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態鏈企業CEO們的「不為清單」

2020-12-17 前瞻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穀倉創業觀察(ID: gucangchanpinjia)

創業思考和人生感悟,雷軍分享過很多,且讓我們很有收穫。

但這次,我們將焦點下沉,從臺前走到幕後,了解小米各個產品的負責人,看一下他們關於人生和商業的思考,了解他們的「不為清單」。

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做不對的事,比做對的事更重要。

一、關於戰略

張峰

小米移動電源負責人

我從不關注利潤,我看效率

從我的經驗來看,利潤會讓我們喪失理想,你會被利潤綁架。

我從1999年開始做移動網際網路產品,手機那時非常賺錢。但2002年我們做小靈通去了,因為小靈通更賺錢,賣五百多塊錢,成本只有兩百多。2005年山寨機出來了,我們把智能機都放棄了,根本看不上,一百塊錢的手機成本二十塊,還不滿意,眼睛完全放在利潤上。

2005年開始,每年淨利潤四五個億人民幣,但失去的是什麼?到2007年,發現這個事可能不行了;2009年這個市場結束的時候,我們大概90%的利潤一下子沒了。

之後是什麼?

你一共有1300個工程師,是非常可怕的。因為賺錢時完全不會顧及效率,缺人就招,等到沒有業務時,一片狼藉。

做高利潤的產品,會把團隊的競爭力搞垮,你的團隊有可能是不健康的。

所以我可能跟大家心態不一樣,如果小米生態鏈能安排我一個利潤低的,甚至虧錢的項目,我會感覺比較踏實,利潤高的反而感覺不踏實。

為什麼呢?

項目如果利潤高,又做得好,那很快就變成大家爭奪的焦點,你要和很多人爭奪制高點,別人家大業大,你會很難。但有一些東西,就是在別人敢不敢投的邊緣。在這個點上,如果我們真正起步早、扎進去,同時靠前期的量,成本又適當比別人有優勢的話,比較容易保持。

只要有一毛的利潤,我們就非常燦爛。

王野

小米九號平衡車負責人

自己殺死自己時,不要手軟

小米九號平衡車其實首先殺死的是納恩博自己。

它出來之後,我們在國內的線下代理商網絡基本上都垮掉。原來我們賣15000塊的產品,不太賣得動。而那款產品從2013年到2015年年終一直處於賣斷貨的狀態,甚至曾有經銷商給我們的銷售員塞回扣,要提前提貨。

當時我們處在一個非常舒服的狀態下,但市場上已經出現4000塊到5000塊的模仿品,性能、設計要差很多,安全性也沒法保證,但它很便宜。那時我們已經發現:科技產品一定要越來越便宜。與其讓山寨廠把市場變得越來越便宜,產品變得越來越為屌絲服務,不如我們快人一步。

我們唯一的機會可能就是自己幹掉自己。

復盤來講,如果當時我們沒有用9號平衡車殺死自己,今天我們已經被其他人殺死,死得透透的。

今天面臨另外一個問題,如何殺死9號平衡車?

我深深地感覺,每一次想盡辦法殺死自己上一代產品,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所有產品人和公司高層需要注意的問題

因為你一旦有一點明星項目,全世界都在盯著你,怎麼幹掉你、怎麼取代你、怎麼把你的地搶過來變成他的。我們今天所有人的身後,你知道的或不知道的,可能都有上千人在盯著怎麼把你幹掉。

我們不但要想辦法殺死自己,還要想辦法殺得很快。

昌敬

米家掃地機器人負責人

CEO不能完全把時間花在做事情上

對於CEO來說,如果沒有想特別透徹而做決策,會讓團隊白幹很多事情,造成資源浪費。

2016年,由於前半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當前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售後上,沒有抽出時間來想清楚未來產品的布局,導致有一段時間團隊研發處於停滯狀態,同時導致新產品發布延後。由於一個新的硬體產品是需要周期的,必須要提前把未來規劃想清楚。

為了想清楚,要多學習、多跟人請教、多與人交流、集思廣益,特別是要多跟有經驗的人交流,聽他們的建議。有時候關鍵人物的一句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避免走彎路。

CEO不能完全把時間花在做事情上,需要更多的時間花在戰略思考上,花在學習上,花在與牛人的交流上。

杜淼

悅米機械鍵盤負責人

不要貪戀那些看起來巨大的機會

小團隊儘量不要去做那種看起來有巨大機會的市場,很容易被耗死掉。

道理很簡單,巨大的機會一定面臨殘酷的競爭,而且對手可能是怪獸級的,對於悅米一家初創小團隊來說,這種消耗戰,絕對不能加入。在2015年7月公司剛剛成立時,有一個巨大的機會就是智能音箱,當時分析國內能做成的只有小米內部團隊,小米擁有巨大的生態鏈的支撐,才有機會做成。

我們面對巨大的市場誘惑,果斷放棄,如果當時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源在這個項目上,可能第二年悅米就死掉了。我們在產品選擇上通常去選擇那些能放大我們優勢的產品。

賺不起眼的錢,做大家看不起的市場。

孟凡迪

米家聲波電動牙刷負責人

不做浮冰,要做能撞沉鐵達尼號的冰山

創業初期,大家都是遊擊隊,靈活,快速,敏捷,但必須快速地把自己變成正規軍,面對更大的市場和挑戰。只有正規軍才能打大仗,打陣地戰,才能真正去挑戰行業巨頭,在這點上我們吃了虧,也有了教訓。

我們堅信厚積薄發,冰山露出海面只有一角,但海面以下龐大的支撐,才是你能露出一角的關鍵。

未來我們不要做浮冰,浮冰一碰就破,一曬就化,我們要做就做能撞沉鐵達尼號的冰山。

二、關於產品

謝冠宏

小米耳機負責人

所有意見都是意見,不可以反對

網友寫信罵我,說耳機怎麼放洗衣機洗洗就壞掉了。我們有的同學就說,耳機跟手機一樣,放在洗衣機裡面洗洗烘乾,怎麼可以好呢?

但我們只有一件事,所有意見都是意見,不可以反對。所以後來測試上就加了一個,洗、烘乾,洗、烘乾,洗、再烘乾,三次,耳機還要是好的。從此客人對我們的印象就不一樣了。

聽所有人的意見,每個人把批評都當作成長的空間。

黃汪

小米手環負責人

產品要做到極致,不要著急上市

華米一直都是跳票大王。我們當時希望小米手環在米粉節4月6日上市,但大家知道,其實到了7月才發布,8月16日才真正放第一批貨,整整延了4個月。當時我們也非常急,希望早點上市,但後來復盤說,真的別急著產品上市。急著上市,最後可能賣得沒那麼好,因為產品細節跟不上。

後來我們發現,很多兄弟公司也碰到了一樣的問題,特別急躁。我覺得不要急著上市,真的沒用。

其實華米一直都跳票,你知道我們剛發布的小米體脂秤是啥時候開始做的?(編者註:小米體脂秤於2017年2月28日正式發布)是兩年前,真正做也有一年半。其實一開始,我承諾了雷總,2016年雙十一上市,時間拖得很長。

跳票都是為了在某些細節上做得更好。

蘇峻

小米空氣淨化器負責人

做企業要敢做減法,不能人云亦云

用戶的深度參與,是小米打造極致產品的法寶之一。而智米在這一點上,表現得更大膽一些。

這是一個矛盾。

小米主張參與感,讓消費者來對產品評頭品足,這個態度是絕對要的。但在做產品時,如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的理,最後都聽取,那產品就是一塌糊塗。什麼都想要的結果,是最後什麼都得不到。

智米更擅長做減法,用設計者的堅持,來區分用戶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偽需求。

「 判斷取捨在企業自身,一定要有膽量取捨,不能人云亦云。」

比如市面上流行的各種功能——檢測甲醛、空氣清新,要不要?智米的答案是,不要。這個市場的爆發的主因是用戶對「霾」的擔憂,因此淨化PM2.5才是最核心的需求。於是小米淨化器採用三層濾芯,沒有花活,PM2.5吸附達到了99%以上。

此外,最能體現智米做減法的地方,是小米空氣淨化器只有一個按鈕。

比如蘋果就只有一個按鈕,我覺得這很值,一個鍵放棄掉了一些功能,但給用戶減少了很多困擾。正如小米空氣淨化器,買回家,插上電源,按下開機,基本就不用管了。

陳小平

小米淨水器負責人

不能依賴經驗發言,回到小米邏輯

小米通過極致的產品、自有的渠道和粉絲,打造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可以說極致的效率,極致的產品,用戶的高度認可和口碑。

我自己從傳統企業過來的,這裡給大家一個經驗:討論產品時,我特別刻意提醒自己,要少發話,少做決策。

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一直乾產品的,如果按照我的思路邏輯來幹,肯定就走回原來去了。各位朋友也有很多原來的經驗,這點特別要警惕。一定要讓自己清空,或者儘量清空,讓自己回到小米邏輯來,這將對你受益匪淺。我是被洗過腦,有意識地讓自己被洗了一遍的。

林海峰

小米插線板負責人

不經歷反覆迭代,就找不到「美」

青米打造的小米插線板項目之初,雷總曾說,「我們能不能把插線板做得美輪美奐?」但誰也說不清究竟什麼是「美輪美奐」。

整個設計方案,被斃稿是家常便飯。歷經7個半月打磨,外觀才定型。

後來在打磨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美」的表達式,那就是「極致」——美很難量化,然而極致則不同,更容易量化,也更容易被人們理解。而美和極致是有交集的,正如古人形容美人「增之一分太長減之一分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無所增減,恰到好處,正是一種極致。

按照傳統企業標準,青米的廢稿拿到市面上去賣,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還會很暢銷。然而和最終方案一比較,立刻就能看出差異,因為這是經過一輪一輪迭代,追求極致的結果。

傳統企業的慣常做法是: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容易的方法來實現,達標就好,不求極致。因此,無論是對外觀還是內裡,都是怎麼方便怎麼來,插線板都做得「傻大笨粗」,拆開看內部,一片凌亂,根本沒有布線的概念。

網際網路的邏輯不是按最低成本達標,而是如何在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極致。

基本每個毫米都要去摳,盡力達到工藝的極限,有些地方甚至是消費者完全感知不到的。這就好像人們常說,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沒人能說明白美到底是什麼,那就照著極致去做,雖然很苦很累,但這樣很值得。

記得有位創業者被問過:你這麼固執地堅持不會很傻嗎?

他的回答是未必,因為他聽說:

傻人有傻福。

本文來源穀倉創業觀察,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這個80後在西安做孵化器,居然孵出兩家小米生態鏈企業
    孵化了許多智能硬體企業後,您對此有何看法?2017年3月2日,小米米家正式發布了一款對講機產品——小米米家對講機。這款設備採用了極簡設計,超長傳輸範圍的設備迅速俘獲了年輕人的芳心,當月銷售額即破千萬,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第一臺對講機」。
  • 解密小米生態鏈企業為何要「去小米化」
    近日,網傳小米多位投資人退出華米科技,華米科技運營主體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降約45%,媒體將之解讀為華米加速「去小米化」。隨之,華米科技闢謠稱,該消息不屬實,並表示作為華米科技戰略投資方和業務合作夥伴,小米對華米的持股從未發生改變,而負責小米生態鏈業務的劉德,仍是華米科技董事。至於媒體所提工商變更,系公司正常治理行為。
  • 小米生態鏈企業新推的TWS怎麼樣?
    因此當小米推出99.9元的紅米AirDots的時候,人們開始說TWS時代來了。然而,東西雖好,買到卻難,某東缺貨、某寶溢價成為紅米AirDots現狀。就米粉感嘆百元TWS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時候,小米生態鏈企業Haylou也推出了一款百元TWS耳機,首發價也是99.9元!那麼這款Haylou GT1究竟是算同室操戈還是友情補位?今天就和大家說說Haylou GT1。
  • 靠賣小米插線板火了!小米生態鏈企業青米科技上市
    一個看上去技術含量一點都不高的產品,如今卻成為一款爆品。此前,雷軍曾多次公開表示,小米五年內不會上市。而如今,靠賣小米插線板的青米科技,已經宣布提前上市了。今天上午,小米生態鏈企業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北京動力未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新三板(股票代碼:839032)。
  • Update|復星押注小米生態鏈品牌,「貝醫生」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36氪獲悉,小米生態鏈口腔護理品牌「貝醫生」已獲得復星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後,貝醫生將擴大渠道和銷售額,完善產品布局,最終打通家庭和遠程醫療場景。此前,公司曾獲得來自小米和順為的天使輪融資以及上海米籌金服的Pre-A輪融資。
  • 不只有手機 小米生態鏈公司大起底!
    45家小米生態鏈公司及細分領域:企業:華米科技產品:小米手環、小米手環、華米手錶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華米科技是一家專注於可穿戴設備的技術公司,由小米公司和合肥華恆電子聯合成立。企業:萬魔聲學產品:小米活塞耳機、小米頭戴式耳機、小米圈鐵耳機、小米膠囊耳機等萬魔聲學科技有限公司加一聯創(1more,2015年更名為萬魔聲學)是一家專注於手機數碼配件研發、生產的電子科技公司,產品包括耳機、電源等,隸屬於加一聯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這些小米生態鏈值得購買清單,你了解嗎?
    本篇文章,IT之家將推薦幾款備受消費者好評的小米生態鏈科技好品,讓你的生活品質感再上一個臺階。一、小米米家智能保管箱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貴重物品,很多貴重物品並不適合隨身攜帶,有時候一家三口外出旅行幾天,把貴重物品放在家裡實屬不放心。上個月,小米米家智能保管箱上線,眾籌價 599 元,花 599 買個安心,其實還是很划算的。
  • 小米插手「樂高行業」,2800+零件復刻硬核裝甲,來自男人的浪漫
    以前好多樂高迷在雷軍的微博下,評論求小米做積木吧,把「樂高」的價格打下來。其實雷軍自己也是個模型積木迷,他就發過小米新做的「年輕人第一臺車」——鈴木吉姆尼遙控車。只有一個吉姆尼,哪能讓樂高迷們滿足?當然是像布加迪威龍這樣的大作品了。
  • 小米生態鏈企業龍頭擬溢價60%收購蘇州億通科技
    著名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手環生產商華米科技看上一家上市蘇企。1月5日晚,億通科技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振洪與安徽順源籤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29.99%公司股份轉讓給安徽順源,轉讓總價款為9.6億元,溢價率為60%。
  • 小米生態鏈出新品了,全金屬四合一剃鬚刀,不輸飛利浦大牌的體驗
    過去,「男人的最後一把剃鬚刀」,一直被飛利浦壟斷是幾十年。各種先進技術只用在旗艦款,低端貨色能用就不錯了。幸好我們有小米!小米生態鏈專注男士護理的素士,馬上發現了男人們的這個痛點,做出了一把 4 合一的超級剃鬚刀。
  • 為智慧生活做準備:這份小米生態鏈家電好物清單請查收
    眼下,科技企業們正在為這樣的場景努力,並且已經有很多智能家居產品能夠很好地智慧化我們的居家生活,這其中,小米生態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們通過全場景的軟體、硬體體系,構建了一個智慧生活的平臺。在小米生態鏈中有很多出色的硬體產品,今天IT之家不妨就為大家盤點幾款值得大家關注的設備。
  • 樂高85年都沒做到的,小米生態鏈十年做到,2800塊積木造「大G」
    (無論你是多大腕兒的明星,王一博,劉昊然,韓庚.....在樂高面前都是普通粉絲)樂高當中,有一個系列,名為「科技機械組」,堪稱男人的浪漫。「如果你出生時沒有,那這輩子就不可能有「的——蘭博基尼。2800 塊積木,正版授權,白菜價開上「CN171-10裝甲運兵車」;小口徑機關炮武器站、8聯裝飛彈發射器、鷹翼門......高度還原小破球精華;最最重要,小米的超高性價比,這個千年隼級的樂高賣 3000+,小米生態鏈只要 300+!
  • 青米成小米生態鏈首家上市企業
    (原標題:青米成小米生態鏈首家上市企業)
  • 小米生態鏈的「七年之癢」:財報好看,產品擔憂
    但另一派指出,該款小愛音箱可能為生態鏈綠米所造,而綠米和Sonos之間存在著戰略合作關係,兩派各執一詞、眾說紛紜。在當晚,Sonos終於發文回應抄襲事件,但回應中的措辭卻耐人尋味,Sonos官微聲稱,和小米之間不存在任何品牌及產品層面的合作,小米小愛音箱並非是兩家合作共同推出的產品。Sonos的這則聲明,將小米置在了「抄襲」的不利地位上。
  • 全球CVC投資盤點:騰訊出手21次成最活躍CVC;小米繼續布局生態鏈
    從活躍度看,騰訊、小米臨「疫」不亂,精準布局產業鏈。2020Q1,騰訊出手21次成一季度最活躍CVC,出海投資7起,涉及企業服務、金融、教育培訓等諸多領域;小米繼續布局生態鏈,投資10家企業,進一步完善AIoT生態◆從行業布局看,疫情加速CVC布局醫療健康行業。
  • 小米生態鏈企業紫米推出鹼性電池迎來促銷
    【每日科技網】 雙十二來臨,小米生態鏈企業紫米推出鹼性電池迎來促銷,供應5號、7號兩款,含收納盒。  如您想一次性購買5號、7號電池,可選擇24粒混裝,24粒裝包含12粒彩虹5號+12粒彩虹7號電池。
  • 寫在IPO前夜的思考:小米的這8年,究竟值多少錢?
    免費並不意味著不賺錢,QQ是每個人都要用的入口,雖然免費使用,可騰訊卻成了中國最賺錢的網際網路公司。在被人質疑「小米手機不靠硬體賺錢,那麼究竟怎麼贏利?」的時候,雷軍回應道「10年前騰訊怎麼賺錢,今天我們就怎麼賺錢」。然而,證監會似乎不這樣認為。
  • 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上市首日大漲,但關聯風險仍然存在
    記者 | 伍洋宇12月21日,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股票代碼688169,發行價271.12元/股,發行數1666.6667萬股,其中1553.3860萬股即日起可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對此,雷軍發微博祝賀石頭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這是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小米生態鏈企業,也是繼華米、雲米之後,第三家小米生態鏈的上市公司。」石頭科技是米家掃地機器人的製造企業,其運營主體為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7月,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 小米生態鏈是什麼意思 看看簡單通俗的解釋
    對於小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我們國內的一家手機製造廠商。那麼,你聽說過小米生態鏈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小米生態鏈的相關消息。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米科技等四家投資機構以8000萬美元投資智能代步設備廠商納恩博,其產品納入小米生態鏈。
  • 「科創板系列報導」石頭世紀:小米生態鏈下掃地機器人公司 雷軍...
    【財聯社】(研究員 孫詩宇)4月10日,上交所披露小米生態鏈公司石頭世紀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主營產品為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公司背後也有雷軍間接持股。據招股說明書披露,石頭世紀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1667萬股,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此次募集資金將用於新一代掃地人機器人項目、商業清潔機器人項目、石頭智連數據平臺開發項目和補充運用資金。在業績迅猛發展的同時,石頭世紀的業績營收主要還是依仗小米的「提攜」,同時其竟然沒有實際製造生產基地,公司的所有產品都依靠委託加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