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額充足少人報 臺灣優秀人才為啥不願讀博士?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高學歷真的吃香嗎?在臺灣可未必。臺教育部門12月4日公布的2015年度大專校院系所新生註冊率顯示,許多「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學校博士班招生慘澹,甚至掛零。

  為何現今臺灣的優秀人才都不願去讀博士了呢?專家分析稱,臺灣大批名校出現博士班招不到人的狀況,是受近年來少子女化、產業轉型、大學教職減少等因素的影響。

  眾多博士班註冊率掛零

  根據臺灣「大專校院系所特色信息及新生註冊率查詢系統」數據顯示,今年總共有54個大學的博士班註冊率掛零。以臺灣大學為例,2015年度臺大的農業經濟學系、生命科學系、戲劇系、海洋所等4個博士班註冊率都掛零。

  其他「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成員大學,也有註冊率掛零的博士班,例如臺灣政治大學社會系、「外交」系、會計系、財務管理系等4個博士班,臺灣清華大學先進光源科技博士學位學程、統計所博士班,臺灣交通大學統計所博士班、網絡與信息系統博士學位學程等。

  另外,包括成功大學5個博士班、中興大學3個博士班、臺灣「中央大學」8個博士班、臺灣中山大學3個博士班、陽明大學2個博士班,註冊率都是零。

  臺灣大學教務長莊榮輝表示,博士班近年招生狀況都不好,主因是博士出路問題,「是整個臺灣的問題,臺大降幅還不是最大的」。

  博士失業率高達95%

  因為多年的少子女化,臺灣這幾年升學率變高,本科生和研究生滿街都是,臺灣企業也漸漸對求職者的學歷不那麼重視了,所以博士不受待見也在情理之中。何況即使念書念到博士,「出路」並不多,現今除了大學教授以外,已鮮少有行業會要求博士學歷。

  但少子女化趨勢下,大學數目無法維持那麼多,教職需求也相繼減少。臺灣各大高校一年大約招收6800名博士,畢業5000名,但學校的博士職缺頂多只有800名。由於高學歷人才的數量與崗位需求比例失衡,臺灣人才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一個讓外界驚詫的失落群體——流浪博士。

  據島內一項調查顯示,高學歷的博士失業率高達95%。42%的受訪碩博士生認為,高學歷反而會造成求職困擾,其中薪資待遇不如預期就佔了四成。一名擁有碩士學歷的李姓受訪者甚至反問道:「為什麼要念博士?念完博士,會讓你更有未來性嗎?」

  也有臺灣博士轉行賣雞排,讓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忍不住痛批,博士畢業賣雞排根本是浪費當局投資的資源,應該要課人力資源培育浪費稅。但事實上,雞排博士反而更受歡迎,且到處受邀演講,分享自己走出學術象牙塔,勇敢逐夢的經歷。

  須轉型創造更多人力需求

  既然就讀意願不高,那為什麼島內的大學還辦那麼多博士班呢?

  據業界人士透露,「是為了爭取教育經費補助」。臺灣各大學為增加研究產出,紛紛增開博士班,用研究成果以及在國際期刊的曝光率來爭取預算,理工科尤其嚴重。許多研究生必須花很多時間替老師做研究,形成「博士勞動力」。而博士就業管道又不通暢,學生自然沒啥就讀意願了。

  那怎麼破解臺灣博士沒人讀,讀了找不到工作的怪圈?雲科大文化資產保存系教授林崇熙指出:「把博士職業生涯等同於教書,是學院內部必須打破的迷思,美國博士畢業大多投入業界、非營利團體,甚至擔任國會助理。」

  林崇熙強調,「臺灣也必須升級轉型,否則很難創造更多的博士人力需求。」一邊怪業界不願花高薪聘請高學歷的人才,一邊又怪高學歷畢業生不堪用,雞生蛋、蛋生雞,問題持續在原地打轉,要先設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讓學生具備「廣角」能力,才能改變。

  同時,擴大生源也是解決辦法之一,比如擴大大陸學生赴臺「專升本」,讓在臺念書的陸生直接念研究所,讓大陸老師來臺灣念書拿學位等等。臺灣的少子女化讓大學變得過剩,而大陸的「專升本」需求可能有上百萬,這是兩岸一個合作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臺灣優秀人才為啥不願讀博士?
    在臺灣可未必。臺教育部門12月4日公布的2015年度大專校院系所新生註冊率顯示,許多「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學校博士班招生慘澹,甚至掛零。   為何現今臺灣的優秀人才都不願去讀博士了呢?專家分析稱,臺灣大批名校出現博士班招不到人的狀況,是受近年來少子女化、產業轉型、大學教職減少等因素的影響。
  • 眾多博士班註冊掛零 臺灣人才為啥不願讀博士
    在臺灣可未必。臺教育部門12月4日公布的2015年度大專校院系所新生註冊率顯示,許多「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學校博士班招生慘澹,甚至掛零。  為何現今臺灣的優秀人才都不願去讀博士了呢?專家分析稱,臺灣大批名校出現博士班招不到人的狀況,是受近年來少子女化、產業轉型、大學教職減少等因素的影響。
  • 大陸學霸為何不願去臺灣讀博士?
    由於高學歷人才的數量與崗位需求比例失衡,臺灣人才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一個讓外界驚詫的失落群體——流浪博士。有人說,因為「少子現象」,臺灣這幾年的升學率太高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滿街都是,升學率太高會導致競爭不再激烈,生源素質隨之下降,臺灣的企業漸漸對求職者的學歷不那麼重視了。所以博士不受待見也在情理之中,何況即使念書念到博士,「出路」並不多,現今除了大學教授以外,已鮮少有行業會要求博士學歷。
  • 臺灣54個大學博士班無人註冊 少子化衝擊再現
    臺灣54個大學博士班無人註冊 少子化衝擊再現 2015年12月04日 14:2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4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
  • 讀碩士的人很多,但讀博士的人少,原因有點現實
    然而,想讀碩士的人多,但想讀博士的人卻很少,其實原因有些現實。1、博士畢業難度比碩士畢業難度大很多要知道,在我國,博士屬於最高學歷。雖然說,想成為一個博士生的難度不算太大,但想把博士生當中的「生」字去掉,變成博士,難度是非常大的。
  • 臺灣高校博士班無人問津,107個博士班招生不超過1人
    臺灣高校博士班無人問津,107個博士班招生不超過1人 海外網11月13日消息,臺高校近年來招生困難,臺當局教育部門更是大砍博士班名額,最近核定2018年各大博士班招生名額僅有4493人,其中107
  • 臺灣博士已無人問津 多個博士班招生人數為0
    臺高校近年來招生困難,臺當局教育部門更是大砍博士班名額,最近核定2018年各大博士班招生名額僅有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臺灣媒體形容這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臺灣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臺灣媒體形容這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圖為「中時電子報」資料圖片)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門核定明年各大學博士班招生名額共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
  • 考博士有多難?難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碩士生:不敢報
    但碩士畢業生卻只有少數人選擇考博,原因很現實,考博難度很大,容易考不上,而且考上了畢業也成問題。看來高學歷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只有真正優秀、勤奮努力的人才可以考上博士。首先,考博難度很大我國現在碩士招生名額增多,但博士的招生數量是嚴格控制的,每個博導可能只帶幾個學生。
  • 香港學生「瘋」臺灣 報讀臺灣院校人數「大爆炸」
    香港學生「瘋」臺灣 報讀臺灣院校人數「大爆炸」 2014-12-27 10:03:03臺灣《旺報》圖   中新網12月27日電 香港學生瘋臺灣!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一向是港生升學熱門所在地,海外聯招會26日透露,今年以「個人申請」管道網絡報讀臺灣2015學年大專校院的港生已逾9500人,而全部港澳僑生招生名額也才9145人。  為何今年港生特別愛臺灣?
  • 僧多粥少 急需學科博士生招生名額稀缺
    陳文光之所以關注到這一問題,是作為導師與「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人才發展計劃」的一位新入選者談話時想到的。這位入選者讀博士期間表現突出,畢業後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從事研究工作。這位年輕人認為,自己有能力帶博士,如果能有自己的學生,從事科研項目的效率會更高。    對此有切身體會的陳文光意識到,「博士生名額緊俏」已經成為制約科研發展的一個因素。
  • 臺灣多個博士班招生人數為0 臺媒:到了生死關頭!
    (圖為「中時電子報」資料圖片)臺高校近年來招生困難,臺當局教育部門更是大砍博士班名額,最近核定2018年各大博士班招生名額僅有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臺灣媒體形容這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
  • 兩岸深度好文│ 兩岸高校教育融合與展望:檢視臺灣博士人才西移的趨勢
    臺灣博士的學術訓練水平普遍優秀,他們難尋教職並非本身缺乏才華,而是臺灣的整體環境難有生存空間。此時大陸開展雙手迎向臺灣博士,不僅為大陸的高校引進優秀學術人才,更是促進兩岸學術交流的強心針。本文首先闡述臺灣教職縮編的原因,隨後說明大陸高校擴編的趨勢,以及大陸高校引進臺灣博士的現況,最後指出臺灣博士人才西移的趨勢,是兩岸學術與教育界共創雙贏的顯例。
  • 大陸人看臺灣:培育與留用人才值得思考
    大陸人看臺灣:培育與留用人才值得思考 民意代表吳育升在質詢「陸委會主委」王鬱琦時就表示,大陸學生在臺自殺身亡事件令人悲傷,現在臺灣當局尚未將在臺陸生納入健保,令社會質疑有關方面對大陸學生在臺安全照護和心理安撫的能力。  臺灣高校自2011年開始招收陸生。第一年1905人報名,去年則增為2629人,但實際報到人數都還不到招生名額的一半。其中,學士班的報到率第一年為73%,第二年只剩67%。
  • 臺灣博士大陸教書:選課名額須「搶」
    白色貝雷帽、活潑而時尚的裝扮,讓記者很難想像眼前的閩南師範大學副教授、臺灣博士施沛琳已是年過半百之人。  在來大陸工作教書前,施沛琳曾在臺灣《聯合報》供職25年。2007年,她選擇了退休,跨海赴廈門大學研究閩南戲曲,隨後成為閩南師範大學副教授。  「兩岸開啟交流之後,我發現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紅遍大江南北,甚至非閩南語地區的人都會唱。」
  • 讀博士也算留學?
    4.目前,中國學生到國外讀博士學位的專業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學、數學、工程、健康和藝術五個專業領域,在美國讀博士尤以STEM專業為主。當然我們說,其實提供大量的博士獎學金席位,這其實是美國大學和政府吸引和招攬全球精英人才的重要手段。
  • 哪些院校招教育學在職博士?難不難讀?
    問:我是一名高校老師,想報讀教育學在職博士,想諮詢一下目前國內有哪些院校招收在職博士,難不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確定一下你想報讀的是教育學博士還是教育博士,二者是有差別的。菲律賓國父大學教育博士(EdD)全日制註冊在職報讀,學制比較短,回國教育部認證,享受海歸留學待遇,無雅思、託福要求,具有碩士學位或同等學力即可報讀。報讀在職博士難不難讀?
  • 乾貨 大陸學生申請臺灣社會工作博士指南
    因此,我們希望臺灣也早日回到祖國懷抱。這一點我們是完全有信心的!比如,以往臺陸兩地社工之間主要還是的小規模的私人短期交流,如今已經逐步實現了兩地學位相互認證。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和青年老師去臺灣讀社工博士,最著名的有以上海師範大學的黎叔為首「東海十二少」開創了大陸學生赴臺讀博的先河。
  • 報讀博士都有哪幾種方式?如何報讀在職博士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搜索讀博的方式分為全日制博士和在職博士。一是已經取得碩士學位的考生可以直接報考;二是滿足同等學力報考條件的其他人員。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搜索在碩士入學時確定碩博連讀資格,並以碩博連讀的方式進行培養。
  • 武漢大學2021年選拔優秀人才攻讀博士學位公告,在職博士,含法學!
    根據武漢大學有關文件規定及實際情況,經研究,我校2021年繼續開展選拔優秀人才攻讀博士學位招生工作。  一、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說明:1.培養單位負責優秀人才博士研究生課程教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北京)與廣東研究院負責其實踐教學與學生聯絡管理。
  • 本科學歷可以申請讀博士嗎?
    目前,各大院校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有四種招生方式,即本科直博、碩博連讀、普通招考和申請-考核。 所以只要你足夠優秀,本科生是可以直接攻讀博士的,也就是直博生。一般是本科生通過學校選拔獲得保送生名額之後,再通過攻讀學校直接對申請學生進行選拔(考試和筆試)而獲得直接攻讀博士學位資格的學生。通常來講擁有直博生選拔的學校實力都非常強,基本集中在985工程院校和極少數211工程院校的優勢強勁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