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為孩子開墾了50畝的開心農場

2020-12-18 人民網教育

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為孩子開墾了50畝的開心農場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2019年05月24日10:18


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學生種植玉米 盧靜/攝

人民網北京5月24日電 日前,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五、六年級兩個班的學生來到學校的農場校區開始了為期一周的農場課程。種菜、爬樹、做豆腐、包包子……孩子們在農場裡體驗春種秋收、動手勞作、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玉泉小學在北京市延慶區基地開發了50畝的農場校區。經過三年的研究、2個月的試運行,目前農場課程已經成為學校課表裡的一部分。「這裡海拔比市區高,全年沒有霧霾,我們還配備了24小時的監控安保設施,安排了學生宿舍,確保每個學年、每個年級的學生都能輪流去參加一次一周5天的勞動課程學習」。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高峰說。

讓孩子走入真實的教學場景

「哇,太好喝了!這豆漿跟店裡賣的一點都不一樣」。在豆腐製作體驗區,孩子們喝著自己做豆漿發出由衷讚嘆。玉泉小學安排了製作豆腐的課程,孩子們親手磨豆成漿、過濾豆渣、煮漿至熟,擠壓成塊。

玉泉小學老師餘蓉表示,製作豆腐過程中的磨豆漿、點內酯、切豆腐都蘊含著學科知識點,學生們親手體驗豆與水的比例1:3;滷水和豆漿發生的生物、化學反應;豆腐壓成後再切成小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切豆腐這個環節恰好就是本學期教材中切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積增減的變化的實例。

據介紹,農場課程採取的是項目式學習方式。在實踐課程中每個孩子都會帶著一本PBL項目學習報告書,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觀察、記錄、發現,而且每個環節都設置了評價機制。

在農耕文化體驗區,幾個孩子拿著捲尺測量耕種土地的面積,根據株距、行距要求算出植株數量。另外幾個孩子正在掄著鋤頭、鐵鍬將土地挖出一排排的壟溝。「雖然學校一直提倡光碟行動,但是學生們沒有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農民伯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開設農耕課就是為了讓學生親自耕種,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負責種植課程的董老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據了解,玉泉小學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實踐課程」,建構以「真實學習場景」為依託的「農場課程」,設計農耕文化實踐區、葡萄釀造實踐區、家禽家畜飼養區、溫室大棚試驗區、植物研究實踐區、地質礦石實踐區、生活能力實踐區等9大板塊。

玉泉小學校長高峰表示,玉泉小學初步構建了7類課程、50多個課程項目,將勞動真正融入到學生的真實生活中,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勞動教育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

「這樣全時空、全方位的浸泡,讓學生在一周的時間內體驗到最真實、最豐富的生活,從多個角度與大自然對話、與生命對話,從而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在高峰看來,勞動教育應該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它是把「德智體美勞」融合在一起的教育,而不是純粹的學科教育。

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認為,農場課程上老師在教給孩子技能的同時也在進行精神培養和意識培養。勞動教育應該是五育並舉的,是智育、德育、體育和美育的有機融合,是勞動教育的綜合性。

農場課程結束後,每個孩子都將一份「農場的味道」帶回家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而家長也發現了孩子的變化,其中一位學生家長表示,「女兒之前都沒有做過飯,卻在她爸爸生日那天親手做了一碗長壽麵,我相信這是她爸爸吃過最好吃的一碗長壽麵」。

「當教育回歸到實際的勞動實踐,學生的成長也就與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他們的創造力被激活。農場課程設計的初衷就是讓學生在勞作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玉泉小學校長高峰說道。(郝孟佳 盧靜)

相關焦點

  • 玉泉小學租50畝地建「農村校區」 讓孩子學農耕爬樹與自然互動
    「我們這個校區周邊都是山,近處是田野,在初冬最後一片樹葉即將飄零的時候,我們玉泉農場校區正式掛牌了。願孩子們在這裡的生活更加豐盈,也給明年春天的學習孕育一個美好的開始。」上個月,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的孩子們又多了一方學習樂園:在延慶一片50畝的土地上建起了「農場校區」。
  • 雲陽縣耀靈鎮50畝「開心農場」土地被村民「認購」
    華龍網9月15日15時訊(通訊員 王彬彬)近日,在重慶市雲陽縣耀靈鎮柏木村13組的公路邊,一塊塊被開墾好的土地成了「開心農場」。    當天,認購者拿著工具和菜苗來到了「開心農場」,有的拿起鋤頭開始除草、整理雜物、澆水,有的已開始種植花菜、萵筍等蔬菜。
  • 2011呼和浩特古城玉泉旅遊節「開心農場」啟動
    2011古城玉泉旅遊節昨日在昭君西苑四季常青開心農場開幕,首府千餘名市民騎自行車來到開心農場播種玉米、採摘黃瓜、認養果樹、認種土地,牧羊人書畫館館長劉玄等著名書畫家有感而發,現場創作了一幅《春耕圖》。
  • 雲南曲靖80後鄉村校長建120畝「開心農場」沒親吻過土地的孩子 沒...
    原標題圖:曲靖80後鄉村校長建120畝「開心農場」 師生三餐免費 每頓兩葷兩素 沒親吻過土地的孩子 沒有童年在孩子們口中的「雷爸爸」的帶領下,一所鄉村學校有了吃不完的肉和菜。「雷爸爸」便是這所小學的校長雷應飛,在不久前舉行的2018馬雲鄉村校長頒獎典禮上,雷應飛與保山施甸縣水長鄉中心學校校長王國光均獲獎。本報記者近日聯繫到了這位出生於1981年的鄉村校長,聽他分享他與學校「開心農場」的故事。
  • 曲靖80後校長建120畝開心農場,師生三餐全免費
    在孩子們口中的「雷爸爸」帶領下,一所鄉村學校實現了經濟獨立。「雷爸爸」便是這所小學的校長雷應飛,在不久前舉行的2018馬雲鄉村校長頒獎典禮上,他與保山施甸縣水長鄉中心學校校長王國光均獲獎。春城晚報、春城晚報客戶端記者近日也聯繫到了這位出生於1981年的鄉村校長雷應飛,聽這位「80後」校長分享他與學校「開心農場」的故事。
  • 校園「開心農場」豐收啦!青島西海岸新區實驗小學「幸福勞動課」
    「勞動教育,讓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連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實驗小學的「開心農場」裡迎來了大豐收。瞧,學校5.6中隊隊員們來到了學校的小菜園裡,幫廚房的叔叔阿姨們收油菜。隊員們把油菜摘得乾乾淨淨,整齊的放到菜筐裡。
  • 溧水這個村打造現實版「開心農場」,一起去……
    「騰訊遊戲裡的『開心農場』讓我記憶猶新,在遊戲裡,我們自己是農場主,在自己的莊園裡開墾土地、種植各種蔬菜水果。」曾經的「開心農場」遊戲風靡一時,讓許多人沉迷其中,體驗自己種植自己收穫的樂趣。如今,現實版的「開心農場」正在洪藍街道無想寺社區張塘角村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 福州交通路小學今秋全新亮相,每班都有「開心農場」
    改造後,交通路小學在校園開闢了「開心農場」。福臺海網7月3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校園面積翻倍,活動空間增加,每個班級都有一塊「開心農場」……提升改造後的福州市交通路小學,將在今年秋季的新學年全新亮相。據了解,交通路小學現有35個教學班,校園面積僅有14.2畝。今年3月,臺江區斥資400萬元,對交通路小學校園旁14.8畝的校園規劃預留場地,啟動升級改造。目前,校園改造工程已步入尾聲。昨日,記者來到現場提前感受校園的變化。改造後,學生出入校門更便捷。
  • 寶安大片基本農田被撂荒 「不務正業」改建開心農場?
    「如今這些基本農田的狀況可謂是本末倒置,正兒八經種植時蔬的地看不到幾塊,反而是各種形式的農家樂、開心農場遍地開花。」文先生告訴記者,這些開心農場佔用淨耕地,場地內的騎馬、釣魚、燒烤等休閒項目應有盡有,就是不種政府要求的蔬菜。
  • 走進開心農場 50名孩子當回「小農夫」
    在家是個小公主,在農場也拿起鐵鍬鏟起土來,有模有樣  在開心農場裡,男孩在用鏟子墊土,母親在旁看著指導兒子  大眾網棗莊6月3日訊(見習記者 張喬陽)6月1日下午,來自棗莊市立新小學一年二班的50名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光明路街道東山陰村「第五季節」開心農場
  • 快來圍觀,福州這所小學有個「開心農場」
    福州新聞網9月1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文/攝)「快看,我們種的玉米黃燦燦的」「你們看,我們班種的地瓜個個『膀大腰圓』」……16日,交通路小學格外熱鬧,孩子們興高採烈地採摘著3個月前種下的農作物,享受著勞作后豐收的喜悅。當日,交通路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守望田」揭牌。
  • 教學樓頂建「農場」忙壞開心「小農夫」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消息,在合肥市南門小學森林城校區有個「神秘」的地方,那是200多名學生每周最嚮往的空間。在這裡,學生們可以看到一棵白菜從發芽到生長、從開花到成熟的整個過程,芝麻花、桃樹、葡萄等各種瓜果蔬菜應有盡有,而學生們稱它為「空中花園」。該校區負責人介紹,「空中花園」的存在是為了讓學生參與勞動,觀察植物成長的過程,從而對學生進行「生命課程」教育。
  • 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動工 附屬小學和附屬中學揭牌
    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揭牌儀式 東南網記者張立慶攝東南網11月30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30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舉行揭牌及開工儀式。福州市鼓樓區的福州楊橋中學被正式授牌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附屬中學,茶園山中心小學被正式授牌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附屬小學。
  • 七彩祥耘開心農場 "小農場"綻放實踐教育"大魅力"
    農耕體驗  坐標:沙坪垻區中梁鎮龍泉村  創辦時間:2013年  規模:600餘畝  社會實踐教育特色:農耕體驗  七彩祥耘開心農場(原綠瀚開心農場而大眾之所以廣泛選擇來七彩祥耘開心農場滑草,是因為這裡建設全西南地區最長的滑道,長達268米並設有12條滑道。  據了解,七彩祥耘開心農場分為「休閒趣味草場」和「開心農場」兩大主題園區,是西部地區首座「草場+農場」的慢生活慢享體驗區。
  •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將在紹興建設新院區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國科大的研究生教育,發端於中國科學院的人才培養。1950 年,中國科學院啟動研究實習員的招考和培養工作。
  • 雲南紅酒莊,坐落在彌勒東風農場萬畝葡萄園中,令人充滿嚮往
    雲南紅酒莊坐落在彌勒東風農場萬畝葡萄園中,裡面儲存著各類紅酒,這裡是了解紅酒文化與生產工藝的好地方。遊客遊覽酒莊時會有講解員帶領參觀並講解,可以了解釀酒過程:先將葡萄擠出汁水,然後封裝入酒桶後發酵儲存,最後裝瓶出售。
  • 「開心農場」各得其樂
    「 開心農場」成為市民真正的心靈樂園。    園區負責人張業浩一番介紹讓我們大吃一驚:這裡以前是一片澇窪地,中間還堆了一座近 50 畝的垃圾山,就這個一畝地一年200元都沒人租的地方,如今畝收入竟然超過了1萬元。    放眼望去,「 陽光菜吧」 、 「 綠農家園」等一個個小菜園的名字起得煞是有趣,吉田園推出的土地認養項目使這裡成了市民的菜園子。
  • 崇明首家開心農場迎客 總佔地面積200餘畝
    據《勞動報》報導,位於崇明廟鎮合中村的香朵開心農場昨天迎客。  據悉,香朵開心農場總佔地面積200餘畝,分2期建設推進。通過專業規劃設計,大量使用生態環保材料,呈現出「移步有景,處處看景」的感官體驗,滿足各類都市人群感受田園風光、享受郊野樂趣的需求。
  • 東莞鳴鳳小學開心農場培養「小菜農」
    走進東莞市大朗鎮鳴鳳小學「開心農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綠油油的菜地:成熟的茄子、生機勃勃的甘蔗、嫩綠的青菜……自2010年起,鳴鳳小學師生開始經營「開心農場」。9年來,學校每周開設的2節勞動教育實踐課上,學生們都喜歡扎進田裡耕種「責任田」。
  • 「開心農場」 喜迎豐收
    學校教職工在「開心農場」採摘玉米。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黃劍紅 通訊員 李香嬌)為深入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讓學生們感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諦,玉林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在校園內打造了現實版的「開心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