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十三歲孩子殘忍殺害了自己的同學,甚至殺了兩個、三個乃至更多,按照罪行法定原則,這個孩子是不需要坐牢的。
1.
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
以上為我國刑法關於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出現了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並且可以說有些未成年人犯罪手段堪比成年人犯罪,此條款也備受關注。
刑事責任年齡劃分可以劃分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和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三個階段。十四周歲和十六周歲是我國對於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的節點。
不滿十四周歲,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十六周歲,是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並且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範圍問題的答覆意見》,本條文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的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
3.
本法條規定的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這一點備受爭議,尤其是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越來越多,今年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更改法條的建議,但是沒有通過。
假如一名十三歲孩子殘忍殺害了自己的同學,甚至殺了兩個、三個乃至更多,按照罪行法定原則,這個孩子是不需要坐牢的(死刑更不可能,未成年人是不能適用死刑的)。
我們不能否認,暴力電影影響了很多未成年人,並且校園裡有很多「類黑惡勢力」,這些孩子缺少法律知識,並且自己的價值觀沒有形成,往往在特定情況下做出極端暴力的惡性傷人事件,甚至強姦案件。但是,如果這個孩子是十三周歲,對不起,他不會受到刑事處罰。
4.
針對社會中存在大量的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有很多人提議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至十二歲。對此,我很難說是否正確。
我的刑法教授是堅決反對的,確實根據犯罪學原理來講,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不是避免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刑法是教育人的,而不是懲罰人的。我們往往可以採取社會教育的方式來避免。
但是,目前我國存在的情況是很多人是同意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這就很有意思了。法律是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我國的統治階級是無產階級,也就是我們普通百姓。如果多數人都同意降低刑事責任年齡,那麼全國人大再不改法律,那就該思考:我們是人民做主定法律還是一群法律人定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