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葵將編輯排版好的推文發來預覽,讀罷本期同題「書籤」諸文,不禁莞爾,竟有「不約而同」之感,多半聯想與情懷有儔似之妙。
「書籤」一題,不比往期——如「聲音」,其入筆下意象及生發聯想空間相對促狹,且情致於讀書人而言大致同,比如撿落葉夾書,忻成書籤。
細讀諸文,又各有妙意,細膩之處,別有洞天。為文忌規矩文墨,不然則容易陳腐敗葉,而一味追求靡麗多雕飾,則失天然。宜思情綺麗端然,文字巧妙疊出,言物有慧心,麗藻有巧腸,所謂「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為好。
天地間有大文章,常想我入山,身影作籤,不為詒人一頁兩頁閒情墨,唯念人生篇章,欹枕把讀時,燈火溫柔,懌心奕奕。
願我們夏有清涼籤,冬有春風籤,四時人生,一念成籤,走走停停,皆有動心處。
——白音格力
我有三張書籤,極珍貴,它們於書頁間,悠然寧靜,簡默端然。
一張名為山間草木。
我的書架上有一本近三十年前買的唐詩三百首集,書頁裡夾著當年採的小花小草,雖已枯盡,總還能尋到一絲綠,一縷紅,極淡,依舊有風華,有溫度。
我一直把這些小花小草看成我的書籤,夾在我少年的詩意與茫茫歲月之間。每每翻起,看一眼,總覺得它們似在提醒我,我是從詩行裡走來的人,露紅煙綠,秋吟窗月,此間人生,不可迷失。
一張名為舊時月色。
讀書多在夜裡,月色靜,靜得沒有一絲聲響,耳邊只有輕輕的翻書聲。恍然間,有時會覺得,有一片月色掉在書頁上,發一下呆,或不經意間念起一段往事,再回神繼續讀書。
這樣的書,合上,想想書裡浮動的詩句或靜坐的某個古人,便覺得與一首詩與一個古人剛剛暢談過,就此一別,他日再進得書來,在一張月色做的書籤處,自會相識,是故知。
自然,有時打開一本老書,隨便哪一頁,剎那間看到那些熟悉的句子,心下溫柔,知在那一頁,有一片舊時月色,是我的書籤。
這一生,最浪漫的讀書事,莫過於打開書,書裡夾著一片舊時月色。
一張名為人間煙火。
想想自己的日常,任人海煎煮,世事蒸沸,最叫我心安的是,一直過人間煙火,讀草木書。人生的好滋味,一定是於一份從容自在裡求來的。
一直覺得,草木慈悲而為書,綠一頁,紅一頁,花一頁,月一頁,有讀之不盡的美意與快爽。於是常得閒便走進草木大書裡,在雲邊扉頁上坐一坐,在花溪插圖裡走一走。我曾寫過「我把人間煙火,收束成一縷輕煙模樣,夾在草木書頁裡」,那是我人間煙火做成的書籤,是我尋幽探勝的足跡,是我欣然世外的印記。
想想我的人生也是一本書,我首先是我自己的讀者,我需要這一枚枚精神上的書籤,夾在那些動人的地方——可愛的深紅淺紅,自在的嬌鶯恰啼,悠悠的白雲千載。
光線惺忪籠下來,一本書停於某頁,字句與翻書的手一起醉困於暖與芳香的午後。一朵花被風吹落,墜於書頁間,萍水相逢的一枚書籤,是意外之喜。
繁花似錦,好花開落,不止春天,每個月份皆有它自己的一樹花開。有心或無心,讓一朵花與一本書此去經年,攬肩與共,他年重見這一紙舊香,心內有私語般庭院:月半籠,花半開。
拾得隨風而至的玉蘭花瓣一枚,夾於書中,上有月色,寄它滄海餘生。
更有那桃花紅,李花白,櫻花有風,海棠藏香,丁香千結,槐花滴蠟,石榴有晴,合歡如夢,欒樹長亭晚,紫薇催蘭舟,桂花在黃昏,凌霄楚天闊,梅花靜且香。
落葉,是天生的書籤。途徑秋日,拾得落葉數枚,翻書畢,夾於字間,放置於燈下,它向關山你上樓。
每本書都有它自己的日長無事可思量,用一枚落葉隔開,明月不知,清風不知,一枚落葉識它字字何所有。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掩藏於詞語無邊中,一枚樹葉也自有它的前塵如夢,一曲陽關。
花與落葉作書籤,唯動人心意爾,如此「晚風吹,柳絲斜」之物,不宜翻來覆去,也經不起顛三倒四地在書頁間星夜兼程,東走西顧。
還需尋那正經書籤要緊。網上一搜,好傢夥,這小小之物,簡直是人山人海漫山遍野鋪天蓋地豈有此理,讓人滿腦漿糊,讓人無從下手,只好了休。
心裡打了退堂鼓,再看它們,立即世事豐盈,萬物可愛。有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之閒情逸趣了,看山有山,看水有水,看朱成碧,看小玲瓏,橫看成嶺,側看成峰,看乾坤識紅塵……再抬頭,時辰不辯,恍如爛柯。
看書至半,取物截之,皆成書籤。一根緞帶,一支筆,一片落葉,一枝花,一片羽毛,一挑步搖,一個天氣,一日光影,都可入書做籤。
也可白紙無痕,全憑記憶,記憶猶新,或者記憶昏暗,翻書重讀的那一刻光線所落之處,就是最振振有詞的好書籤。
有蝴蝶飛不過春天,飛不過花花世界,折了翅,斷了翼,如果遇到,也可作一枚書籤,翅塵僕僕,山河永寂,再無來日。
但是,某年某月,重見這斷翅於詞語無邊之中,猶如風中有暗香,使人想起很多不著邊際的事與物。
和電子書比,紙質書裡的時光是慢而悠閒的。一本書有自己的生命和溫度,用手輕柔地摩挲,指尖仿佛觸到了古今文人的氣質和情懷,人也沾上了書卷氣,紙墨香。
紙質書還有一個樂趣,書裡邊有各種書籤。一個小書籤仿若君子懷中的玉,金屋裡的美人,不經意間翻開一本書掉落一枚書籤,是驚喜也是驚豔,是一支小劍,是一束流光,悠然地飛到心裡。
小小書籤,是紙上風景,太虛之境。在小溪邊臥一拳石上眠雲,在松下聽松子落,在蘭草邊識幽,在梅邊聽美人撫琴,神遊一番,耳清目澈,心生歡喜。也可見一首小詩,幾行箴言妙句,讀後讓人心有流泉,醍醐灌頂。
書籤是一個溫厚的老教書先生,不帶戒尺自威嚴,他在那裡告訴你讀了多少書,督促你哪些還沒有讀。書籤還是位紙上將軍,在書裡劃分楚河漢界,指點自己的半壁江山。有時候幻想書籤會像聊齋裡講的,化成一個寸許的小書童,讀書時陪伴在書桌上,伶俐乖巧又可愛。
書籤可以隨心製作,一個小小的書籤裡,顯露的是書主人的情懷:古典的,現代的,高雅的,通俗的。少年時,喜歡用各種顏色的花瓣做書籤,經年之後翻開,花瓣雖然胭脂變淡,卻像一個洗盡鉛華的少婦,有了一身的故事。一片花瓣就是一扇小門,打開它就能穿回到舊時光。現在依然喜歡用花瓣,也用樹葉,它們被空氣水土滋養過,有著和我一樣的命脈和氣息。有時會在葉子上有意無意地寫幾個字,留下一個心情的地址。偶爾也會把極喜歡的字句列印出來,折成書籤的形狀,夾在書裡常溫,久了,就成為精神上的書籤。
古時就已經有書籤,用木、竹製成,講究的用象牙,所以也叫牙籤,一端有個小圓孔,穿上繩系在書軸上,後來也用紙,絹製作,貼於封面。蘇軾在《書軒》一詩裡提到書籤:「雨昏石硯寒雲色,風動牙籤亂葉聲」。書架上堆滿了書,書上掛著的書籤成列,風一來,彼此碰撞,像颯颯的葉子,清音玉顫,又像一套小小的編鐘,音韻空靈,千年風雅。
古代書籤多是說明一本書的類別,內容,卷次,是一本書的銘帖。如果把一個人比作一本書,氣質就是她的書籤,讀懂了這個書籤,就得到了打開一顆心靈的鑰匙。
我做了十二枚書籤,一月一枚,用心悅之物製成,藏到書頁之間。
一月時喜歡雲,摘來當書籤。一朵雲接著一朵雲地鋪陳開來,捻著書頁,像是捻著一片雲,手指毫無防備地陷進去,碰到比白雲更軟的書中情懷。
二月時喜歡詩行。光陰慢行,一封信從長安寄出,隨著碧波蕩漾到江南的驛站,信裡用故鄉的草木、塵土作墨,將詩行謄抄在沿途每一寸良辰裡,又將每一寸良辰剝落,一寸一寸收到書裡來,再讀每一字每一句,記得的都是花好圓月,再無悲戚。
三月時喜歡山水。三月雪消春生,開始有些勃勃生機了,鳥鳴入耳,山青了,水也秀了,放到沉默著的書裡,書上的景色也鮮活起來,有粼粼波光,有琴聲,是高山流水況味,山與水一靜一動,靜就靜到心底,鬧就鬧到眉眼上,活得沉穩又熱情。
四月時喜歡櫻花,千裡迢迢,從溪水裡尋了一朵薄而白的完整花朵別在衣襟處帶回家,任它汲取了滿滿春日野生氣息,汲取了體溫的暖意,再種到書頁間生長,從一朵花骨朵長成一樹花枝,如此翻開,能聞到比書卷更清心的味兒。
五月時喜歡煙雨。五月薄汗淋漓,於是想念很柔很柔的雨,落地時無聲,只在傘面上聽得見音律的雨。取來放在書的縫隙裡,一字一句溼漉漉又冰涼涼,句子意境飄渺,像在描述一場遠離世俗的桃源。
六月時喜歡暮色。一會兒是曖昧的粉,一會兒是妖嬈的胭脂紅,鑲著金邊,偶然同飛鳥入畫,偶然如駿馬由遠處奔騰來,一天的忙碌到了頭,暮色讓人有了倦怠時刻,桃木梳沾了繾綣色澤,姑娘倚窗慵懶挽發,在暮色裡休憩,讀完了今日這一句,更是期待明日會讀到的一句美好了。
七月時喜歡蟲聲。七月夜晚螢火灼灼,乘著搖椅在山間院落,捕獲一聲又一聲閃閃爍爍的蟲鳴,時而清晰尖銳,時而溫柔如安眠曲,七月的蟲聲就為我送來一則童年的童話故事,扉頁寫著祝福,還我天真爛漫。
八月時喜歡風,喜歡山間的風,也喜歡海邊的風。夾在書裡,給混沌的字句清冽的風,給怯懦的字句颯爽的風,讓人讀不出原本頹喪的情緒,讓人睜著迷茫的雙眼翻開,已是明亮那方。
九月時喜歡露水。茉莉與梔子上的露水最美,香而不膩,凝在素白花瓣上是一顆珍珠、一顆鮫人淚,又透又亮,欲落不落,楚楚動人模樣。折了一枝露水,微微顫動,看清露從花瓣上滾落,落到了攤開在案上的書頁間,從書頁的一頭滾到另一頭,露過無痕,書裡的字變得憨厚、圓滾滾,更輕盈了。
十月時喜歡月。十月月漸圓,漸亮,漸白又透,明亮的一雙眼似的,躁也停下來,捨不得離開十月的月,索性將書攤開在案頭,迎接著月的輕吻,見書頁上有月影行走蜿蜒,探頭一瞧,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首清涼又安靜的詩:「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陣清風,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動。吹下一針新碧,掉在你窗前,輕柔如同嘆息,不驚你安眠。」讀完了書,晚間夢裡清透香甜。
十一月時喜歡銀杏葉,滿樹滿地的金色年華,撲扇著小翅膀撲稜稜地朝著燦爛的希望飛去,忍不住手心一攏收了,夾在書籍之間,將光陰都壓成一枚書籤,就能長長久久地留下這份年輕的光芒。
十二月時喜歡雪。雪於書間,若我滿心塵垢,翻開書取一枚雪作的書籤,融化成雪水烹茶,一邊飲盡一邊讀書,讀斷橋殘雪的篇章,書頁化作雪花,一頁一頁、一片一片,堆了我滿目純澈。
我做了十二枚書籤,一月一枚,這兒夾一枚,那兒夾一枚,循著書籤露出來的一角,一枚一枚去翻開,就能把十二個月的美好復讀一遍。
窗外月華如練,明亮,柔軟,潔白,朗照世間萬物,一派溫和,一派慈悲。
拉開窗簾,延請月光入戶,看它窗前逗留,花間雀躍,書頁中酣眠,溫柔得無法比擬,讓人不由得心動。
輕輕合上一本明清小品文,熄燈。欲將月光困住,在那一頁書裡。某天翻開來,會有薄薄的一片,從頁眉滑落到頁腳,掉在不知什麼地方。
月光黯然,蟲聲登場。
夜讀鬼狐,聽得蟲鳴唧唧,聲聲清脆悅耳,宛若搖響金鈴,又如捻動琴弦,睡時溜進夢裡,醒來灌入耳中,洗手時順水流去,讀書時鑽進書頁裡,每一行都是一串唧唧復唧唧的吟唱,聲聲不絕。
待得蟲聲坐定,目倦神昏,拋書午寐。哪曉得草蟲幾時緘聲,收回所有已出口的和未出口的聲音,退隱到草間部落,繁衍生息。
蟲聲消退,苔痕上階。
雨霽,拾級而上,足印裡一窩綠,潤著潮溼的水汽。俯身揭起一片苔衣,覆在養鐵線蕨的陶缽裡,灑一點水,讓它怡然自得地綠下去。如果苔的濃度足夠高,早晚有一天,會將我目光流連又流連的一首詩染綠。
那詩裡寫:人遠天涯遠?若欲相見,即得相見。
書讀過,擱置於書櫥中,久不翻動。
苔色蒼老,花氣襲人。
秋天的桂花,開一樹,小朵金黃,細細密密,透著綿綿清甜而又悠長的芳香,落在發上衣上,撣都撣不去。折枝插瓶,能開數日之久。那花影靜謐,花氣婉約,落於草木篇章裡,香可沁脾。書集紙頁,於墨香之外,再添一縷花香,自是風雅。
一本書,讀到哪一頁,書籤便擱置在哪一頁,像個遠道而來的旅人,踏過小橋曲徑,行過迢迢山水,看過草木春秋,賞過良辰好景,坐下時兩袖清風,一身書卷氣。
我的書籤,有時是一張普通的卡紙,有時是一枚落葉,有時是一個美麗的意象,比如:月色,蟲聲,苔痕,花香……
圖片:秦淮桑
編輯:兔葵
投稿郵箱:1263907126@qq.com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我一定會忙成春天的》籤名珍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