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為《佩奇三日飲食記錄及建議食譜》的育兒嫂日記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佩奇是王某芳育兒嫂正在帶的一名13月齡男寶,他的飲食正常,體重卻一直處在正常範圍內最低值的邊緣,這讓家人,特別是一向愛護外孫的姥姥非常焦急。為了改善寶寶的狀況,王某芳火速聯繫了嘉堡的專家團隊——這是一個由營養師、早教師、心理諮詢師及專業醫護人員組成的專家團隊,大部分寶寶常見的健康問題,他們都能憑藉專業的知識和進行診斷與指導。
了解了佩奇寶寶的情況後,營養師迅速做出了初步判斷,並請育兒嫂王某芳將寶寶近三天的食譜記錄全部發送過來,以輔助參考。
育兒嫂的佩奇飲食記錄
11月14日(周六)
早餐8:30左右 奶粉120ml,羹,各類蔬菜片。
上午加餐一袋100ml水果泥。
中餐13:50左右 奶粉120ml,餛飩半碗,蝦餅一個。
晚餐19:30左右 四個蔬菜餅,一碗蔬菜粥,奶粉120ml。
11月15日(周日)
早上7:20左右 奶粉120ml
早餐8:40左右 一塊蔬菜雞蛋卷,半個小蛋糕
中餐11:45左右 蔬菜碎,肉泥
下午13:30左右 奶粉160ml
下午加餐 一個獼猴桃
晚餐17:10左右 紫薯腸,蔬菜蛋糕,蔬菜羹
晚上20:00左右 奶粉120ml
11月16日(周一)
早8:00左右 奶粉120ml
早餐9:00左右 一塊蛋糕
午加餐10:40左右 一個小餅,半碗疙瘩湯
中餐12:00左右 中午奶粉120,蘋果餅兩個
午加餐14:50左右 水果丁,麵包丁
晚餐17:10左右 蝦仁餃子,紫薯腸,蔬菜餅
看完佩奇寶寶的食譜後,結合多年的專業知識,營養師對寶寶的情況做出了專業判斷,並和家人溝通了情況,原來是姥姥一直擔心寶寶吃不飽,所以總是多次給寶寶餵食,導致寶寶飲食總量過多,再加上奶量攝入不足以及吃飯時間點不固定,便造成了現在的結果。營養師對姥姥的情緒進行了安撫,給家人提出了寶寶日常飲食的合理建議。營養師還交給育兒嫂王某芳一份專門為佩奇量身制定的食譜,要她按照食譜的規定嚴格執行。
1、主食50-100克:米飯,小饅頭,花卷,豆沙包,餛飩,包子,餃子,麵條等。如果副食有玉米、雜豆類、土豆、山藥、南瓜、紅薯、紫薯、芋頭之類的,主食的量要減少
2、蔬菜50-150克:西紅柿,青椒,黃豆芽,綠豆芽,菠菜,西蘭花,白菜,蘿蔔,荷蘭豆,豆角,黃瓜,西葫蘆,香菇,口蘑,木耳,紫菜,海帶等各種類型的蔬菜都可以吃
3、水果50-150克:蘋果,梨,桃子,杏,獼猴桃,火龍果,草莓,葡萄,藍莓,香蕉,橘子,柚子,西瓜,哈密瓜等,根據季節選購
4、肉類50-75克:紅色肉類:豬、牛、羊裡脊肉和肝臟、血等;白色肉類:雞鴨鵝瘦肉,不吃肉皮,魚肉,蝦肉,貝殼肉類等
5、奶類400-600ml:目前以配方奶為主
6、蛋類25-50克:雞蛋,鴨蛋,鵪鶉蛋,鴿子蛋等均可
7、大豆類及其製品(每天可以少量吃,但在兩歲之前不一定是每天必須要吃的):黃豆泥,豆腐,豆腐皮,豆漿,豆腐腦,腐竹等均可
8、鹽0-1.5克,油5-15克
9、每天多喝水
10、每天補充維生素D
為了幫助小寶寶更好的成長,營養師還為家人和育兒嫂提出了寶寶日常飲食的注意事項,將專業知識融合到日常生活中,才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注意事項:
不要太過於強制佩奇每頓飯的量,如果做的飯佩奇基本上都能在30分鐘內吃完,或者還剩下一點點,那麼這個食量就差不多,不用額外給佩奇添加,每餐正常做就行。如果佩奇很快就把飯菜吃完了,兩餐還會餓,有找東西吃的情況,那麼就可以給佩奇適當的增加飯量,先在對應的餐次增加半碗飯為宜。如果佩奇剩下一半左右的飯菜,那就有可能給佩奇做的飯菜太多了,可以減少相對應餐次的飯。
現在建議佩奇是一日三餐兩點或者是一日三餐三點。佩奇最好是一日三餐正常吃,要保證相對固定的時間、地點、飯量,三餐之外的兩點或三點最好用奶、豆漿、蔬菜泥、水果、水、雜豆湯、小餅等來替代,儘量不要吃包裝的麵包、餅乾、薯條等或者熱量較高的點心,稍微餓一點沒關係,在下一餐正餐多吃點就行,建立佩奇定時定點定量、一日三正餐的良好飲食習慣。
最終在營養師的努力和家人、育兒嫂的配合下,小佩奇的體重七天後恢復了正常。佩奇的家人非常感激,也對嘉堡專家團隊的專業和效率十分佩服,直言:「本來只想請個育兒嫂,卻整來了一個專家!」
佩奇寶寶能在短短幾天內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離不開育兒嫂的悉心觀察,更離不開嘉堡專家的團隊協作,愛心+專業,才是對寶寶成長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