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是只會下蛋的母雞」,有種失敗的教育,是孩子不尊重父母

2020-12-24 阿卡索

最近的一則視頻被點讚147萬,一個小女孩俊俏可愛的模樣下,說出的話卻讓人倍感寒心。


「為什么爸爸下班回來還要洗碗呢?」女孩問媽媽。


媽媽說:「誰說下班回來就不用洗碗了?」


沒想到女孩卻反問媽媽:「真不知道娶老婆幹嘛?」


媽媽告訴女兒娶老婆回來是生寶寶的,結果女孩反懟的一句話,讓人震碎三觀。「看來以後我還是要好好學習,不然長大我也只會做一隻像你這樣只會下蛋的母雞!」聽了之後,真的很難想像這是一個女兒對媽媽說的話。



而她的父母又是怎麼做的呢?她的爸爸還是在一旁默默地洗碗,她媽媽聽後非但沒有半句責備,還發出一陣爆笑聲,隔著屏幕都讓人感覺無比的心酸。


視頻下面網友們的評論也是炸開了鍋,有人指出,女孩貶低媽媽是為了做流量的「收割機」,也有的網友對父母的教育觀提出了質疑。其實,博人眼球也好,想要獲取流量也罷。不管怎樣,孩子這種貶低生她養她母親的行為,都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因為,一個連自己母親養育之苦都不能體諒的孩子,將來進入社會當中,更不會尊重其他的人。


無獨有偶,類似的事件還頻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上演。還記得前不久,武漢地鐵2號線的金銀潭站,一個女孩用腳狠踹自己媽媽的視頻嗎?


視頻中,這個母親拎著大包小包數個行李,背上還背著女兒的書包。而一旁的女兒雙手插兜,不僅不幫媽媽的忙,還惡狠狠地連踹媽媽6腳!更令人無語的是,事情的起因僅僅只是因為媽媽坐錯了車,就遭到女兒如此瘋狂的拳打腳踢。而在整個視頻當中,媽媽自始至終沒有指責女兒一句,也完全沒有還手,只是無奈地到處躲避,樣子實在讓人覺得狼狽不堪。


但在氣憤之餘,也讓我們不得不去反思,在這些家庭當中,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畢竟,為了孩子,父母傾盡所有,卻養出這樣一個不知感恩,甚至對父母大打出手的白眼狼。



央視的主持人白巖松曾經說過這樣一段令人深思的話:「絕不是生理上當了父母,我們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大行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所承擔的責任,起碼是51%。」 育兒作家珍妮艾裡姆也說過:「孩子身上存在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因此,為人父母,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和孩子平等和諧的相處呢?


相互尊重是正確相處的第一原則


其實,很多做父母的,都有著這樣的一個誤區。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一個和自己同樣平等、獨立的個體,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由自己安排、想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


而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就很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比如忽視、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對孩子的需求不重視,不滿足;嘲諷、打擊、隨意語言攻擊、打罵孩子;承諾孩子的事情說話不算話、出爾反爾;不能認真地傾聽和回答孩子說的話,敷衍、不耐煩。


很明顯,這種與孩子相處的方式違背了孩子自尊、自主、獨立的需求。而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缺乏對於孩子的尊重,只會導致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差,孩子必然也不會尊重父母。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的孩子在逐漸長大之後,就會變得越來越愛頂撞父母、不把父母放在眼裡,甚至大打出手


要知道不管孩子處於成長的哪個階段,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尊重、接納、理解和欣賞。當父母發現孩子不尊重自己的時候,恰恰是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學會尊重孩子的時候了。我們要把孩子視為一個平等獨立的個體來對待,懂得傾聽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情緒和想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更了解孩子;認真、有耐心地聽他說話並積極回應。



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要學會好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耐心地溝通,不隨意辱罵、責罰孩子。不控制孩子,在安全和原則的範圍內允許孩子自己進行選擇和決定,隨著年齡的成長適當放手,給他足夠的成長空間。


不能因為孩子小,就無底線地溺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肯定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願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而從中體會到失望和挫折感,這是他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家長不能因為捨不得讓孩子難過、受挫而無條件滿足他的任何需求,應當引導孩子在挫折中進行不斷地學習,認識和調節情緒,讓孩子漸漸明白自己並非能夠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


此外,在一些事情上,家長還需要建立相應的規矩,讓孩子心中有是非觀、行為有界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打破嬰兒期的「全能自戀」感,形成健康和成熟的人格。長此以往,他就會慢慢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明白別人對自己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的,逐漸發展出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學會珍惜、感恩和回饋。



古語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孩子或許會偶爾犯錯,會有成為熊孩子的時刻。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卻可以選擇不讓自己成為熊父母。

為人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出明事理懂禮貌的孩子,就要在生活裡以身作則尊重他人。在孩子心裡映射出文明的樣子,他才能有樣學樣。我們要明白,孩子的教養,源於父母的言行,和及時幫他改錯、耐心教他做人。而這些,是從父母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起,就需要和子女一起學習面對的課題。

相關焦點

  • 女兒心疼爸爸洗碗,說媽媽是「只會下蛋的母雞」,網友:白養你了
    但是女兒隨後的一番話,便震驚了網友:女兒說媽媽是一隻只會下蛋的母雞。說話的小女孩洋洋得意,時不時的翻著白眼。  當博主將這個視頻發出來的時候,以為大家都會誇獎孩子機靈,心疼老爸。  我們都知道,媽媽生孩子是非常辛苦的,其次,媽媽也需要做家務,照顧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做,所以,將媽媽的比喻成母雞下蛋是非常不妥的。
  • 「媽,你是只會下蛋的母雞」,母女間對話曝光,140萬人點讚:最毒的...
    ◆◆ ◆ 作者 | 席席老師 「你是一隻只會下蛋的母雞!」 很難想像這是一個女兒對媽媽說的話。
  • 母雞下蛋咯咯叫,為什麼會這樣叫喚?不叫就下不了蛋了嗎?
    文濤聲依舊母雞下蛋咯咯叫,為什麼會這樣叫喚?不叫就下不了蛋了嗎?相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一定見過母雞下蛋了,以前老母雞下蛋可是一件十分令人高興的事情,因為代表著又有新鮮的雞蛋可以吃了,其實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老母雞下單的時候會咯咯咯叫,這讓人有些好奇,為什麼會叫呢?不叫就生不了蛋嗎?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心疼爸爸下班洗碗,女兒說媽媽是「只會下蛋的母雞」引網友熱議
    心疼爸爸下班洗碗,女兒說媽媽是"只會下蛋的母雞"引網友熱議最近在某段視頻平臺上,有一段視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這個視頻的內容是一個爸爸在洗碗,站在爸爸旁邊的女兒對著媽媽說:"為什么爸爸下班回來要洗碗呢?"
  • 母雞為啥不下蛋!
    母雞為啥不下蛋!把體重減下來,母雞自然就又開始下蛋了。   二、衛生不好不下蛋 此外,還有一種母雞也得挑出來,因為它們也不會下蛋,這種母雞的雞冠比一般的母雞還要鮮豔,身材像公雞般挺拔的母雞,俗稱假母雞,這種母雞一般都是從小得過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後來治好了,但它們的卵巢往往會受到嚴重損害,也下不了蛋,所以也要抓出來淘汰掉。
  • 有一種失敗的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之所以會變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錯誤的養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認可的一言一行導致的結果,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敗。什麼樣的父母,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尊重呢?有一種父母,是能夠把心都掏給孩子,卻換不來孩子的尊重。當家長不了解孩子的這些心理特點時,就會覺得孩子沒有以前聽話,總是故意跟自己「作對」。如果這時家長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好好地和孩子交流、理解他,還是簡單粗暴地用父母的權威「鎮壓」孩子,那麼親子之間矛盾只會越來越多、距離越來越遠。
  • 有一種失敗的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文 | 錢志亮 · 主播 | 應猶
  • 教育最大的失敗,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母雞下蛋後「咯咯」大叫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民間傳說?
    如果是在農村,大家應該會發現,農家院子裡的母雞下蛋後就會大聲地叫,很有節奏。這樣農民就知道母雞已經下蛋,所以在母雞走後他們就可以去撿蛋了。而且有意思的是母雞下蛋後會大叫。這也是過去農民可能無法解釋的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而且正因為如此,人們對這方面還有了一些民間傳說。
  • 公雞會下蛋?母雞也打鳴?專家:雞或出現「性反轉」
    ——一隻公雞的自述這隻雞打鳴又下蛋 究竟是公還是母? 公雞會下蛋,那母雞是不是也能打鳴呢?11月13號,江蘇南通的殷先生就向記者反映,他家的母雞不愛下蛋,卻像公雞一樣愛打鳴。51歲的殷利明經營養雞場有20多年。今年2月份,他買了200多隻小雞來餵養。
  • 有一種孕婦叫非洲媽媽,分娩姿勢像「母雞下蛋」,網友:不難受?
    ,你了解多少?在生孩子時甚至可以不需要陪伴與幫助。這個部落的孕媽在分娩之前,丈夫會給她單獨蓋一件房子,孕媽在正式分娩前都會單獨生活在這所房子裡。甚至她們到了預產期分娩的時候,周圍也沒人陪伴或者幫忙。只有在孩子出生7天之後,她們才能離開那所房子。
  • 有種特殊分娩叫非洲媽媽,用"母雞下蛋"式生娃,網友:看著都疼
    在生產之前,孕婦要做一系列的相關檢查,醫生們也會採用先進的儀器觀察孩子的狀態,生產的過程中更是有數名醫護人員陪同,安全性大大的提升。然而在非洲,至今為止依舊還在沿用古老的分娩方式,令人難以想像。,用"母雞下蛋"式生娃,網友:看著都疼非洲的生活和醫療水平相對比較落後,那邊的環境惡劣,女性的地位更是得不到保障,因此在生孩子這件事上總是被隨意對待。
  • 為什麼母雞下蛋後會「咯咯」叫?在野外不是應該儘量減少動靜嗎?
    如果你曾經在農村生活過,那你肯定見識過母雞下蛋後的一些有趣行為,下蛋後的母雞會不停的「咯咯」叫,即使你去追趕它,它也完全停不下來。這是一個有趣的反常行為,估計大多人也很難回答上來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雞和我們一樣,它們也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它們也會通過聲音表達悲傷和喜悅。
  • 母雞下蛋
    >母雞下蛋2011-08-19 10:4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責任編輯:小燁子導讀: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遊戲,寶寶雙腳夾住沙包扮演要下蛋的母雞 遊戲名稱:母雞下蛋
  • 為什麼有人生孩子像「母雞下蛋」 ,而有些人卻像造原子彈?
    但是最近發現90後都開始擔憂自己懷不上,甚至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急著要做IVF,所以還是再出一篇文章給大家科普:雖說現代社會的自然壞境、食品安全、996工作制等一系列問題可能會影響懷孕的機率和質量,但有些人生孩子就像「母雞下蛋」 ,有些人卻像造原子彈,差別為什麼會這麼大呢?
  • 這段時間農村很多人養的母雞都不下蛋,是什麼原因?
    農村人自己家養的母雞到了冬天,按道理來說是很少下蛋了,不過母雞下不下蛋,也不是一概而論,這就要看你家每天給母雞投放的食量多不多來決定的。到了冬天母雞為什麼都很少下蛋了呢?這就要以下兩個主要原因來決定了。
  • 公雞在母雞下蛋觀摩會上的講話
    各位母雞下午好:今天看了幾位母雞的產蛋過程,覺得大家非常辛苦,其中好的方面前面幾位已經說過了,我就不囉嗦了。下面就下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不當之處敬請諸位批評指正。現在是模式的時代,沒有模式下不了好蛋。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張母雞,你看看人家在「五步十環節」模式下,不費吹灰之力就下了一個優蛋。
  • 人事經理|你懷才不遇,是你缺少下蛋母雞的智慧
    其實,別人有的你都有,甚至別人沒有的你也有。只是,你缺少下蛋母雞的智慧,你不會「嗄嗄」的叫。 我用多年人力資源部經理告訴基層員工:不懂「母雞下蛋理論「,不可能出人頭地。 餵雞的人都知道,母雞下蛋時會臥下去。
  •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目前我們國家是全世界消耗雞類產物最大的國家,其中像雞蛋,我們每一年要消耗掉將近4000多億枚,而雞肉也一直受到我們國家人們的喜愛,所以每一天都會大量的雞蛋投入市場,可是如果家裡養過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母雞在不需要進行交配的情況之下,就能夠天天的下蛋。
  • 母雞下蛋後發出鳴叫要注意!可能不只是因為疼痛
    但肯定有不少養殖戶都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母雞在下蛋後總喜歡鳴叫,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本能反應,還是和人類馴化有一定關係?母雞排洩和下蛋的通道是一個,再加上任何一種動物在進行生產時都是疼痛難忍的。當分娩疼痛感增強時,母雞發出鳴叫也是一種本能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