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非要改變別人呢,這樣的想法很容易徒增煩惱,因為每個人都是有思想的個體,與你不同,未必有錯,不喜歡,那就遠離。
無意識的潛移默化
改變最容易的方式是「潤物細無聲」,但時間可能會很久。
在人們無意識的狀態下被灌輸價值觀和人生觀,比如社會上的常態事項、家庭裡的父母習慣、學校裡的隱形教育……
這些東西都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傳播,很容易被人們所忽視,但也最容易被人們所接收。
埋進人心裡的那些規則,慢慢便塑造了一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有意識的日積月累
這種分為自主學習塑造和被動灌輸塑造。
自主學習是在已有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基礎上,強化自己認為對的和有用的某方面知識,進而鞏固、提升現有的價值觀、人生觀。
自主學習也很可能因排斥與自己認知不同的知識,而錯過了改變價值觀的可能。
被動灌輸塑造,如學校的教育、社會文化傳播、法律制度執行等,這些有意識地向人們傳播知識的途徑,能夠幫助人們塑造人生觀、價值觀。
被動灌輸還可能起到反作用,當被灌輸的東西與事實不符,當灌輸者本人就是反面教材,當受灌對象不想甚至牴觸接受相關信息時,反而會加深其原有觀念的根植深度。
生命裡的當頭棒喝
遇到重大挫敗和重大創傷後,人們除了慨嘆世界和他人,最有可能重塑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有的人從此消沉,鬱鬱寡歡,隨波逐流,沒了爭搶之心,不求上進。
有的人從此勵精圖治,洗心革面,不爭世界也爭口氣;
有的人從此喪地做好工作卻對這個世界心懷偏見,看不到陽光,也負能量滿滿。
反正呢,人都會遇到事,你不能為了讓一個人改變就讓他遇到事,反而要通過ta遇到的事,幫ta找到新世界,開啟新篇章。
當然,如果你想遠離,也請停止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