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育不尊重父母的孩子?加粗的都是重點

2020-10-17 我是文化人兒

青少年天生就有口頭衝動。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應該得到一張免費的通行證來頂嘴和做出不尊重的行為。事實上,研究表明,粗魯的青少年很可能會變成粗魯的成年人,因此,現在是一個關鍵的時刻,教你的孩子如何處理憤怒,而不是頂嘴或摔門。

聽到你的孩子說「這不公平」或「我不必聽你的」這樣的話會讓人惱火。當然,許多青少年用更豐富多彩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不滿。不管你的孩子說了什麼樣的話,你對不尊重的反應和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必要時)都會影響這種行為繼續下去的可能性。


聽到你的孩子說「這不公平」或「我不必聽你的」這樣的話會讓人惱火


回應青少年頂嘴的有效方法

當你的孩子頂嘴時,以下是最有效的回應方式:

1、建立強調尊重的規則

制定規則,明確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為是不能容忍的。雖然有些家長不介意有幾扇門被關上,但其他家長卻實行零容忍政策。明確某些行為,如辱罵、威脅和貶低,都會導致負面後果。

2、保持冷靜

大喊大叫或反駁只會使情況升級。所以,不管你的孩子說什麼不尊重你,保持冷靜

深呼吸,走開,或者發展一個咒語在你的腦海裡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盡一切可能阻止你的脾氣。

3、忽略試圖引起你注意的嘗試

頂嘴往往源於一個青少年想要擺脫做他不想做的事情的欲望。畢竟,你的孩子讓你參與爭論的時間越長,他就越能拖延你讓他做的事情。

如果你上鉤去爭論,他可以不按你的指示行事。有時最好還是不理睬一下眼睛下面的動作。

當你不進行眼神交流,不反駁,或不注意行為時,爭論很可能會停止。你可以回到正軌,確保你的孩子按照你的指示去做。



4、不要屈服

青少年頂嘴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他們可以讓父母改變主意。當你不尊重孩子的時候,不要做任何不尊重的事。如果你這樣做,你會強化不尊重他人的行為,你的孩子也會知道這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來獲得他想要的東西。

一旦你拒絕了,不要讓你的孩子為你感到內疚而改變主意。即使你的孩子說你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父母,或者他試圖說服你你毀了他的生活,也要堅持你的規則。

5、提出一個警告

如果你的孩子拒絕按照你給她的指示去做,或者她繼續表現出不尊重別人的行為,給他一個警告。告訴她如果他不停下來會有什麼後果。

不要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警告。相反,如果他不改變自己的行為,就只給他一個警告,並堅持到底。



6、堅持到底

如果你的孩子違反了規則,直截了當地叫你的名字,或者當你警告他時,他沒有改變他的行為,那就要承擔後果。必要時取消特權或分配額外的責任。

7、共同解決問題

如果頂嘴已經成為你家的一個普遍問題,那就利用這個機會來教你的青少年解決問題的技巧。等到大家都冷靜下來,一起解決問題。

坐下來談談你對缺乏尊重的擔憂。邀請你的孩子提供關於如何解決這種行為的想法和策略。明確表示你希望家裡的每個人都能互相尊重。

你也願意做出改變。例如,如果你的孩子說他頂嘴是因為你總是讓他在他最喜歡的節目中間打掃房間,那就一起找出解決辦法。

如果有一個積極主動的計劃,會改變孩子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學習如何在不粗魯的情況下與他人互動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它將為你的孩子在未來提供良好的服務。

相關焦點

  • 教育最大的失敗,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有一種失敗的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文 | 錢志亮 · 主播 | 應猶
  • 有一種失敗的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恰恰出在父母身上。每個孩子一生下來,都是深愛著父母、尊重、信任著父母的。之所以會變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錯誤的養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認可的一言一行導致的結果,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敗。什麼樣的父母,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尊重呢?
  • 教育孩子的首要前提是「尊重」,父母一定要謹記,尊重孩子很重要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的父母將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物,認為孩子的一切事物都應該聽從自己的安排。在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之下,孩子只能夠成為父母手中的提線木偶,一舉一動都有父母操控。當父母無法尊重自己的孩子時,孩子又怎麼能夠了解到尊重的真正含義呢?所以,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無法學會尊重。而不懂得尊重的孩子,在這個社會中只會處處碰壁,無法成功。
  • 暴力教育孩子的父母,只配收穫一個不尊重父母的孩子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隨著獨立意識的覺醒,在許多事情上與父母的意見會發生衝突,所以經常會出現父母希望孩子往東,孩子偏要往西的現象。而青春叛逆期對每一個孩子的影響都非常大,父母的教育方式在這個階段顯得尤其重要。 有的父母則會說:「孩子之所以叛逆,就是因為不怕大人,都是被父母從小慣的,打一頓拿出威風孩子就乖了。」
  • 父母最失敗的教育,莫過於得不到孩子的尊重了…
    不忘父母的這份養育之恩,體恤父母的辛苦,成材之前先成人,這便是教育的極大成功。」,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查自己的人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如果出現不尊重父母的行為時,就要考慮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問題。
  • 什麼樣的父母,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尊重呢?
    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恰恰出在父母身上。每個孩子一生下來,都是深愛著父母,尊重、信任著父母的。之所以會變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錯誤的養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認可的一言一行導致的結果,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敗。什麼樣的父母,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尊重呢?
  • 專欄: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尊重父母?
    孩子對父母的愛和敬,是與生俱來的,理論上講,我們只需要後天好好地維繫這份「愛敬」就可以了。但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後,對父母們越來越不尊重了呢?在這份「天然關係」的維繫上,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 父母最好的教育,是懂得尊重孩子
    這樣陽光開朗的她讓人動容,根本看不出是一個從小失去母親的孩子,沒有孤僻敏感,只有元氣滿滿。事實上,這一切得益於尖尖有個尊重她的好老爸。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會更有自信和主見,從而成為最好的自己,收穫尊嚴、成就感和幸福。《奇葩說》裡黃執中曾說:「什麼是完美人生?
  • 一生E本分享|有一種失敗的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恰恰出在父母身上。每個孩子一生下來,都是深愛著父母、尊重、信任著父母的。之所以會變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錯誤的養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認可的一言一行導致的結果,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敗。
  • 都說中國孩子不尊重父母?責任卻在大人身上,家長別委屈了
    於是抱著期待點進去,以為能看到大量誇讚,誰知參與討論的家長卻在聲討中國孩子,要麼指責不似日本孩子感恩,要麼認為不如美國孩子獨立,總之怨聲載道,看得人目瞪口呆。我從不知道中國父母竟對孩子產生如此之多的怨懟不滿,要知道,孩子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性格雖天生,但形成主要來自後天父母的引導。如果中國父母認為孩子對自己不尊重,那究其根本,只能是大人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 「媽,你是只會下蛋的母雞」,有種失敗的教育,是孩子不尊重父母
    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一個和自己同樣平等、獨立的個體,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由自己安排、想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而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就很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很明顯,這種與孩子相處的方式違背了孩子自尊、自主、獨立的需求。而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缺乏對於孩子的尊重,只會導致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差,孩子必然也不會尊重父母。
  • 不尊重孩子、再好的教育也沒用
    雖然,家長和父母所指向的是同一人,然後,在性質上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如果父母把自己定位成「家長」,在家庭環境裡常常以家長自居,那麼,這種角色的定位,就會在不經意間成為親子矛盾的導火索。有的家長把不尊重兒童權利當作了理所應當,錯誤的把不尊重當作是對孩子的教育。
  •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才是幸福的
    雖然她為孩子付出了很多,給孩子的感受卻只有不被尊重。青少年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父母要如何尊重孩子呢?我聽到孩子說的挺有道理,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也是。勉強她跟我們去爬山,她也不開心,我們爬的也不開心。於是,我們分成2隊,爬山的爬山,在小區和小朋友玩的留下。結果大家回來都很開心。
  • 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尊重
    這樣的場景讓很多媽媽都有共鳴,衝著孩子大喊大叫幾乎成為很多父母的日常。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大聲吼孩子也是無奈之舉,但這並不是可以把吼叫這種行為長期合理化的理由。現在工作了,就特別不願意回家,寧願一個人呆著。」從小到大都被父母大喊大叫的孩子,常常感受不到父母的溫柔和愛,甚至充滿不易被發現的緊張和焦慮。
  • 教育孩子,始於尊重,止於溺愛
    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尤為重要的一任老師,已為人父母的家長們總是有這樣的困惑:管教嚴厲了怕孩子變得膽小怕事,管教鬆懈了又擔心孩子調皮的無法無天;陷入兩難的家長們真是一個頭兩個大。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怎樣才能教出好孩子?家長要區分好尊重孩子和溺愛孩子的界限在哪裡。
  • 為啥父母要尊重孩子?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往往更優秀,建議父母看看
    文丨飯飯媽家長是否知道,尊重一個孩子,對他們到底有多大的幫助?黃磊和孫莉的教育方式,一直都被很多父母關注,每次他們家娃有點風吹草動的事,都會上熱搜,閱讀量和討論量都非常高。但是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家長有沒有想過,這和她父母的教育其實是分不開的關係,他們尊重孩子愛美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成長,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 不尊重孩子的懲罰於教育無益
    馬辯解說,它被套在前面拉車,不可能偷吃後面的豆子。那人仔細檢查,原來口袋有個破洞。豆子是在顛簸中漏掉的。他對馬說:「豆子固然不是你偷的,但我也沒有打錯你。首先,你有嫌疑;其次,豆子漏掉你也有責任,——你拉著車,重量減輕了,為什麼沒有發覺呢?」馬反駁道:「你不也在車上嗎?要說嫌疑,你首先有嫌疑;要說有責任,你首先有責」。那人回答說:「就憑這個態度,也說明我打你打得對!」
  • 都說青春期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 原因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你可以用行動去發洩你的情緒,可孩子的情緒去哪裡發洩?他的內心比你痛苦。在孩子的眼裡,你對他什麼態度,他也會在日後還你什麼態度。以尊重才能換尊重,以理解才能換理解。每個孩子在最開始時,都只是一顆小種子。可植物要開花結果,首先需要的是適合自己的土壤。所有的成長都需要依靠父母給他澆水、施肥,幫他鋤草、修剪。
  • 初中生孩子不尊重父母還經常頂嘴,父母該如何教育?
    初中生孩子不尊重父母還經常頂嘴,父母該如何教育?首先我們先搞清楚,孩子為何敢和父母來頂嘴?   一、都是一切為了孩子的觀念作祟   因為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是很濃的,父母會無條件為孩子做一切,特別是現在一家大多就一個孩子,家庭條件也好了,只要孩子開心又不是犯大錯誤的事,父母都可以去做,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吃一點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