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多個博士班招生人數為0 臺媒:到了生死關頭!

2021-02-15 海外網

臺當局教育部門核定明年各大學博士班招生名額共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教育部門表示,博士班若撐不下去就退場;但大學教授卻說,博士生愈來愈少,各項研究面臨「有將無兵」的困境。

臺灣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臺灣媒體形容這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圖為「中時電子報」資料圖片)

臺高校近年來招生困難,臺當局教育部門更是大砍博士班名額,最近核定2018年各大博士班招生名額僅有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臺灣媒體形容這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門核定明年各大學博士班招生名額共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教育部門表示,博士班若撐不下去就退場;但大學教授卻說,博士生愈來愈少,各項研究面臨「有將無兵」的困境

為避免「流浪博士」現象惡化,臺當局教育部門近3年大砍各大學博士班招生名額,2018學年僅核定招4493人,比2017學年的4242人少251人、下降5.59%。臺灣地區59所一般大學2017學年共有約900班博士班,但其中有34班招生人數是0人、73班是招1人,這107個博士班面臨生存危機。

2017學年招生人數0人的博士班,包括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清大、交大、陽明、中央等校組成)光電博士學位學程、北醫奈米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及東吳大學微生物系博士班等。招生人數僅1人的博士班,則有清大歷史所等5個博士班、中央財務金融系等10個博士班、中山大學通訊工程所等3個博士班、中正大學前瞻製造系統博士學位學程等8個博士班。

招不到學生正在苦撐的博士班,是不是該考慮退場?臺教育部門和大學教授的看法截然不同。臺教育部門「高教司長」李彥儀對撤掉這些博士班毫不猶豫的回答「是 」。她表示,一些重點產業領域(如半導體),碩士生比博士生吃香,大學相關學系的重點就放在多招碩士、少招博士。

但臺大農藝系主任林彥蓉說,他們系上有20多個老師,教育部核定的107學年博士班招生名額僅4人,一些研究將面臨「有將無兵」困境。現在系上老師執行研究計劃時,沒有博士生可用,非常依賴碩士生,但碩士生2年就畢業,深入、長期或難度高一點的研究不容易進行。

清大教務長戴念華表示,將一些博士班招生名額砍到剩下0人或1人,已讓他們快「無法呼吸」,清大向教育部門提出以學院方式統招博士生,之後再依考生志願分發到各博士班,提高報考意願。戴念華說,教育部門依就業市場需要調整博士班招生人數,出發點沒錯,但如果最後演變成學生不被鼓勵讀博士班、老師的研究做不下去,那現有政策就有必要再斟酌。

隨著臺灣社會少子化日益嚴重,高校招生困難已成為公認的事實。據《海峽導報》報導,1997年,臺灣新生兒32萬人,可到了1998年驟減少到27萬人,2000年更是降到16萬人。但從1994年起,臺灣進入高校「瘋長期」。1994年,全臺只有23所大專院校,但為呼應所謂的「教改」,臺當局此後鼓勵私人興學,使得大量高職、專科學校升級為大學。1997年,李登輝實行「增加高中和大學擴招」政策,陳水扁時代更加碼為「一縣一大學」,臺灣就這樣進入高等教育的「黃金時期」,全臺高校最高峰時達到160多所的空前密度。

除了「少子化衝擊」與臺灣高校「瘋長」導致比例失衡,臺灣《中國時報》2015年的文章也引述臺灣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的話說,博士就業管道愈來愈不通暢,也是降低學生就讀意願的原因。臺灣交通大學環工所招生承辦人就提到,學校整體研究所招生的狀況都不是很好,連碩士班學生都不願意繼續升學,「我們學校臨近新竹科學園區,大家都想早早畢業去工作」。臺灣清華大學統計所也提到,碩士學生就已有很好的出路,所以相較於碩士班的熱門,博士班反而無人聞問,一度造成2014學年度完全「無人報名」。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辦公室主任陳書涵則表示,教育部門對博士生的規劃沒有長遠看法,「拿到博士學位的人找不到工作,絕非大學沒有教職需求,而是臺教育部門放任師生比惡化」。

也有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在接受《海峽導報》採訪時指出,在臺灣少子化的趨勢下,未來臺灣高校生源呈滑梯式下降。因此,想繼續生存的高校,必須拓展招生渠道,尤其是要增加對大陸和其它海外地區的招生。

來源:海外網

作者:劉凌

本期編輯:賈雯帆

相關焦點

  • 臺灣博士已無人問津 多個博士班招生人數為0
    臺高校近年來招生困難,臺當局教育部門更是大砍博士班名額,最近核定2018年各大博士班招生名額僅有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臺灣媒體形容這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臺灣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臺灣媒體形容這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圖為「中時電子報」資料圖片)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門核定明年各大學博士班招生名額共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
  • 臺灣高校博士班無人問津,107個博士班招生不超過1人
    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臺灣媒體形容這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門核定明年各大學博士班招生名額共4493人,其中107個博士班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教育部門表示,博士班若撐不下去就退場;但大學教授卻說,博士生愈來愈少,各項研究面臨「有將無兵」的困境。
  • 臺灣頂級大學難逃生源危機!2019學年113個博士班招生數0或1
    中國臺灣網10月1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近日核定2019學年一般大學碩博士班招生名額,碩士班38983人,相較2018學年40003人減少1000多人;博士班核定4250人,相較2018學年4242人略增8人,但有113個博士班的招生人數是0人或1人,面臨生存危機
  • 臺名牌大學博士班報名人數下降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臺灣每年博士畢業生超過3700人,博士文憑愈來愈不值錢;包括臺灣大學、成功大學、臺灣清華、臺灣交通大學等名校博士班最近招生,報名人數再比去年下降16%到20%,部分系所甚至問津乏人,門可羅雀。
  • 上海招聘臺灣流浪博士,臺媒:大陸又在統戰了
    70名臺籍博士20日起在上海參加就業媒合,主辦單位憂心被解讀為「對臺統戰」而限制臺媒採訪。活動共同主辦人陳弘信表示,出於好意幫臺師找出路,卻被指為挖角人才真的很委屈。陳弘信也以活動共同主辦人的身份強調,整場活動是單純地想替臺灣年輕人找一個工作機會,卻被少數媒體解讀為「挖角人才」、「人才流失」,這些臺籍博士在臺灣謀職困難,好意幫忙卻怎麼做都不對,當然會委屈。今年的徵才規模、應聘人數更勝去年。陳弘信表示,去年收到207份履歷,今年將近400份。
  • 臺灣高校博士班招生陷入困境 臺大清華招不到學生
    臺灣《中國時報》24日刊文分析島內高校博士班招生困境。文章摘編如下:  自從五年五百億元「邁向頂尖大學」計劃後,各大學為增加研究產出,紛紛增開博士班。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公布2014學年各大專校院系所註冊率,公立大學居然有29個博士班註冊率掛零,說明已超額擴張。
  • 臺灣高校明年招生再創新高 碩博士班或首度零增長
    中新網10月17日電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16日確定臺灣2008年度招生總量,大學招生人數已達13萬多人,將再創新高。此外,為加強高等教育質量的管控,2008年可能首度全面凍結碩博士招生的增加名額。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教育部」核定明年島內大學校院招生名額總量(不含師範、技職師院),共計大學部130304名,碩士49303名,博士6321名。   島內大學招生人數年年遞增,若包含師範及技職師院,2008年招生名額可能突破14萬人,再創新高。
  • 臺灣「流浪博士」無奈為臺當局錯誤政策買單
    高校盛產「土鱉」招聘卻收「海歸」  據臺媒報導,10年前,臺灣160多所大專院校,每年畢業的博士約有1500人。而現在,這個數字暴增到近4000人。伴隨而來的,除了學歷貶值,便是就業難。  在一所臺灣私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的林博士介紹,這幾年博士生比較多,主要源自於學校的盲目招生。
  • 島內高教招生遇危機? 臺多所大學博士課程被爆「掛蛋」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前有臺媒曝光,島內多所大學2019年度碩博班招生情況出爐,其中,有37個博士班名額掛零,還包含著臺大的3個博士課程。對此,臺大今日緊急澄清,三個博士課程的目標是招收國際生,名額掛零是不佔核定名額,非實質招生名額為零。
  • 臺灣高校遭遇招生寒潮:缺口大 「流浪博士」成社會現象
    而私立大學更是招生不足重災區,許多學校都面臨退場。例如臺灣花蓮觀光學院,新生註冊率只有29.87%,全校學生僅有896人。據臺媒報導,島內各校缺額已經超過六萬人,預計新學年大一新生還會再少1.5萬人。而2017年臺灣高校的博士班也有53個招不到人,連臺大社會學系都已連續兩年招不到博士生,2017年臺大更有四個院系零錄取。
  • 臺灣高校博士班招生陷困境 臺大清華招不到學生
    29個博士班註冊率掛零,高校博士招生面臨困境。(臺灣《中國時報》資料圖)臺灣《中國時報》24日刊文分析島內高校博士班招生困境。文章摘編如下:自從五年五百億元「邁向頂尖大學」計劃後,各大學為增加研究產出,紛紛增開博士班。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公布2014學年各大專校院系所註冊率,公立大學居然有29個博士班註冊率掛零,說明已超額擴張。
  • 2019年陸生赴臺就讀碩博士人數較去年增加
    據臺灣媒體報導,「2019年陸生來臺就讀碩博士班正式分發榜單」5月27日公告,合計錄取陸生1440人,招生達標率為96%,報名和錄取人數均較2018年增加。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綜合臺灣「中央社」、《聯合晚報》等消息,臺灣「陸生聯招會」統計,2019年陸生來臺就讀碩博士班錄取較去年增加115人,96%的招生達標率也高於去年的的88%。
  • 臺灣薪資長期凍漲 臺學者:年輕人越來越嚮往到大陸工作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3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薪資長期凍漲,工時又長,不少年輕人畢業後就想離開臺灣,遠赴海外工作,期望能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臺灣「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許秉瑜表示,臺灣年輕人越來越嚮往到大陸工作,有人博士畢業後就到大陸教書,他們在大陸看臺灣,最多的疑惑是「大陸進步這麼快,臺灣為何還在鬧?」根據臺當局「行政院」統計,2015年臺灣赴大陸工作人數共42萬人,在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臺之後,兩岸冰凍,臺灣經濟停滯不前,赴陸工作的人數恐還更多。
  • 臺灣高校招生不足供過於求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已連續2年招不到博士生
    除了臺灣觀光學院外,另有7所私立大學也瀕臨輔導線。「學生選學校,通常是『先選公立再選私立』,一些新設立、地處偏鄉的私立學校首先會受到衝擊。」臺灣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分析道。據臺媒報導,各校缺額已經達到6萬多人,預計新學年大一新生還會少1.5萬人。「註冊率一公布,等於宣判了一些學校『死刑』。」尤榮輝表示,家長和學生擔心會踩到快關閉的「地雷學校」,末段學校招生將更加困難。
  • 臺灣多所大學博士班招不到人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近年受到少子化、產業轉型、大學教職減少因素,臺灣許多大學出現博士班招不到人狀況。
  • 臺媒稱臺灣學生青睞大陸名校 大陸今年對臺招生標準降低
    今年大陸高校首次將對臺招生標準降到學測均標,臺灣《中國時報》獨家整理了各校臺灣學生錄取名單。  據臺灣《中國時報》8月6日報導,此次二、三線城市以及不那麼有名的大陸高校,臺灣學生都肯去,且錄取的學科五花八門,包括獸醫、民航、海事等冷門科系。
  • 臺灣79個碩博班招生掛零蛋 成功大學等名校也招不到人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媒報導 臺灣「教育部」今天公布大專校院最新數據統計,包含2020學年新生註冊率,在碩士、博士班方面,博士班有40班、碩士班有39班等招生掛蛋,包含政治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等校也難逃,凸顯高教中的高階人才培育困境。
  • 不止臺灣學生愛去大陸!臺媒:臺灣赴大陸旅遊人數猛增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臺媒稱,2018年前4個月,臺灣民眾前往大陸人數持續增長,較2017年同期增加7萬多人次。旅遊業者指出,若無意外,2018年臺灣赴大陸民眾將首度突破400萬人次,再創歷年新高。據5月31日報導,2018年1到4月,陸客來臺為92萬多人次,較2017年同期增長6.2%;臺灣民眾前往大陸為129萬多人次,較2017年同期增長5.95%。也就是說,臺人赴陸比陸人赴臺足足多了37萬人次,和過去幾年一樣,持續增長。
  • 臺媒:臺灣大專院校註冊率慘澹 明年將減招1.4萬人
    臺媒:臺灣大專院校註冊率慘澹 明年將減招1.4萬人 2015-12-05 11:03: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南若然     少子化影響,大學招生日益嚴峻致臺灣各大學註冊率拉警報
  • | 招生不滿、亂象頻出,臺灣高等教育進入寒冬
    據臺媒報導,「少子化」衝擊臺灣大專院校招生,各校缺額已經超過6萬人,預計新學年大一新生還會少1.5萬人。「註冊率一公布,等於就宣判了一些學校『死刑』。」尤榮輝表示,家長和學生都擔心踩到快關閉的「地雷學校」,即使學校被當局輔導並不意味著要關閉,但也會影響家長信心,末段學校招生將更加困難。  私立學校惴惴不安,公立學校也捏著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