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幼小銜接問題成為家長關注熱點。「入學準備」到底備什麼、怎麼備?在半江德培DAP兒童成長體驗館(下稱「半江兒童成長體驗館」),通過遊戲、體驗或探索,幼兒便能收穫知識以及提升技能,實現有效幼小銜接。
半江兒童成長體驗館是由京華合木教育集團和半江紅教育集團聯袂打造,以美國德培(DAP)教育為指導,採用哈佛大學和德培研究院的研發理念和教材,致力於培養兒童入學關鍵能力,讓幼兒在享受幸福童年的同時做好入學準備。
聚焦:「幼小銜接」不單純是知識積累
去年7月,教育部發文叫停幼兒園「小學化」,要求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以及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對此,不少三水家長表示「不學不行」。「孩子『幼升小』也要面試通關,競爭還相當激烈。」在家長李莉看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焦慮是幼兒園「小學化」的源頭。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學一點,多學一點,跑得快一點。為了讓孩子備戰「幼升小」,不少家長選擇在孩子中班後,就離開幼兒園去社會培訓機構提前學習小學科目的知識,以適應小學入門考試以及作息時間。
體驗館以遊戲方式激發孩子自主探索能力。
然而,超前教育、超綱教學讓孩子們不堪其累。如有的幼兒園課程內容小學化,要求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學習讀寫算;有的幼兒園按照小學生行為規範要求幼兒等,讓孩子提前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市面上部分「幼小銜接」培訓機構還給孩子布置繁重的家庭作業,剝奪了孩子的無憂童年時光和親子互動時光。
「現在有的培訓機構在給孩子灌輸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強調掌握多少漢字的書寫,會計算多少以內的加減法等。」從事學前教育工作多年的半江幼兒園園長張婉明認為,過分注重知識灌輸,容易忽視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學前教育應當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
有育兒專家認為,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違背教育規律,忽視幼兒身心特點,扭曲甚至扼殺幼兒天性,是在拔苗助長,不利於孩子今後的健康發展。「不能混淆知識積累和入學成熟能力的概念,只有當成熟能力達到預期水平時,孩子才能順利完成『幼升小』的過渡。」
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知識。
孩子「零基礎」入學,絕對不是「零準備」入學。2019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以「科學做好入學準備」為主題,旨在引導全社會堅持科學理念,尊重幼兒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幼兒今後的學校生活和終身發展做好全面的素質準備。
課程:
三大維度提升兒童入學關鍵能力
半江兒童成長體驗館將在今夏開館。據介紹,德培(DAP)理念強調以孩子為主,尊重個體差異實施適宜性教學。在參加半江兒童成長體驗館關鍵能力培訓之前,每個孩子都會進行兒童入學成熟水平測評,對影響孩子入學後成績的入學成熟水平的八個方面進行科學測評,綜合了解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從而做到有的放矢。針對孩子發展良好的方面,教師會引導其向更高層次水平提升; 發展不足的方面將成為教師重點培養的內容。
所謂「兒童入學關鍵能力測評」,即為系統診斷兒童個性特質和學習潛能,並形成全方位兒童成長報告,分析兒童大腦思維、能力傾向、性格和興趣特點等,幫助家長和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測評系統分八個部分,即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運動協調能力、知覺轉換能力、數學準備能力、言語溝通能力、適應能力以及學習品質,科學、全面地幫助了解幼兒入學成熟水平各方面的發展情況。
能力測評僅是第一步,要助力幼兒入學關鍵能力的養成,還需要一整套的兒童入學關鍵能力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融合了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結合多年入學適應研究成果,從銜接的需要出發,重點培養包括入學關鍵能力、數學準備能力、語文準備能力共三大兒童入學基礎準備能力。
入學關鍵能力,包括運動協調能力、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行為禮儀能力。其中行為禮儀能力又涵蓋人際交往、自我管理和學習習慣,並且著重對幼兒剛上小學會出現的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和背誦知識困難等普遍的問題進行前期的訓練。
數學準備能力包括數學運算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數據處理與數值計算能力、數學語言與符號表達能力等。語文準備能力包括聽、說、讀、寫、拼、組的能力,以及造句能力、初級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識字能力、聯想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這三類課程雖然使用了『數學』『語文』的字眼,強調的卻不是識字、拼音、計算,而是與之相關的各項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教法:
以遊戲方式激發孩子自主探索
據了解,半江兒童成長體驗館採用的是哈佛大學的體驗式教學法,採用操作、體驗、遊戲、探索的形式,強調教學活動主要基於孩子們的生活情境,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和需求,讓孩子在活動、操作中愉快輕鬆地提高能力、豐富知識。
譬如,在數學準備能力的課上,學習數字10的拆分時,德培教師會採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進行探索式學習。「我們會舉辦一次小歌手大賽,10位小評委分別舉紅牌或黃牌表示通過或不通過,通過記錄下每組紅牌和黃牌的數量,孩子們就可以輕鬆學到數字10的多種拆分方式。」半江兒童成長體驗館相關負責人說。
在德培教室裡,不同類型的主題區角擺放著充足的玩教具、遊戲材料。
「除了家長和教師,環境是孩子的第三任老師。」上述負責人說,半江兒童成長體驗館致力於打造多元發展互動的教學環境,讓孩子與環境進行互動,在互動中學習。在德培教室裡,不同類型的主題區角擺放著充足的玩教具、遊戲材料,這些也是德培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教具材料大多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既環保又節約。
師資方面,在教學實踐前,德培教師都要參加相應的培訓,如每月定期開展的教研教學培訓、德培教師進階培訓以及京華合木總部督導的入園教學指導等,確保參與教學的教師能夠真正理解德培(DAP)理念以及課程實施要素。
不僅如此,每一階段的課題制課程,京華合木的研發團隊都會提前準備配套的教師指導手冊和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個性化指導方案,從活動目標、材料準備、教學策略、幼兒的能力延伸、補充案例資源等方面進行詳細的指導和說明。在專業的培訓和教學實踐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也將得到大幅提升,不斷成長為合格的德培教師,靈活實施德培(DAP)課程,並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踐前,德培教師都要參加相應的培訓。
目前,全國已有近200所京華合木幼兒園實施德培(DAP)教學體系,並且為了更好地做好入學能力訓練,開設了德培DAP兒童成長體驗館,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學前教育「搶跑」被喊停以來,德培(DAP)理念指導下的注重幼兒能力培養及過渡的銜接類課程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文 | 佛山日報記者何豔純
圖 | 受訪者提供
編輯 | 官文婷
好文!必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