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小米生態鏈企業為何要「去小米化」

2020-12-19 騰訊網

近日,網傳小米多位投資人退出華米科技,華米科技運營主體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降約45%,媒體將之解讀為華米加速「去小米化」。隨之,華米科技闢謠稱,該消息不屬實,並表示作為華米科技戰略投資方和業務合作夥伴,小米對華米的持股從未發生改變,而負責小米生態鏈業務的劉德,仍是華米科技董事。至於媒體所提工商變更,系公司正常治理行為。

不過,媒體有此解讀卻並非無的放矢。事實上,在2018年華米科技尋求美股IPO上市時便在招股書中提到,截至信息披露時,小米持有華米科技全部流通股份的19.3%,並根據股東協議任命一名董事。招股書還提到,截至2018年,華米科技是小米可穿戴產品設計和製造唯一合作夥伴,2017年10月雙方籤訂了商業合作協議和戰略合作協議,其中戰略合作協議將於2020年10月到期。目前,距離上述所提到的戰略合作到期日還有5個月時間。

「小米生態鏈」的困惑

據小米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米投資的公司超過290家,總帳面價值約300億元。在這些被投資企業中,華米科技的市值約8.16億美元,雲米市值3.96億美元,石頭科技市值232.8億元,再加上金山雲、拉卡拉等等,有業內人士估算小米生態鏈企業總市值或超1000億元,以300億撬動千億市場,雷軍的資本運作能力可見一斑。

但是,小米雖然投資眾多生態鏈企業,卻並不擁有控股權,各公司都是獨立的個體。換言之,小米與生態鏈企業更多是利益上的合作關係,小米依託生態鏈企業涉足更多領域,其核心在於讓更多生活生產中的產品鏈入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中,將更多產品變成其數據的終端;而小米生態鏈企業則「背靠大樹好乘涼」,分享小米品牌的用戶流量,聲譽,以及渠道力等。但終究,雙方是可合可分的存在。

有業內人士向E俠君分享了這樣的觀點,「坦率而言,所謂『生態鏈』上的合作夥伴,實則取決於用戶基數,如果小米的用戶基數沒有了,即小米為生態鏈引流的效應失效,大部分合作夥伴都不介意跑去別的『生態鏈』中。就像原來的手遊廠商,專門為塞班系統製作遊戲首發,但諾基亞不行了,大家全跑到iOS去了,誰會和市場過不去?」

小米生態鏈企業作為獨立個體,便是自負盈虧。在一開始藉助小米的品牌聲望和渠道力量打開市場後,很多企業迎來高速發展,甚至迎來IPO上市。但生態鏈產品的擴容多數是提升了小米自身品牌的知名度,有多少消費者能分清華米、雲米、智米、創米、紫米、綠米呢?只要是在小米商城,掛著小米生態鏈的名頭,消費者統一將之歸檔為「小米的產品」,而對生態鏈企業自身的品牌力提升助益極少。長此以往,這些獨立企業更像是小米的「代工廠」,業內人士將之稱為陷入「路徑依賴」怪圈,對於任何有發展壯大「野心」的品牌企業而言,這顯然不是企業負責人所期待地。

據悉,小米生態鏈企業向小米方面供貨的淨利潤是較低地;華米科技負責人便曾坦言,隨著來自小米方面收入佔比下降,自主子品牌業務壯大,公司淨利潤取得長足增長。而這樣的情況同樣發生在石頭科技身上,在其上市公告書中,石頭科技提到公司與小米存在大量關聯交易,主要收入和利潤依賴對小米的ODM業務,而小米定製產品毛利較低,提醒投資者注意公司未來成長風險。

既然有合作,便有分開的例子。

之前小米生態鏈中的攝像頭企業小蟻便脫離了小米,雙方各執一詞,一方稱小蟻成功後「單飛」;一方稱小蟻產品質量太差,與小米價值觀不符。現在,小米生態鏈中又出現了綠米、創米、紫米、米家雲臺、ihealth等攝像頭相關公司。這些公司之間自然也存在競爭關係,但這顯然不是小米需要操心的事。只是對於小米生態鏈企業而言,一旦與小米分開,自己還剩什麼?生態鏈企業生出「去小米化」之心,大概便源於此。

擺脫「性價比」

小米在選擇投資生態鏈企業時,有一項原則是對方必須「符合小米價值觀」——極致性價比。有業內人士觀察到,小米生態鏈的套路就是「做80%的消費者都可以接受的產品」,而出現在米家店內的物品,基本上具有白(黑)色、極簡、平價等特徵,小米手機也一直堅持所謂「硬體利潤不超過5%」。

但對於小米生態鏈企業而言,在發展自主品牌時,他們更希望堅持合理利潤。譬如對於華米科技來講,智能穿戴設備的研發是需要較高投入地,因而在其自主品牌Amazfit的定價上,只是略低於華為同類產品。2019年,華米科技實現營收58.12億元,同比增長59.4%;實現淨利潤6.30億元,同比增長32.8%。而在營收和利潤高速增長的背後,離不開研發投入的加大,2019年華米研發支出為4.03億元,同比增長63.7%。

另一方面,由於看好智能穿戴設備的利潤前景,小米集團也在2019年11月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小米手錶,其中未有華米身影。小米智能手錶與華米產品已存在事實上的競品關係。

而在小米生態鏈企業中,石頭科技也不是唯一的掃地機器人企業,更不是唯一的吸塵器企業,睿米、追覓紛紛加入米家。石頭科技作為上市公司,若做不出差異化產品,公司經營業績受影響,是不好對廣大投資者交代地。現在,除了出現在米家、有品等小米渠道內,石頭科技在京東、淘寶等其他平臺也開出自營旗艦店,頁面上基本未提到與小米有關的信息。

近年來,華為推出了HiLink生態鏈,對小米生態鏈形成了直接打擊。而阿里的天貓精靈,蘋果的Homekit,百度的DuerOS,亞馬遜的Alax等本質上與小米生態鏈對移動終端的連結並無太大差別,只是小米生態鏈是閉環地,而HiLink等是開源地。小米一些生態鏈企業也在試圖加入其它陣營,為自己爭取更大市場,比如主打智能家居的綠米便以自主品牌鏈入了蘋果HomeKit家居系統。

2018年8月,小米調整了生態鏈部門組織架構,新成立貴金屬業務部、探索產品部和投資部。此後,小米生態鏈企業中出現了一些新動向,比如2019年智米科技推出新品牌JYA,以美學家電為突入點,能否成功且不論,至少不再一味強調性價比。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小米生態鏈的新變化,E俠君還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小米生態鏈第三家公司要上市 做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要去小米化嗎?
    小米生態鏈第三家公司要上市 做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要去小米化嗎?招股書顯示,石頭科技主要銷售「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等產品,小米是石頭科技的最大客戶、主要分銷渠道和重要股東。此次IPO成功,石頭科技將成為繼華米、雲米後,第三家上市的小米生態鏈企業。
  • 九號公司與石頭科技「去小米化」容易嗎?
    10月29日,第二家小米生態鏈企業九號公司在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103.27%,截至11月4日,九號公司市值383億。這兩家公司在加入小米生態鏈之後的短短5年內,實現了快速發展,如今已成為年收入超40億的公司。但上市之後,想要發展成規模更大的企業,僅僅依賴小米不是長久之計,去「小米化」方面,它們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 九號公司、石頭科技的艱難之路:待在小米生態鏈舒適圈or去小米化都...
    10月29日,第二家小米生態鏈企業九號公司在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103.27%,截至11月4日,九號公司市值383億。這兩家公司在加入小米生態鏈之後的短短5年內,實現了快速發展,如今已成為年收入超40億的公司。但上市之後,想要發展成規模更大的企業,僅僅依賴小米不是長久之計,去「小米化」方面,它們都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何石頭科技和九號公司屬於小米生態鏈?
  • 靠賣小米插線板火了!小米生態鏈企業青米科技上市
    此前,雷軍曾多次公開表示,小米五年內不會上市。而如今,靠賣小米插線板的青米科技,已經宣布提前上市了。今天上午,小米生態鏈企業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北京動力未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新三板(股票代碼:839032)。這也是小米生態鏈中首個登陸新三板的企業。
  • 小米生態鏈企業新推的TWS怎麼樣?
    因此當小米推出99.9元的紅米AirDots的時候,人們開始說TWS時代來了。然而,東西雖好,買到卻難,某東缺貨、某寶溢價成為紅米AirDots現狀。就米粉感嘆百元TWS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時候,小米生態鏈企業Haylou也推出了一款百元TWS耳機,首發價也是99.9元!那麼這款Haylou GT1究竟是算同室操戈還是友情補位?今天就和大家說說Haylou GT1。
  • 背靠小米,第二千元股石頭科技去「米」化有多難
    2016年起,石頭科技開始為小米生產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並進入飛速發展階段。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與雲米科技(NASDAQ:VIOT)、華米科技(HMI.US)一樣走上了去「小米化」的道路。智能網際網路研究專家項立剛向《企業觀察報》表示,如果小米生態鏈企業完全依靠小米就會失去進一步發展空間。雖然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跟小米合作,但去小米化是為了爭取更大的機會。對生態鏈公司,小米主張持有15%-40%左右的股份,佔股份而不控股。但是,對於部分的生態鏈公司而言,小米是唯一的客戶。如果只有一個客戶,就沒有談判資格。
  • 華米和小米的合作即將到期 「去小米化」後的華米何去何從?
    與小米股價一起跌落的,還有網際網路創投模式的未來。創投模式大致上是一場資本催熟發展企業,讓企業通過快速擴張來實現指數級增長,然後通過融資或上市等方式完成資本退出的遊戲規則。作為深諳遊戲規則的小米,憑藉著這一規則,順利的成為了新經濟的發展代表。
  • 小米參觀 小米考察 走進北京小米總部科技園商務考察交流安排
    小米的成功首先讓我們看到專注做好一個產品所產生的巨大威力。在小米之前的幾十年裡,中國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迷信營銷神話,覺得營銷是決定企業成功的關鍵,甚至認為產品都差不多,就看誰的營銷做得好。作為近年異軍突起的移動互聯巨頭,小米科技公司在生產研發、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多方面都有其獨特的成功經驗,小米生態鏈模式與產業新零售成功模式!小米總部考察 ——小米總部科技園區參觀體驗走進北京小米考察,實地參觀小米總部大廈辦公區,全程由小米工作人員跟隨詳細講解我們主要參觀了解小米國際化辦公環境。
  • 小米生態鏈企業龍頭擬溢價60%收購蘇州億通科技
    著名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手環生產商華米科技看上一家上市蘇企。1月5日晚,億通科技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振洪與安徽順源籤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29.99%公司股份轉讓給安徽順源,轉讓總價款為9.6億元,溢價率為60%。
  • 去小米化經歷成長陣痛
    背靠小米這顆大樹是石頭科技能夠快速成長的原因之一。  2017年,石頭科技自己的掃地機器人產品上市,不過卻只實現了1.08億元的營收,不足2017年智能掃地機器人營收的10%,其餘9.89億元營收均來自於米家掃地機器人。直到2018年,石頭科技自有品牌的掃地機器人營收才超過米家機器人。
  • 小米生態鏈的「七年之癢」:財報好看,產品擔憂
    小米在2013年正式開啟生態鏈計劃,並宣稱要在5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在2015年,雷軍更是將手伸向了生活新零售,並提出了生態鏈的三個圈層:手機周邊產品、智能硬體、生活耗材。在2019年,小米又正式啟動了「手機+AIoT」戰略,宣布要在5年內在AIoT領域投入100億人民幣。
  • 不只有手機 小米生態鏈公司大起底!
    45家小米生態鏈公司及細分領域:企業:華米科技產品:小米手環、小米手環、華米手錶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華米科技是一家專注於可穿戴設備的技術公司,由小米公司和合肥華恆電子聯合成立。2014年由小米注資加入小米生態鏈後,綠拓更名綠米。進入小米生態鏈之後,綠米的產品策略進行全面調整,聚焦在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上。2015年綠米發布第一套產品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實現了設備銷量超越100萬的不俗業績,產品品類也由4個擴展到了15個,已基本滿足智能家居空調、安防、照明的需求,成為目前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佼佼者。
  • 「去小米化」不易,華米失速|動察
    文 | 動點科技 作者 | 黃塵 蘋果近日又傳出要開一場關乎可穿戴設備的發布會,隨著 AirPods 的大賣,真無線耳機的風潮刮遍了全球。然而在可穿戴設備領域,很多國產品牌早就開始發力,並且在手環、耳機等領域佔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
  • 生態鏈負責人詳解米家有品:「去小米化」後,目標用兩年成交 100 億
    在做的過程中開始引出除了小米之外的供應商,因為小米還是有它的邊界的。尤其是小米和米家品牌,我們更聚焦於科技電子產品,即使算是我們投資的生態鏈企業,原來投資的生態鏈企業包括小米做的也是這類產品為主。比如說我們的雲米主要做淨水機以及周邊,智米做空氣淨化器以及周邊,我們希望向更多的範圍去延伸時就引入了更多的供應商。
  • 這個80後在西安做孵化器,居然孵出兩家小米生態鏈企業
    「他跟我們年輕人說一句話,人生要有使命感才不會失去方向和激情」。施瓦布教授的話激勵了他,也讓他想到利用自己多年來創業的經驗去引導西安本地的年輕人,改變當地的創業氛圍。第一年過的很艱難,除第一支隊伍「慕聲」外,其他項目均告夭折。轉機出現在2014年的9月,當時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給他打入一針強心劑。就在同一個月,慕聲也獲得了來自小米的投資。
  • 小米生態鏈是什麼意思 看看簡單通俗的解釋
    對於小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我們國內的一家手機製造廠商。那麼,你聽說過小米生態鏈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小米生態鏈的相關消息。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米科技等四家投資機構以8000萬美元投資智能代步設備廠商納恩博,其產品納入小米生態鏈。
  • 賣手環的華米赴美上市了,雷軍稱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巨大勝利
    賣小米手環的華米科技昨日登陸紐交所,成為了小米生態鏈企業中首家赴美上市企業。此次華米科技共發行1000萬股ADS,每股ADS首次發行價格為11美元,總融資額超1.1億美元。生態鏈是一直被外界視為小米最有想像力的部分,據媒體報導,到2017年底小米生態鏈企業達到100家,有4家成為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多家企業年收入超10億元,16家過億元。
  • 小米生態鏈企業CEO們的「不為清單」
    所以我可能跟大家心態不一樣,如果小米生態鏈能安排我一個利潤低的,甚至虧錢的項目,我會感覺比較踏實,利潤高的反而感覺不踏實。為什麼呢?項目如果利潤高,又做得好,那很快就變成大家爭奪的焦點,你要和很多人爭奪制高點,別人家大業大,你會很難。但有一些東西,就是在別人敢不敢投的邊緣。
  • 石頭科技「去小米化」任重道遠 亟需拓展自有品牌及銷售渠道
    近日,石頭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格為271.12元/股,為科創板企業所定發行價中第一高價股。按照其發行價格計算,此次上市共可募集資金45.19億元,遠超石頭科技此前預期的13億元募資金額。石頭科技是繼華米和雲米之後,第三家小米生態鏈上市公司,主營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家電的研發製造。
  • 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上市首日大漲,但關聯風險仍然存在
    記者 | 伍洋宇12月21日,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股票代碼688169,發行價271.12元/股,發行數1666.6667萬股,其中1553.3860萬股即日起可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對此,雷軍發微博祝賀石頭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這是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小米生態鏈企業,也是繼華米、雲米之後,第三家小米生態鏈的上市公司。」石頭科技是米家掃地機器人的製造企業,其運營主體為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7月,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