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科技「去小米化」任重道遠 亟需拓展自有品牌及銷售渠道

2020-12-17 同花順財經

近日,石頭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格為271.12元/股,為科創板企業所定發行價中第一高價股。按照其發行價格計算,此次上市共可募集資金45.19億元,遠超石頭科技此前預期的13億元募資金額。

石頭科技是繼華米和雲米之後,第三家小米生態鏈上市公司,主營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家電的研發製造。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指出:「石頭科技是以小米概念股和機器人等熱門概念來包裝上市,加上近期A股的非市場化因素的刺激,造成整體估值水平偏高。」

自創辦以來,石頭科技便帶著小米品牌的基因,雖然近年來其一直在施行「去小米化」策略,但成效並不十分顯著。根據該公司發布的上市公告書,其依然存在與小米存在大量關聯交易、主要收入和利潤依賴對小米ODM業務、小米定製產品毛利率較低等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石頭科技是以小米生態起家,品牌、渠道可能會有「路徑依賴」,若想通過自有品牌提高其品牌溢價能力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未來石頭科技除了要繼續拓展自有品牌之外,還需要建立核心的技術壁壘,繼續加大技術研發與技術整合。同時將銷售渠道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從原來的B2B2C的模式逐漸演變成B2C的模式。

高市佔率難掩產品結構單一風險

石頭科技成立於2014年7月,是一家專注於家用智能清潔機器人及其他智能電器研發和生產的公司。據了解,石頭科技旗下產品包括石頭掃地機器人、米家掃地機器人、米家手持吸塵器、小瓦掃地機器人。

2014年9月,石頭科技獲小米投資,成為小米生態鏈企業。業內人士表示,從技術領域來看來看,石頭科技在雷射導航類掃地機器人領域佔據一定優勢。

在業績方面,2016-2018年,石頭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83億元、11.19億元、30.51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11億元、0.67億元、3.76億元。石頭科技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7.95-41.75億,同比增長24%-36%,2019年歸母淨利潤約為7.02億-8.24億。由此可以看出,石頭科技的營收和淨利在近幾年內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然而,記者注意到,這兩項指標的增速正在大幅放緩。

註:2019年營收、淨利潤取預測中間值

在市佔率方面,石頭科技的表現較為亮眼。中怡康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石頭科技產品在國內線上渠道份額為23%、線下份額26%,僅次於科沃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產品結構始終較為單一,能否繼續維持當前相對較高的市佔率可能還要畫上一個問號。

從業務構成來看,石頭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為智能掃地機器人的銷售收入,包括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6月,智能掃地機器人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為90%以上。

對此,石頭科技也特別提示道,其現有產品結構單一,產品品類相對較少。未來如果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需求發生較大波動或者公司無法及時響應消費者對智能掃地機器人性能和新功能的需求,將對公司經營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去小米化」任重道遠

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小米。業內人士表示,石頭科技憑藉小米在品牌、渠道、供應鏈等方面的支持起家,業績和市場佔有率得到快速提升,在業內迅速嶄露頭角。2016年小米推出由石頭科技代為開發的「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也是石頭科技2016年的主要收入來源。

隨後,石頭科技開始逐漸發展其自有品牌,在中高端市場推出石頭品牌,在低端市場推出小瓦品牌;電商平臺上的石頭品牌單價一般定於2500元以上,小瓦品牌定價不足千元。而米家品牌主打性價比,銷售單價主要在1500元左右。

雖然石頭科技一直在實施「去小米化」策略,但是石頭科技方面表示,其與小米的合作模式對其未來經營可能帶來諸多不利影響的風險。

目前,石頭科技研發的掃地機器人分為自有品牌石頭和ODM小米米家貼牌。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2016-2018年及2019年1-6月),石頭科技與小米集團的關聯交易金額為分別為1.83億元、10.1億元、15.29億元和9.14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00.00%、90.36%、50.17%和43.01%。

石頭科技方面坦言,雖然其與小米關聯交易佔比逐步降低,但報告期內仍與小米存在較大關聯交易。如果小米未來向石頭科技採購金額顯著下降,石頭科技的業務和經營業績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從毛利及毛利率方面分析,近年來,米家品牌的毛利率逐年下降,2016年為18.99%的毛利率,2019年上半年便降至13.91%,儘管2019年上半年石頭品牌的毛利率高達46.18%,但米家仍然佔有34.82%的營業收入,將石頭科技的毛利率拉低至32.5%。

對此,石頭科技方面表示,由於米家品牌產品定位於性價比,且主要採用利潤分成模式,因此米家產品的毛利率低於石頭科技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如果未來小米定製產品佔石頭科技營業收入比重顯著上升,或未來小米定製產品的毛利率進一步下降,則石頭科技整體毛利率水平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石頭科技方面還指出,其與小米還存在產品與米家產品存在競爭關係的風險、自有品牌銷售渠道部分依賴小米的風險、代工廠商的選擇與更換取決於小米的風險、分成模式下石頭科技能否取得分成利潤取決於小米的風險、與小米共有專利的風險、與小米的核心供應商相重合的風險、與小米相關方的股權關係及通過股權關係實施影響的風險。

對此,產業觀察人士丁少將表示,雖然石頭科技一直在發展自己的自有品牌,但短時間內若想完全實現「去小米化」是很難的,「企業的品牌、渠道可能會有『路徑依賴』,石頭科技是以小米生態起家的,若想通過自有品牌提高其品牌溢價能力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目前石頭科技能選擇的最優模式是雙品牌運作或多品牌運作。」

亟需在自有品牌、銷售渠道等方面發力

根據中怡康數據,2016-2018年,中國智能掃地機器人的零售額從42億元增長至86億元,三年間市場增速104%。但在經歷了3年的高速增長後,掃地機器人迎來了第一個陣痛期。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掃地機器人全網的銷量在558.5萬臺,同比增長6.3%,銷售額為71.1億元,同比增長1.84%,其中,作為掃地機器人的主要銷售渠道,線上的銷量為506萬臺,增幅僅為1.2%。

在整個服務機器人市場,科沃斯、小米與石頭科技這三大品牌的市佔率排在前三。根據中怡康的測算,2019年上半年,科沃斯、小米和石頭科技在國內市場服務機器人市場的佔有率分別為 48%、12%和11%。科沃斯的市場佔有率高於小米和石頭之和。

而石頭科技在上市公告書提示稱,近年來,智能清潔機器人行業競爭日趨激烈。2019年上半年,掃地機器人線上品牌增加到112個,線下品牌則增長到32個。

從目前掃地機器人的格局來看,多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在全球範圍內,掃地機器人全球的競爭格局可以總結為「三強+多巨頭+創業公司」,三強指的是科沃斯、石頭科技與iRobot,多巨頭指戴森、小米、三星、松下、海爾等類消費電子和家電公司,創業公司包括雲鯨等。

石頭科技方面表示,一方面,現有大型公司對市場爭奪的競爭加劇,具體體現為通過不斷提升產品性能、保證服務覆蓋等手段搶佔市場;另一方面,中小型公司不斷湧入市場,希望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如果石頭科技未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能及時根據市場需求持續推出高品質的產品,並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公司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對此,丁少將表示:「目前掃地機器人行業不再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當市場收縮時,市場『蛋糕』有限,品牌集中度會迅速向大品牌集中,這便會迎來新一輪的行業洗牌期。」

關於石頭科技未來發展的方向,丁少將建議稱:「首先,石頭科技要把自有品牌做好,這是一個長期且艱苦的過程;其次,在產品技術方面,石頭科技還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技術壁壘,繼續加大技術研發與技術整合;最後,目前來看石頭科技的渠道模式是B2B2C,渠道相對來說比較單一,需要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從原來的B2B2C的模式逐漸演變成B2C的模式。此外,線下渠道是小米與石頭科技的短板,那麼如何去面向消費者提升線上線下渠道對石頭科技便至關重要了。」

來源: 藍鯨財經

相關焦點

  • 九號公司與石頭科技「去小米化」容易嗎?
    有券商研報分析,兩家公司在創立初期正是依靠小米強大的生態勢能,快速平穩的度過企業初創期,為後續自有品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小米在公司創立早期,以其品牌優勢為九號和石頭科技找到了穩定優質的供應商。石頭科技前5大供應商有3家同時是小米的主要供應商,分別是欣旺達、賽德電池、Avnet科技。
  • 背靠小米,第二千元股石頭科技去「米」化有多難
    2016年起,石頭科技開始為小米生產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並進入飛速發展階段。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與雲米科技(NASDAQ:VIOT)、華米科技(HMI.US)一樣走上了去「小米化」的道路。從數據來看,石頭科技身上的小米「烙印」似乎有逐漸褪去的跡象。多位業內人士向《企業觀察報》表示,石頭科技很難完全獨立。3-THE THIRD-「去小米化」做不到歸零石頭科技的去小米化之路遠沒有那麼容易。
  • 石頭科技「去小米化」的路竟如此難走!
    石頭科技「去小米化」的路竟如此難走!「去小米化」的路竟如此難走!例如,疫情期間產品生產受阻,使得銷售成本上升,導致用戶消費意願下降,進而造成石頭科技的掃地機器人產品銷量下滑等,影響了營收表現。  此外,上半年小米降低採購,也是造成石頭科技營收下滑的原因之一。2019年小米與石頭科技關聯交易金額達14.41億元,佔營收比重為34.27%,而今年上半年小米採購金額為2.44億元,營收佔比僅有13.75%。
  • 瘋狂的「石頭」股價僅次於茅臺,去小米化初見成效
    接下來自有品牌的發展將成為科沃斯轉型的關鍵,但較之石頭科技高出太多的銷售費用、以及天生輕資產的模式,科沃斯面臨的挑戰不可謂不艱巨。去小米化收穫成效「成也小米、敗也小米」是石頭科技近些年來面臨的最普遍質疑。
  • 石頭科技財報背後:不甘再當小米打工仔?
    其中,2020 年二季度,石頭科技整體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 7.44%,但得益於公司努力拓展自有品牌銷售渠道,加大品牌推廣力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實現了 34.42%的增長。從誕生至強盛,石頭科技一直依靠小米提供的養料成長,由此「小米生態鏈公司」的標籤比石頭科技這一品牌還響亮。
  • 海外銷售暴增2倍,石頭科技成功去小米化
    作者:可來研選 今天來講講股價僅次於茅臺的科創板「股王」——石頭科技。 它是國內智能掃地機器人龍頭,自2014年誕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小米的標籤,成為小米生態鏈企業之一。
  • 小米生態鏈第三家公司要上市 做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要去小米化嗎?
    小米生態鏈第三家公司要上市 做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要去小米化嗎?招股書顯示,石頭科技主要銷售「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等產品,小米是石頭科技的最大客戶、主要分銷渠道和重要股東。此次IPO成功,石頭科技將成為繼華米、雲米後,第三家上市的小米生態鏈企業。
  • 石頭科技科創板上市:股價暴漲82.58%,小米「撿」到寶了嗎?
    公開資料顯示,石頭科技成立於2014年7月,主營業務為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體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並且作為ODM(小米貼牌)原始設計商,為小米提供定製產品。目前其旗下主要產品包括「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以及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和「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
  • 九號公司、石頭科技的艱難之路:待在小米生態鏈舒適圈or去小米化都...
    10月29日,第二家小米生態鏈企業九號公司在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103.27%,截至11月4日,九號公司市值383億。這兩家公司在加入小米生態鏈之後的短短5年內,實現了快速發展,如今已成為年收入超40億的公司。但上市之後,想要發展成規模更大的企業,僅僅依賴小米不是長久之計,去「小米化」方面,它們都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何石頭科技和九號公司屬於小米生態鏈?
  • 石頭科技「獨立」難題:小米減單致收入縮水16%,廣告推廣費用大漲185%
    「去小米化」致營收淨利增速放緩石頭科技主營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體的設計、研發、生產(以委託加工生產方式實現)和銷售,在成立的第三個月獲得小米投資2016年9月石頭科技推出第一款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銷售渠道上,石頭科技將部分自有品牌產品通過小米運營的「有品」代銷平臺銷售,同時選擇小米在中國臺灣地區銷售自有品牌產品。除為客戶和分銷渠道外,小米還是石頭科技的間接股東。
  • 股價僅次於茅臺,石頭科技是何方神聖
    2016年9月,石頭科技推出了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2019年又推出了了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由於米家產品毛利潤遠比不上石頭科技自有品牌的毛利潤,石頭科技也像小米生態鏈上其他的幾家公司一樣走向了去小米化的道路。石頭科技2017年開始推出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
  • 想要撕去小米代工廠標籤 石頭科技推出「奇葩...
    業績考核的條件是以2019年自有品牌掃地機器人營收為基數,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四年的增長率分別不低於10%、14%、18%和22%。這份股權激勵透露出了兩個問題。其一是股權激勵定的目標過低,其二是石頭科技正努力撕去小米代工廠這個標籤。石頭科技的背後是小米集團(1810.HK)。
  • 石頭科技股價衝破千元關口 「成也小米、敗也小米」
    截止發稿,石頭科技今日漲幅超4%,盤中最高摸至1038.8元/股。即使股價已突破千元關口,但石頭科技市值僅為680億元,流通市值仍不足170億元。據公開信息顯示,石頭科技主營業務為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體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石頭手持吸塵器」等。
  • 斥資9.6億收購億通科技30%股份,去小米化「陣痛...
    斥資9.6億收購億通科技30%股份,去小米化「陣痛」難消 交割完成後,安徽順源成為億通科技的控股股東,黃汪將成為億通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安徽順源的控制主體為華米科技,華米科技主要從事智能可穿戴設備研發工作。此舉被業內解讀為華米科技欲借殼實現回A上市。 正經歷「去小米化」陣痛的華米科技,近年來營收、淨利增速動力不足。登陸紐交所三年,股價和市值未有起色,借殼回A或成華米科技突破發展瓶頸的「救命稻草」。
  • 想要撕去小米代工廠標籤,石頭科技推出「奇葩...
    業績考核的條件是以2019年自有品牌掃地機器人營收為基數,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四年的增長率分別不低於10%、14%、18%和22%。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這份股權激勵透露出了兩個問題。其一是股權激勵定的目標過低,其二是石頭科技正努力撕去小米代工廠這個標籤。
  • 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上市首日大漲,但關聯風險仍然存在
    目前,石頭科技已成為A股史上發行價格最高的新股。對此,雷軍發微博祝賀石頭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這是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小米生態鏈企業,也是繼華米、雲米之後,第三家小米生態鏈的上市公司。」石頭科技是米家掃地機器人的製造企業,其運營主體為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7月,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 茅臺之後的第二支千元股 石頭科技是何方神聖?
    2016年9月,石頭科技推出了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2019年又推出了了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由於米家產品毛利潤遠比不上石頭科技自有品牌的毛利潤,石頭科技也像小米生態鏈上其他的幾家公司一樣走向了去小米化的道路。石頭科技2017年開始推出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
  • 茅臺之後的第二支千元股,石頭科技是何方神聖?
    由於米家產品毛利潤遠比不上石頭科技自有品牌的毛利潤,石頭科技也像小米生態鏈上其他的幾家公司一樣走向了去小米化的道路。石頭科技2017年開始推出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在2016年,米家品牌佔石頭科技總營收的98.85%。到2019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就降到了34.82%。
  • 石頭科技營收下滑背後:昌敬的獨立野心與難以磨滅的小米印記
    石頭科技意欲擺脫小米 「獨立化」任重道遠不得不提的是,作為小米生態鏈系公司,石頭科技的發展與危機都來自於小米。早在石頭科技第一次增資時,小米的資本就開始介入。截止上市前,順為和天津金米分列石頭科技股份比例的第二、三位,分別持有12.85%和11.85%的股權。在獲得了小米背書的同時,石頭科技也獲得了來自小米渠道與供應鏈的扶持。在小米生態鏈2016秋季溝通會上,石頭科技CEO昌敬就曾直言小米給予了包括供應鏈、ID設計、產品定義等方面的支持,表示「沒有小米生態鏈的支持,我們也走不到今天」。
  • 華米科技「去小米化」陣痛:營收增速跌至史上最低,營銷研發費用...
    2020年以來,華米內部股權變動、持續加碼自有品牌、與小米各自滲透到對方產品線等操作,令外界對華米與小米二者關係「漸行漸遠」的議論增多。成立於2013年底的華米科技,藉助小米品牌和渠道賦能,在創立之初實現了超高速發展,並於2018年成功登陸紐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