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走上「請育兒嫂」這條路,就要做好頻繁更換育兒嫂的準備,即便每一次更換都會影響寶寶剛剛養成的生活習慣;此外,還要樹立與中介鬥智鬥勇的「決心」——這一條體會,幾乎成了新媽媽們的共識。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育兒嫂的流動性如此之高?除了人與人之間性格習慣的磨合以外,是否有什麼幕後規則在操縱著這一現象?我們來聽聽新「晉升」為媽媽的海燕經歷。
籤合同前:中介笑臉盈盈,阿姨勤勤懇懇
兩個月前,家政老闆那如沐春風的笑容,海燕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為了給家裡尋找一位新的育兒嫂,海燕把小區附近的5家中介挨個拜訪了一圈。從她做的這些「功課」中不難發現,當前市場上育兒嫂的最低工資為每月4000元,多數家庭都會給到4500元至5000元不等,條件好或是對幹活要求較高的家庭,還能出到6000元以上。自從有了寶寶,海燕家的開支增大了不少,每個月滿打滿算只能省出4500元左右的預算。
「我對比了一下,決定選用一家位置稍遠的中介。」海燕向記者回憶道,當她開門見山地提出只想找位低價育兒嫂時,這位中介老闆不但沒像其他老闆那樣勸她再漲漲工資,反而善解人意地說:「我常和我們學員說,不是每個客戶都是大款,他們的錢也來之不易,別總指望著漲工資,要用實際努力贏得客戶的心。您只要能給阿姨提供住宿,別讓阿姨出來租房,這個價位在我們店是可以的。」
當天上午,中介就推薦了一位號稱「口碑不錯」的育兒嫂進海燕家試用。通過兩天的試用期,海燕發現,這位阿姨可真是太賣力氣了:「不僅連唱帶跳哄孩子開心,還會有感情地朗讀唐詩民謠;一日三餐頓頓都有新花樣,甚至為全家人擀麵條蒸花卷;家裡來了兩位看望孩子的親戚,這位育兒嫂還會主動端茶倒水。」據海燕描述,除了用水用電有些浪費,這位阿姨幾乎沒有缺點。
對阿姨的試用如此滿意,籤合同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中介老闆又特意承諾道:「您放心,在我這用著滿意的您就接著用,但合同裡也說了,您要是哪天對阿姨不滿意了,一年之內我給您免費換人!」按照這家中介店內的標價,海燕按育兒嫂每月工資的50%交付了中介費,正式把阿姨請回家。
海燕覺得心裡踏實多了,那些為了找育兒嫂而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的日子,似乎一去不返。
籤合同後:中介不回電話,阿姨頻提要求
與那熱情的笑容相比,兩個月後,中介老闆的「來無影去無蹤」,也讓海燕印象深刻。
海燕告訴記者,剛籤完合同,育兒嫂就開始念叨:「妹妹啊,我在你家拿的工資可是我出來做阿姨之後最低的一次。」其實,海燕已對阿姨要求漲工資有準備,便答道:「沒關係,只要您一直對我家裡照顧得這麼好,等您跟孩子熟悉了,我再給您漲兩百吧。」
海燕告訴向記者分析道:「孩子對阿姨從陌生到熟悉是有一個過程的。更換育兒嫂,會使孩子與另一位陌生和的阿姨要重新磨合。只要育兒嫂對孩子好,工資上下浮動一點也無妨。」
接下來的兩個月,這位阿姨的表現很好一如往常地優秀。不過,令海燕沒想到的是,在發放第二個月工資的第二天一早,這位阿姨又提出了另外一個要求:「我要回老家種地了,這兩天就得走,你們儘快請中介老師換人吧。」
「這回我較了個真兒了,不停地問阿姨到底為什麼要走。」海燕向記者說道:「阿姨已經決定出來幹活了,突然要回家種地似乎不太符合事實,一聽就像是個藉口。」在海燕的一再追問下,阿姨終於說出了真實原因,而這個原因讓海燕瞠目結舌。
阿姨是這樣表述的:「算了妹妹,我告訴你吧,在我來之前,中介老師就對我說過,『雖然這一單工資不算高,但只要你能幫我籤下這個客戶,讓她把中介費儘快交上,等以後有了高單我再給你換。』妹妹啊,現在中介老師那裡已經有5500元的單子等我接了。這樣吧,如果您每個月也把我的工資漲到5500元,我就不走了,畢竟我對這個家也有些感情了。」阿姨說這番話時一氣呵成。
海燕繼續追問:「合同裡說了工資一年不變,如果我們不同意漲工資,任您離開,依據合同,中介要馬上給我找原價位工資的人替補,換來換去,她這不是自找麻煩嗎?」阿姨答說道:「這有什麼麻煩的,中介老師每天往桌前一坐,隨便給你換個不會看孩子的低價鐘點工,你覺得不好,再給你換個鐘點工,她們中有的不會說普通話,有的字兒都沒認全,有的對孩子根本沒耐心。用鐘點工把我給換了,吃虧的不還是您嘛。」
技能高一些的育兒嫂用來讓客戶感到滿意、籤單交付中介費;技能差一些的育兒嫂或是鐘點工用來做她們的替補,如果客戶想留住技能高的阿姨,就要不停地把工資「漲漲漲」——海燕用親身體會「領教」了這一套路。她打算與中介再溝通一次,沒想到這位老闆電話開啟無人接聽模式,微信則是當天的消息隔天才回過來,沒有解釋和寒暄,只有一句:「親,若需要面試新阿姨我幫您安排。」
為了排解憂慮,海燕在一個媽媽群裡描述了這個經歷,收穫了許多共鳴。有人恍然大悟:「中介給我換的育兒嫂一個不如一個,這回我總算明白為什麼了」;有人則憤憤地說:「我所接觸的所有育兒嫂向我提出的所有問題,最後都指向嫌工資不夠高的問題。」
提醒:怎樣做才能避免「挨坑」
育兒嫂市場還有哪些陷阱需要新媽媽們提高警惕?怎樣做才能提前避免「挨坑」?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有僱用月嫂或育兒嫂經歷的媽媽,從她們那裡取到了不少「真經」。
「籤合同時要在中介提供的紙質合同下面補充幾項附加條款。」這一條幾乎被認為是頭等重要的事。
「海燕遇到的情況有一個小辦法或許可以應對。」新媽媽小陶想出個點子,她曾在籤合同時問過中介:「如果我上午給了育兒嫂工資,育兒嫂下午就要走怎麼辦?麻煩在合同裡寫明每個月遲發三天工資。阿姨幹滿一年後,欠下的三天工資肯定會補齊;如果阿姨無特殊原因,執意離開,這三天工資就扣下了。」小陶說,當天中介就答應了她的這條提議。
育兒嫂是否負責幹家務和做飯?對於這個問題,媽媽們意見並不一致。王女士說:「育兒嫂的主要職責是看孩子,如果既管孩子又管大人,那或許會體力不支。」姍姍則回道:「這個說法有道理,但是若育兒嫂只管看孩子,媽媽也會太累,因為母乳、夜裡與孩子一起睡覺這些事,都是我來做。我希望我在工作或幹家務時,由育兒嫂來看孩子;我在母乳或想和孩子玩一會兒時,請育兒嫂幫幫家務活。如果能這樣和諧相處,是最好的狀態。」對此,梁媽媽也深有體會:「看娃是育兒嫂最重要的工作職責,但最好不要把界限劃分得太過清楚,我們家的育兒嫂眼裡有活,勤快利索,我們全家人也都很尊重她。這一點雖不至於寫入合同,但最好在試用期就與阿姨提前溝通。」
靠勞動掙取辛苦錢的育兒嫂們,也可學會在面試或試用期時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比如,記者在採訪中驚訝地發現,有的客戶對這一行業的要求過於苛刻:有位育兒嫂曾被要求為家裡成人手洗內衣,有的客戶家裡養著十多隻寵物,雖然工資給得高,卻要求保姆幹完家務後還要保證這些寵物的餵養和清潔;還有的客戶會提出「若吵一次架就會扣工資」的要求。育兒嫂可以明確提出對這些聽上去有些離譜的要求的個人看法,說出什麼活是自己堅決不能做的,以免在籤合同後因雙方想法不一致而造成不愉快。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殷呈悅
編輯:TF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