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禹州漏蘆,別名:藍刺頭。為菊科植物藍刺頭或華東藍刺頭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本品呈類圓柱形,稍扭曲,長10~25cm,直徑0.5~1.5cm,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頂端有纖維狀棕色硬毛。質硬,不易折斷,斷麵皮部褐色,木部呈黃黑相間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澀。本品粉末棕黃色。韌皮纖維多成束,直徑20~42μm,壁厚。細胞間隙有棕褐色樹脂狀物。木纖維細長,兩端漸尖,直徑12~30μm,壁較厚。具緣紋孔及網紋導管較多見,直徑20~120μm。石細胞少見,類圓形、長方形或方形,直徑35~150μm,層紋及孔溝明顯,細胞間隙有棕褐色樹脂狀物。可見菊糖。有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之功效,常用於乳癰腫痛,癰疽發背,瘰癧瘡毒,乳汁不通,溼痺拘攣。
禹州漏蘆的功效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曬乾。
【性味】 苦、寒。
【歸經】 歸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排膿止血,消癰下乳。用於諸瘡癰腫,乳癰腫痛,乳汁不通,瘰癧瘡毒。
【用法用量】 4.5~9g。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
【摘錄】 《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