓機票航段的真實情況,由小韓選擇是否退掉後段的價款。
-
雙十一網購遇下單不發貨,可要求三倍賠償
雙十一網購遇下單不發貨,可要求三倍賠償 2020-11-13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調查採訪:網購消費遇問題 維權效果如何?
央廣網烏魯木齊3月16日消息(記者張雷 烏魯木齊臺記者馬仁婷 實習生任冰潔)網購消費、微商消費,是今年新疆3.15紀念大會上,消費者的熱議話題,《新消法》實施兩年來,網購維權效果如何?對於新生的微商購物,消費者又遇到了哪些問題?記者昨天進行了調查採訪。 隨著電子科技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擇通過網絡購物,然而這種虛擬交易必然會引發不少消費糾紛。
-
2019年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是啥?網購消費如何維權?
,在國際範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中消協發布了2019年消費維權年主題,主題為「信用讓消費更放心」。 網警提醒:網購消費如何維權? 1、網站平臺投訴 各個大型購物網站有自己的客戶服務部門,處理各種交易糾紛。消費者可向網站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記錄,進行投訴或舉報。
-
中消協「618」消費維權報告:搶幾百個紅包只有幾塊錢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29日電 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資料圖。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發布 機票退票、線上消費、文娛...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12月12日,由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聯合主辦的 「2020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在京舉辦。會上,結合全國12315平臺和消協組織的投訴數據及網絡輿情,中國消費者報社發布《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今年的消費投訴有哪些新特點?網絡輿情主要關注哪些問題?消費維權方面又有哪些創新舉措?
-
【以案釋法】婦女維權典型案例
【以案釋法】婦女維權典型案例 2020-03-06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去哪兒網」購機票問題頻出 消費者買機票該去哪兒?
不久前,春秋航空發現一些去哪兒網的機票代理商有違規「低買高賣」行為,一張經濟艙的機票居然賣出比全價機票還要高的價格。關於通過去哪兒網訂機票出問題的事件頻遭曝光,消費者不禁要問,「去哪兒網」的機票到底還能不能買?
-
網購打折機票只退稅費 消費者起訴國航索票款
高先生為網購打折機票辦理退票手續時,被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告知折扣機票只退稅費不退票款。因不滿這一規定,高先生遂起訴國航要求退還票款等共計1920元。記者今日獲悉,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已受理了此案。
-
【以案釋法】崇明施先生網購後退換貨,嚇出一身冷汗……
【以案釋法】崇明施先生網購後退換貨,嚇出一身冷汗…… 2021-01-08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熱點,這些你肯定也關注過
攝影/郝軍在2020中國消費·維權論壇上《中國消費者報》發布《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看看這些輿情熱點>你是否也關注過��1消費維權投訴特點服務投訴增長迅速網購訴求有所增長新興行業投訴量大廣告問題排名居首直播帶貨問題頻現今年10月19
-
【以案釋法】快遞丟件、網購假貨……雙十一遇到的這些問題可解!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新銳演技派真人演繹,如何運用法律武器,識破網購陷阱、維護合法權益!然而,消費者難以獲取商家信息,為其維權增加了難度,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網購平臺雖非交易相對方,但也有義務向消費者披露銷售者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真實情況,盡到審慎的管理注意義務。
-
華西都市報:明治奶粉的網購情結與維權焦慮
問題是,有很多中國媽媽是通過網購途徑購買的明治奶粉。隨便在淘寶網搜索「明治奶粉」,就能找到數千個相關商品。 明治中國公司表態,網購或海外代購的日本本土產明治產品,是否召回「沒有最新消息」。這意味著網購的明治奶粉遇到了維權黑洞。雖然淘寶網已將所有明治奶粉下架,但中國消費者在短期內恐怕難以消弭維權焦慮。 這也算是資訊時代的尷尬吧。網上購物很流行,即便捷又經濟。
-
濰坊人,「雙11」網購維權指南來了
然而,大家愉快地買買買之後,伴隨而來可能就是一些網購維權問題。針對「雙11」購物消費者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11月5日,記者採訪了濰坊市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和山東擔道律師事務所的王煒超律師,為消費者制定了一份「雙11」維權指南,當消費者遇到這些問題時,可以拿起「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
機票代理服務價格豈容貓膩
據報導,日前有消費者在某網絡交易平臺上購買機票,實際支付3424元,但列印出來的行程單上卻顯示,包含機建燃油費的機票總價是3190元。面對消費者的質疑,該網絡交易平臺發表官方聲明稱,機票代理商存在欺詐消費者行為,已全網下架該代理商的機票,並對消費者作出機票支付價格「退一賠三」的賠償。
-
網購服裝有問題 買家咋維權?
網購服裝有問題 買家咋維權? 市民王先生:前幾天,我網購了兩件風衣。收到貨後發現,衣服的面料與其所描述的不一致,但商家稱檢測費用需要我來出。檢測確實不一致,商家才給退貨。 記者從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消費者對衣服材質有疑問,可直接檢測衣料成分。收費標準與所含成分多少有關,並且衣料中包含成分越多收費越高。成分在兩種以上,且含有羊毛,檢測費在400元以上。他們做過的檢測中,最貴的能達到七八百元。 「檢測費比衣服的價錢還貴」,如何維權讓王先生拿不定主意。
-
網購消費、餐飲美食 這幾件消費者維權案件很重要!
據合肥市包河區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消息 2020年的3月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因疫情而變得有些特殊。前一段時間大家無法出門,是不是通過網上購物app「買買買」了呢?是否有因為網購而發生不愉快呢?疫情消散,一大批餐飲店恢復堂食,大家在開心用餐的同時,是否也會因飲食安全感到憂慮呢?
-
網購「秒殺」成功卻拒發貨?消費者自救維權,這些必須要知道
不管你是幹什麼工作、從事什麼行業、是什麼身份,每位都是真真切切地消費者,作為消費者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當自己的權益受到威脅時,應該學會自救維權;這些年電商的兇猛發展,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便利,足不出戶就可實現想要什麼就能送貨上門的服務,可是有些不良商家總是通過各種手段和渠道變相的
-
網購如何維權 最高法發布近三年網購糾紛大數據
中國政法大學網際網路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網絡空間有別於現實空間,監管部門應創新監管方式和內容,及時發現問題,減少網購糾紛。從根本上說,還是要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食品類網購容易起糾紛《報告》顯示,2017年以來,全國網上零售額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每億元零售額糾紛案件量呈先下降後波動走勢。
-
<以案釋法>網購有風險,付款需謹慎
可你知道嗎,網絡購物也不是絕對安全的,在我們享受網購給我們帶來無限方便的時候,騙子也沒閒著,他們正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利用網購漏洞來實施詐騙。處理結果該案由無為市公安局移送無為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該院經審查認為,施某某以虛構事實手段騙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已涉嫌詐騙罪,遂將該案起訴至無為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