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而過,再有六十餘天的時間,高考就要來臨,全國的高三學生都進入了白熱化的衝刺階段,而其中不乏一些到現在英語還是「一貧如洗」的理科生。
而英語對於筆者這個理科生來說,也是曾經的痛,當年之所以選擇理科,一是因為數理化的獨天優勢,二則是記憶力的硬傷,這大概是更多理科生的通病吧,邏輯思維大大強於記憶思維。那麼,我們這類學生的一本線夢想該如何實現呢?今天就這類情況談一談筆者的看法:
首先,必須勇於面對,擺正心態
隨著一模考試的結束,每位英語弱勢(以下簡稱「英盲」)的理科生,對自身的成績已經有了定位,總是在班級排名20名以後搜素著名次,看著兩位數的英語分數,肯定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心想:英語如果提高几十分就好了!
《韓非子》中曽說道:思慮熟則得事理,得事理則必成功。此時,作為英盲更應該放下焦急的心情,加以思考:英語拉下的語法、詞彙、句式等等,是高中三年甚至於初中的不努力才導致的,並不是二個月時間所能提高的。
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勇於面對自身學習上的缺點,在未來的衝刺中擺正心態,重新找回信心。
其次,務必針對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目標、計劃
有一部分英盲同學,在考試完後,二話不說,一頭鑽進英語書中,和英語共存亡!這種做法固然很對,但真是好刀沒用在劍刃上,並沒有意識到複習方向的錯誤。
這時,應當針對自身問題,仔細研究,總結出數學、語文、理綜三門科目,哪個是優勢,哪個有短時間上升的空間。然後,制定目標:優勢提高20分,均衡提高30分,英語10分。並制定4:5:1的複習計劃,進行下一輪衝刺。
第三、英語讀試題,背短文。深刻記憶
既然已經坐實英盲了,就應該從實際出發,拋棄課本,以多記憶選擇題型、背誦英語寫作短文為主進行複習,畢竟高中詞彙量也不多,考來考去都是萬變不離其中。
每天早讀,拿出各類英語模擬試題,大聲朗讀30分鐘左右,對所錯的題型必須熟記在心,期間騰出10分鐘的時間,以便背誦寫作短文。而針對佔分比例不多的填空題則應該放棄,有舍有得,才能行之有效的提高成績。
第四、優勢科目鞏固知識點
處理好英語複習之後,對優勢科目應當以習題為主,從試題出現的錯誤中找到問題,從問題切入課本知識點,把出現的知識點記錄在便利貼上,貼在醒目的地方,督促自己每天記憶。優勢科目應該杜絕因粗心、慌張出現錯誤,心裡要銘記:優勢拉大的分數只是彌補了英語缺失的分數。
第五、均衡科目加大力度
用一半時間對均衡科目的複習是不無道理的:均衡科目通常是最容易提高的。專而不精則是重要因素,而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應該從課本入手,對似懂非懂的知識點,加深記憶。
必須做到:每周做三套習題,從中找出問題,請教同學、老師,細緻探討,加深記憶,務必做到精益求精。就這樣進行提高,待高考來臨時,均衡即使不會質變,也會滿足提高30分的願望!
綜上所述,英盲理科生的世界,總是無法揣度的。但時至今日,必須端正心態,制定合理的計劃和目標,捨棄一貧如洗的英語複習,對優勢科目進行鞏固,對均衡科目重點照顧。日以繼日待高考來臨時,毅然面對,一本線的夢想定會實現!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