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60秒:個人在境外取得的收入如何申報個稅?

2021-01-20 向陽財稅

1.個人在境外取得的收入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應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其境內的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沒有任職、受僱單位的,向戶籍所在地或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戶籍所在地與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選擇其中一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政策依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3號))。

2.例如:張三(戶籍地:濟南市歷下區,經常居住地:北京市豐臺區)2019年12月1日在日本取得「勞務報酬所得」10萬元,張三應該在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中國境內申報納稅,張三有任職、受僱單位的,在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報稅;沒有任職受僱單位的,可以選擇在濟南市歷下區或者北京市豐臺區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特別免費添加

配套視頻一起學習哦 

掃描二維碼購買


相關焦點

  • 個人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自行申報繳納個稅,快來看看,以免被查
    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你的收入是下面幾種情況,而沒有自行辦理申報納稅,可能就會被稅務局追查,情節嚴重的甚至被認定為偷逃個稅。1、 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彙算清繳的情況。注意: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居民取得的綜合所得,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要辦理彙算清繳補稅的,或年度彙算清繳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居民個人可免於辦理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需要辦理彙算清繳的納稅人,應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之間,向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 解碼個稅新政:如何準確計算和申報?
    如何計算應繳納的個稅,如何自行申報;機構如何替僱員辦理專項附加扣除,如何對僱員的綜合所得進行預扣預繳,都成為公眾關切的焦點話題。  這一切源於個稅改革在2018年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更為重要的是,本次個稅改革將使個稅徵收管理發生重大變化,與舊稅制下個稅繳納可以完全依靠支付收入的單位或個人代扣代繳不同,新個稅法提高了自行申報個稅的要求,納稅人需自行申報個稅的情形增多。  適應新稅制的變化,納稅人個人必須了解在新個稅法下專項附加扣除如何扣,如何計算自己應繳納的個稅,哪些情況下需要在次年進行自行申報,以及如何進行自行申報。
  • 【漲知識】非居民個人如何申報個稅?
    【漲知識】非居民個人如何申報個稅?,許多財務在給本企業非居民個人員工申報個稅時遇到了困難,別急,閱讀本文,申稅小微教你非居民個人個稅申報的那些事兒~No.1 什麼是非居民個人?
  • 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如何繳納申報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3號)對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的所得項目、計稅方式、抵免限額、納稅申報,徵收管理做出了明確定規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
  • 每年個稅彙算清繳,這幾點要重視!企業申報還是個人申報統統解答
    你們的財稅管理專家!相信大家看到這個名詞還是有點疑惑,我的個稅直接繳納不就好了嗎,什麼叫做個稅彙算清繳呢?跟我有什麼關係?像小李這樣的收入人群,只在一個單位取得工資薪金收入,平時甚至都預扣不著個稅,或者每月預扣預繳的稅款之和剛好等於年度應納稅額,因此這部分個人就不需要再彙算清繳了。除此之外,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的,需要補稅不超過400的,以及放棄申請退稅的,也都不要進行彙算清繳。而其他人就需要進行彙算清繳了!
  • 2019個稅年度彙算個人申報表如何填寫
    (1)如您確定本人 2019 年度綜合所得全年收入額不超過 6萬元且需要申請退稅,您可填報《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簡易版)》,只需確認已預繳稅額、填寫本人銀行帳戶信息,即可快捷申請退稅;  (2)如您不符合填報簡易版申報表的條件,也不太了解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規定,建議您選用《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問答版)》;  (3)如果您掌握一定的個人所得稅知識
  • 各人個稅——教你全年僅取得勞務報酬如何匯繳
    404個人所得稅的彙算清繳已經開始了,之前的文章我們提到過個體工商戶的彙算清繳,個人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的彙算清繳,以及個人在一處取得經營所得、一處取得工資薪金的彙算清繳。那麼全年只取得勞務報酬的個人如何進行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呢?
  • 個稅年度彙算申報納入個人信用管理
    未按規定辦理個稅年度彙算會如何?市民對納稅申報相關數據有疑問怎麼辦?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深圳市稅務局進行解答,並提醒市民切勿相信非官方的「退稅攻略」。焦點一未按規定辦理個稅年度彙算會如何?影響個人信用近期,深圳稅務部門開展個稅年度彙算申報審核工作,發現部分納稅人未正確進行申報。據介紹,納稅人張某2019年度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6.64785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2297.16元,無專項附加扣除,無其他扣除或準予扣除的捐贈額,全年應納稅額7898.13元,已繳稅額7316.13元。
  • 個稅申報的常見問題Top10
    》》一圖看懂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辦  Top2:自然人扣繳系統2018年入口和2019年入口如何選擇?如何切換?  本月申報12月的收入信息,直接點擊2018進入,正常操作就可以了。  Top8:全年一次性獎金如何計算?  1)單獨計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適用月度稅率表(參考財稅發[2018]164號文)。
  • 企業取得的未開票收入如何做帳,納稅申報及常見誤區
    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有的時候會因視同銷售,購買方不要發票等原因取得未開票收入,那麼對於這些未開票收入,企業應該如何做帳和申報呢?對於未開票收入又有哪些常見誤區呢?一、取得未開票收入的情形及相應的帳務處理1、因視同銷售取得的未開票收入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進的貨物對外無償贈送或對外投資,分配給股東等視同銷售行為而取得的未開票收入。舉個例子:2020年12月,某公司(一般納稅人)將自產的食品作為福利發放給職工,成本20萬,對外銷售不含稅價格為50萬。
  • 個人獨資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如何申報個稅
    個人獨資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如何申報個稅 來源:
  • 個稅專項扣除60問:個稅APP咋註冊?年終獎怎麼扣稅
    12、勞務報酬所得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2018年12月31日之前取得的勞務報酬扔按照修改前的稅法規定執行。2019年1月1日起,根據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 還有8天個稅申報就截止了!如何申報個稅表?手把手教會你報個稅
    1.個稅彙算是什麼?用大白話說個稅彙算就是先合併我們個人「綜合所得」全年收入,然後按年計算稅款,和我們之前累積繳納的預存稅款進行相減,然後多退少補。其中,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這時你能看出來,這個稅款結算無非有3種結果:退稅、補稅或者不補不退。
  • 個稅開啟徵管新徵程:個人將自主申報繳納稅款
    草案將四項勞動性所得納入症候群稅範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居民個人按年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個稅綜合計徵後,將改變個稅徵管模式,需要個人按年申報,自行承擔其繳納個稅的義務。個稅作為世上通行的直接稅,我國個稅的「直接」性將逐漸顯現,從由單位代扣代繳轉為個人自行申報,個人直接與稅務機關打交道,將直觀地感受到個稅負擔。「個稅邁出綜合稅制這一步,具有裡程碑意義。稅制結構的變化,將帶來徵管方式的改變。
  • 各人個稅 -- 新個稅申報表,你會填了嗎?
    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如何填列新的個人所得稅申報表。一、新舊申報表的差異新的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相對於之前的申報表有了很大的改動,我們看下新舊兩張表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新的個稅表採用「累計預扣法」,也就是意味著從2月份開始,每次填列申報表都相當於做了一次彙算,對於人員較多的單位,無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二、申報表如何填寫56號公告對申報表作出了詳細的解讀,下面,小編舉一個例子來填寫申報表。
  • 稅務分析:居民個人境外所得納稅申報及稅收抵免
    隨著納稅意識的增強,社會公眾對境內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合規義務已較為熟悉,但普遍容易忽略境外所得帶來的中國個人所得稅影響。本文中,我們將通過對《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3號公告」)的簡析,幫助您了解在以後年度稅收處理中,境外所得個人所得稅該如何申報等問題。哪些來源屬於中國境外的所得?
  • 個稅2019年度彙算簡易申報都報什麼項目
    簡易申報都報什麼項目  簡易申報只需申報基本信息和應退稅額。  溫馨提示:簡易退稅比正常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時間提早一個月結束,納稅人需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通過簡易申報表辦理年度彙算退稅。
  • 專家:12萬元個稅申報不是劃分高低收入標準 不需改變
    2010年,國家稅務總局再度發文稱,年收入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是法定義務,是加強高收入者徵管的重要措施。  個稅申報制度實施10年以來,成效如何?12萬元是高收入的標準嗎?10年未變的年薪12萬元標準是否需要進行調整?
  • 個稅6項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常見疑問60答
    12、勞務報酬所得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2018年12月31日之前取得的勞務報酬扔按照修改前的稅法規定執行。2019年1月1日起,根據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 個稅新政:年所得12萬以上需申報個稅,這一規定被取消
    這份個稅修正案首次大幅調整了個稅申報內容,關係著千萬納稅人直接利益。此前個稅法規定納稅申報條件只有四條,分別是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即年所得12萬元以上);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而這次個稅法修正案將納稅人需要納稅申報的情形擴大到7項。