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春節旅途歸來,杭州白領小李在春運途中開了長時間的車,勞累過度。第二天一早醒來,小李發現右側肋骨竟然長出「紅斑」,瘙癢難忍。
一開始,小李還以為是水土不服,她買了些抗病毒藥膏,怎麼也得扛過春節再說。一連幾天都作息規律,按時休息,吃的東西也很注意。可是,慢慢的,「紅斑」開始蔓延,圍成腰部一圈,疼痛難忍,夜不能寐,小李這才意識到這不是普通的「瘙癢」,於是來到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就診。
這些症狀不是其他,就是帶狀皰疹。得知身上劇痛難忍的紅斑是帶狀皰疹,愛美的她受到了驚嚇,生怕紅斑從此就褪不下去。醫生告訴小李,帶狀皰疹不是大病,配合及時的治療和規律的休養就可痊癒。
不是大病,痛起來要人命,一旦耽誤更遭罪
帶狀皰疹雖然不是大病,但如果延誤治療,很可能會留下神經痛、麻、癢等後遺症,治療起來就會特別困難。只有體會過帶狀皰疹那種針刺樣疼痛的患者才會知道這種小病有多折磨人。
其實,帶狀皰疹和水痘源自一種病毒,皮膚上長個水皰其實只是個表象,破壞神經才是對身體最大的傷害。當帶狀皰疹病毒侵犯到了神經後,就會讓神經「變態」,讓原本釋放正常信號的神經,開始釋放異常信號,就會讓身體感受到疼痛。帶狀皰疹之所以那麼疼,與每個人對於疼痛的閾值不同有關。疼痛閾值高的人就會疼的劇烈。
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痛的發病率就會增多。70歲的人60%會有後遺神經痛,80歲的人70%會有後遺神經痛。除了年齡一個危險因素之外,得帶狀皰疹時疼的越厲害、病毒侵犯的面積越大,也容易遺留帶狀皰疹後神經遺痛。最好的辦法就是儘早治療,越早,病毒對神經的損傷就越小。
怎麼一過了春節,患帶狀皰疹的就多了呢?
皮膚科鍾文英主任說,春節期間,皮膚科門診病人量相對來說是全年最少的,主要是皮膚病大多數是慢性不致命,有些病人不嚴重的話正月不大會來看病。可是帶狀皰疹患者的數量並沒減少,相比同年還有所增長。
分析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當被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人疲憊、抵抗力下降的時候則發病。春節前後一些人要準備年貨、清掃房屋等等,身體抵抗力下降,可能導致發病。據了解,節後帶狀皰疹患者以中老年為主,他們正是春節裡最忙活的一群人。
第二,其實,很多人在春節之前就有了患病苗頭。但由於臨近春節避諱就診,認為春節期間吃藥、看病不吉利,也有人因為親戚聚會脫不開身,想要扛到節後就診,於是就耽誤了病情。
冬春交替,除了帶狀皰疹,還有哪些皮膚病也得小心
鍾文英醫生表示,相對來說,秋冬季是溼疹好發季節,而天氣寒冷是單純皰疹好發因素。
正值冬春之交,乍暖還寒,加上進食易過敏食物(如魚、蝦、蛋、奶)等原因,易導致過敏性皮膚病(如蕁麻疹、溼疹)、頑固性皮膚病(如銀屑病)等急性發作,或在慢性的基礎上進行性加重。年輕人吃油炸食品、熬夜,痤瘡的也不少。另外很多皮膚病的反覆、加重也與情緒有關。因此節後應該注意均衡、清淡飲食,作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